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不好啦,太平天国的反贼要偷袭澳门啦!(求订,求票)
接任文咸,成为第四任香港总督丶驻港英军陆军总司令丶香港舰队司令丶海军中将,还身兼驻华全权公使及商务监督的约翰?包令,他那模样,简直可以用「秀气」来形容,就是瞅着还有点神经质。他顶着一头蓬松的卷发,额头又高又亮,看着就特聪明,还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透着股书卷气。鼻子尖得像啄木鸟的嘴,下巴也尖,妥妥的瓜子脸,胡子更是刮得乾乾净净,光溜溜的。
话说这英吉利的「包大人」,原本是英国驻广州的领事,负责跟大清朝的官员交涉「入城」这事儿,入什麽「入城」呢?当然是入广州城了。这事儿其实在《南京条约》里都写得明明白白,五口通商,广州就是其中一口。
广州本来就是个通商口岸,可二百多年来,一直不许洋人进城,就只能在城外跟十三行做生意。你说这广州城的城墙,就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可洋人就是进不去,这就好比摆在面前的蛋糕,闻得到味儿,就是吃不着。人嘛,通常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虽说广州城里也没什麽特别稀罕的玩意儿,但来广州做买卖的洋人,愣是二百年都进不去,这事儿可不就变得稀罕起来了嘛。
负责跟大清官员交涉入城的约翰?包令,这家伙,有点……怎麽说呢,神经质的,对进城这事儿那叫一个执念,特别想进去。一上任,就急吼吼地找中国这边的大员商量,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进城。可跟他对接的叶名琛,也是个「狠角色」,中国版的「神经」,就是死活不让洋人进。咸丰都给他下密旨了,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别拦了,让洋人进城吧!
但这叶名琛倒好,哪怕抗旨不尊,也坚决不让这位英国「包大人」进城。这可把「包大人」折磨得够呛,到最后,日也思,夜也想,晚上做梦都在进广州城,那梦估计做得还挺美,说不定还在梦里逛起了广州的大街小巷呢。
你还别说,一个做梦都要进广州的英国外交官,碰上一个抗旨也不让洋人进的大清封疆大吏,这可不就是妥妥的「双向奔赴」嘛。
不过呢,包令虽然被叶名琛在精神上「折磨」了老久,在广州领事任上啥事儿都没办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升官发财。人家可是德文治郡的名门出身,还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法学博士呢,这不,现在已经稳稳坐在原本属于文咸的位子上,威风凛凛地发号施令了。
这包令当上英国驻华公使和香港总督后,心心念念的大事儿就俩:一是拼了命地帮「折磨」了他两三年的叶名琛抵抗太平军和天地会义军,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日久生情」?二呢,还是不死心地继续琢磨怎麽进广州城,这执念,简直比唐僧取经还坚定。
巧了,他的「老朋友」叶名琛也升官了,从广东巡抚摇身一变成了两广总督。叶名琛升官之后,要办的大事儿同样是俩:一是全力镇压天地会,抵抗太平军;二呢,还是老样子,继续阻止洋人进广州。
嘿,这俩「神经」,在这方面倒是达成了某种「共识」。
在这段时间里,「包大人」为了广州城里的叶总督,那真是操碎了心。到处搜罗枪炮火药,一股脑儿地往广州送,给叶大总督和广州将军武装旗兵丶绿营丶团练。还派出香港舰队的蒸汽炮舰,威风凛凛地开到广州城外的珠江江面上,给叶名琛镇场子。当他听说太平军分兵三路攻入广东,广东境内的天地会分子又到处揭竿而起,那急得呀,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估计都恨不得带上香港的英兵,亲自去帮他的「老冤家」叶名琛打太平军和天地会了。
还别说,他这一番努力倒也不是白费劲,还真有点效果呢!就这段时间,广东地界上的天地会那是到处举事起义,有三四十座县城被他们给搅和得「天翻地覆」。另一边,太平军石达开部从江西雄赳赳气昂昂地杀进广东,进展也是顺风顺水,兵分两路,一路跟秋风扫落叶似的,把粤北的南雄州全境给拿下了;另一路则一头扎进粤东的嘉应州,这会儿正围着州城猛攻呢。
不过呢,从湖南来攻打韶州府的罗大纲部,就没那麽好运气了,据说被广州将军吉尔杭阿派出的大军给「击退」了,一路退回了湖南。
就在两天前,韶州方面捷报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广州。叶名琛正守着广州城,和盘踞在城北佛岭市的红兵头目李文茂丶甘先丶陈开死磕呢。这捷报一到,军心那叫一个大振,叶名琛瞅准这个机会,马上派出五千洋枪队出城,跟红兵展开一场激战。居然以少胜多,把广州北郊的红兵都撵回了佛岭大营,还顺便收复了三元里!
