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秦皇叔 > 分卷阅读163

分卷阅读163(1 / 1)

—官吏搜刮民脂民膏才能使府库充实,让被搜刮的百姓去拼命,他们甘愿吗?还是投奔晋阳吧,那里是先主的属地,父母官尹铎对待百姓又宽厚,百姓一定会跟我们同舟共济的。”

听到这里,张良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赵襄子他爹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临行前,尹铎去请示赵简子:您是打算让我像抽丝剥茧一般精细地搜刮财富呢,还是把晋阳建设成一道坚实的屏障?赵简子回答,建成一道屏障。于是尹铎去了晋阳,整理户籍,实行免税、减税政策,降低百姓的负担,人心归附。”

赵琨点头:“是啊,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一起包围了晋阳,引汾水灌城。眼看赵氏的地盘就要被瓜分了,智瑶志得意满,韩康子和魏桓子却满腹心事,因为赵氏覆灭以后,智瑶势必继续扩张势力,迟早要攻打韩、魏。智瑶的家臣提醒他韩康子、魏桓子已有背叛之心,他不信。再看赵无恤这边,连钉棺材的铜钉都熔炼作了箭矢,城墙头只剩下六尺露出水面,百姓的锅灶都浸泡在水中,青蛙到处乱跳,都没有生出叛变之意。赵无恤苦守晋阳城,终于在穷途末路迎来转机,他派使者联合了韩康子、魏桓子一同消灭智氏,把智瑶的头盖骨雕刻上漆,制作成了酒器。”

张良的眼眸越发明亮:“当时智氏太强,对韩赵魏三家来说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刃,所以韩赵魏才是利益共同体。《国语》有云——众志成城。长子城的地利,不如晋阳城的人和。”

赵琨老神在在:“其实晋阳城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晋阳的西面是悬瓮山,东临汾河,可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要不是打不下来,谁愿意出引水灌城的下策?府库一淹,人口福利和战利品都泡汤了。”

张良:“近墨者黑,表兄越来越像尉缭子了。”

“车上这么颠簸,别一直盯着竹简看,费眼睛。想知道哪一段?我说给你听。”

反正这路况也睡不成,赵琨牌人肉故事机上线。

张良很是欢喜:“我要听孙膑和庞涓的恩怨情仇。”

赵琨正绘声绘色讲故事,辒辌车突然剧烈地摇晃了一下。赵琨一把扶住险些摔下座位的张良,问道:“朱家,什么情况?”

朱家道:“雨下大了,路上有积水,刚才车轮突然陷进泥坑里,还好没卡住。要不要找个地方避雨?”

赵琨刚想说不用,又念及章邯等侍卫还在冒雨前行,虽然戴了斗笠披着蓑衣,但估计雨一大这些东西就不顶事。于是他改口道:“找个地方避一避,雨停了再走。”

大约一炷香之后,岁安扶赵琨下车,一行人进了一座破败的馆驿,驿站中一大半的建筑都毁于战火,客舍早已荒废,至今未曾修复。

此处已经在新郑县的范围内,荒草丛生的院子里已然有一队人马,正在煮干粮。为首的是李斯的儿子李由,他也参加了文法官吏考试,被分配到新郑担任县尉,算是从基层做起。

赵琨一行人也来避雨,本就不大的地方马车都快停不下了。

赵琨:小伙子长得很健壮,法律基础扎实,当县公安局长挺合适。

双方算是旧相识,围着篝火烧烤说笑,气氛融洽。

李由还跟赵琨分享情报——颍川郡下辖阳翟、许县、长社、新郑、鄢陵等十二县。若论赋税贡献,粮仓充实,目前新郑排名第一。

赵琨顿时遍体生寒,一个正在闹饥荒的地方,究竟是怎么做到赋税收入高、仓库充实的?钱粮又不能凭空出现,肯定有源头。掘地三尺搜刮民脂民膏?

