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地图!(1 / 2)

('“魔怔的方向感……,陛下当然不是了,我那是被逼无奈死中求活的办法!大军出征怎么可能靠这种儿戏!”

“那说说你的办法!”

“臣以为想要在茫茫的草原上不迷失方向,所依靠的只能是经验丰富的向导,或者熟悉草原地形地势的斥候老兵!”

“向导,老兵,不错,不过也就是中规中矩,还有吗?”

“还有一种方法,提前对于将要作战或者行军的地区进行详细的侦查,侦查的同时绘制相对准确的地图,尽可能标注好山丘、谷地、河流、沙丘、树林,以作为大军行进时候的参照物!”

“这样提前的准备时间和付出代价会大一些,但是好处更多!”

“仔细说说,朕听听!”

“第一,有相对准确的地图可以避大军的迷失,而且只要能识图,就算臣这样方向感极差的家伙也可以根据地图判断出大致方向!”

说话的同时,郭戎拿出了那张韦氏千户阙乐达德贡献的那张地图,递给了李诵。

“这是?”

“这张是我们在西州和一支吐蕃骑兵小队交战之后的缴获的地图,臣和十四……阎卿,就是凭借这张缴获的地图,再加上阎卿天赋异禀的方向感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句话,太上皇突然忍不住就笑了。

“天赋秉异啊!”

“陛下,不要误会,阎卿是真的天生方向感奇佳,从西州到长安,数千里,阎卿从来就没有判断过一次方向,再加上他身材娇小灵活,容易隐藏,除了瘦弱一点,简直就是天生的大军斥候!”

李诵:……

阎卿:……

李诵有些同情地看了看阎卿,看着小丫头的样子已经非郭戎不嫁了,问题是郭戎是一点心思都没有。

郭戎这脑子现在装的压根就不是小蝌蚪,如果他注意力不在这,就算让阎卿卸甲之后,趴他床上都未必能注意到阎卿是女的!

罢了罢了,关键时候还是要看本太上皇的!

“继续,郭戎,还有吗?”

“有,第二是大军可以根据地图中详细标注的地形、河流等提前制定行军路线,提前规划宿营地点!”

这一次,李诵真的是眼前一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不擅长军略不假,他也没有统帅大军出征的经历,但是做太子的时候《孙子兵法》、《司马法》、《六军镜》这些兵书他都是读过的,而且有过研究。

大军出行不是三两个人,随便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住一宿就行,日行三十里扎营基本就是惯例,只要领军者不是废物点心,这就是必需的。

扎营,立帐,埋锅造饭,缺一不可,第二天早上再全部收拾妥当,三十里看似不多,但是实际上已经不少了。

朝着目的地方向,能稳定日行三十里的那都是妥妥的强军!

因为这些固定的时间之外,最难的是选择行军路线和扎营地点,要知道扎营的选址是很有讲究的,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扎营的。

首先,就是要有水源,无粮草三天军心就会乱,但是如果没水一天就够了。

要有能够支撑燃烧的柴草,理论上可以就着凉水啃大饼,但是只能保持生存,热汤热水对于军队的士气的提升作用不可小视。

怕火攻要避开密林,怕水淹要避开洼地,防止偷袭需要选择易守难攻之地,夸张的甚至竖起望楼,深挖壕沟,壕沟里扎下寨墙,毕竟有了营地才让士卒安心休息。

简言之,水源、燃料、地形缺一不可。

名将之所以是名将,就是他们有足够的经历、能力、眼光统筹兵马,可以派出斥候提前侦查,提前选定行军路线,提前选定扎营地点,从而保证士卒始终处于高昂的士气,巅峰的状态。

在李诵看来,郭戎这一点的厉害之处在于,哪怕是平庸一点的将领,只要有了这么一张行军地图,就可以无限接近甚至超过那些名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了只是在行军的一方面,至于其他的方面肯定该什么样还什么样,但是能做到这一项就已经殊为难得了。

到这里,李诵内心对于李诵的评价再度提高!

通过郭昕的信以及今天郭戎的表现,李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郭戎未必就是安西军中最悍勇的,也未必是战技最为精湛的,但是郭戎肯定是郭昕认为最有可能将安西的最后一封信带回长安的人。

同样的,在满脑子都是打回安西救人的情况下,能有如此缜密的思维,以及稳扎稳打的战法,在李诵看来只有19岁的郭戎前途无量,只要给他足够的条件,未来未必就不是另一个李靖或者郭子仪!

只不过,李诵无论如何也不会知道,郭戎只是跟着李锐走了一个多月之后,根据李锐的经验直接抄袭了后世的军用地图……

但是,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诵觉得郭戎很不错!

同时他还通过今天郭戎所强调的内容,读出了郭戎也不是说就一定要死磕河西走廊,当然头那么铁的人回不到长安。

郭戎为什么这么卖力地介绍从伊州进入草原之后的经历,为什么为自己介绍草原行军的注意事项和亲身经历,为什么要提草原,为什么要提草原,为什么提迷路,为什么提地图。

可能郭戎潜意识里的想法和判断,也可能是李诵所判断的,属于郭戎害怕进言被否决的试探,也就是小伎俩。

但是无论哪一种,李诵都不在意,君有君的御下之道,臣子有臣子之道,无论是小伎俩还是潜意识,表现出的都是郭戎的忠诚、干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诵本身对军略并不算擅长,但是他也明白,安西哪有那么容易打回去!

如今河西堪称吐蕃人的命运走廊,为了确保河西走廊不失,吐蕃人在河西走廊屯兵十余万,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得到吐蕃高原本土和河西北道的支援。

三年前韦皋伏击吐蕃大相韦·论莽热,东境道十万大军损失过半,连论莽热都成了俘虏,现在还在长安的崇仁里养老呢。

然而这一次处于严重内乱中的逻些城的反应却惊人的迅速,短促的商讨之后逻些城派出了干练的赤苏仁谢接任了东境五道节度兵马群牧大使。

同时开始拼命地从各处向东境五道派出兵马,硬是半年时间不到,东境五道损失的兵马就被吐蕃从各处集中力量补齐,而且实力比之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言以蔽之,现在大唐,想要正面刚硬吐蕃不难,但是想要打穿河西基本不可能,想要救援安西,必须另辟蹊径。

郭戎另辟蹊径选择草原,这本就是最好的证明,李诵能看得出郭戎忠诚的未必是自己很可能更多的是安西军,是大唐。

但是,对于把自己就当成大唐的李诵来说,郭戎忠于大唐就等于忠于自己!

郭戎这边没太大问题了,李诵拿起了妹妹李旋的书信,开始认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原本并不在意的李诵,看完了咸安公主的书信明白了李旋的想法后豁然开朗,同时,他回想起了十几年前李旋离开长安前往回鹘之前的最后的几个片段。

昔年李相提出联合回鹘、南诏、大食构建对于吐蕃的包围圈,以应对处于巅峰状态吐蕃的威胁,面对和亲远嫁塞外,彼时年仅15岁的李旋是唯一个挺身而出的大唐公主。

一个宫女没有能力为大唐赢得二十年的和平,李诵被自己的十五岁的妹妹一句怼得哑口无言,但是也让他真正了解的妹妹的视野之高和性情之坚韧。

事实上,咸安公主和亲成为了贞元之盟最核心的条件,也成为了大唐和回鹘之间同盟的最有力保障。

随着贞元之盟的达成,从回鹘+吐蕃vs大唐变成了大唐+回鹘vs吐蕃,攻守易主,大唐的战略局面焕然一新。

彼时李旋的思路清晰,更有莫大的勇气。而这一次,李旋同样没有让李诵失望。

乍一看信的内容,李旋的想法和郭戎的思路不谋而合。

李旋和郭戎都提出,无论从战略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龟兹绝不能丢,安西绝不能弃!

郭戎为自己提供的思路,李旋则为自己提供了方法,两人所描述的内容加在一起,那就是走漠北、过天山、进龟兹。

但是,仔细想想,李诵总觉得差点意思,出身帝王家,战略眼光比自己还强的妹妹会和眼前的热血青年郭戎一个思路?

不科学吧!

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郭戎,又低头仔细研究了一遍信中的措辞,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李旋的想法与郭戎看似相同,但是本质上比郭戎得更为激进,目的上更是有天壤之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龟兹本身有矿产,安西军甚至可以自己熔炼铜钱,打造兵器,同时安西军接受来自回鹘的物资补给,但是坚决不让哪怕一个回鹘人入城。

所以安西军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物资也不是城防,而是因为孤军坚守的时间太长,人越打越少,兵越打越老,安西现在最缺少能拿得动横刀、步槊、盾牌、强弩的年轻人。

只要有人,龟兹就能死死地钉在吐蕃人丝绸之路的咽喉上,让吐蕃人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吸取了北庭的教训,接收物资,但是不允许回鹘人入城,这是李旋认为郭昕最高明的地方,郭昕拖下去,哪怕只能够坚守一天,对于大唐来说就有坚守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旋的计划是郭昕计划的延续,这才符合自己所认识的李旋。

而郭昕所有目的的核心是什么,拖,把吐蕃拖死!

而李旋指出,当务之急是给龟兹补充兵员,只要给龟兹补充上几千正值壮年的士卒,龟兹就能继续坚守下去,继续给吐蕃人放血!

龟兹不接受回鹘人,那援兵就只能是唐人,打通河西走廊在短时间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实际上唯一可行的方向就是出丰州,入漠北,沿着郭戎他们出击的路线杀回去!

虽然都是沿着郭戎开辟的道路打回去,但是两人的出发点有本质不同。

郭戎的本质目的是打回安西,救下安西军最后的老卒们!

李旋则是想利用龟兹,让吐蕃人把血流干,从长远的角度来想,这也可以看作是李泌当年提出的对吐蕃囚笼政策的延续。

回鹘、南诏、大食、等于三条外线枷锁,中间有体量比吐蕃更大的大唐虎视眈眈,内部有龟兹钉死在吐蕃人的咽喉不停地给回鹘人放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才有了大唐对于吐蕃战略局势的逆转……

想到这里,李诵不得不再次对于二十年前李泌制定的政策表示钦佩,同时他惊愕的发现:

长安李泌、西域郭昕、漠北李旋,三个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阅历,更没有经过任何协商的三个人竟然联手完成了这样一套完美的困兽战略。

而将这三个人的战略串联起来的,竟然是一个完全不知道这样布局的热血青年郭戎。

李诵不得不感叹命运弄人,还好李旋没有直接让安西军当炮灰,否则郭戎要是知道的了还不得当场发作……

不对,李旋或许未必就没考虑过让安西军当炮灰,再次看了一眼热血青年郭戎,李诵微微点了点头,权谋和战略并不是全部,热血和荣耀才是支撑大唐的基石。

基本方向有了,但是具体怎么做还要再研究,另外还需要跟儿子好好商量一下,另外只是安西那种环境,兵员的选拔就一定要慎重,这些东西可不是今天一天能完成的。

“张守义!”

“在!”

“今天的朝会应该快结束了吧!”

“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应该已经结束了!”

“差不多了,让柳宗元他们继续上路吧,再晚了恐怕赶不上纯儿为旋儿准备的仪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遵旨!”

“等等,郭戎、阎卿!”

“臣在!”

“今天我请了当今的圣人为旋儿的衣冠进行一场盛大的仪式,原本你们两个也是要参加的,但是我临时改变主意了,你们两个带上两百骑兵晚上跟我一起回兴庆宫,仪式由愿柳宗元和愿护军执行,你们两个我另有安排,能明白吗?”

“臣遵旨!”

“张守义,让柳宗元他们出发吧!”

柳宗元、韦贯之、李锐等几个知晓亭子内真正人物的人对着亭子微微行礼之后,原属护军的队伍护送着咸安公主的衣冠继续前行。

看到护军离去,李诵脸上严肃的神色消失,脸上再次挂上了最初的笑容,一时间玩心大起。

“郭戎,还记得我最开始问你的问题吗?”

“???”

“迎娶阎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卧槽,刚刚还在说安西的事,怎么又回头这个问题了,脑子有病吗?

“陛下,阎卿可是臣过命的兄弟,这玩笑真的开不得!”

原本李诵还准备再说点什么,但是听到了郭戎这句“过命的兄弟”,看看脸已经通红的阎卿,再瞅瞅一副义愤填膺的郭戎,瞬间破防。

原本还在控制自己笑容的太上皇彻底放飞了自己,坐在凉亭之中笑的是前仰后合,连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李诵状态,郭戎的脸一瞬间黑的跟锅底一样,皇帝这东西一旦有了恶趣味,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然而这还不算完,好不容易控制住了笑容,李诵的第一句话直接让郭戎破防。

“郭戎,你可真是个妙人!”

妙人,妙人你大爷,等等,先说让自己娶了卢十四,再说自己是妙人,卧槽,郭戎感觉自己的菊花一凉,太上皇也不行啊,老子不是卖xx的!

好在太上皇的玩笑也到此为止。

“好了,郭戎,朕不逗你了,如果阎卿不是你的兄弟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原本并不在意的李诵,看完了咸安公主的书信明白了李旋的想法后豁然开朗,同时,他回想起了十几年前李旋离开长安前往回鹘之前的最后的几个片段。

昔年李相提出联合回鹘、南诏、大食构建对于吐蕃的包围圈,以应对处于巅峰状态吐蕃的威胁,面对和亲远嫁塞外,彼时年仅15岁的李旋是唯一个挺身而出的大唐公主。

一个宫女没有能力为大唐赢得二十年的和平,李诵被自己的十五岁的妹妹一句怼得哑口无言,但是也让他真正了解的妹妹的视野之高和性情之坚韧。

事实上,咸安公主和亲成为了贞元之盟最核心的条件,也成为了大唐和回鹘之间同盟的最有力保障。

随着贞元之盟的达成,从回鹘+吐蕃vs大唐变成了大唐+回鹘vs吐蕃,攻守易主,大唐的战略局面焕然一新。

彼时李旋的思路清晰,更有莫大的勇气。而这一次,李旋同样没有让李诵失望。

乍一看信的内容,李旋的想法和郭戎的思路不谋而合。

李旋和郭戎都提出,无论从战略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龟兹绝不能丢,安西绝不能弃!

