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天将军 > 第436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

第436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1 / 1)

江河奔流,万物盛开。

诸国国王丶酋长丶使者,远涉山川河海,终至长安。

对于许多远在域外的国王来说,他们整日面对的事物,在看到雄伟壮丽的长安城的一刻,变得黯然失色。

他们以前只是听使者说起过盛世大唐,但口中描述,哪能比上亲眼所见?

或从西到东。

或从南到北。

一路走来,有的花费半年多时间。

他们看到一座座城池,安居乐业的百姓。

畅通无阻的道路两旁,有闾阎相望,有桑麻敝野。

行进队伍露宿于野,却没有意外发生,代表着良好的治安。

特别是从西域方向来的国王和酋长。

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于路。

不论走到哪座城池,都能看到远远超过他们国都的繁华。

敦煌丶凉州丶金城……

一座座矗立的城池,演绎着迥然不同的文化风情。

大唐盛世中,长安作为世界的中心。

有着雄浑的气魄和无尽的魅力。

天可汗坐镇长安,万国无不服从。

促成此次百国盛会最大的原因就是吐蕃覆灭。

甚至百国对天可汗的敬仰,大于大唐的称谓。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相遇。

无不歌颂李瑄的传奇故事。

在百国盛会的前几天,长安城中外宾如云。

盛世的歌舞已经奏响。

上元夜刚失踪的花灯也被推出,妆点长安城和太极宫丶兴庆宫。

长安的街道上,捕头带着捕快昼夜巡视。

这是京兆尹下达的命令。

为放开宵禁做准备。

也有一队天策卫和一队神策卫进入长安城中,以维护长安的治安。

诸国国王丶使节,在长安城中,在东西两市,见证长安的万般事物。

大唐的繁华与强大,使他们不敢产生任何不敬的念想。

哪怕是国王,面对李瑄的召见,依旧是正襟危坐。

西域河中的小国家在百国盛会之前,就向李瑄表明自己的忠心,如山川一般,不会改变。

他们永远效忠天可汗。

西域与河中,在大唐绝对的掌控之下。

乾元三载,三月五日。

百国盛会的时间终至。

当晨曦初现,兴庆宫的钟声敲响,那厚重的宫门缓缓开启,仿佛是打开了通往另一个繁华世界的大门。

百国国王丶酋长等,在兴庆门前,神色激动。

经过李隆基数十年经营的兴庆宫,自然是大唐最美丶最壮丽的宫殿。

兴庆宫中百花绽放,其牡丹花品种多样,不比曲江差。

而且兴庆宫内拥有长安最高的建筑,花萼相辉楼。

他们离老远,就能看到直入云霄的高楼。

各国的国王丶使节们,身着色彩斑斓丶风格各异的服饰,头戴华丽的冠冕,佩戴着精美的珠宝,从世界各地赶来。

他们有的来自遥远的西域丶河中,有的来自神秘的南海,有的来自广袤的草原……

他们大部分都是大唐的直接附属,带着对大唐的敬畏与向往,齐聚在兴庆宫中。

在这个时代,没有国王会觉得自己的地位与大唐皇帝齐平。

他们认为拜见天可汗是理所应当。

天可汗的诏令所至,莫不臣服。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军队,都应该接受天可汗的召唤。

除了这些国王丶使节,另一侧则是大唐的文武百官,以及受邀的王公贵族丶诗人文人。

他们也身着礼服,等待监礼官的宣示。

当然,队伍之中,还有如尺带珠丹丶大钦茂丶赤松德赞丶屋作个等反抗大唐的「国王」。

他们作为「亡国之君」,所穿的衣服为常服,帽子上也没有金银珠宝。

而且他们的心情低落,甚至觉得屈辱。

每一道目光折射过来,他们都觉得全身不自在。

特别是尺带珠丹,他曾是一代雄主,许多西域使节要到逻些城拜见他。

他甚至看到熟面孔。

但他明白,自己现在是阶下囚。他已经没有国家,再也回不到雪域高原,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客死在长安。