此番巡视颍川,虽说十二个县都要走一遍,但重点是放在新郑的,去看了就知道。

章邯准备让侍卫们轮流吃饭,问李由他们是在哪里打水煮干粮。李由派随从给章邯带路,结果走到小河边,发现水中漂浮着一个头大身子小的婴孩。捞上来一看,是溺死的,已经浮肿冰凉。不远处还有三具浮尸。

李由听说取水的地方有死尸,煮好的干粮也没胃口吃,黑着一张脸去看。他这个县尉还没上任,县里就出了大案子?

赵琨也带着朱家一起前往河边,李由的随丛正在打捞浮尸。朱家忽然说:溺水而死,背朝上面朝下的是男人,面朝上的是女人。

赵琨:阿家,你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经验啊?

朱家似乎知道赵琨的疑惑,主动解释说:“当年燕赵交战,我在燕国丞相栗腹的麾下,易水上飘满了各种各样的尸体。”看得多了,总结出的经验。

赵琨拍了拍朱家以示安抚。赵琨查看岸边的痕迹,这里只有随从打水、捞人留下的脚印,尸体应该是从上游飘过来的。一名少妇,一个半大男孩,两个婴儿,都是男婴,四肢瘦筋筋的一层皮包骨,脊柱凸出且弯曲变形,只有脑袋显得特别大,像是长期缺少食物导致的畸形。

李由猜测是一家四口。

他们顺着河道走了一程。树木越来越茂密,遮蔽了视线。

“咴咴!”

骡子的叫声隐约传来,夹杂着轻微的踩踏枯叶声,树枝摇曳处,钻出一个骑骡子的黑瘦老翁,他满脸褶皱,眼睛眯成一条缝,看起来迷迷瞪瞪、老眼昏花的样子,身体随着骡子的步法一步一晃悠。赵琨都担心他从骡子背上掉下来。

路过李由和赵琨身侧的时候,老翁那双原本眯着的眼睛,忽然睁大了一些,仔细地瞧了赵琨一眼,浑浊的眼瞳中闪过一抹异色,很快隐没,又缓缓垂下了眼帘。

李由迎上去,“老丈,您是本地人吧?”

老翁一张口,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串方言,赵琨只见他缺失了一大半牙齿的干瘪牙床开开阖阖,愣是一个字也没听懂。

倒是朱家曾经走南闯北,能听懂这种方言,翻译说:“老丈说,他听不懂李县尉(李由)说话。不要在这里打水喝,今年遭了灾收成不好,许多人家交了田赋以后只能勉强糊口,根本养不活孩子。河中多弃婴,几乎天天都有。”

李由示意随从揭开布幔,将先前打捞的尸体露出来,“朱兄,帮我问问老丈,认不认识这几个人?”

朱家与老翁交流许久,原来女尸是许家村的寡妇。她丈夫死后,大伯和二伯霸占了房屋和田地,将她赶出家门,娘家也缺粮,不肯收留,可能是一时想不开跳了河。

赵琨让朱家问问本地的田赋。朱家跟老翁聊了聊,回禀:“朝廷的告示是十税一。但韩剥皮为了政绩漂亮虚报田地,其实县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良田。土豪士绅为了少纳税搞丈地缩绳那一套,两边亏空的数额都要百姓来补齐,平摊下来就成了五税一。”

李由追问:“韩剥皮是谁?”

朱家:“新郑县令韩淼。”

赵琨和李由对视一眼,都感到任重而道远。

在张良提供的造反名单上,韩淼排名相当靠前。问题是半路上随便偶遇一个老翁,就称呼韩淼为韩剥皮

最新小说: 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兽人世界也是要吃饭的呀 【家教】乙女短篇合集 三个好汉一个帮(古言 NPH) 头脑发热(故事合集) 青春 恶毒女配预知到剧情之后 《镜中罪》第一部 心间的誓言 疫情期间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