郭戎为自己提供的思路,李旋则为自己提供了方法,两人所描述的内容加在一起,那就是走漠北、过天山、进龟兹。

但是,仔细想想,李诵总觉得差点意思,出身帝王家,战略眼光比自己还强的妹妹会和眼前的热血青年郭戎一个思路?

不科学吧!

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郭戎,又低头仔细研究了一遍信中的措辞,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李旋的想法与郭戎看似相同,但是本质上比郭戎得更为激进,目的上更是有天壤之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龟兹本身有矿产,安西军甚至可以自己熔炼铜钱,打造兵器,同时安西军接受来自回鹘的物资补给,但是坚决不让哪怕一个回鹘人入城。

所以安西军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物资也不是城防,而是因为孤军坚守的时间太长,人越打越少,兵越打越老,安西现在最缺少能拿得动横刀、步槊、盾牌、强弩的年轻人。

只要有人,龟兹就能死死地钉在吐蕃人丝绸之路的咽喉上,让吐蕃人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吸取了北庭的教训,接收物资,但是不允许回鹘人入城,这是李旋认为郭昕最高明的地方,郭昕拖下去,哪怕只能够坚守一天,对于大唐来说就有坚守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旋的计划是郭昕计划的延续,这才符合自己所认识的李旋。

而郭昕所有目的的核心是什么,拖,把吐蕃拖死!

而李旋指出,当务之急是给龟兹补充兵员,只要给龟兹补充上几千正值壮年的士卒,龟兹就能继续坚守下去,继续给吐蕃人放血!

龟兹不接受回鹘人,那援兵就只能是唐人,打通河西走廊在短时间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实际上唯一可行的方向就是出丰州,入漠北,沿着郭戎他们出击的路线杀回去!

虽然都是沿着郭戎开辟的道路打回去,但是两人的出发点有本质不同。

郭戎的本质目的是打回安西,救下安西军最后的老卒们!

李旋则是想利用龟兹,让吐蕃人把血流干,从长远的角度来想,这也可以看作是李泌当年提出的对吐蕃囚笼政策的延续。

回鹘、南诏、大食、等于三条外线枷锁,中间有体量比吐蕃更大的大唐虎视眈眈,内部有龟兹钉死在吐蕃人的咽喉不停地给回鹘人放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才有了大唐对于吐蕃战略局势的逆转……

想到这里,李诵不得不再次对于二十年前李泌制定的政策表示钦佩,同时他惊愕的发现:

长安李泌、西域郭昕、漠北李旋,三个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阅历,更没有经过任何协商的三个人竟然联手完成了这样一套完美的困兽战略。

而将这三个人的战略串联起来的,竟然是一个完全不知道这样布局的热血青年郭戎。

李诵不得不感叹命运弄人,还好李旋没有直接让安西军当炮灰,否则郭戎要是知道的了还不得当场发作……

不对,李旋或许未必就没考虑过让安西军当炮灰,再次看了一眼热血青年郭戎,李诵微微点了点头,权谋和战略并不是全部,热血和荣耀才是支撑大唐的基石。

基本方向有了,但是具体怎么做还要再研究,另外还需要跟儿子好好商量一下,另外只是安西那种环境,兵员的选拔就一定要慎重,这些东西可不是今天一天能完成的。

“张守义!”

“在!”

“今天的朝会应该快结束了吧!”

“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应该已经结束了!”

“差不多了,让柳宗元他们继续上路吧,再晚了恐怕赶不上纯儿为旋儿准备的仪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遵旨!”

“等等,郭戎、阎卿!”

“臣在!”

“今天我请了当今的圣人为旋儿的衣冠进行一场盛大的仪式,原本你们两个也是要参加的,但是我临时改变主意了,你们两个带上两百骑兵晚上跟我一起回兴庆宫,仪式由愿柳宗元和愿护军执行,你们两个我另有安排,能明白吗?”

“臣遵旨!”

“张守义,让柳宗元他们出发吧!”

柳宗元、韦贯之、李锐等几个知晓亭子内真正人物的人对着亭子微微行礼之后,原属护军的队伍护送着咸安公主的衣冠继续前行。

看到护军离去,李诵脸上严肃的神色消失,脸上再次挂上了最初的笑容,一时间玩心大起。

“郭戎,还记得我最开始问你的问题吗?”

“???”

“迎娶阎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卧槽,刚刚还在说安西的事,怎么又回头这个问题了,脑子有病吗?

“陛下,阎卿可是臣过命的兄弟,这玩笑真的开不得!”

原本李诵还准备再说点什么,但是听到了郭戎这句“过命的兄弟”,看看脸已经通红的阎卿,再瞅瞅一副义愤填膺的郭戎,瞬间破防。

原本还在控制自己笑容的太上皇彻底放飞了自己,坐在凉亭之中笑的是前仰后合,连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李诵状态,郭戎的脸一瞬间黑的跟锅底一样,皇帝这东西一旦有了恶趣味,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然而这还不算完,好不容易控制住了笑容,李诵的第一句话直接让郭戎破防。

“郭戎,你可真是个妙人!”

妙人,妙人你大爷,等等,先说让自己娶了卢十四,再说自己是妙人,卧槽,郭戎感觉自己的菊花一凉,太上皇也不行啊,老子不是卖xx的!

好在太上皇的玩笑也到此为止。

“好了,郭戎,朕不逗你了,如果阎卿不是你的兄弟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如果阎卿不是我的兄弟?”

“嗯!”

“陛下,郭戎敢用性命担保,十四郎绝不是吐蕃的奸细!”

李诵:……

阎卿/卢十四:……

郭戎这是活生生地诠释了什么叫习惯了拿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看着面前大义凛然,梗着脖子,用自己的脑袋担保阎卿不是吐蕃奸细的郭戎,李诵是哭笑不得,除了打回安西救人,剩下真的是一点脑子都不带啊。

阎卿是不是吐蕃奸细还需要你担保么,本太上皇连这都看不出来么,阎卿要是吐蕃奸细……哎

最关键的在于,李诵发现,自己给郭戎的定位是一个将军,一个将军满脑子琢磨的是打仗的东西,自己就算不夸奖他,难不成还能说他错吗?

太上皇感觉自己的血压在升高,这是中风的前兆啊,李诵感觉自己再引导郭戎,很有可能从太上皇升级成先皇。

瞅了瞅在这个方面一根筋的郭戎,再看看低着头,红着脸,时不时偷看一下郭戎的阎卿。

两相对比,太上皇李诵感觉,还是陪着郭戎一路走来的安安静静的女孩更乖巧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初,李诵看在阎朝坚守沙洲的功绩,还有阎卿陪伴郭戎返回长安的功劳,准备给她一个郡主的名分,毕竟郭戎的义父也不过是武威郡王,算是大致对等的。

但是,现在随着他对于郭戎的期望值提高,一个郡主是否就有些不妥了,稍稍思索之后,李诵再次看向阎卿。

阎朝不错,阎氏不错,阎卿也不错,再考虑到沙洲大族如今在河西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公主的在未来或许更能激发河西诸州对于大唐的忠诚和信心,也更能匹配郭戎未来的成长,渐渐地李诵确定了最后的想法。

瞅了眼睛瞪得像铜铃,生怕自己把阎卿拖下去当吐蕃奸细斩首的郭戎,为了防止自己被郭戎气死,李诵决定暂时先不落落郭戎了,他愿意担保就担保吧。

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整顿了一下衣衫,李诵将目光投向了阎卿。

“阎卿,你出身沙洲阎氏,令尊为阎朝,可有谬误!”

一直在跟郭戎说话的李诵突然对自己开口,正在偷看郭戎的阎卿直接就一个激灵,然后很快反应了过来,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回答。

“陛下,家父阎朝!”

李诵满意地点点头,还是女孩听话啊,那个愣头青,算了本太上皇叫不生气……

“阎氏为沙洲大族,阎朝率领沙洲军民抗击吐蕃十载犹豫,其情可勉,其勇可嘉,其忠天地可鉴,如今阎氏为吐蕃所害,朕没有想到阎氏竟有孤女存世……”

阎氏孤女!

四个字,直接把郭戎砸得眼冒金星,小十四竟然是个女的,这是在开玩笑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被砸得眼冒金星的郭戎不同,片刻之前还红着脸,一脸娇羞地偷看郭戎的阎卿,听到李诵的话之后,眼眶瞬间通红,大滴大滴的泪水簌簌落下。

“陛下,您知道……”

更咽着说出五个字之后,阎卿彻底失音。

“是的,我知道。我知道沙洲百姓尊称令尊为阎开府,我知道沙洲百姓在阎开府的带领下抗击吐蕃十余载,我知道阎氏对我大唐的忠诚,不光我知道,天下人都会知道,史书上也会有关于阎开府浓墨重彩的一笔!”

阎卿不是郭戎一样的穿越者,没有对于皇权那种发自内心的抵触。

对阎卿来说,李诵简简单单几句话等于认可了阎朝、阎氏所有的付出和贡献,之前积攒的对于大唐的些许不满烟消云散,一瞬间,阎卿彻底哭成了泪人。

一时间,亭子之内就只剩下了阎卿的抽泣声音,无论是李诵还是郭戎都没有去打破阎卿的抽泣。

不过两人谁也没闲着,郭戎瞪得像铜铃一般的眼睛盯着阎卿看了半天之后,最后移向了李诵,眼神中的带着浓浓的求生欲。

李诵读出了郭戎眼神中求助的意思,他点了点头,给了郭戎很明确的回复,你想的没错,阎卿,是个女的!

从太上皇的眼神中得到确认之后,郭戎依旧难以相信,然后他低头开始复盘和阎卿相遇之后同行的经历。

不想的时候还好,这仔细一琢磨,郭戎突然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阎卿从来不跟自己一起嘘嘘,从来不在自己面前换衣服,身材娇小瘦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细节越想越多,郭戎额头的汗珠也越冒越多,到了最后,郭戎直接傻了,两个人一起走了好几个月,几千里地,自己竟然没有发现,睡在自己上铺的不是兄弟!

自己好像还跟阎卿说过安西那帮老兵油子的荤有些冒油星的段子,有些还经过自己的加工,比如十四郎你不用动,草原公主全自动之类的。。。

郭戎最后无助地用手捂住了眼睛,自己tm还让阎卿冒充吐蕃人的千户去色诱拔野古的小公主,效果竟然还挺好……

拔野古的小公主?

这事不大对劲啊,自己没注意,拔野古的古丽娜可是……

郭戎胡思乱想的时候,阎卿已经渐渐地从哭泣中缓过神来,只见阎卿用手抹了抹面颊上的泪水,深吸一口气之后,郑重地向着李诵行礼。

“谢陛下!有陛下之言,父兄若泉下有知,定然可以瞑目!”

“虽然我明白了你的出身,但是沙洲,河西依旧在吐蕃人的控制之中,暂时我还不能公开令尊的功绩,这一点你能理解么,阎卿!”

“阎卿明白!”

“朕虽然暂时不能让令尊阎开府为天下知,但是既然你已经来到长安,来到了朕的面前,而且为朕带来了安西的消息,这不可不赏!”

“陛下,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阎卿,你先不要着急,且听朕说完再做决定可好?”

阎卿点了点头,没有开口。

“如今阎氏只剩余你一人,伶仃孤苦,朕收下你为义女,然后以大唐公主之仪下嫁郭戎,你可愿意?”

前半段,阎卿还有些不解,然而听到下嫁郭戎,阎卿的脸唰的一下再次红透。

似乎是心有灵犀,阎卿回望了一下旁边的郭戎,然后看到了眼睛瞪得像铜铃的郭戎也正望着自己,瞬间四目相对之后,阎卿红着脸低下了头。

而郭戎这一次,卢十四还是那个卢十四,但郭戎从她的神态、举止、动作以及那涨红的脸蛋,低垂的额头,感受到了属于女性独有的无限的娇羞。

锤实了,小十四是个女的!

咸安公主知道,折云谷知道,古丽娜知道,柳宗元、韦贯之、李锐几个未必不知道!

现在太上皇见一面也知道,也就是说,自己成了那个全世界都知道我朋友是女的,除了我这个男主角眼瞎……

对郭戎来说,这种感觉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我!尼!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如果阎卿不是我的兄弟?”

“嗯!”

“陛下,郭戎敢用性命担保,十四郎绝不是吐蕃的奸细!”

李诵:……

阎卿/卢十四:……

郭戎这是活生生地诠释了什么叫习惯了拿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看着面前大义凛然,梗着脖子,用自己的脑袋担保阎卿不是吐蕃奸细的郭戎,李诵是哭笑不得,除了打回安西救人,剩下真的是一点脑子都不带啊。

阎卿是不是吐蕃奸细还需要你担保么,本太上皇连这都看不出来么,阎卿要是吐蕃奸细……哎

最关键的在于,李诵发现,自己给郭戎的定位是一个将军,一个将军满脑子琢磨的是打仗的东西,自己就算不夸奖他,难不成还能说他错吗?