恢宏的大乐声奏响。

长安的百姓也明白域外胡国,尽来长安拜见至尊。

他们身为唐人,见至尊如此被尊敬,与有荣焉。

天朝上国并不是说说,百姓的自信,才是真正的强大。

「使节入花萼相辉楼,拜见至尊……」

时辰已至,监礼官在兴庆门前大喊道。

文武百官丶番邦使节,鱼贯而入。

他们来到开满鲜花的兴庆宫,在礼官的指引下,向花萼相辉楼而去。

至尊已在花萼相辉楼内等候。

一路上,番邦使节左顾右看,因兴庆宫内百花齐放而着迷。

只有贵为天子,才配居住在这花园一样的宫殿中。

当他们来到花萼相辉楼时,仰望花萼相辉楼,更为震撼。

「圣人宣文武百官丶番邦使节入大殿。」

监礼官再喝。

殿前数十名宦官丶宫女,将带领不同身份的人入楼落座。

举办大宴的地方,为花萼相辉楼的一楼。

二楼与三楼,面积不够此宴会规模。

此时花萼相辉楼大殿上,空无一人。

踏入宫殿,番邦使节满目皆是震撼。

穹顶高悬,琉璃装饰熠熠生辉,仿若璀璨星河悬于上空。殿内立柱粗壮,朱红漆色亮泽如新,其上雕龙附凤,细腻纹理尽显皇家威严,龙凤似要腾空而起,鲜活灵动。

地面皆铺以光洁的皮毯,拼接严丝合缝。

两侧的柜子上,还有精美的瓷器错落摆放,各种青瓷丶白瓷,浑然天成。

殿中的台案上轻烟从香炉内袅袅升腾,清幽香气萦绕,混合着淡淡龙涎香韵,为这华丽宫殿更添一抹神秘而高贵的气息。

诸番邦国王丶使节目眩神迷,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实际上,花萼相辉楼的布置远远不如李隆基执政时期的华丽。

琉璃丶青瓷丶白瓷丶皮革毛毯,都是工厂中的产物。

在壮丽的花萼相辉楼中,这种朴素之中,蕴含着大气,与贵气逼人风格迥异。

编钟的敲击声后,一众文武大臣,番邦使节先后落座。

在这庄严的气氛中,他们一声不吭,静静等待。

连兴庆宫外的乐器,也停止奏响。

「至尊至……」

随着监礼官的又一声大喊,所有人不约而同地起身,看向大殿深处。

只见李瑄的身影从屏风后走出,一袭龙袍,冕旒垂下。

威严加身,此时他就是殿内的惟一,唯我独尊。

哪怕是母仪天下,打扮端庄的裴灵溪,也只能是陪衬。

她和霜儿丶长离陪同李瑄参加大宴,会见命妇。

而姜月瑶有孕在身,即将临盆。不适合参加此次大宴。

另外,李瑄身后还有李适之和李隆基。

李瑄遵守承诺,让李隆基参加此次百国盛会。

虽然李隆基已经沦为配角,但看到数以百计,形态各异的番邦使节和头戴王冠的国王,心中还是有些动容的。

李七郎才登基两年,竟已有这样的威望。

想想他御宇四十多载啊!

东北丶西南,许多他一生办不到的事情,却被李瑄轻易办到。

以前李七郎跟在他身后,现在他跟着李七郎身后。

他沦为今日,心中还是很酸楚的。

更多的是复杂。

斗啊斗,都是徒劳。

他再也不可能获取权力,就在今日大醉一场吧!

