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应聘道:“总司令,末将以为还是参谋长之考虑更为周全。”此言一出,就轮到高渊犹豫了。
此前说过,黄应聘在南疆的官方身份是“安南越中宣抚兼义安镇守使”。也就是说,他有两个职务,摆在前头的职务更高,是“安南越中宣抚”,后面那个要小一些,但却是其真正的“本职”,即“义安镇守使”。
义安,即义安府。在安南未曾南拓之时,此处是安南中部,治所一般在演州。不过,义安府中有一处地方,是高务实收复安南之前就心心念念惦记着的:河静。
如今京华在河静可谓是广有产业,称之为越中工业区,盖因为河静有一座高品位的富矿:河静铁矿。
在后世,河静铁矿并非越南人自己发现的,而是前苏联勘探出来的,不仅品位高,而且储量也大,“至少6亿吨”。但是,当时有几个原因导致这个大富矿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除了一些政治因素之外,比较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矿虽好,但位置离海岸线太近,开发起来在环保层面是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高务实不在乎这个,或者说在这个年代,他也在乎不了。因此京华大力开发河静铁矿,并因此建立了安南中部最大的工业区,甚至可能是整个安南最大的工业区。
河静位于义安,而黄应雷被圈禁之后,高务实为了安抚黄家,就将原本封地在安南“西京”清化的黄家主宗改封到了义安。清化既然是安南“西京”,自然是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高务实将之转封,为何还要说是一种安抚呢?因为义安镇守使是可以收取河静的地方税的。
坐拥如此一个巨大工业区的地方税,义安镇守使的财力那还用说吗?所以这样的转封当然是对黄家的一种安抚。同时,义安镇守使如此财雄势大,做个“越中宣抚”那还不是理所当然?
在安南,宣抚是仅次于都统使的职务,如果放到南疆其他王国,大抵就是亲王级别。“越中宣抚”除了义安府之外,还管辖顺化、广南二府。因此,黄应聘的地位其实是很高的。
不过之前也说过,黄应聘身份很特殊,他和同来的二岑、二黄都不同——他没有在警备军任职,他家的狼兵甚至不在“警备军暂编”体系之内,而是自成一派的。这可以理解为高务实给了他特许状,准许他——也就是黄家主宗有独立武备,尽管编制规模有限制。
然而,高渊却胸有成竹地笑了笑,道:“陆战队昔日甚有战功,按理说要以一场奇袭夺取达卡,我看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我看此次倒也不至于窘迫到只有陆战队可用。”
在元末之时,勐顿顺罕东部的‘勐卯弄’——也就是大明所说的麓川兴起。当时麓川野心甚大,企图建立统一的傣族帝国,吞并周边各国,因此起兵西征勐顿顺罕。
南宋绍定元年、金正大五年,苏卡法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的迪潘建立城邦,开垦稻田,修建水利,与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的原住民摩兰人、那加人、勃拉人交好,并鼓励傣族与当地民族通婚,扩充人口,逐渐壮大起来。
高渊此言一出,无论陆军还是海军,两派将领都有些发愣,相互对视了一下,仍旧不明所以,各自盘算起来:莫非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是了,还有这么一茬,这个勐顿顺罕。
即便退一万步说,真让陆战队把达卡夺了下来,那也还是如方才末将说过的一样:面对莫卧儿在孟加拉的各路大军快速反扑,这达卡城也必然守不住。
海军方面刚才都已经凉了半截腰,谁知道居然还有峰回路转的机会,顿时一个个来了精神,瞪大眼睛等着小侯爷的高论。而陆军方面的将领则目瞪口呆,心说这是个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