太上皇感觉自己的血压在升高,这是中风的前兆啊,李诵感觉自己再引导郭戎,很有可能从太上皇升级成先皇。

瞅了瞅在这个方面一根筋的郭戎,再看看低着头,红着脸,时不时偷看一下郭戎的阎卿。

两相对比,太上皇李诵感觉,还是陪着郭戎一路走来的安安静静的女孩更乖巧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初,李诵看在阎朝坚守沙洲的功绩,还有阎卿陪伴郭戎返回长安的功劳,准备给她一个郡主的名分,毕竟郭戎的义父也不过是武威郡王,算是大致对等的。

但是,现在随着他对于郭戎的期望值提高,一个郡主是否就有些不妥了,稍稍思索之后,李诵再次看向阎卿。

阎朝不错,阎氏不错,阎卿也不错,再考虑到沙洲大族如今在河西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公主的在未来或许更能激发河西诸州对于大唐的忠诚和信心,也更能匹配郭戎未来的成长,渐渐地李诵确定了最后的想法。

瞅了眼睛瞪得像铜铃,生怕自己把阎卿拖下去当吐蕃奸细斩首的郭戎,为了防止自己被郭戎气死,李诵决定暂时先不落落郭戎了,他愿意担保就担保吧。

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整顿了一下衣衫,李诵将目光投向了阎卿。

“阎卿,你出身沙洲阎氏,令尊为阎朝,可有谬误!”

一直在跟郭戎说话的李诵突然对自己开口,正在偷看郭戎的阎卿直接就一个激灵,然后很快反应了过来,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回答。

“陛下,家父阎朝!”

李诵满意地点点头,还是女孩听话啊,那个愣头青,算了本太上皇叫不生气……

“阎氏为沙洲大族,阎朝率领沙洲军民抗击吐蕃十载犹豫,其情可勉,其勇可嘉,其忠天地可鉴,如今阎氏为吐蕃所害,朕没有想到阎氏竟有孤女存世……”

阎氏孤女!

四个字,直接把郭戎砸得眼冒金星,小十四竟然是个女的,这是在开玩笑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被砸得眼冒金星的郭戎不同,片刻之前还红着脸,一脸娇羞地偷看郭戎的阎卿,听到李诵的话之后,眼眶瞬间通红,大滴大滴的泪水簌簌落下。

“陛下,您知道……”

更咽着说出五个字之后,阎卿彻底失音。

“是的,我知道。我知道沙洲百姓尊称令尊为阎开府,我知道沙洲百姓在阎开府的带领下抗击吐蕃十余载,我知道阎氏对我大唐的忠诚,不光我知道,天下人都会知道,史书上也会有关于阎开府浓墨重彩的一笔!”

阎卿不是郭戎一样的穿越者,没有对于皇权那种发自内心的抵触。

对阎卿来说,李诵简简单单几句话等于认可了阎朝、阎氏所有的付出和贡献,之前积攒的对于大唐的些许不满烟消云散,一瞬间,阎卿彻底哭成了泪人。

一时间,亭子之内就只剩下了阎卿的抽泣声音,无论是李诵还是郭戎都没有去打破阎卿的抽泣。

不过两人谁也没闲着,郭戎瞪得像铜铃一般的眼睛盯着阎卿看了半天之后,最后移向了李诵,眼神中的带着浓浓的求生欲。

李诵读出了郭戎眼神中求助的意思,他点了点头,给了郭戎很明确的回复,你想的没错,阎卿,是个女的!

从太上皇的眼神中得到确认之后,郭戎依旧难以相信,然后他低头开始复盘和阎卿相遇之后同行的经历。

不想的时候还好,这仔细一琢磨,郭戎突然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阎卿从来不跟自己一起嘘嘘,从来不在自己面前换衣服,身材娇小瘦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细节越想越多,郭戎额头的汗珠也越冒越多,到了最后,郭戎直接傻了,两个人一起走了好几个月,几千里地,自己竟然没有发现,睡在自己上铺的不是兄弟!

自己好像还跟阎卿说过安西那帮老兵油子的荤有些冒油星的段子,有些还经过自己的加工,比如十四郎你不用动,草原公主全自动之类的。。。

郭戎最后无助地用手捂住了眼睛,自己tm还让阎卿冒充吐蕃人的千户去色诱拔野古的小公主,效果竟然还挺好……

拔野古的小公主?

这事不大对劲啊,自己没注意,拔野古的古丽娜可是……

郭戎胡思乱想的时候,阎卿已经渐渐地从哭泣中缓过神来,只见阎卿用手抹了抹面颊上的泪水,深吸一口气之后,郑重地向着李诵行礼。

“谢陛下!有陛下之言,父兄若泉下有知,定然可以瞑目!”

“虽然我明白了你的出身,但是沙洲,河西依旧在吐蕃人的控制之中,暂时我还不能公开令尊的功绩,这一点你能理解么,阎卿!”

“阎卿明白!”

“朕虽然暂时不能让令尊阎开府为天下知,但是既然你已经来到长安,来到了朕的面前,而且为朕带来了安西的消息,这不可不赏!”

“陛下,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阎卿,你先不要着急,且听朕说完再做决定可好?”

阎卿点了点头,没有开口。

“如今阎氏只剩余你一人,伶仃孤苦,朕收下你为义女,然后以大唐公主之仪下嫁郭戎,你可愿意?”

前半段,阎卿还有些不解,然而听到下嫁郭戎,阎卿的脸唰的一下再次红透。

似乎是心有灵犀,阎卿回望了一下旁边的郭戎,然后看到了眼睛瞪得像铜铃的郭戎也正望着自己,瞬间四目相对之后,阎卿红着脸低下了头。

而郭戎这一次,卢十四还是那个卢十四,但郭戎从她的神态、举止、动作以及那涨红的脸蛋,低垂的额头,感受到了属于女性独有的无限的娇羞。

锤实了,小十四是个女的!

咸安公主知道,折云谷知道,古丽娜知道,柳宗元、韦贯之、李锐几个未必不知道!

现在太上皇见一面也知道,也就是说,自己成了那个全世界都知道我朋友是女的,除了我这个男主角眼瞎……

对郭戎来说,这种感觉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我!尼!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还没等郭戎从瞎眼男主角的角色中退出来,太上皇李诵却来了兴致。

“怎么样,阎卿,你愿意吗,如果你觉得郭戎不合适也没关系……”

这话听得郭戎就是一阵的眩晕,什么叫我不合适也没关系,我不合适还有合适的吗?

太上皇也不能这么缺德啊,这忒损了吧!

一个妹子,无怨无悔地跟着自己走了好几个月,几千里地,自己当时没认出来是自己眼瞎,但是现在既然知道的了,这哪还有什么考虑的余地。

自己头上戴的可以是铁胄,可以是兜鍪,可以是进贤冠,甚至弄快麻布包上都行,但是不能是呼伦贝尔。

但凡是带把的,管她是卢十四还是阎卿,必须拿下。

顺势看了一下低着头,红着脸,看脚尖的阎卿。

郭戎突然想起来,自己这一路可没少嘲讽人家长得太秀气,没有男子汉气概,现在看来,幸亏没有男子汉气概,真要是虎背熊腰,身高八尺……

阎卿现在身着的虽然是戎装,头发也像男人一样束发,但是放在观察女性的视角来看,阎卿的长相虽然称不上惊艳,但还是挺耐看的。

身材上虽然没有拔野古的古丽娜那么火爆,但是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和阎卿的面庞相得益彰,很有一种印象里传统汉家女子的韵味。

唯一一点不好的可能就是太熟悉了,太熟悉了往往就不太好意思下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想了想也没那么熟悉,毕竟阎卿的身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探索不是……

“我大唐的好男儿何其多,不差郭戎这么一个不开窍的笨蛋,朕就不相信朕的女儿,大唐的公主还寻不得一份良缘吗?”

原本还有些迷糊,但是听到不开窍的笨蛋都蹦出来了,郭戎彻底回过味了,自己看来是享受到了太上皇的厚爱!

而且这厚爱还真的是不带引号的。

按道理来说,在帝王时代,皇帝对于臣子信赖的表现形式是高官,厚爵,大场面,大仪式,但是那不过是名义上的荣耀和信赖的巅峰。

事实上,还存在一种突破了这种名义程度上的信赖,那就是皇帝本人已经不太拿你当外人了!

比如皇帝可以在你的面前表露真实情感,比如皇帝可以随意地拿你开涮,换言之就是皇帝把一个人当成朋友而不是臣子的时候,这才是信任的真正巅峰。

就比如大学的宿舍里面,有几个关系不错的舍友就会有几个爹爹、叔叔、伯伯以及儿子……

郭戎不太明白第一次见到这位就能享受这个待遇,但现实笑得前仰后合,再连续几次地拿自己开玩笑,已经很好地表现了眼前这位对自己的好感。

本着不想破坏现有状态的节奏,郭戎决定配合一下人家。

“陛下,臣愿迎娶阎卿,请陛下成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戎,你先闭嘴,现在没到你表态的时候,朕的女儿,大唐的公主,是你想娶就能娶得么,这要看阎卿的态度,阎卿你愿意吗?”

问阎卿的态度,郭戎表示自己沉稳得很,不愿会跟着自己走几千里吗?

不愿意的话,会摆出现在这样一个标准地红着脸看脚尖的羞涩动作吗?

然而郭戎期待了半天,阎卿却始终低着头,半句话都没说,正当有些疑惑的郭戎准备开口的时候,李诵似乎看出了阎卿有所疑惑。

“是不是有什么话不方便说?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可以到可以过来单独告诉朕!”

然后,在郭戎惊愕的目光中,阎卿竟然真的低着头,颠颠地走到了过去,然后在李诵的耳畔轻轻地诉说着什么。

刚开始,郭戎还以为阎卿也发现了太上皇心情不错,故意配合演戏逗太上皇开心,但是慢慢地,郭戎发现好像不是自己判断的一样。

阎卿的表情变得不太自然,李诵也是眉头皱起,一边听着阎卿说话,时不时还看看自己,看到这副场景,郭戎突然就感觉不太自信了,难不成真的出了什么意外?

这一瞬间,郭戎感觉自己突然就被搁在这了,整个人开始眼巴巴地盯着阎卿和太上皇李诵。

等到阎卿说完,太上皇起身,轻轻地拍了拍阎卿的肩膀。

“放心吧,有朕在呢,不会有什么问题,就算有问题朕也一定可以替你解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起身之后,李诵用余光瞥了一眼郭戎,

“带我去看看她吧!如果真的不行,到时候我替你做主,终归不会让你吃亏的!”

说完之后,李诵然后径直向外走去,而阎卿则紧紧跟在李诵的身后,留下一个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郭戎眼巴巴地都看着两人的动作。

只见阎卿和李诵离开亭子之后,阎卿伸手指向了两百骑兵所在的位置,李诵抬起手,遮住阳光顺着阎卿指向的方向看去。

“就是她么?”

“是的!”

“如果真的不行,你就这么甘心吗?罢了,未必就不能挽回,有你这么一个贴心的人,真不知道郭戎这浑小子上辈子修的什么福分!”

“什么,不想让他知道,傻丫头啊,好吧听你的,我先把郭戎撵走,正好这里两百骑兵也需要安顿,就先让他去忙这个吧。”

“取义!郭戎!”

“在!”两人随即走到了李诵的面前。

“取义,兴庆宫内现在能否安顿下郭戎带来的两百骑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可以的,两百骑兵而已,兴庆宫内有足够的空间!”

“那能不能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将这两百骑兵引入城内,进驻兴庆宫?”

“陛下,入城不难,但两百骑兵入城后不是一支小力量,神策军和城门大多掌握在那些宦官手中,是想要不引人注目就太难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说!”

“可以让他们现在城外驻扎,臣会调集金吾卫为他们换装,或者直接以募兵的名义加入金吾卫之中,然后以金吾卫的名义入城,进入兴庆宫值守!”

“城外可有合适的地点?”

“陛下,长乐驿以北有一处前左威卫废弃的营地,可以让他们暂时休整,有三两天时间完成甲胄调配和黄庄!”

“嗯,那这样,你和郭戎先去把他们安顿好,等回到长安之后,尽快将他们补入金吾卫之中,调入城内,负责兴庆宫的守卫!”

“陛下?”

从李诵罕见的布置中,张取义和郭戎都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还没等郭戎从瞎眼男主角的角色中退出来,太上皇李诵却来了兴致。

“怎么样,阎卿,你愿意吗,如果你觉得郭戎不合适也没关系……”

这话听得郭戎就是一阵的眩晕,什么叫我不合适也没关系,我不合适还有合适的吗?

太上皇也不能这么缺德啊,这忒损了吧!

一个妹子,无怨无悔地跟着自己走了好几个月,几千里地,自己当时没认出来是自己眼瞎,但是现在既然知道的了,这哪还有什么考虑的余地。

自己头上戴的可以是铁胄,可以是兜鍪,可以是进贤冠,甚至弄快麻布包上都行,但是不能是呼伦贝尔。

但凡是带把的,管她是卢十四还是阎卿,必须拿下。

顺势看了一下低着头,红着脸,看脚尖的阎卿。

郭戎突然想起来,自己这一路可没少嘲讽人家长得太秀气,没有男子汉气概,现在看来,幸亏没有男子汉气概,真要是虎背熊腰,身高八尺……

阎卿现在身着的虽然是戎装,头发也像男人一样束发,但是放在观察女性的视角来看,阎卿的长相虽然称不上惊艳,但还是挺耐看的。

身材上虽然没有拔野古的古丽娜那么火爆,但是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和阎卿的面庞相得益彰,很有一种印象里传统汉家女子的韵味。

唯一一点不好的可能就是太熟悉了,太熟悉了往往就不太好意思下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想了想也没那么熟悉,毕竟阎卿的身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探索不是……

“我大唐的好男儿何其多,不差郭戎这么一个不开窍的笨蛋,朕就不相信朕的女儿,大唐的公主还寻不得一份良缘吗?”

原本还有些迷糊,但是听到不开窍的笨蛋都蹦出来了,郭戎彻底回过味了,自己看来是享受到了太上皇的厚爱!

而且这厚爱还真的是不带引号的。

按道理来说,在帝王时代,皇帝对于臣子信赖的表现形式是高官,厚爵,大场面,大仪式,但是那不过是名义上的荣耀和信赖的巅峰。

事实上,还存在一种突破了这种名义程度上的信赖,那就是皇帝本人已经不太拿你当外人了!

