第35页(1 / 1)

('

此外最重要的是保持财务独立。这就像一个知识分子想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发声,经济独立是第一步。有的机构象征性地投点广告,就美其名曰变成了你的客户。再遇到这家机构的负面新闻,你会怎么处理?如果拿到不错的广告客户,天天做些不痛不痒的报道,读者不会买账。一来二去,就变成了个吃软饭的主。

站在市场的角度,这就是一门生意。主编可以不管经营,但这些问题始终存在。最后严浩还是选择留在《浦江日报》,他已经升任报社副主编和主笔,主要分管经济类报道,但他的兴趣仍然集中在证券市场这一细分领域。他们每周一期《证券投资周刊》坚持了5年。

“做好的内容很不容易,上面有层层监管。我们每天都在找选题,但每天收到最多的电话就是大大小小的禁令,这不让讲,那不让报。”严浩在电话那头苦哈哈地说道。

“你们是报纸,是喉舌,舆论导向的事当然不能马虎。做这么多年了还在抱怨,你长不大了吗?”

“和客户的关系也是扯淡。签了单的客户不能报负面,正在公关的客户不能报负面。天天为这个跟负责经营的总监吵架。他妈的避开他们的清单你就没得写了。”

“可以报异地新闻啊,还有花样百出的社会新闻啊,狗生崽啊猫上树啊单身狗日了老母猪啊。”

“操!”

“你不也搞了很多劲爆的调查报道吗?前几年申江传媒集团的报道,你们的人还跑去香港实地调查。报道出来,互联网泡沫还没来就差点把人家股价搞垮了。”

“那是创刊号嘛,当然要拿出点水准来。你还挺关注我们的周刊啊。”

“严大主编主持工作,谁敢忽视?”

“唉,你不知道,那篇报道差点把周刊搞死了。报社受到好大压力。宣传部领导来说和,让我们同业不要相互拆台。报道出来那周,我们编辑部收到一个包裹,收件人正是主笔这篇报道的年轻记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把血迹斑斑的匕首。人家刚从北京转到上海,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几个月都不敢走夜路。这帮孙子!”

“你也不要怪人家使用非常手段。你听没听过一句话,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有没有想过你那篇报道差点杀了多少人的父母?”

“这帮孙子缺德啊,互联网泡沫都吹成那样了,还在那骗钱,手段还那么低劣。我当时一看报道和股价就知道是个局。”

“所以选题是你钦点的?”

“你关心这么细节的事情干嘛?那把带血的匕首是你寄的?难道传言不虚?”

“哦哦哦,不好意思,宋旭东的电话进来了,刚才打过去他没接。”梁万羽赶紧中断了电话,嘴里暗自骂道,日你妈!

打电话给宋旭东之前,梁万羽点了份薯条,慢条斯理地蘸着辣椒面吃起来。拉萨人似乎特别爱吃薯条、薯片、土豆块。藏餐馆、甜茶馆、路边摊,到处都在卖。

从顶楼的藏餐馆望出去,一排排错落的红色边玛墙跟严浩、宋旭东当初的描述如出一辙。远处,五色经幡随风飘动。楼下街对面的策门林寺,不时有信众缓缓地走进大门。这里的人走起路来,永远都那么不疾不徐。

华变电能上市时一番炒作后各自散去,梁万羽和宋旭东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如今飞到拉萨,两人距离拉开四千多公里,接通电话那一刻,一切不快都瞬间消融。

宋旭东安慰梁万羽,不要因为一时失意太过消沉。这个市场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只要没有彻底出局,机会永远都在,或早或晚。

梁万羽没有彻底出局。成功运作华变电能之后,他已经悄声在上海置下多处房产。买完北外滩那套公寓的第二年,全国房改新政出炉。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上海开始实行买房退税政策。后来又取消“律师费”“公证费”,两次降低契税。外省人到上海买房还给蓝印户口。梁万羽敏感地意识到,中国房产商品化的时代开启。

浦西一直很拥挤,但是浦东十几二十万一套的房子随便选。梁万羽一直是浦东的“多方”。他就赌浦东会发展起来。眼下荒一点没关系,反正买完他也不一定住。买完花木路,联洋片区起来他继续买。梁万羽还在成都买了一层一梯四户的商品房。

