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威道:“第一、请姑娘别让他知道我来过,也不可提他祖母被拘一事。第二、请姑娘听见鸡叫再叫他,别叫醒他太早,也别过迟。”
赵晓霓道:“李大侠放心,我记下了,只是为什么要等听见鸡叫……”
李德威道:“姑娘不必问,请熙着我的话去做就是。”
赵晓霓答应了一声!李德威目光往炕上扫了一下道:“时候不早了,我该告辞了,姑娘也请歇息一会儿吧,临行我再嘱咐姑娘一句,届时双方一经动上手,无论姑娘看见什么惊险,千万别出声,姑娘一出声便会让他疏神分心,高手过招,尤其是做殊死斗是丝毫分心不得的。”
赵晓霓道:“多谢李大侠,我记下了!”
李德威道:“我告辞了,姑娘请歇息吧!”
转身往外行去。
赵晓霓道:“李大侠好走,我不送了。”
第十九章
“中头见鹤林,
梯径绕幽深。
青色浮山外,
天河宿殿阴,
掌灯无白日,
客地有黄金,
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任心。”
这是杜甫一首“中头寺”的五律。
时杜甫作客长安,穷不自给,眼见“长安”浮华,心里感慨万千,他常到“中头寺”散步。
另有这么一首五绝:“兵恭边将老,关汉信不通,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落拓文人之境,溢于言表。
“中头寺”为长安名刹之一,在城南二十里处“杜曲”之前。
自古“杜曲”这一带遍植桃花,春时花开,烂缦如锦,所谓:“山应鸭嘴千峰翠,川到中头十里花”,“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就是描述“中头寺”前这些桃花的。
夜色中,一条人影划破寂静夜空射落在“中头寺”前。
是李德威。
他抬眼打量,宏伟庄严的“中头古刹”静静地坐落在夜色中,红墙绿瓦,殿宇重重。
“中头寺”前,紧挨着一片桃树林,这时候时正初秋,枝桠光秃,看上去给人以无限萧索之感。
这片树林跟“中头古刹”之间,是一片小空地,地上很平坦,连一颗石头都没有,是个绝佳的拼斗地。
李德威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了一阵之后,突然跨步上前,在“中头古刹”前丈余处地上,挖了几个巴掌大小的坑,然身转身进桃树林拣了些枝叶,盖在坑上,最后又把挖出来的土覆盖在枝叶上,盖得跟平地没有一丝儿差别!
随后,他腾身跃起,直上“中头古刹”庙门头,在那门头上揭松了两片瓦,最后一翻身没入了“中头古刹”里。
东方天边,微泛鱼肚之色。
两个黄衣人鬼魅也似地出现在“中头古刹”前,根本就没看见他两个是怎么上来的!
这两个黄衣人一个是那厉三绝,一个则是那身佩长剑,有着一付修长身材的黄衣小胡子!
厉三绝的主人。
他两个几乎是心息相通,同时停步,同时转眼四下打量。
看了一阵之后,黄衣小胡子突然抬手住庙门一指,冰冷说道:“咱们先到,拣个好方位,你站东边!”
厉三绝很听话,一句活没说,往前迈了几步,然后转过来。
黄衣小胡子哼哼一阵冷笑道:“你如今正值锋芒毕露,煞气逼人,再加上你站的这好方位,那小子必死在你剑下。”
厉三绝脸上毫无表情,语气也够冷的:“属下就是站在西边,这一场拼斗躺下的也是他。”
黄衣小胡子目光一凝,道:“你不愿意速战速决,你不愿意省时省力”
厉三绝道:“属下自然愿意!”
黄衣小胡子道:“那就听我的,我总不会愿意看你躺下去。”
厉三绝道:“那小子不凡,或许他看透了我的心意,他不来。”
黄衣小胡子摇头说道:“不会的,我已经看透了他,他就是明知不敌也会来。”
厉三绝道:“希望如此。”
黄衣小胡子道:“如果我没料错,那妞儿也会跟他一起来,如若那小子死在你剑下,那妞儿,你怎么办?”
厉三绝道:“属下看都不看她一眼!”
黄衣小胡子唇边泛起一丝邪笑,道:“对是对了,但不必,这座‘中头古刹’前很宁静,不虞有任何人打扰,你可以强占了她,然后再丢弃她。”
此人是够坏的。
厉三绝两眼之中掠过一丝异彩,道:“属下能么?”
黄衣小胡子道:“我叫你做的事,不会错的!”
厉三绝道:“不该先献给主人么?”
黄衣小胡子哈哈一笑道:“难得你心里惦记着我,你这份心意我心领了,我是不近女色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