比如皇帝可以在你的面前表露真实情感,比如皇帝可以随意地拿你开涮,换言之就是皇帝把一个人当成朋友而不是臣子的时候,这才是信任的真正巅峰。

就比如大学的宿舍里面,有几个关系不错的舍友就会有几个爹爹、叔叔、伯伯以及儿子……

郭戎不太明白第一次见到这位就能享受这个待遇,但现实笑得前仰后合,再连续几次地拿自己开玩笑,已经很好地表现了眼前这位对自己的好感。

本着不想破坏现有状态的节奏,郭戎决定配合一下人家。

“陛下,臣愿迎娶阎卿,请陛下成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戎,你先闭嘴,现在没到你表态的时候,朕的女儿,大唐的公主,是你想娶就能娶得么,这要看阎卿的态度,阎卿你愿意吗?”

问阎卿的态度,郭戎表示自己沉稳得很,不愿会跟着自己走几千里吗?

不愿意的话,会摆出现在这样一个标准地红着脸看脚尖的羞涩动作吗?

然而郭戎期待了半天,阎卿却始终低着头,半句话都没说,正当有些疑惑的郭戎准备开口的时候,李诵似乎看出了阎卿有所疑惑。

“是不是有什么话不方便说?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可以到可以过来单独告诉朕!”

然后,在郭戎惊愕的目光中,阎卿竟然真的低着头,颠颠地走到了过去,然后在李诵的耳畔轻轻地诉说着什么。

刚开始,郭戎还以为阎卿也发现了太上皇心情不错,故意配合演戏逗太上皇开心,但是慢慢地,郭戎发现好像不是自己判断的一样。

阎卿的表情变得不太自然,李诵也是眉头皱起,一边听着阎卿说话,时不时还看看自己,看到这副场景,郭戎突然就感觉不太自信了,难不成真的出了什么意外?

这一瞬间,郭戎感觉自己突然就被搁在这了,整个人开始眼巴巴地盯着阎卿和太上皇李诵。

等到阎卿说完,太上皇起身,轻轻地拍了拍阎卿的肩膀。

“放心吧,有朕在呢,不会有什么问题,就算有问题朕也一定可以替你解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起身之后,李诵用余光瞥了一眼郭戎,

“带我去看看她吧!如果真的不行,到时候我替你做主,终归不会让你吃亏的!”

说完之后,李诵然后径直向外走去,而阎卿则紧紧跟在李诵的身后,留下一个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郭戎眼巴巴地都看着两人的动作。

只见阎卿和李诵离开亭子之后,阎卿伸手指向了两百骑兵所在的位置,李诵抬起手,遮住阳光顺着阎卿指向的方向看去。

“就是她么?”

“是的!”

“如果真的不行,你就这么甘心吗?罢了,未必就不能挽回,有你这么一个贴心的人,真不知道郭戎这浑小子上辈子修的什么福分!”

“什么,不想让他知道,傻丫头啊,好吧听你的,我先把郭戎撵走,正好这里两百骑兵也需要安顿,就先让他去忙这个吧。”

“取义!郭戎!”

“在!”两人随即走到了李诵的面前。

“取义,兴庆宫内现在能否安顿下郭戎带来的两百骑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可以的,两百骑兵而已,兴庆宫内有足够的空间!”

“那能不能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将这两百骑兵引入城内,进驻兴庆宫?”

“陛下,入城不难,但两百骑兵入城后不是一支小力量,神策军和城门大多掌握在那些宦官手中,是想要不引人注目就太难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说!”

“可以让他们现在城外驻扎,臣会调集金吾卫为他们换装,或者直接以募兵的名义加入金吾卫之中,然后以金吾卫的名义入城,进入兴庆宫值守!”

“城外可有合适的地点?”

“陛下,长乐驿以北有一处前左威卫废弃的营地,可以让他们暂时休整,有三两天时间完成甲胄调配和黄庄!”

“嗯,那这样,你和郭戎先去把他们安顿好,等回到长安之后,尽快将他们补入金吾卫之中,调入城内,负责兴庆宫的守卫!”

“陛下?”

从李诵罕见的布置中,张取义和郭戎都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面对张取义和郭戎表现出的疑惑和不解,李诵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两个人基本可以看做自己现在最后守卫了,隐瞒没有意义随之李诵流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

“我原以为退位之后各方的矛盾会暂时得到缓和,朝廷的局势会迅速平稳,目的虽然达到了一部分,但是今天看到咸安的信件之我发现我想的还是有些简单了。”

“但是咸安在信件中主要诉说的是救援安西军的策略,但是他也提醒我,不要因为退位了就放松警惕,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们不敢直接加害纯儿,但是未必就不敢对已经退位了的朕下手,害了朕的性命,所以旋儿才让郭戎带着这两百骑兵来保护朕的安全。”

“我原以为这是咸安多虑了,但是听到取义说区区两百骑兵进驻兴庆宫都很难避开宦官们的耳目,我突然感觉咸安的想法是对的,反倒是朕大意了。”

“郭戎!”

“臣在!”

“你带着咸安安排的两百骑兵跟随取义去左威卫那处废弃的营地,安顿好了之后,你带上十几个干练的少年郎速速返回,跟随我返回长安的兴庆宫,在这里两百骑兵彻底接管了兴庆宫的防务之前,由你们负责贴身保护朕的安全。”

瞅了瞅脸上有点犹豫的郭戎,李诵笑了笑。

“郭戎啊,阎卿这边你不用担心,朕替你解决好了,但是你的问题解决之后,朕的性命就要靠你来保护了!”

“请陛下放心,郭戎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很好,还有一点,我听阎卿说,回鹘拔野古部的族长之女跟随你们一同北上长安,她就不要去营地了,留下陪陪阎卿,也算做个伴。”

“好了,速去速回吧!”

听完了李诵的所有安排,金吾卫郎将张取义带郭戎以及两百骑兵沿着官道疾驰而去,目标正是张取义所说的曾经的左威卫营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营地营到达,看到营地的真实状况,郭戎发现闲置比荒废是一个更合适的形容词。

在张取义的帮助下,利用跟随李锐学习的经验,郭戎第一次正经地完成了两百人的妥善安置。

郭戎安顿好了两百骑兵,张取义安排好了可靠的人手帮助两百骑兵运送补给和装备之后,张取义和郭戎带着王铮、于谦等十几人骑马匆匆返回。

郭戎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官道的亭子之后,太上皇李诵也派人快马加鞭地返回了长安兴庆宫,一个身着道袍的年轻道士被紧急地召唤到了这处官道旁的亭子里。

当张取义和郭戎完成了任务,返回凉亭的时候,正看到这名年轻的道士在为阎卿号脉。

看到张取义和郭戎如此迅速地返回,太上皇李诵也是有所吃惊,不过也就是吃惊而至,示意郭戎等人不要发出声响,以免影响了眼前的诊疗。

习惯了阎卿日夜相随,突然单独离去,郭戎本就有些心神不宁,看到眼前的一幕之后,郭戎更是忧心忡忡地看着亭子里的场景。

太上皇李诵那边郭戎不敢去乱问,无奈之下只能去询问对自己非常照顾的张取义。

“张大哥,这是?”

“郭戎你不用担心,你可听说过孙仙师?”

“哪个孙仙师?”

“我大唐还有几个孙仙师,自然是孙思邈仙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哦哦,知道知道,不过孙思邈仙师应该已经仙逝了至少一百年了吧,我记得孙思邈仙师只是研究医术,没研究袁天罡之流的仙术,这孙思邈仙师年轻的有些过分了。”

听完郭戎的话,张取义先是一愣,然后明白过来郭戎说的是什么意思后哭笑不得。

“郭戎你这,这当然不可能是孙仙师本人,孙仙师仙逝一百二十载有余,若是能死而复生,陛下肯定让我用陌刀伺候一下!”

这次迷惑的变成了郭戎,郭戎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说仙师怎么会和陌刀扯上关系,没听说孙思邈还是个陌刀的高手啊。

“因为先皇迎佛骨入长安供奉,陛下对于佛、道、神、鬼深恶痛绝,你若告诉陛下眼前的道长是孙仙师,陛下大概率会让哥哥我拿陌刀试试这位所谓仙师的成色……”

“额……”郭戎了然。

“孙仙师晚年隐居故里京兆华原,并且留下了丰富的医书与医术传承,这位道长名为张嘉轩,是龙虎山天师府嫡传,但不喜道术,偏偏喜爱医术,更愿意济世救人,十几年前独自一人离开龙虎山,来到了孙仙师故里,接受了孙仙师一脉的传承。”

“张嘉轩道长天赋异禀,孙仙师所遗留医书已熟记于心,虽然年轻,但是医术据说不亚于如今任何一位杏坛高手,去岁陛下中风昏厥,后苏醒但是失语。”

“迫于无奈之下,先帝派人寻访到了这位继承了孙先生传承的张嘉轩道长,经过张道长旬月条理,陛下才复音得语,由于陛下中风之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张道长便一直留在了陛下身边。”

好家伙,这家伙可以算是太上皇的私人医生了!

“看来应该是陛下专门将张道长从兴庆宫召唤至此,今日有张道长在此,阎小姐就算身体有恙你也无需担忧!”

如果张取义不说最后一句话,郭戎的心绪可能还会稍微好一点,但是专门请太上皇的私人医生过来,还要专门把自己支走,这可就不是太好的趋势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尤其是现在张取义吹得神乎其神的孙思邈传人,眉头紧蹙,表情严肃,看的郭戎是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心急如焚,就盼着张嘉轩赶紧给个诊断结果,也好让自己放心。

结果,不知道这位张嘉轩道长是不是故意的,望闻问切是用了两三轮,眉头皱得如山川一般,偏偏就是不说到底怎么回事。

直到折腾了整整半个时辰之后,年轻的道士突然眉头舒展,对着阎卿施礼之后,转向了跟郭戎一样阿心急如焚的太上皇。

“陛下,阎小姐的身体并无大碍!”

“那她所担心的月事是怎么回事,我也曾帮先皇编纂过医术,女子半载以上没有月事……”

“陛下,阎小姐体质本身相对较弱,先天不足,月食既不规律,其的疼痛就要强过常人,之前也曾经有过寻月末至的情况,这一次不过时间长了一些,也属于正常,不必太过惊慌。”

“张道长,半年以上真的没有问题吗?”

“陛下请放心,阎小姐半年之内转行数千里,途中还经历了追击、急行、战事,长途奔袭身体疲惫,风餐露宿,饮食不规律且又营养不足,再加上寒冷等因素的影响,才导致会月食半年不至。即便是男人……”

说到这里,张嘉轩不满的斜眼瞥了一眼郭戎。

“就算是寻常男子都未必能坚持下来,更别说一个弱女子,你现在还能安安稳稳的在这已经算是苍天保佑了!”

“张道长,那妾身还能为郭郎怀下子嗣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面对张取义和郭戎表现出的疑惑和不解,李诵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两个人基本可以看做自己现在最后守卫了,隐瞒没有意义随之李诵流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

“我原以为退位之后各方的矛盾会暂时得到缓和,朝廷的局势会迅速平稳,目的虽然达到了一部分,但是今天看到咸安的信件之我发现我想的还是有些简单了。”

“但是咸安在信件中主要诉说的是救援安西军的策略,但是他也提醒我,不要因为退位了就放松警惕,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们不敢直接加害纯儿,但是未必就不敢对已经退位了的朕下手,害了朕的性命,所以旋儿才让郭戎带着这两百骑兵来保护朕的安全。”

“我原以为这是咸安多虑了,但是听到取义说区区两百骑兵进驻兴庆宫都很难避开宦官们的耳目,我突然感觉咸安的想法是对的,反倒是朕大意了。”

“郭戎!”

“臣在!”

“你带着咸安安排的两百骑兵跟随取义去左威卫那处废弃的营地,安顿好了之后,你带上十几个干练的少年郎速速返回,跟随我返回长安的兴庆宫,在这里两百骑兵彻底接管了兴庆宫的防务之前,由你们负责贴身保护朕的安全。”

瞅了瞅脸上有点犹豫的郭戎,李诵笑了笑。

“郭戎啊,阎卿这边你不用担心,朕替你解决好了,但是你的问题解决之后,朕的性命就要靠你来保护了!”

“请陛下放心,郭戎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很好,还有一点,我听阎卿说,回鹘拔野古部的族长之女跟随你们一同北上长安,她就不要去营地了,留下陪陪阎卿,也算做个伴。”

“好了,速去速回吧!”

听完了李诵的所有安排,金吾卫郎将张取义带郭戎以及两百骑兵沿着官道疾驰而去,目标正是张取义所说的曾经的左威卫营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营地营到达,看到营地的真实状况,郭戎发现闲置比荒废是一个更合适的形容词。

在张取义的帮助下,利用跟随李锐学习的经验,郭戎第一次正经地完成了两百人的妥善安置。

郭戎安顿好了两百骑兵,张取义安排好了可靠的人手帮助两百骑兵运送补给和装备之后,张取义和郭戎带着王铮、于谦等十几人骑马匆匆返回。

郭戎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官道的亭子之后,太上皇李诵也派人快马加鞭地返回了长安兴庆宫,一个身着道袍的年轻道士被紧急地召唤到了这处官道旁的亭子里。

当张取义和郭戎完成了任务,返回凉亭的时候,正看到这名年轻的道士在为阎卿号脉。

看到张取义和郭戎如此迅速地返回,太上皇李诵也是有所吃惊,不过也就是吃惊而至,示意郭戎等人不要发出声响,以免影响了眼前的诊疗。

习惯了阎卿日夜相随,突然单独离去,郭戎本就有些心神不宁,看到眼前的一幕之后,郭戎更是忧心忡忡地看着亭子里的场景。

太上皇李诵那边郭戎不敢去乱问,无奈之下只能去询问对自己非常照顾的张取义。

“张大哥,这是?”