「拜见至尊……」

「拜见天可汗……」

万国使节和文武百官们在李瑄出现在榻前时,行朝拜之礼。

他们对李瑄的称呼,不尽相同。

甚至还夹杂着令人听不懂的语言。

至尊,是大唐的君主。

天可汗,是天下的共主。

众人拜见的时候,服饰之华丽,礼仪之庄重,壮观至极,代表着在李瑄手中的大唐王朝无与伦比的地位。

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不仅是一种外交上的朝贡,更是军事丶文化丶经济等多方面交流融合的体现。

在这一刻,天下诸国的文化在长安花萼相辉楼里碰撞,艺术在这里交融,展现出了大唐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

「诸卿平身,诸番邦国王丶酋长丶使节落座,不必拘礼。」

李瑄抬手,示意众人免礼。

同时,他的心里波澜壮阔。

这次盛会,使他到达自古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没有因此自满自大,改革发展,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要用一生去完成此番伟业。

「谢至尊!」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谢天可汗……」

众人恭敬谢道,纷纷落座,听候天可汗的训示。

虽然是宴会,但这种百年难遇的宴会,不可能只是喝酒观赏歌舞。

出使大唐的使节,几乎都懂汉语。

那些西域的国王,会说汉语只是最基本的。

更遥远的国度,即便不会汉语,也会有翻译在旁边落座。

至于李隆基和李适之,在李瑄的左右侧坐下,彰显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

裴灵溪与李瑄同座,霜儿和长离和命妇们坐在一起。

「诸邦远来,皆为友朋,朕欢迎诸位相聚,得以共襄盛举。此番汇聚,也必为天下之福。朕之华夏,向以仁德治世,礼仪之邦也。愿与诸国互通有无,互鉴互学,共促商贸繁荣,同享太平,祈愿邦交永固,万民同欢……」

百国盛会,自然以百国为主,李瑄先说一番开场白,释放东道主的友谊。

「天可汗之言使我等惶恐,天可汗以德服人,威加海内外。我等受大唐的福泽,世为唐臣,只要天可汗一声令下,我族我部,必肝脑涂地。」

龟兹王白霸立刻出列,向李瑄拜道。

作为大唐在西域的头号双花红棍,龟兹王要明确自己的忠心耿耿。

在此时机下,越表现出对大唐的忠心,越能抬高国家的地位。

因为天可汗在西域河中,几乎是神的代名词。

「天生天可汗,是天下生灵的福气。您的光辉,如神灵一般,众生都应服从。」

吐火罗地区的护时健国王也向李瑄拍马屁。

「有天可汗为天下主持公道,天下才能繁荣,天可汗是粟特的神灵,我们粟特人永远以天可汗马首是瞻。」

西曹国的国主代表粟特人说出粟特人对李瑄的崇拜。

安禄山与史思明叛乱,不代表西域粟特人的想法。

李瑄的麾下也有如李抱真丶李抱玉丶安元贞等粟特将领,以及西域的众多粟特士兵。

「我们葛逻禄汗国,都是天可汗最忠心的仆人。愿意为天可汗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刀山火海。」

葛逻禄汗国的施利可汗当仁不让地出列,他表达地更夸张。

觉得成为天可汗的仆人,是十分光荣的事情。

一些西域的国家并没有觉得有什麽不对。

只有那些东南亚小国诧异,毕竟他们没有切身体会天可汗的强大。

罗马大使阿波加斯滞留至今,就是为参加此次百国盛会。

他觉得自己是局外人。

这是大唐向临近的国家显露肌肉的会盟。

罗马一直认为自己与大唐关系平等。

罗马人有辉煌的历史,使他们无比骄傲。

不过阿波加斯从这些使者上,看到大唐的雄劲强大,见证了东方帝国的巍峨。

他们罗马巅峰时期,也远远不如现在的大唐。

更无法号召如此多的国家朝拜效忠。

「诸位言重了。就如现在的长安,百花绽放,奼紫嫣红。任何族部的出现,都并非偶然。不论是结绳为字,还是折竹为声,都是一个族部前进的过程。大唐为天下宗主,当秉持公道,我们同气连枝,一同迈步,定会创下千古盛况。」

李瑄又等一些国王表明心迹后,缓缓地说道。

盛会的目的,是为连通商贸。

用大唐的丝绸丶茶叶丶瓷器,以及工厂内的新兴产业,换取小国家的黄金丶白银。

而且大唐需要进入更多国家,对这些国家有所了解。

特别是东南亚的那些国家丶部落。

大唐的新式楼船已经在设计。

大唐的海船能横渡大海,但大唐需要更牢固丶更大,可在海上长时间航行,能在一定程度避开风雨的船只。

「天可汗英明,您的仁厚我们会牢记,永世不忘。」

宁远国(拔汗那)的国王被李瑄折服。

他们的国家在丝绸之路上。

每年的商贸,能为他们创造诸多利益。

现在拔汗那已经正式改名宁远国,实施汉化。

哪个文明,能有华夏文明璀璨呢?

