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家低矮老旧的酒店门口,万茜穿着红色中式婚服,而王凯西装革履,看着有些别扭,但这就是九十年代流行的婚服搭配。
两个人满脸笑意,万倩还有一些娇羞,他们正在迎接宾客。
今天拍摄的便是《请回答1988》大结局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父亲之爱。
宝拉要结婚了,她想着自己从来没有送过礼物给父亲,便买了一双皮鞋,不过她其实并不了解父亲的鞋码。
父亲很开心接受了,很快发现鞋子太长了。
为了不让女儿失望,他在皮鞋后边偷偷塞了一些报纸,不过结婚的时候,还是给宝拉发现了。
她心中感动,愧疚,敬爱,在婚礼上,含着泪说着话,差点无法直面父亲。
而父亲站在对面,亦是非常感动。
骄傲的大女儿,即将成为他人妇,组建自己的家庭。
他眼中带着欣慰,鼓励,赞赏,让差点失控的女儿重新镇定下来,顺利完成了婚礼。
这一部分剧情不需要更改,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于父母之爱,华夏和半岛比较相似,都比较含蓄,而且缺乏沟通,经常会造成一些矛盾。
但是相互了解后,则是深深的感动。
但相比于西方,东亚地区的父母绝对倾注了更多心血。
拍摄的时候,主要还是看演员能不能接住戏。
张智坚自然没有问题,主要是万倩这边。
尽管之前就准备了很久,拍摄的时候,还是免不了NG很多次。
不过幸好万倩眼睛还是有故事的,经过多方一起的努力,最后还是完成了这组剧情的拍摄。
电视剧的结尾,还有一些零碎的,比如这几家后面搬离小巷的镜头,这些早就拍好了。
这一段剧情拍完,也就意味着《请回答1988》剧组拍摄正式杀青。
此剧韩版一共二十集,有的时候八十分钟,有的时候一百分钟,汉化之后,一共是四十五集。
副导演和场工们迅速收拾,要将场地中央清理出来。
而演员们一个个非常激动,相互拥抱,击掌庆祝。
对于演李声耀执导的剧,他们自然很高兴,同样压力很大,毕竟前面的剧收视率那么好。
万一这部剧拉胯了,那岂不是要被群嘲。
不过大家伙此时还是信心十足,他们看过剧本,了解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再加上李声耀这边抠细节,要求严格,他们都觉得这是一部高质量剧。
播放之后,或许能大火。
李声耀坐在导演监视器后边,安静看着众人的神情。
他亦是非常高兴,不过李大导现在越来越装了,他有点不苟言笑的感觉了。
他身体年龄其实也就比胡戈大两岁,有时候他想要跟几个年轻演员开玩笑,不过他很快发现他们非常的紧张。
想了想,便放弃了。
大概这就是皇帝们称孤道寡的原因吧。
他自然不是皇帝,但不妨碍年轻演员们对他有惧怕之情。
“导演,这部剧真的好,我觉得比《信号》还要好。”
张智坚走了过来,有些感慨。
年轻演员们惧怕李声耀,幸好老一辈的不会这样,李声耀跟张智坚他们聊的反而更多,沟通更加自然。
“我也觉得比《信号》更好。”
《信号》毕竟是刑侦剧,相对来说比较黑暗,猎奇,这样的剧并不是很适合反复观看。
而《请回答1988》不一样,这部剧讲述的是青春,成长,亲情,友情,以及一部分爱情。
而且剧情笑中有泪,不会让人沉溺在一个悲伤的情绪中。
往往你刚刚想要哭,很快就会大笑。
就像是德善奶奶去世的那一场戏,韩版他们家出发的时候,是有宝拉来开车,但是小车刚刚启动,就坏掉了,偏偏宝拉不信邪,在那里跟小车较劲。
李声耀则改成了他们家去汽车站搭车,走了一段路,长途客运车坏了,司机在那里较劲,让旅客们相信他可以重新启动。
唯有旅客们一脸懵逼。
这样的剧情其实非常多。
还有就是对旧时代的追溯,李声耀与副导演认真讨论研究,让布景师安排了很多一九八八年左右的物件。
比如张国容,程龙,还有费翔,以及邓丽君他们的海报磁带。
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些老电影。
韩版都是讲五小去崔泽家看电影,而内地版,李声耀安排他们直接去电影院看电影。
有时候没钱,听到了有庆祝活动,搞露天电影,就让五小搬着凳子去看露天电影。
总之这是一部有血有肉,有笑有泪,又有怀旧气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电视剧。
李声耀自己非常满意拍摄效果。
他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自己完成了后期制作,然后看成片的时候,非常高兴,因为梦中质量非常高。
张智坚点点头,“导演,什么时候配音?”
“月底吧,去沪城配音,我完成了剪辑就会通知你们。”
此时场工和副导演们已经收拾好了。
李声耀拿着话筒,随后大喊:“《请回答1988》杀青了,谢谢诸位,大家辛苦了。”
鞭炮声响起,淡淡的白烟中,演员们,场工们激动抱在一起。
李声耀接着宣布晚上杀青宴,然后给大家发红包。
半小时后,演员们都已经离开,绝大多数的场工们也走了,少部分留下来收拾。
李声耀依旧和以前一样,他要核对账目和道具,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此时手机铃声响起,李声耀打开手机,却是董璇打来的。
她今天恰好来渝城拍广告,便要慰问李大导。
还是董璇懂事,不愧是姓董的人。
“没问题,晚上先跟我去杀青宴,然后回酒店。”
挂了电话,此时已经快十二点了。
一颗大大的太阳挂在天空,白云飘飘,凉风徐徐。
渝城就像是一只大手,托着高耸的楼房自下而上直插云霄,风云际变,太阳西倾。
李声耀静静看着远方,他希望自己就是这搅动天幕的存在。
《信号》,《大尚宫》,《请回答1988》就是他的利刃。
第240章 拒绝王晶花
九月的风热情奔放,洋洋洒洒。
吹起了黄花,给人以秋天的香。
李声耀很喜欢在九月感受大自然,这个时候不会太热,不会太凉,可以完全放松下来。
此时他就在感受沪城的九月。
《请回答1988》杀青宴结束之后,他就领着人匆匆来到了沪城,随后安排这部剧的剪辑。
还是和以前一样,需要他盯着。
《请回答1988》在节奏上其实要比《大尚宫》《信号》更加多变。
《大尚宫》是网文模式,女主角不管是接受打击,还是后续逆转,都是层层递进,层层加深,这样的节奏一开始或许不太习惯,但是熟悉之后,剪辑师自己就知道怎么搞了。
而《信号》的话,因为是刑侦剧,有比较多猎奇,以及忽然的惊悚感。
剪辑的时候,有些镜头剧情需要一惊一乍,给观众情绪上的刺激。
剪辑难度提升了一些。
而《请回答1988》在剧情上的设计更为突出,总是笑中有泪,在搞笑与温情之中平衡,反复来回的徘徊。
这就需要剪辑的时候额外注意了,一旦没有领悟这个节奏,那就无法达到李声耀的要求。
从难度上来说,甚至要比《信号》更难。
他一向不喜欢把不可预知的事交给其他人。
他一直都亲自盯着,指导剪辑师们剪辑。
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他比较累了。
尽管董旋就在沪城拍戏,每天晚上就会回酒店,但是李声耀并不是夜夜嗨,他发现自己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这一天中午,李声耀领着助理离开了上影厂,打算在旁边的小饭馆对付一餐,就在此时,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