“郭戎你不用担心,你可听说过孙仙师?”

“哪个孙仙师?”

“我大唐还有几个孙仙师,自然是孙思邈仙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哦哦,知道知道,不过孙思邈仙师应该已经仙逝了至少一百年了吧,我记得孙思邈仙师只是研究医术,没研究袁天罡之流的仙术,这孙思邈仙师年轻的有些过分了。”

听完郭戎的话,张取义先是一愣,然后明白过来郭戎说的是什么意思后哭笑不得。

“郭戎你这,这当然不可能是孙仙师本人,孙仙师仙逝一百二十载有余,若是能死而复生,陛下肯定让我用陌刀伺候一下!”

这次迷惑的变成了郭戎,郭戎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说仙师怎么会和陌刀扯上关系,没听说孙思邈还是个陌刀的高手啊。

“因为先皇迎佛骨入长安供奉,陛下对于佛、道、神、鬼深恶痛绝,你若告诉陛下眼前的道长是孙仙师,陛下大概率会让哥哥我拿陌刀试试这位所谓仙师的成色……”

“额……”郭戎了然。

“孙仙师晚年隐居故里京兆华原,并且留下了丰富的医书与医术传承,这位道长名为张嘉轩,是龙虎山天师府嫡传,但不喜道术,偏偏喜爱医术,更愿意济世救人,十几年前独自一人离开龙虎山,来到了孙仙师故里,接受了孙仙师一脉的传承。”

“张嘉轩道长天赋异禀,孙仙师所遗留医书已熟记于心,虽然年轻,但是医术据说不亚于如今任何一位杏坛高手,去岁陛下中风昏厥,后苏醒但是失语。”

“迫于无奈之下,先帝派人寻访到了这位继承了孙先生传承的张嘉轩道长,经过张道长旬月条理,陛下才复音得语,由于陛下中风之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张道长便一直留在了陛下身边。”

好家伙,这家伙可以算是太上皇的私人医生了!

“看来应该是陛下专门将张道长从兴庆宫召唤至此,今日有张道长在此,阎小姐就算身体有恙你也无需担忧!”

如果张取义不说最后一句话,郭戎的心绪可能还会稍微好一点,但是专门请太上皇的私人医生过来,还要专门把自己支走,这可就不是太好的趋势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尤其是现在张取义吹得神乎其神的孙思邈传人,眉头紧蹙,表情严肃,看的郭戎是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心急如焚,就盼着张嘉轩赶紧给个诊断结果,也好让自己放心。

结果,不知道这位张嘉轩道长是不是故意的,望闻问切是用了两三轮,眉头皱得如山川一般,偏偏就是不说到底怎么回事。

直到折腾了整整半个时辰之后,年轻的道士突然眉头舒展,对着阎卿施礼之后,转向了跟郭戎一样阿心急如焚的太上皇。

“陛下,阎小姐的身体并无大碍!”

“那她所担心的月事是怎么回事,我也曾帮先皇编纂过医术,女子半载以上没有月事……”

“陛下,阎小姐体质本身相对较弱,先天不足,月食既不规律,其的疼痛就要强过常人,之前也曾经有过寻月末至的情况,这一次不过时间长了一些,也属于正常,不必太过惊慌。”

“张道长,半年以上真的没有问题吗?”

“陛下请放心,阎小姐半年之内转行数千里,途中还经历了追击、急行、战事,长途奔袭身体疲惫,风餐露宿,饮食不规律且又营养不足,再加上寒冷等因素的影响,才导致会月食半年不至。即便是男人……”

说到这里,张嘉轩不满的斜眼瞥了一眼郭戎。

“就算是寻常男子都未必能坚持下来,更别说一个弱女子,你现在还能安安稳稳的在这已经算是苍天保佑了!”

“张道长,那妾身还能为郭郎怀下子嗣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张道长,那妾身还能为郭郎怀霞子嗣么?”

能说出这话的,能且只能是今天的女主角阎卿。

子嗣!

听到阎卿用极度不自信的声音问出这个问题,郭戎在一瞬间就大概明白了整个过程,心头直接就是一酸。

原来阎卿担心的是这个!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该死的封建传统害死人啊!

阎卿这傻丫头也是,害怕这东西干吗,两个人相互扶持走过了这么漫长的路程,能不能生猴子就这么重要么,能生就生,不能生就不生,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这样还不离不弃的,自己但凡还有一点良心也不能辜负了她!

然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看着原本在亭子边缘听喝的郭戎,迈着大步铁憨憨一般,哐哧哐哧走到了太上皇李诵面前,直接躬身抱拳道。

“陛下,臣郭戎,愿迎娶阎卿,请陛下赐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幕直接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雷得外焦里嫩,尤其是张取义更是目瞪口呆,你这是赐婚还是刺驾……

“郭戎,你可以知道,郭武威是希望你可以认祖归宗的,而刚才张嘉轩的话你也听到了,阎卿可未必能为你郭氏开枝散叶,你可明白?”

“明白!”

“再提醒你一次,哪怕是朕的义女,也是大唐的公主,对大唐的公主而言,只有合离和义决,没有休妻,一旦迎娶,你可没有反悔的机会!你可明白?”

“明白!”

太上皇李诵起身,带着一抹笑容绕着抱拳姿势的郭戎转了一圈,

“郭戎啊,你学过医术?”

“没有啊!”

“那你怎么知道阎卿身体无恙,可以生产?”

“???我不知道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哪来的底气,到我这求赐婚?”

“陛下,能生孩子的女子或许有很多,但是能陪郭戎相濡以沫,走出西域,走过草原,走入长安的只有阎卿一人!”

此话一出,阎卿那边再次哭得稀里哗啦。

看了看梨花带雨的阎卿,太上皇嘴角挂上了一抹笑容,缓缓地坐下。

“还算不错,知道这份情谊,还算有良心,张道长,你的医术比朕高明太多,还是由你来给朕的傻丫头解释一下吧!”

“遵旨!刚才我为阎小姐做了详细的检查,阎小姐只先天有所不足,加上身体虚弱,导致了月事的不规律,并非不能生育!”

“孙仙师留下的典籍就有此类病症的详细记录,只需要先补齐亏空,然后好好调养,只要月事可以恢复规律,诞下子嗣并非不可,阎小姐无需太过担心。”

“好了,这下能放心了吧,你这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郭戎身上了,还替自己找了个伴,亏了郭戎还算有点良心?”

破涕为笑的阎卿恢复了红脸、低头看脚尖的动作,看的太上皇是一阵无语。

“现在还有什么顾虑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可以叫父皇了吗?”

李诵的提醒让阎卿恍然,阎卿双手掐腰,给李诵施了一个不太标准的万福礼,同时用蚊子大小的声音说道。

“多谢父皇……”

起身之后,阎卿再次开口。

“那,父皇,古丽娜……”

太上皇的嘴角顾上了笑容,一个草原上部落酋长的女儿而已,还敢妄称公主,弱是放在太宗……罢了,罢了,权当是便宜了郭戎这臭小子了。

“古丽娜,你是回鹘拔野古部出身?”

“是的!”

“作为阎卿的陪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愿意!”

“好了,那就没事了,清纯如水,热烈如火,秀外慧中,家宅和谐,齐人之福,好福气啊,啧!啧!啧!”

带着一抹晦涩的笑容,用只有自己的能听到的声音嘀咕了几句之后,太上皇李诵大声召唤。

“取义!”

“臣在!”

“准备一下,我看时间差不多了,纯儿给咸安准备的大仪式应该也结束了,准备一下,给郭戎带来的人换下金吾卫的装备,我们回长安了!”

所有准备完成之后,以李诵的马车为核心,整个队伍在金吾卫的保护下开始缓缓地向长安而去,当一行人临近长安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

可是在夕阳最后一缕的光辉中,长安城依旧给郭戎带来了一种不小的震撼。

战火、硝烟的印记深深留在了长安高大的城墙上,似乎在提醒每一个人大唐依旧处于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最终,在夕阳的余晖中,这支忽悠着太上皇的队伍没有任何波澜地穿过早就应该关闭的春晖们进入了长安城,然后径直拐入了李诵现在的居所,兴庆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整队金吾卫留守,剩下的人撤回了长安城内金吾卫营地,兴庆宫的大门随之紧紧地闭上。

然而这一天,太上皇李诵返回兴庆宫之后,宫女、后妃惊讶地发现今天太上皇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随着太上皇龙颜大悦,直接认下了一位功勋之后为义女的消息传遍兴庆宫,让压抑了许久的兴庆宫终于从死气沉沉的中活了过来。

是夜,太上皇李诵对月独酌,没有人能理解李诵的兴奋,在长安城内,终于有了一支自己可以绝对掌控的力量。

是夜,月色朦胧,

是夜,葡萄美酒夜光杯,

是夜,太上皇酩酊大醉。

不过,太上皇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返回长安城之后,一堆来自河东藩镇的信使越过了灞桥,叫开了长安城出城门,随后无视宵禁、无视律法,纵马扬鞭,直冲皇城脚下永兴坊的一件大宅,然后被宅院门口守卫森严的卫兵拦下。

“来者何人?”

“奉天德军使,丰州都防御使之命,求见右卫大将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尊驾稍后,某家去通报大将军!”

很快,位于永兴坊的右卫大将军府的侧门被打开,从丰州而来的信使被引入了右卫大将军府之中。

此刻的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宦官集团的领袖俱文珍的心情非常不好!

太上皇李诵退位之前,突然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真的吓到他了,如果不是李诵登基之后太过着急,自己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索性李诵已经被逼退位了,有再高明的手腕也没用了,结果还没等俱文珍好好缓一缓,今天这个新皇帝又开始作妖了。

准确说,新皇帝玩了一手阴的!

原先俱文珍还纳闷,太上皇手中二王八司马,为什么李纯单单留下一个看起来不显山不漏水的白居易,今天他知道了,文人自然是写文章的。

唐人是感性的,唐人也是有热血的,孤身前往漠北,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大唐安定,很容易赚足唐人的眼泪。

一首出自白居易之手,专门为咸安公主打造的长诗,在今天响彻了大半个长安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张道长,那妾身还能为郭郎怀霞子嗣么?”

能说出这话的,能且只能是今天的女主角阎卿。

子嗣!

听到阎卿用极度不自信的声音问出这个问题,郭戎在一瞬间就大概明白了整个过程,心头直接就是一酸。

原来阎卿担心的是这个!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该死的封建传统害死人啊!

阎卿这傻丫头也是,害怕这东西干吗,两个人相互扶持走过了这么漫长的路程,能不能生猴子就这么重要么,能生就生,不能生就不生,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这样还不离不弃的,自己但凡还有一点良心也不能辜负了她!

然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看着原本在亭子边缘听喝的郭戎,迈着大步铁憨憨一般,哐哧哐哧走到了太上皇李诵面前,直接躬身抱拳道。

“陛下,臣郭戎,愿迎娶阎卿,请陛下赐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幕直接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雷得外焦里嫩,尤其是张取义更是目瞪口呆,你这是赐婚还是刺驾……

“郭戎,你可以知道,郭武威是希望你可以认祖归宗的,而刚才张嘉轩的话你也听到了,阎卿可未必能为你郭氏开枝散叶,你可明白?”

“明白!”

“再提醒你一次,哪怕是朕的义女,也是大唐的公主,对大唐的公主而言,只有合离和义决,没有休妻,一旦迎娶,你可没有反悔的机会!你可明白?”

“明白!”

太上皇李诵起身,带着一抹笑容绕着抱拳姿势的郭戎转了一圈,

“郭戎啊,你学过医术?”

“没有啊!”

“那你怎么知道阎卿身体无恙,可以生产?”

“???我不知道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哪来的底气,到我这求赐婚?”

“陛下,能生孩子的女子或许有很多,但是能陪郭戎相濡以沫,走出西域,走过草原,走入长安的只有阎卿一人!”

此话一出,阎卿那边再次哭得稀里哗啦。

看了看梨花带雨的阎卿,太上皇嘴角挂上了一抹笑容,缓缓地坐下。

“还算不错,知道这份情谊,还算有良心,张道长,你的医术比朕高明太多,还是由你来给朕的傻丫头解释一下吧!”

“遵旨!刚才我为阎小姐做了详细的检查,阎小姐只先天有所不足,加上身体虚弱,导致了月事的不规律,并非不能生育!”

“孙仙师留下的典籍就有此类病症的详细记录,只需要先补齐亏空,然后好好调养,只要月事可以恢复规律,诞下子嗣并非不可,阎小姐无需太过担心。”

“好了,这下能放心了吧,你这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郭戎身上了,还替自己找了个伴,亏了郭戎还算有点良心?”

破涕为笑的阎卿恢复了红脸、低头看脚尖的动作,看的太上皇是一阵无语。

“现在还有什么顾虑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可以叫父皇了吗?”

李诵的提醒让阎卿恍然,阎卿双手掐腰,给李诵施了一个不太标准的万福礼,同时用蚊子大小的声音说道。

“多谢父皇……”

起身之后,阎卿再次开口。

“那,父皇,古丽娜……”

太上皇的嘴角顾上了笑容,一个草原上部落酋长的女儿而已,还敢妄称公主,弱是放在太宗……罢了,罢了,权当是便宜了郭戎这臭小子了。

“古丽娜,你是回鹘拔野古部出身?”

“是的!”

“作为阎卿的陪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愿意!”

“好了,那就没事了,清纯如水,热烈如火,秀外慧中,家宅和谐,齐人之福,好福气啊,啧!啧!啧!”

带着一抹晦涩的笑容,用只有自己的能听到的声音嘀咕了几句之后,太上皇李诵大声召唤。

“取义!”

“臣在!”

“准备一下,我看时间差不多了,纯儿给咸安准备的大仪式应该也结束了,准备一下,给郭戎带来的人换下金吾卫的装备,我们回长安了!”

