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早上起来煮鸡蛋、熬小米粥,端到季鹤嘴边,把季鹤安全送到教室后训练,休息时候用彭湃的手机翻炒菜教程,晚上回家实践。
【作者有话说】
又深夜偷偷更新
第五十三章 幼稚
季鹤从来没有指望乔横林能把饭做得多好吃,或者说直到吃到乔横林做的饭,才知道自己以前做饭水平很糟糕。
这并不怪他,因为他几乎没有吃过别人做的饭,连季君都从来没正经做过饭。再加上乔横林包饺子的水平很差,谁能想到他能把蔬菜也炒得香气四溢?
甚至他没有用小本记下教程,单凭脑子的记忆,嘴里嘟嘟囔囔个不停念咒语,就能变出色香味俱全的四菜一汤。
季鹤手里的小勺不断搅拌蛋花打得很漂亮的紫菜汤,终于忍不住问乔横林,那么多步骤和调料是怎么记住的。
乔横林故作高深地摇头,“不告诉你。”
“小气。”
季鹤像棵小苗一样萎缩了根系,“我根本就不想知道。”
季鹤不知道的秘密,整个足球队人尽皆知,因为乔横林从那天开始,每进一个球都会大声吆喝。
这原本不是什么怪事,进球大家都会叫好鼓励,但乔横林叫出口的字句非常怪异。
“一块老豆腐!”
“一勺盐!”
“蒜末爆香!”
“生抽一勺!”
“记错了,两勺!!”
“蚝油一瓶盖啊!!”
跟外校打友谊赛时也不例外,乔横林频频进球,频频喊着,球风比平时还要凶猛,进攻型很强,搭配撕心裂肺的呐喊,不禁让人怀疑他纯粹是为了喊出声才对球门出脚的。
彭湃在对面有认识的朋友,中场休息时人家过来打探消息,小心翼翼地问乔横林念的是不是传球的暗号。
彭湃觉得很丢人,咽了口唾沫,只能欺骗性点点头,回到自己队伍立刻朝乔横林挺翘的屁股狠踢两脚。
“待会儿上场给我把嘴巴闭紧。”
乔横林伸手揉揉,委屈地问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彭湃烦躁地挠头,“就是不许喊,你回去训练时候再喊成了吧?”
队员躲在彭湃背后,疯狂点头,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乔横林捂住嘴巴表示同意,其实只有彭湃一个人反对就够了,反正乔横林很听他的话。
下场乔横林守约没有叫出声,跟他们竞争的队伍立刻意味深长地对视,表示果然是传球暗号,担心被破译所以改用口型交流了。
乔横林在外大肆“宣扬”的食谱,在家则闭口不谈,他难得有如此毅力来保守秘密,也因为这样,直到季鹤肩膀的伤完全好透,也再也没碰过菜刀案板。
乔横林变着花样给季鹤做好吃的菜,不是因为他牵连季鹤受伤,而是他刚知道自己还没有笨到不会弄出好吃的,害季鹤下了这么多年的厨房。
那年接近入夏,乔横林满头大汗地蹲在垃圾桶旁边削土豆皮,季鹤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校队的教练,另一个来自邱明。
他们为的是同一件事,乔横林两个月前踢的那场失败的省赛,被邀请而来的巴西青年队教练观摩了全程,用蹩脚的中文询问穿二十二号球衣的男孩。
那是乔横林的球衣号码,取自季鹤的笔画数,但他笔画学的不好,以为季字下面的“子”横撇竖钩是连贯的一笔,所以二十三笔画的季鹤,他急不可耐地只用了二十二笔。
“好好考虑。”
邱明说,语气让人隔着手机屏幕也能想象他激动而认真的表情。
季鹤在沉默中挂断电话,右手攥紧手机,原地等待到乔横林端来西红柿土豆丝。
乔横林骄傲且聒噪地挑起一筷子,在季鹤眼前来回挥动,说他是多么有天赋,能把土豆丝切得一样粗一样长,他说自己也太棒了。
季鹤没有看清土豆丝是不是像乔横林自夸得那样好,但他知道乔横林的确很棒,棒得超出他的料想,超出他的预期。
“季鹤,季鹤?你怎么不吃呀,不喜欢吗?”
乔横林凑近季鹤面无表情的脸,小声询问着。
季鹤被唤回意识,起身说:“今天还没有给你榨橙汁。”
“哦,”乔横林双手撑地,身子向后倾,压着脑袋看季鹤走进厨房,“要淡一点的,太浓了,我的手都喝黄啦!”
厨房里没传出回应,榨汁机很快响了,震碎果肉的声音听起来既令人垂涎欲滴又忍不住打冷颤。
把橙子榨成汁好像很简单,但季鹤却不许乔横林动手,从冬天到夏天,过季时的礼品盒里圆滚滚的橙子只放了六个,价格却昂贵到令人咋舌,应季时沦落到在路边敞开的货车上风吹日晒,大大小小、品种不同的橙子,乔横林的胃不知道是否有杀够一个族群,而季鹤,是主犯的帮凶,是他每日从不间断的喂养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