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黄衣小胡子想强暴她,也死在厉三绝之手。
再往远处想一想,她的大师哥对她好,却也落得那么一个下场。
想想,她几乎怀疑她是个不祥的女人。
有人说女人是祸水,难道她就是祸水?
老道走过来含笑拍了拍她,道:“小姑娘,你可以放心跟我走了,我已经给你那个朋友敷上了道家灵药,不出三天,他的伤一定会好。”
赵晓霓恨透了“白莲教”,恨透了眼前这没有人性的老道,可是她却无力把老道怎么样,尽管她可以动了,也能说话了,她表面上是一片平静神色,淡淡地说了句:“谢谢你,这样走,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老道笑道:“小姑娘,你真是个既聪明又懂事的人,跟我走吧!”
伸手就要去拉赵晓霓的手。
赵晓霓往回一缩,道:“你放心,我会跟你走的!”
老道又笑了,没再拉她,迈步往柳林内走去。
赵晓霓默默地跟了过去,她没有回头再看小茅屋一眼。
黄昏时候,太阳偏了西!
霞光万道,这条小溪在源头上被染红了。
一阵阵的倦鸟掠空飞过,投向山上那林木稠密处。
柳林里走出个人,是蒙不名,他手里还提着一件湿淋淋的黄衣裳。
蒙不名似乎走了不少的路,神情有点疲累,他站在柳林外呼了一气,抬眼缓缓的四下打量着!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茅屋那两扇散开着的门上,茅屋里没点灯,黝黑黝黑的!
他走了过去,手里仍提着那件湿淋淋的衣裳,这件衣裳想必他是从下游捡来的,然后顺着这条小溪找到了这儿。
他到了茅屋前忽然停了步,似乎闻见了什么气味,那朝天鼻子用力闻了几闻,然后就像个饿了好几天的人,忽然闻见烤鸡儿一样。
半响过后,他从茅屋里出来了,一双眉锋皱得深深的,目光转动,四下里看着。
忽然,他目光凝注一处,那是小溪旁刚才赵晓霓洗衣裳的地方。
他闪身掠到了小溪旁,低头看看,小溪旁那湿软的地上有两条清晰的脚印,一对是女儿家的,另一对比较大,显然是男人家的,而且是双圆头宽底的鞋,这种鞋并不常见。
再看看,旁边还有脚印,有几对走向茅屋,有几对走向柳林,不过只几步路就看不见了。
蒙不名一双眉锋皱得更深了,他陷入了深思,在想什么?
突然,他向柳林扑了过去,一闪就不见了。
他把那件湿淋淋的衣裳留在了小溪旁。
天已经大黑了!
远近都上了灯,唯有这地方没有灯!
不,只能说这地方的灯光不外泄,其实里头灯火辉煌,还挺热闹的!
这地方看上去像个大宅院,其实仔细看看,它只是一座祠堂,门那块横匾油漆剥落得都不成了样子,不过依稀还能辨出上头的几个字迹,那几个字写的是“汤氏祠堂”!
离这座祠堂不远处,有个小面摊儿,小面摊儿卖的有吃的,也有喝的。
摊儿上只有一个吃客,正在那儿低头吃喝,面前摆着一壶酒跟一碟小菜,还有一碗阳春面。
吃阳春面只能管饱,不能管它的味道如何,阳春面没什么油水,偌大一个碗里,连一个肉片儿都找不到。
一个身穿黑衣的骑士打从面摊儿驰过,看他那身打扮,可见这种面摊儿他是不屑一顾的。
那位吃客抬了抬头,很快地又把头低了下去。
没多大工夫,五个人从刚才那黑衣骑士驰去的方向走了过来,步履都相当的雄健。
这五个人,前头的一个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壮汉,虎头燕额,浓眉大眼,一脸的胳腮胡,长相威猛夺人,顾盼目光如电。
这中年大汉的穿着十分讲究,也十分气派,最外头是件黑绸风氅,窄窄的一团黑貂领,里头是件紧身对襟、细质劲装,腰里是条宽皮带,上头镶满了让人眼花的明珠、宝石,一颗颗都有小拇指大,宽皮带上还居然挂着一把镶珠宝的短刀,刀也好,皮带也好,任何一样都价值连城。
这,再外行的人也看得出来。
脚底下,是双高统的皮鞋,黑得发亮,但看上去质地却十分轻柔,不知道是什么皮。
右手戴着一枚玉扳指,提着一条马鞭,马鞭也黑得发亮。
混身上下,除了那条皮带上的珠宝映着灯光光呈五彩外,他一身黑,给人一种雄健威猛的感觉。
身后四个壮汉子,除了没那条镶满了明珠宝石的宽皮带,那玉扳指,那风氅外,打扮跟他一样,也是一身黑,刚才那策马而过的骑士,就是这四个黑衣壮汉中的一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