所有准备完成之后,以李诵的马车为核心,整个队伍在金吾卫的保护下开始缓缓地向长安而去,当一行人临近长安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

可是在夕阳最后一缕的光辉中,长安城依旧给郭戎带来了一种不小的震撼。

战火、硝烟的印记深深留在了长安高大的城墙上,似乎在提醒每一个人大唐依旧处于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最终,在夕阳的余晖中,这支忽悠着太上皇的队伍没有任何波澜地穿过早就应该关闭的春晖们进入了长安城,然后径直拐入了李诵现在的居所,兴庆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整队金吾卫留守,剩下的人撤回了长安城内金吾卫营地,兴庆宫的大门随之紧紧地闭上。

然而这一天,太上皇李诵返回兴庆宫之后,宫女、后妃惊讶地发现今天太上皇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随着太上皇龙颜大悦,直接认下了一位功勋之后为义女的消息传遍兴庆宫,让压抑了许久的兴庆宫终于从死气沉沉的中活了过来。

是夜,太上皇李诵对月独酌,没有人能理解李诵的兴奋,在长安城内,终于有了一支自己可以绝对掌控的力量。

是夜,月色朦胧,

是夜,葡萄美酒夜光杯,

是夜,太上皇酩酊大醉。

不过,太上皇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返回长安城之后,一堆来自河东藩镇的信使越过了灞桥,叫开了长安城出城门,随后无视宵禁、无视律法,纵马扬鞭,直冲皇城脚下永兴坊的一件大宅,然后被宅院门口守卫森严的卫兵拦下。

“来者何人?”

“奉天德军使,丰州都防御使之命,求见右卫大将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尊驾稍后,某家去通报大将军!”

很快,位于永兴坊的右卫大将军府的侧门被打开,从丰州而来的信使被引入了右卫大将军府之中。

此刻的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宦官集团的领袖俱文珍的心情非常不好!

太上皇李诵退位之前,突然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真的吓到他了,如果不是李诵登基之后太过着急,自己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索性李诵已经被逼退位了,有再高明的手腕也没用了,结果还没等俱文珍好好缓一缓,今天这个新皇帝又开始作妖了。

准确说,新皇帝玩了一手阴的!

原先俱文珍还纳闷,太上皇手中二王八司马,为什么李纯单单留下一个看起来不显山不漏水的白居易,今天他知道了,文人自然是写文章的。

唐人是感性的,唐人也是有热血的,孤身前往漠北,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大唐安定,很容易赚足唐人的眼泪。

一首出自白居易之手,专门为咸安公主打造的长诗,在今天响彻了大半个长安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如果只有一首来自白居易的长诗,俱文珍还不会太在意,但是……

今天朝会结束之后,新皇李纯直接命宰相杜黄裳率领朝官,步行去迎接那个咸安公主的衣冠入城!

同时新皇李纯直接将咸安公主的封号,从咸安公主直接升为了燕国大长公主!

这一连串操作,使得新科燕国大长公主在民间和朝堂的声望被无限的拔高,世人皆知李唐有这样一位大义凛然,为国为民忍辱负重的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的人设立起来了,李唐皇室的声望被提高,对于新皇李纯世人是交口称赞。

一个燕国公主一下子就稳定了朝堂的局势,让如今的新皇李纯彻底坐稳了皇位。

新皇的皇位稳定,大唐的世家大族不怕,行伍将军们不怕,京城外的藩镇也不是太怕,但是作为宦官领袖,联合外朝藩镇逼迫李诵退位的俱文珍是真的害怕!

李唐声望的提高,皇帝权力的稳固,让他感觉自己被绞索掉在了绞刑架上,而下面的踏板随时可能被抽空。

更让俱文珍恐惧的是,他从这一波操作中察觉出了熟悉的味道!

这种谋定而后动,不动则已,动则不可阻挡的感觉他太熟悉了,他联想到了李诵退位的前几天的场景……

自己明明掌握着绝对的主动,但是李诵的任何一个行动,或者诏令自己都无法阻挡,那种无力感,让俱文珍抓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俱文珍在自己皇城之外的住所懊恼,窝火的时候,丰州信使的抵达让俱文珍的心情更差!

“公公,府门外有自称天德军信使的人求见!”

“天德军?任迪简要干什么?现在跑到长安来添乱,算了让他进来!”

很快,来自天德军的信使来到了俱文珍的面前。

“拜见大将军!”

“任迪简怎么这么着急,李景隆刚死,他不好好地在丰州积攒实力,总派人来长安干什么,太上皇已经退位,如果再被其他人发现我还在暗中联络藩镇,其他公公们会怎么看我?”

“借助李景隆之死,拿下天德军已经非常幸运了,振武军不是任迪简现在能吃得下的!灵盐、夏州、天德、振武朝廷不会允许河套四镇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

“他只是丰州防御使,不是朔方节度使,更不是剑南节度使,长安不是他能随便掺和的,朔方更是连朝廷都不敢随意招惹的存在!任迪简是不是疯了!

面对不请自来的天德军信使显然成为了俱文珍最合适的撒气桶,

不过这名天德军的信使也不是第一次来到长安了,这位挂着右卫大将军的大太监他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了,于是静静地等待,直到俱文珍发作完毕之后,才缓缓开口。

“大将军,我家防御使并非为振武军而来,更不是不自量力的谋求朔方,而是我家防御使有一封密信要求我亲自送到大将军手中!此事事关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书信何在?”

天德军信使从衣衫内的夹衫出取出密信,递给了俱文珍。

从天德军信使手中接过密信,仔细之后,俱文珍的眉头皱起,但是随后很快眉头舒展。

“来自草原的两百精锐骑兵?怪不得这一老一小两个皇帝这两天蹦跶得这么厉害,以为有了外援就了不起了?”

突然直接感觉自己掌握了李诵和李纯的底牌,俱文珍似乎突然就恢复了自信,看向眼前信使的目光也柔和了很多,就连对于任迪简的称呼都变了。

“任大帅还有什么让你带的话吗?”

“回大将军,我家防御使让我提醒大将军要小心郭氏!”

“郭氏?哪个郭氏?这里面怎么还有郭氏?”

“回大将军,我家防御使在在知道了咸安公主悄悄往长安派兵之后还进行了调查,发现统领这两百精锐骑兵的是一个郭姓的年轻将军。”

“一时间防御使没办法将此人调查清楚,所以暂时不清楚此人出自何方,但是不论太原郭氏还是华阴的汾阳郡王一脉,皆掌兵事,若有反复恐怕影响长安局势,动乱天下大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一点,防御使提醒大将军,困兽犹斗,这名叫做郭戎的校尉颇为悍勇,还望大将军小心谨慎,加强防范!防止隔墙之犬,狗急跳墙!”

“呵呵,还有别的吗?”

“没有了!”

任迪简的有意思他懂,所谓的防止李诵狗急跳墙是假,提醒自己先下手为强是真,但是手握雄兵的他难道还怕那区区两百个骑兵不成!

“好了,你辛苦了,下去领赏吧,好好休息休息,过两日为我送信与任大帅~!”

俱文珍挥了挥手,信使很识趣的告退,稍稍犹豫之后,俱文珍还是选择召唤了自己的亲信也是自己的干儿子神策军护军中尉陈弘志。

“太上皇最近有什么异常的动向么?”

“义父,兴庆宫大门最近一直紧闭,但是今天早晨,天还未亮之时,太上皇突然在金吾卫的保护下离开了长安城!直到落日之前才重新返回!”

“返程的队伍和离开之前有什么不同么,有没有增加大队的骑兵?”

“没有,据监视兴庆宫的人通报,太上皇离开兴庆宫时候有多少人,返回的时候还是多少人,人数并无增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盯紧了兴庆宫,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告诉我知道吗?”

俱文珍眯起了眼睛,很显然任迪简提到这两百骑兵并没有入城!只要没有入城,李诵就只能在兴庆宫等死!

但是下一秒,俱文珍眉头皱起,目光突然犀利了起来。

“太上皇和金吾卫天亮之前出城,他们是怎么离开长安城的?”

“义父,这一点已经调查过了,是春晖门的守将私自打开了城门,同时还要求守城的士卒不要透露风声!””

两百骑兵不算什么,但是掌握了城门随意进出之后,两百骑兵就算点什么了,真要狗急跳墙还真是个问题,万一他们真的要行刺自己呢?

稍稍停顿,俱文珍,再次了一次来自天德军任迪简的书信之后,眯起眼睛,走向了门外,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拳头。

看来需要活动活动手脚,让他们知道长安城到底谁说了算!

“敢违反宵禁,私自放太上皇出城,好大的胆子,还有王法吗,还有唐律么,长此以往,长安还叫长安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如果只有一首来自白居易的长诗,俱文珍还不会太在意,但是……

今天朝会结束之后,新皇李纯直接命宰相杜黄裳率领朝官,步行去迎接那个咸安公主的衣冠入城!

同时新皇李纯直接将咸安公主的封号,从咸安公主直接升为了燕国大长公主!

这一连串操作,使得新科燕国大长公主在民间和朝堂的声望被无限的拔高,世人皆知李唐有这样一位大义凛然,为国为民忍辱负重的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的人设立起来了,李唐皇室的声望被提高,对于新皇李纯世人是交口称赞。

一个燕国公主一下子就稳定了朝堂的局势,让如今的新皇李纯彻底坐稳了皇位。

新皇的皇位稳定,大唐的世家大族不怕,行伍将军们不怕,京城外的藩镇也不是太怕,但是作为宦官领袖,联合外朝藩镇逼迫李诵退位的俱文珍是真的害怕!

李唐声望的提高,皇帝权力的稳固,让他感觉自己被绞索掉在了绞刑架上,而下面的踏板随时可能被抽空。

更让俱文珍恐惧的是,他从这一波操作中察觉出了熟悉的味道!

这种谋定而后动,不动则已,动则不可阻挡的感觉他太熟悉了,他联想到了李诵退位的前几天的场景……

自己明明掌握着绝对的主动,但是李诵的任何一个行动,或者诏令自己都无法阻挡,那种无力感,让俱文珍抓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俱文珍在自己皇城之外的住所懊恼,窝火的时候,丰州信使的抵达让俱文珍的心情更差!

“公公,府门外有自称天德军信使的人求见!”

“天德军?任迪简要干什么?现在跑到长安来添乱,算了让他进来!”

很快,来自天德军的信使来到了俱文珍的面前。

“拜见大将军!”

“任迪简怎么这么着急,李景隆刚死,他不好好地在丰州积攒实力,总派人来长安干什么,太上皇已经退位,如果再被其他人发现我还在暗中联络藩镇,其他公公们会怎么看我?”

“借助李景隆之死,拿下天德军已经非常幸运了,振武军不是任迪简现在能吃得下的!灵盐、夏州、天德、振武朝廷不会允许河套四镇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

“他只是丰州防御使,不是朔方节度使,更不是剑南节度使,长安不是他能随便掺和的,朔方更是连朝廷都不敢随意招惹的存在!任迪简是不是疯了!

面对不请自来的天德军信使显然成为了俱文珍最合适的撒气桶,

不过这名天德军的信使也不是第一次来到长安了,这位挂着右卫大将军的大太监他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了,于是静静地等待,直到俱文珍发作完毕之后,才缓缓开口。

“大将军,我家防御使并非为振武军而来,更不是不自量力的谋求朔方,而是我家防御使有一封密信要求我亲自送到大将军手中!此事事关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书信何在?”

天德军信使从衣衫内的夹衫出取出密信,递给了俱文珍。

从天德军信使手中接过密信,仔细之后,俱文珍的眉头皱起,但是随后很快眉头舒展。

“来自草原的两百精锐骑兵?怪不得这一老一小两个皇帝这两天蹦跶得这么厉害,以为有了外援就了不起了?”

突然直接感觉自己掌握了李诵和李纯的底牌,俱文珍似乎突然就恢复了自信,看向眼前信使的目光也柔和了很多,就连对于任迪简的称呼都变了。

“任大帅还有什么让你带的话吗?”

“回大将军,我家防御使让我提醒大将军要小心郭氏!”

“郭氏?哪个郭氏?这里面怎么还有郭氏?”

“回大将军,我家防御使在在知道了咸安公主悄悄往长安派兵之后还进行了调查,发现统领这两百精锐骑兵的是一个郭姓的年轻将军。”

“一时间防御使没办法将此人调查清楚,所以暂时不清楚此人出自何方,但是不论太原郭氏还是华阴的汾阳郡王一脉,皆掌兵事,若有反复恐怕影响长安局势,动乱天下大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一点,防御使提醒大将军,困兽犹斗,这名叫做郭戎的校尉颇为悍勇,还望大将军小心谨慎,加强防范!防止隔墙之犬,狗急跳墙!”

“呵呵,还有别的吗?”

“没有了!”

任迪简的有意思他懂,所谓的防止李诵狗急跳墙是假,提醒自己先下手为强是真,但是手握雄兵的他难道还怕那区区两百个骑兵不成!

“好了,你辛苦了,下去领赏吧,好好休息休息,过两日为我送信与任大帅~!”

俱文珍挥了挥手,信使很识趣的告退,稍稍犹豫之后,俱文珍还是选择召唤了自己的亲信也是自己的干儿子神策军护军中尉陈弘志。

“太上皇最近有什么异常的动向么?”

“义父,兴庆宫大门最近一直紧闭,但是今天早晨,天还未亮之时,太上皇突然在金吾卫的保护下离开了长安城!直到落日之前才重新返回!”

“返程的队伍和离开之前有什么不同么,有没有增加大队的骑兵?”

“没有,据监视兴庆宫的人通报,太上皇离开兴庆宫时候有多少人,返回的时候还是多少人,人数并无增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盯紧了兴庆宫,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告诉我知道吗?”

俱文珍眯起了眼睛,很显然任迪简提到这两百骑兵并没有入城!只要没有入城,李诵就只能在兴庆宫等死!