只要不加杠杆豪赌,梁万羽不太可能再退回赤贫状态了。他的心烦来自屡屡犯错,在于自己居然像个傻子一样在下行市场胡乱折腾而不自知。以前陈德培经常教育梁万羽,出门在外,要低头赶路,也要抬头看天。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因为太过专注于赶路,就忘了自己要去向何方。

除了工作,宋旭东最近被一些人际关系搅得很烦。朋友之前受他鼓动买了华变电能的法人股,一直没有变现渠道。华变电能的股票除了上市那阵,长时间不温不火。但法人股更糟糕,都快跌破净值了。“不过听说国家正在酝酿股权分置改革,如果能落实,这帮人就不用天天在我跟前嘀咕了吧。”

“什么叫股权分置改革?”

“装外宾不是?你是买过原始股的人。那么多公司上市的时候不都有国有股、集体股吗?那些股票在A股市场这么些年都不能流通啊。”

“这我知道,你的意思是现在可以流通了?”

“还在讨论,还在讨论。”

“讨论有个球用!起码十年前就讨论要上股指期货了。国债期货关掉后也一直说放开,再也没有放开过。”

“你别说,现在也在讨论这个事情。可能很快会搞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

“我知道在讨论。关键这玩意儿什么时候兑现啊?”

“我他妈又不是证监会、国资委的人,也不是人民银行的,你现在就得跟我要答案吗?”

“我就烦这些鸟机构的尿性,任何一个动作,都得加上定语状语一大堆。”

“我听说这事儿已经有些谱了。但到底是一两年,两三年还是更久可以落地,我就不瞎说了。不然我成谣言传播机了。你要是这么大情绪,就当我跟你胡扯了。”

“那就先等着吧。看看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梁万羽谢过宋旭东,“顺便提醒你旭东,这次如果有机会,动作快点,别再书呆子气了。华变电能上市……”

“得了。好好晒你的太阳喝你的甜茶,这些事情我自己会考虑。”

电话刚断,梁万羽接到一个拉萨本地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次旦扎西,严浩的大学同学。得知梁万羽一个人跑到拉萨,严浩请扎西安排梁万羽体验一下西藏本地人的生活。

当梁万羽被扎西送到当雄县纳木湖乡的达布村时,牧民次仁旺堆一家正忙着第二天的迁居。牧民不同季节会把牛羊迁到不同的牧场,比如夏季牧场、冬季牧场。有时候季中也会做三五公里的短途迁移。

达布村位于纳木错南岸,即便很多年后,这里也少有外地人踏足。更多的游客都直奔圣象天门而去。几年前宋旭东和严浩来西藏,扎西带他们到过纳木湖乡。不过两人只是短暂逗留,当天就离开了。

扎西的家人都已经搬到城里。他把梁万羽交给自己儿时的伙伴旺堆。旺堆家里人丁兴旺,两个弟弟被送去寺庙做了喇嘛,一个妹妹嫁了人,还有18岁的小妹妹仁增拉姆待字闺中。旺堆开玩笑说,小妹上了几年学,反倒不好嫁了。

旺堆比扎西小几岁,打小跟扎西在草原上放牛,打乌朵。旺堆不适应学堂的生活,念到初中就回家放牛了。他的同伴里面,就扎西走出西藏念完大学。

旺堆上学时最不习惯的就是晚上听不到牛群的声音,经常睡不踏实。他搞不清楚在学校学那些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反倒是回家学习放牧、缝帐篷、搬迁、生火、防范野生动物,让他备感踏实。初三下学期,不等拿毕业证他就跑回家了。不过到下一代,他还是坚决把三个孩子都撵去学校上学,不让孩子待在家里。 ', ' ')

最新小说: 她靠三个马甲攻略男主 昼夜关系 我家相公是好人 御史大人夺娇记 在豪门当猫的日子 重生后我成了反贼的马仔 作精女配靠恋爱爽翻全场 穿成团宠文的炮灰女配 穿成假直男的炮灰初恋 二哈她非要当军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