现在韶关大捷和三元里大捷的捷报,都在包令「包大人」手里攥着呢。这位洋大人啊,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里想着:「那位叶大人还真有点本事,总算没让我和大英帝国失望呀!」
如今太平天国已经把中国最富得流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攥在手里啦。要是再把经济上仅次于长江中下游的广东也收入囊中,那中国至少七成的财富可就都归太平天国管了。满清就靠剩下那三成,甚至更少的收入,恐怕日子就难过了,估计得勒紧裤腰带,穷得叮当响咯!
到那时候,一个统一丶进步丶强大的太平天国,说不定就会迅速崛起成为东亚丶东南亚这两片土地的主宰了!到时候大英帝国在东方的利益将会遭受巨大的威胁。
而按照「白厅」那边的指示,包令「包大人」得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现在看起来形势不错。
「包大人」刚放下英国驻广州领事馆送来的报告,正琢磨着是不是趁着这热乎劲儿,再跟叶名琛叶大人提提「进城」这事儿呢。忽然,一阵带着咖喱味的英语从他办公室外传了进来:「总督先生,上海领事馆秘书雷先生求见。」
这「雷先生」呢,就是李泰国,这是他的中文名,他本名是贺拉斯.纳尔逊.雷。他老爹可是第一任英国驻广州领事,他跟着老爹在中国待了好些年,中文和广东话那说得跟本地人似的。后来还在「包大人」手下当过翻译秘书,和包令也算是老熟人啦。
「快请他进来。」包令一听,赶紧吩咐外面的阿三听差,把自己的老部下李泰国请进来。一瞧见这个风尘仆仆赶来的年轻人,「包大人」还得意地拿起桌子上的两份「捷报」,跟他比划起来呢!
只见他笑着对李泰国说:「贺拉斯,你来得可真是时候,说不定咱们很快就有机会进广州城逛逛了!」
李泰国呢,其实也想进广州城。毕竟他在广州城外长大,从小就盼着能进城去玩玩,可他爸就算是领事,也满足不了他这个小小心愿。不过,他对这事儿也没那麽死心眼。他压根没接包令的话茬,而是急急忙忙地对包令说:「公使先生,大事不好啦,太平天国那帮反贼要从海路去偷袭澳门啦!」
「啊?」包令一听,愣了神,「贺拉斯,你说什麽呢?」
「公使先生,太平天国的吴王正带着一支舰队,还有至少八千名步兵,从海路浩浩荡荡地往南杀过来,要偷袭葡萄牙人的澳门啦!」李泰国一边说着,一边赶紧从兜里掏出一封蜡封的信封递给包令。
包令接过信,拿起一把小刀挑开蜡封,取出里面的信一看,没看一会儿,就惊得下巴都快掉了:「什麽?太平天国的吴王要偷袭天津?」
「不,不是天津,」李泰国赶忙摇摇头,「是澳门,肯定是澳门!」
包令抬起头,一脸疑惑地看着李泰国,好像在说:「一会儿天津,一会儿澳门,你这说的是哪儿跟哪儿啊?」
李泰国急得不行,赶紧又解释道:「公使先生,我和阿礼国领事刚开始也以为吴王的目标是天津,毕竟吴王自己是这麽宣称的。但我坐着怡和洋行的快船南下的时候,在长江口外的海面上,正好碰到定远号率领的太平天国舰队……我还偷偷跟了他们一路,一直跟到香港岛附近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他们朝……澳门去了?」包令试探着问。
李泰国连忙点头:「肯定是澳门呀,虎门那边有清军的炮台,太平天国的舰队可不好通过。而且我亲眼瞧见定远号和其他十一艘蒸汽轮船往西开去,那肯定是去澳门没跑啦!」
包令一听,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忍不住骂道:「该死的太平天国……」说着,他就拿起鹅毛笔,又取过一张信纸,开始刷刷刷地写信,嘴里还一边嘟囔着:「我可绝不能让这种事儿发生,得赶紧提醒苏亚雷斯总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