大唐的汉字,字中的一笔一画,都蕴含乾坤,皆是真理。

哪个国家,能有天可汗这样的英雄?

宁远国的百姓也和诸多西域人一样,认为天可汗是天神转世。

此次宁远国国王携带六匹最好的汗血宝马前来,以示对天可汗的尊崇。

紧接着,李瑄正式向番邦阐述商贸之事。

他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

相比于海上丝绸之路,路上丝绸之路更成熟。

不过李瑄有了更加确切的描述。

以洛阳为起点,至长安后,一条经过蜀地入云南都护府。

一条至陇右后,经过唐蕃古道,入雪域都护府,然后进入天竺地区。

一条从长安出发,经过灵武,一直到达三受降城,分支再入单于城。

主路经过河西走廊,从玉门关丶阳关,分两条道。

分别辐射葛逻禄丶沙陀丶坚昆丶播仙地区等等,然后向诸国辐射。

主道到龟兹后,再分两条枝干道,分别经过千泉古道和葱领古道。

千泉古道对柘枝都督府丶宁远国丶昭武九姓丶花剌子模笼罩。

葱领古道笼罩吐火罗诸国。

其中葱领古道还会分出主干道,向天竺方向而进。

最终一起进入波斯王国。

现在大唐与大食帝国结怨太深,虽然大食帝国为了赚钱,放开丝绸之路。但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对商人剥削太严重,使得丝绸之路在大食的领土内没有活力。

按照李瑄的计划,一条丝绸之路应该走高加索山脉,去会会斯拉夫蛮子。

另一条分两支主干道,分别进入欧洲和非洲。

但这前提是将大食帝国灭了。

另外,海上丝绸之路也要以官府的名义,有组织地进行。

丝绸之路,本是后世才出现的词语。

但李瑄早早将这个词语带到这个世界。

从未有人,如李瑄一样如此规划丝绸之路。

看似是商贸之路,实则画上宏伟蓝图。

「今日是宴会,普天同庆。商贸事宜,诸位知晓即可,来日再细谈。宴会开始……」

李瑄只是提出商贸的轮廓,没有让番邦现在就回答。

毕竟还要关系到修路问题,李瑄要发动番邦修路。

李瑄这麽说,番邦也放下心思,等待大宴开始。

「铛铛…」

随着李瑄话落,钟鸣声响起。

一名名宫女端着果蔬丶点心进入花萼相辉楼。

为在场的人呈上美酒佳肴。

「朕敬诸位一杯。」

裴灵溪为李瑄满上杯中酒,李瑄举杯起身。

所有人都知道李瑄的意思,将自己的酒杯满上,并从座位上直起身。

包括李隆基。

他虽然希望吸引众人的目光,但他不想失去风度。

只是随李瑄起身,让他觉得非常别扭。

「乾杯!」

李瑄将杯中酒仰头饮酒。

「谢至尊!」

「谢天可汗。」

众人一饮而尽后,再谢李瑄。

「朕与诸位一起欣赏歌舞……」

李瑄示意众人落座。

李隆基留下的教坊舞女,梨园子弟也派上用场。

他们先后来到花萼相辉楼的中央,奏响属于大唐的华章。

那美妙如天籁般的乐器声,那精彩绝伦的表演。使番邦国王丶使节如痴如醉,浑然忘我……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 知冬 她作死向来很可以的 这是一部虐甜文 作精她抢了女主的白月光 七零之我靠内卷暴富 她靠三个马甲攻略男主 昼夜关系 我家相公是好人 御史大人夺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