但是下一秒,俱文珍眉头皱起,目光突然犀利了起来。

“太上皇和金吾卫天亮之前出城,他们是怎么离开长安城的?”

“义父,这一点已经调查过了,是春晖门的守将私自打开了城门,同时还要求守城的士卒不要透露风声!””

两百骑兵不算什么,但是掌握了城门随意进出之后,两百骑兵就算点什么了,真要狗急跳墙还真是个问题,万一他们真的要行刺自己呢?

稍稍停顿,俱文珍,再次了一次来自天德军任迪简的书信之后,眯起眼睛,走向了门外,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拳头。

看来需要活动活动手脚,让他们知道长安城到底谁说了算!

“敢违反宵禁,私自放太上皇出城,好大的胆子,还有王法吗,还有唐律么,长此以往,长安还叫长安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长安城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你现在就带人去把值守将校地抓起来,明日斩首示众,……哦,不,斩首太便宜他了,所有亲眷一律逮捕,给我诛其三族!”

“义父,这不太好吧,长安的局势才刚刚平定下来,如此大开杀戒……”

“怕什么,依照唐律办事,惩治玩忽职守之辈,守护长安城,难道还有能说这是错的吗?诛灭三族是否过重,那是乱世用重典,不如此不足以震慑觊觎长安的各路宵小!”

俱文珍的心腹,神策军在长安实际上的最高统帅护军中尉陈弘志,先是一愣,随后发现俱文珍的话说得确实有道理。

“义父高见,我这就亲自带人去捉拿,至长安安危于不顾的玩忽职守之辈!”

陈弘志刚刚转身,还没走出两步,立刻又被俱文珍唤回。

“弘志等等!”

“义父还有何吩咐?”

“为了防止今日玩忽职守之事再次发生,你派人去检查,负责戍守城门的军校中哪些不是我们的人,但凡不是我们的人,均为春晖门守将同党!均为对大唐不忠者!”

“凡是不忠于本宫,不忠诚于大唐者,皆夷灭其三族!”

“义父,这样会不会……”

“弘志不要怕,只要神策军还在我们手里,长安就不会变,去吧!”

“义父,如此一来怕不是要杀戮过万,长安城会血流成河,今日百官刚刚迎接了大长公主的衣冠,立刻动手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不光陛下,诸公,就是其他公公们或许也会不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的意思是?”

“义父,是不是缩小一下氛围,可以先挑选几个刺头,以儆效尤!”

“至于其他的和我们离心离德的人,等风头一过,随便给他们挂一个勾结地方藩镇,勾结异族,甚至先迈左脚,只能坚持三秒,哪个不能给他们治罪,正如义父所言,只要神策军在手,什么时候不能收拾他们,何必急于一时!”

俱文珍稍稍思索之后点了点头,自己刚才确实是激动了,幸亏自己唯一的干儿子点醒了自己!

一旦操之过急,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李诵就是前车之鉴,毕竟就李诵退位前展现出的政治手腕,如果他不是操之过急,自己这些人哪有机会!

更重要的是,陈弘志勾结异族和勾结藩镇让他发现了一个真正的机会!

“那就依照你的想法来,该震慑的要震慑,该动手的动手,至于剩下那些人就让他们多活几天!”

“遵命!”

“弘志,想我戎马一生,在宣武军时候也曾血染沙场,如今也已经到了天命之年,能从不名一文,到如今的地位,全赖跟对了干爹。”

“宏志,本公似乎只有你一个儿子吧!”

“义父,这是自然!”

“好了,去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痛痛快快地下达了诛灭三族以正视听的命令之后,看着陈弘志大步离开的模样,俱文珍的脸上挂满了满意的笑容。

他突然发现任迪简给自己出的主意很好:

“大将军身负先皇遗命,肩负守卫长安之责,统筹神策兵马,行事以护佑长安为准,以唐律为纲,纵以长安之大,谁可战而胜之?”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天可以是太上皇,明天未必就不能是某公卿,后天如果来的是回鹘人呢,如果是吐蕃人呢?

打着守护长安的名义,依照唐律办事确实很爽,难道谁敢说守护长安是错的吗?谁敢说午夜打开城门是对的?

原本俱文珍还考虑在天亮之后,通知在长安的所有大太监,以及掌控了部分左后神策军兵权的将军、统军、护军中尉、中护军来自己府里商议一下如何应对李纯、李诵两个皇帝的反击。

但是现在,俱文珍突然感觉不需要了!

联络其他宦官也不过是需要共同对抗李诵改革的压力,现在李诵退位了,危机解除了,宦官们的心也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再想将这些人聚集起来太难了,这是导致俱文珍产生危机感的原因。

至于现在,皇帝的后宫何其庞大,就像长安城一样,皇帝是顾不过来的,皇帝忙不过来,自然需要有人帮忙。

虽然自己是太监,但是谁敢说自己的手指不能让皇帝的后妃快乐,如果一根不行那就两根,何必让其他太监来分享长安城!

当然,有必要的时候也不是不能分享,反正都是皇帝的妃子……

短短十二个时辰不到,俱文珍的心绪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起伏,但是现在他心潮澎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百骑兵很了不起吗?神策军有十五万人!看来长安城内这一老一小两个皇帝都不太老实啊,尤其是那个李诵,饶他一命了竟然还不知足!”

自言自语许久之后,俱文珍的脸上带上了残忍的笑容,脑海中一个剧本已经在缓慢的形成。

“长安城宵小横行,据边军传信,有一支来自草原的狼卫勾结朝廷中对先皇不满地将门、武勋,比如郭氏就一直因为武威郡王被压制而不满,现在他们在悄悄地潜伏入长安……”

“在夜色中,就在潜伏入长安异族狼卫和背叛了大唐的武勋、将门准备进攻皇城、宫城各处要道的时候,这些宵小之辈的狼子野心被神策军发现!”

“右卫大将军俱文珍当机立断,率领神策军及时镇压,救长安于危难之中,随后封锁城门,将潜伏入长安城的狼卫和叛乱的武勋彻底铲除!还长安一个安宁,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虽然俱文珍大将军和神策军已经尽力,但还是有大量的官员、军校死于反叛之中,甚至连身体本就不好的太上皇都因为惊吓过度,御龙归天,太上皇的身体本来就不好,退位之后内心郁结也算正常,能撑到现在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更何况,所有的反对力量都被反贼屠戮之后,长安城的陛下、公卿、宰辅们又怎么舍得,怎么敢处罚刚刚救下了长安城的自己的呢!”

“更进一步说,到时候还何必分皇帝的还是自己的,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帮皇帝就怎么帮皇帝,想用几根手指就用几根手指!”

在自己的脑海中将一切规划的尽善尽美之后,俱文珍在月光的照耀下放声大笑……

是夜,整个长安城月色朦胧。

是夜,神策军从子夜开始在长安城内展开了搜捕,给高大的长安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血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长安城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你现在就带人去把值守将校地抓起来,明日斩首示众,……哦,不,斩首太便宜他了,所有亲眷一律逮捕,给我诛其三族!”

“义父,这不太好吧,长安的局势才刚刚平定下来,如此大开杀戒……”

“怕什么,依照唐律办事,惩治玩忽职守之辈,守护长安城,难道还有能说这是错的吗?诛灭三族是否过重,那是乱世用重典,不如此不足以震慑觊觎长安的各路宵小!”

俱文珍的心腹,神策军在长安实际上的最高统帅护军中尉陈弘志,先是一愣,随后发现俱文珍的话说得确实有道理。

“义父高见,我这就亲自带人去捉拿,至长安安危于不顾的玩忽职守之辈!”

陈弘志刚刚转身,还没走出两步,立刻又被俱文珍唤回。

“弘志等等!”

“义父还有何吩咐?”

“为了防止今日玩忽职守之事再次发生,你派人去检查,负责戍守城门的军校中哪些不是我们的人,但凡不是我们的人,均为春晖门守将同党!均为对大唐不忠者!”

“凡是不忠于本宫,不忠诚于大唐者,皆夷灭其三族!”

“义父,这样会不会……”

“弘志不要怕,只要神策军还在我们手里,长安就不会变,去吧!”

“义父,如此一来怕不是要杀戮过万,长安城会血流成河,今日百官刚刚迎接了大长公主的衣冠,立刻动手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不光陛下,诸公,就是其他公公们或许也会不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的意思是?”

“义父,是不是缩小一下氛围,可以先挑选几个刺头,以儆效尤!”

“至于其他的和我们离心离德的人,等风头一过,随便给他们挂一个勾结地方藩镇,勾结异族,甚至先迈左脚,只能坚持三秒,哪个不能给他们治罪,正如义父所言,只要神策军在手,什么时候不能收拾他们,何必急于一时!”

俱文珍稍稍思索之后点了点头,自己刚才确实是激动了,幸亏自己唯一的干儿子点醒了自己!

一旦操之过急,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李诵就是前车之鉴,毕竟就李诵退位前展现出的政治手腕,如果他不是操之过急,自己这些人哪有机会!

更重要的是,陈弘志勾结异族和勾结藩镇让他发现了一个真正的机会!

“那就依照你的想法来,该震慑的要震慑,该动手的动手,至于剩下那些人就让他们多活几天!”

“遵命!”

“弘志,想我戎马一生,在宣武军时候也曾血染沙场,如今也已经到了天命之年,能从不名一文,到如今的地位,全赖跟对了干爹。”

“宏志,本公似乎只有你一个儿子吧!”

“义父,这是自然!”

“好了,去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痛痛快快地下达了诛灭三族以正视听的命令之后,看着陈弘志大步离开的模样,俱文珍的脸上挂满了满意的笑容。

他突然发现任迪简给自己出的主意很好:

“大将军身负先皇遗命,肩负守卫长安之责,统筹神策兵马,行事以护佑长安为准,以唐律为纲,纵以长安之大,谁可战而胜之?”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天可以是太上皇,明天未必就不能是某公卿,后天如果来的是回鹘人呢,如果是吐蕃人呢?

打着守护长安的名义,依照唐律办事确实很爽,难道谁敢说守护长安是错的吗?谁敢说午夜打开城门是对的?

原本俱文珍还考虑在天亮之后,通知在长安的所有大太监,以及掌控了部分左后神策军兵权的将军、统军、护军中尉、中护军来自己府里商议一下如何应对李纯、李诵两个皇帝的反击。

但是现在,俱文珍突然感觉不需要了!

联络其他宦官也不过是需要共同对抗李诵改革的压力,现在李诵退位了,危机解除了,宦官们的心也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再想将这些人聚集起来太难了,这是导致俱文珍产生危机感的原因。

至于现在,皇帝的后宫何其庞大,就像长安城一样,皇帝是顾不过来的,皇帝忙不过来,自然需要有人帮忙。

虽然自己是太监,但是谁敢说自己的手指不能让皇帝的后妃快乐,如果一根不行那就两根,何必让其他太监来分享长安城!

当然,有必要的时候也不是不能分享,反正都是皇帝的妃子……

短短十二个时辰不到,俱文珍的心绪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起伏,但是现在他心潮澎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百骑兵很了不起吗?神策军有十五万人!看来长安城内这一老一小两个皇帝都不太老实啊,尤其是那个李诵,饶他一命了竟然还不知足!”

自言自语许久之后,俱文珍的脸上带上了残忍的笑容,脑海中一个剧本已经在缓慢的形成。

“长安城宵小横行,据边军传信,有一支来自草原的狼卫勾结朝廷中对先皇不满地将门、武勋,比如郭氏就一直因为武威郡王被压制而不满,现在他们在悄悄地潜伏入长安……”

“在夜色中,就在潜伏入长安异族狼卫和背叛了大唐的武勋、将门准备进攻皇城、宫城各处要道的时候,这些宵小之辈的狼子野心被神策军发现!”

“右卫大将军俱文珍当机立断,率领神策军及时镇压,救长安于危难之中,随后封锁城门,将潜伏入长安城的狼卫和叛乱的武勋彻底铲除!还长安一个安宁,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虽然俱文珍大将军和神策军已经尽力,但还是有大量的官员、军校死于反叛之中,甚至连身体本就不好的太上皇都因为惊吓过度,御龙归天,太上皇的身体本来就不好,退位之后内心郁结也算正常,能撑到现在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更何况,所有的反对力量都被反贼屠戮之后,长安城的陛下、公卿、宰辅们又怎么舍得,怎么敢处罚刚刚救下了长安城的自己的呢!”

“更进一步说,到时候还何必分皇帝的还是自己的,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帮皇帝就怎么帮皇帝,想用几根手指就用几根手指!”

在自己的脑海中将一切规划的尽善尽美之后,俱文珍在月光的照耀下放声大笑……

是夜,整个长安城月色朦胧。

是夜,神策军从子夜开始在长安城内展开了搜捕,给高大的长安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血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第二天一早,天光大亮,在生物钟的驱使下刚刚起床,一名身穿甲胄的金吾卫士卒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了郭戎的面前。

“太上皇有要事召集郭校尉!”

一大清早,如此着急,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征兆,再联想昨天****经提醒自己要保护他的安全,郭戎的心中直接就咯噔一下,这tm怕不是长安要乱了吗!

难不成真的被李旋公主说中了,有人想对太上皇动手!

从咸安公主,到折云谷,从韦贯之到柳宗元,从任迪简到太上皇,郭戎已经清楚地知道,斗心眼自己是绝对不行的。

在这些沉浸在大唐权力中心几十年的皇帝、宰辅、宦官面前玩权谋,更是会死的连渣都不剩,自己能依仗的唯有强悍的身体和磨炼出的战技!

太上皇李诵把李旋公主的信拿给自己看过,李旋的计划本质上向安西输送兵员,其本质是将龟兹变成西域的斯大林格勒,将吐蕃人在龟兹将血流干。

郭戎在本质上并不喜欢这个计划,但是他很清楚,这是一位一个可以让安西续命的行动,而且就是这样一个续命的行动,还需要大唐做出大量的准备和投入。

霍去病昔日能够打通河西走廊,完全是因为汉武帝刘彻以及整个汉帝国的支持。

同样的,在帝王时代,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单单靠一个人,或者一家之力,想要再次打通河西走廊,将安西军从绝境中解救出来,等于痴人说梦。

这就等于一切的一切又回到了那个原点,要救安西,先救大唐,要救大唐,先保唐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要保唐皇,自然不能赤手空拳。

“十四郎,帮我披甲!”

声音喊出之后,整整数秒无人回应,这时候郭戎才反应过来,现在叫十四娘了。。。

虽然没有经过册封,也没有经过正式的仪式,但是十四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太上皇的义女,肯定不能再跟自己这些纯爷们再住在一起。

“哎,没了十四还真不习惯,”

轻轻地摇了摇头,郭戎高声大喊,

“于谦、德刚,过来帮我披甲!”

很快,甲胄齐全的郭戎被前来传令的金吾卫士卒引领到了一处宫殿之外,两名金吾卫士卒披坚执锐在门口值守。

“郭校尉请进,太上皇已经等候多时!”

听到殿前金吾卫的声音,郭戎也没有怎么停顿,直接推门而入。

宫殿之内,首先映入郭戎眼帘的是一张硕大的长安城地图,有两名太监正在望地图上防止各种标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图之前,身穿黄袍的李诵正背身负手而立,显然是正在仔细地查看长安城地图。

紧跟着李诵的是一个中年的贴身太监,李诵身后大概四五步的地方是身穿金吾卫郎将甲胄的张取义。

张取义的身边,是另外一个郭戎不认识的,身披文山甲,腰间横刀,身材不算高大,但是整个人身上散发着浓郁的杀气的中年唐军将领。

“陛下!”

听到郭戎的声音,太上皇李诵转身,看到一身明光铠的高大威猛的郭戎,李诵先是一愣,然后流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李诵轻轻挥手指了指旁边的两人。

“张取义你已经认识了,张巡张中丞之孙,金吾卫郎将,这边是神武左军翊府中郎将郑勇男,二十年前奉天保卫战时候,曾经与朕并肩作战。”

“勇男,这就取义刚才跟你说过的,穿越了数千里戈壁、沙漠、草原,杀透了吐蕃人的重重围追堵,才抵达了长安的,为朕带了安西军消息的安西军宣节校尉郭戎!”

“郭校尉!”

“郑中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郭戎和郑勇男两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之后,两个小太监完成了对于长安地图的补充之后,也已经匆匆离开了宫殿。

得到了提醒之后,李诵将注意力从郭戎身上转移到了地图上看清楚了地图上标注的内容之后,刚刚面露笑容的李诵然后脸色一沉,再次背过身去。

面对一脸茫然,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同行的张取义开口为郭戎解释、

“昨夜我们返回长安城之后,驻扎城内的神策左厢在长安城内进行了搜捕,一名御林军校尉因为夜晚私自打开城门被以玩忽职守,曲通异族,通敌卖国定罪,其将被诛灭九族!

另外有五名有城门值守的各军校尉因为与之关系过密同样被以勾连叛党定罪,这些被勾连之人将被夷三族!

如今长安城内所有相关人士已经尽数被捕,海捕公告已经发布,神策军、缇骑、关中不良人已经出动,所有被擒获之人将于三日后斩首示众!”

“???”

说实话,郭戎是有点发愣的,夜晚私开城门在哪个时代都是重罪,尤其是在长安几十年内两度被攻陷的情况下更是被长安军民所痛恨。

夷三族,灭九族,虽然重,但是恐怕长安城的士民不仅不会反对,而会交口称赞!

可是今天李诵、张取义还有兴庆宫内的状态明显不对,这就不符合常理了……难不成被杀的里面有李诵的亲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戎的脑海里刚刚琢磨出这么一个念头,张取义的声音来到。

“六人之中,一人为郑中郎龙武军麾下,三人为羽林军校尉,两人为神武军校尉,将被灭九族之人,正是昨天日出之前,因为陛下的手谕和金吾卫身高,就放陛下出城的那名在春晖门值守的羽林军校尉!”

果然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六名校尉全部出自北衙六军。

虽说北衙六军现在已经基本上就是废物的代名词,但是他们依旧有着在朝会执行依仗,戍卫部分城门,防卫长安安全的职责。

更重要的是,他们和金吾卫,构成了长安左近,唯一可以和神策军对抗的力量。

这也是德宗、顺宗、宪宗等人明知道这支力量废物,不仅没有裁撤,反而尽可能加强的原因。

毕竟长安局势发生一旦突变,别说是人,就算几万头猪都能够牵制神策军以及宦官们的力量,更别说有几万人马,在长安城和大唐军界盘根错节的北衙六军了。

放太上皇出城就要灭九族,不跟神策军和宦官勾结就要夷三族,就算是政治敏感度不高的郭戎也明白,这是掌控的神策军的宦官们在杀鸡儆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第二天一早,天光大亮,在生物钟的驱使下刚刚起床,一名身穿甲胄的金吾卫士卒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了郭戎的面前。

“太上皇有要事召集郭校尉!”

一大清早,如此着急,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征兆,再联想昨天****经提醒自己要保护他的安全,郭戎的心中直接就咯噔一下,这tm怕不是长安要乱了吗!

难不成真的被李旋公主说中了,有人想对太上皇动手!

从咸安公主,到折云谷,从韦贯之到柳宗元,从任迪简到太上皇,郭戎已经清楚地知道,斗心眼自己是绝对不行的。

在这些沉浸在大唐权力中心几十年的皇帝、宰辅、宦官面前玩权谋,更是会死的连渣都不剩,自己能依仗的唯有强悍的身体和磨炼出的战技!

太上皇李诵把李旋公主的信拿给自己看过,李旋的计划本质上向安西输送兵员,其本质是将龟兹变成西域的斯大林格勒,将吐蕃人在龟兹将血流干。

郭戎在本质上并不喜欢这个计划,但是他很清楚,这是一位一个可以让安西续命的行动,而且就是这样一个续命的行动,还需要大唐做出大量的准备和投入。

霍去病昔日能够打通河西走廊,完全是因为汉武帝刘彻以及整个汉帝国的支持。

同样的,在帝王时代,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单单靠一个人,或者一家之力,想要再次打通河西走廊,将安西军从绝境中解救出来,等于痴人说梦。

这就等于一切的一切又回到了那个原点,要救安西,先救大唐,要救大唐,先保唐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要保唐皇,自然不能赤手空拳。

“十四郎,帮我披甲!”

声音喊出之后,整整数秒无人回应,这时候郭戎才反应过来,现在叫十四娘了。。。

虽然没有经过册封,也没有经过正式的仪式,但是十四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太上皇的义女,肯定不能再跟自己这些纯爷们再住在一起。

“哎,没了十四还真不习惯,”

轻轻地摇了摇头,郭戎高声大喊,

“于谦、德刚,过来帮我披甲!”

很快,甲胄齐全的郭戎被前来传令的金吾卫士卒引领到了一处宫殿之外,两名金吾卫士卒披坚执锐在门口值守。

“郭校尉请进,太上皇已经等候多时!”

听到殿前金吾卫的声音,郭戎也没有怎么停顿,直接推门而入。

宫殿之内,首先映入郭戎眼帘的是一张硕大的长安城地图,有两名太监正在望地图上防止各种标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图之前,身穿黄袍的李诵正背身负手而立,显然是正在仔细地查看长安城地图。

紧跟着李诵的是一个中年的贴身太监,李诵身后大概四五步的地方是身穿金吾卫郎将甲胄的张取义。

张取义的身边,是另外一个郭戎不认识的,身披文山甲,腰间横刀,身材不算高大,但是整个人身上散发着浓郁的杀气的中年唐军将领。

“陛下!”

听到郭戎的声音,太上皇李诵转身,看到一身明光铠的高大威猛的郭戎,李诵先是一愣,然后流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李诵轻轻挥手指了指旁边的两人。

“张取义你已经认识了,张巡张中丞之孙,金吾卫郎将,这边是神武左军翊府中郎将郑勇男,二十年前奉天保卫战时候,曾经与朕并肩作战。”

“勇男,这就取义刚才跟你说过的,穿越了数千里戈壁、沙漠、草原,杀透了吐蕃人的重重围追堵,才抵达了长安的,为朕带了安西军消息的安西军宣节校尉郭戎!”

“郭校尉!”

“郑中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郭戎和郑勇男两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之后,两个小太监完成了对于长安地图的补充之后,也已经匆匆离开了宫殿。

得到了提醒之后,李诵将注意力从郭戎身上转移到了地图上看清楚了地图上标注的内容之后,刚刚面露笑容的李诵然后脸色一沉,再次背过身去。

面对一脸茫然,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同行的张取义开口为郭戎解释、

“昨夜我们返回长安城之后,驻扎城内的神策左厢在长安城内进行了搜捕,一名御林军校尉因为夜晚私自打开城门被以玩忽职守,曲通异族,通敌卖国定罪,其将被诛灭九族!

另外有五名有城门值守的各军校尉因为与之关系过密同样被以勾连叛党定罪,这些被勾连之人将被夷三族!

如今长安城内所有相关人士已经尽数被捕,海捕公告已经发布,神策军、缇骑、关中不良人已经出动,所有被擒获之人将于三日后斩首示众!”

“???”

说实话,郭戎是有点发愣的,夜晚私开城门在哪个时代都是重罪,尤其是在长安几十年内两度被攻陷的情况下更是被长安军民所痛恨。

夷三族,灭九族,虽然重,但是恐怕长安城的士民不仅不会反对,而会交口称赞!

可是今天李诵、张取义还有兴庆宫内的状态明显不对,这就不符合常理了……难不成被杀的里面有李诵的亲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戎的脑海里刚刚琢磨出这么一个念头,张取义的声音来到。

“六人之中,一人为郑中郎龙武军麾下,三人为羽林军校尉,两人为神武军校尉,将被灭九族之人,正是昨天日出之前,因为陛下的手谕和金吾卫身高,就放陛下出城的那名在春晖门值守的羽林军校尉!”

果然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六名校尉全部出自北衙六军。

虽说北衙六军现在已经基本上就是废物的代名词,但是他们依旧有着在朝会执行依仗,戍卫部分城门,防卫长安安全的职责。

更重要的是,他们和金吾卫,构成了长安左近,唯一可以和神策军对抗的力量。

这也是德宗、顺宗、宪宗等人明知道这支力量废物,不仅没有裁撤,反而尽可能加强的原因。

毕竟长安局势发生一旦突变,别说是人,就算几万头猪都能够牵制神策军以及宦官们的力量,更别说有几万人马,在长安城和大唐军界盘根错节的北衙六军了。

放太上皇出城就要灭九族,不跟神策军和宦官勾结就要夷三族,就算是政治敏感度不高的郭戎也明白,这是掌控的神策军的宦官们在杀鸡儆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春晖门校尉灭九族,将威慑目标已经直接定在太上皇身上了!

至于扩大性的诛杀几名北衙禁军校尉,震慑的却不仅仅是太上皇!

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次,宦官的行为名正言顺,没有人有理由阻止,甚至连援救都不敢,但凡援救者,一个结交叛逆,夷三族是跑不了的。

原本是想避开宦官们的监视,结果却成为宦官们动手的口实,这一手打的太上皇李诵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虽然不知道宦官那边动手的是谁,但是这一次抓的点太准了,郭戎不得不说一句,这人都是高手!

看到太上皇李诵依旧背身负手而立,郭戎也不再避讳。

“那陛下是准备?”

“关于燕国……”

听完了李诵利用新科燕国大长公主李旋提振李唐威望的计划,郭戎再次佩服,政治上的东西果然不是在场上能练出来的。

“朕怀疑这件事对宦官们的神经刺激得有些过了,毕竟谁都知道纯儿的皇位一旦稳定之后,肯定要对逼迫朕退位的宦官动手,所以狼子野心的宦官很有可能会如同燕国所说一样,对朕动手!”

陌刀都贴脖子上了,还怀疑个屁!郭戎无力地在心中吐槽道,反倒是宦官们,刀子都亮了却不动手,让郭戎产生了极大的疑惑。

太上皇李诵的权谋和御下确实厉害,不出手则矣,一旦出手绝对打在七寸上,更难能可贵的是,李诵都是在自身实力不够的情况下,通过对形、势、皇权的精确把握走得堂堂正正的阳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或许是当局者明,旁观者清,而这一点也正是李诵身上最大的问题,行阳谋,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实力!

否则就会出现现在这种,改革被逼退位,明明提振李唐的威势,结果却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的窘境。

自己的队友,人家说夷三族就夷三族,说灭九族就灭九族,别说打着唐律和包围长安的旗号,就算直接拉到李诵,甚至李纯面前杀,他们敢说个不字么,十几万神策军,闹着玩的吗?

哎,不对,想到这里,郭戎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宦官们的行为不大符合常规!

按照唐律诛杀乱党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皇帝要整肃长安他们直接逼宫,皇帝要提振民心直接杀得人头滚滚,才是他们的行事风格!

至于这一次,虽然看似利用了唐律,占据了大义,但是本身屁股就不正,做这些掩饰等于是沐猴而冠,这种杀人诛心的行为还要挂着唐律未免有点又当又立了!

行事依照唐律,这种束手束脚的行为对于宦官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除非……

这个念头一产生,郭戎就冒出了一头的冷汗,还好宦官们自缚手脚,要是昨天就动手,自己可就死定了……

“郭戎,你看出了什么?”

“请陛下恕臣无罪!”

“……”

“好,今天无论你说什么,朕赦你无罪!”

最新小说: 中华纪:春秋篇 中东石油战争(沙马勒之潮) 一山高 悯殇泪 英杰转生奇谭 九州战歌:英灵归来 星河乱世录 南齐艶后 残阳说魂归南山 权泪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