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顽帝 > 大明顽帝辛宸(60)

大明顽帝辛宸(60)(2 / 2)

有无数妖精鬼怪出没于汴京城,都想要寻找神墓

哪怕得一鳞半爪,都能炼成神兵利器

谁能想到,凡人们修建的一座酒楼中,混进一根甘木

甘木既不死树,又名龙血树,得龙血而成精

轩辕牧:现在,你知道你怎么成精的吧?

白小凡:因为你的血?那九个妖怪团子不会真的

轩辕牧:(点头)是你我的儿子,亲生的。

白小凡:(虚弱)太能吃养不起咋办?

轩辕牧:要不随便捉点妖魔鬼怪去开封府七扇门领赏金?

从此,开封府的人看到这两口子就立刻关门

别再送妖魔鬼怪来了,赏金不够我们快破产啦!

第七十三章

太上皇的归来,起初引起了朝堂内外的一阵骚动,但很快就平息了。

毕竟,这位太上皇和以前历朝历代的太上皇不一样,完全自愿禅位不说,还很享受退休后的生活。

更何况,虽然正德帝强势霸道,但文治武功两手抓两手都很硬气,群臣真要吐槽,也顶多吐槽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奢靡无度

这些太上皇压根不在乎也不会管,接见了几个老臣听他们诉苦吐槽一番后,意味深长地回了一句。

诸君若是觉得跟不上皇帝的步伐,那大可学我一样,退休之后,可以悠游天下,纵情山水,修身养性,岂不快哉?

一句话,就把天聊死了。

他们若是肯退休,愿意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还用得着来找太上皇求情吗?

不就是因为不甘、不舍、不愿,从正德帝那已经讨不到好处,甚至被后起之秀们逼得快成死在沙滩上的前浪了,在想着找太上皇出头,倚老卖老地保留一点风光和权利嘛。

谁能想太上皇这一退,真的就退的如此干干净净,压根就没想过再争权夺利,再干涉朝政和正德帝的用人之法。

结果他们就尴尬了,反倒显得是来挑拨人家父子关系的。虽然这么说也没错,可明面上,大家都是来拜访太上皇,叙旧谢恩,拉拉关系,可没想着就把自己给拉到退休线上去了。

是的,没过多久,这些找太上皇诉苦吐槽过的老臣们,就被调到了一些更清闲的岗位上。

正德帝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睚眦必报,你既然都敢背后说我坏话了,还怕我给你穿小鞋吗?

更何况,新一代的读书人已经培养出来,不仅仅会八股文章,还会算学律法,甚至还有的人懂机械工程,都是年轻能干充满朝气的新血,有这么多好用的人才不用,他犯得着跟这些上了年纪食古不化还想抱着昔日功劳吃到死的人较劲吗?

他才懒得废这个力气,不愿干的就不干,有的是愿意干活的人在排队等着。

正德五年,新宝船建成,一部分冲入天津水师和东南水师,为东亚和南亚航线贸易保驾护航,另一部分则组建远洋舰队,前往西洋和美洲探险。

新船下海时,百商云集,万众瞩目,看着那一辆辆往宝船上运货的推车,上面满满当当装载的都是来自全国的货物,它们将随着宝船一起,运往世界各地。

其中最多的,就是丝绸、茶叶和瓷器。

没办法,这老三样依然是大明对外销售最赚钱的产品。

虽然棉布的产量也很大,但价格上不去,依然属于平民用品。可丝绸瓷器和茶叶在东南亚和西欧诸国,都是贵族专享的奢侈品。

越是贵族专享的奢侈品,价格就会远超出商品的价值,这种打上了贵族标签的溢价部分,朱厚照称之为宰肥羊。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方伸出脖子求宰的时候,他当然也很乐意为之效劳。

等葡萄牙的舰队环游世界转了一圈满载而归时,赫然发现,自家门口竟然早已堆满了来自那个东方神秘国都的产品,比他们带回去的瓷器更加精美,丝绸和茶叶的品质更高,相比之下,他们带回去经过几次烘焙才不至于发霉的茶叶,简直跟泔水一样。

更要命的是,这些大明商船的货物,不仅多,价格还比他们更便宜。

这些名义上的自由商队,实际上由贵族和皇室支持的海盗们,当场傻眼不说,最后那些压箱底的货不得不赔钱处理,甚至得卖了船才能够还上当初大贵族们投资给他们的借款。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重操旧业,毕竟做海盗这事儿对他们来说是驾轻就熟,根本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可问题是打不过啊!

他们的海盗船,跟大明的宝船一比,那简直就是三岁小孩和两米高的壮汉相比,都不用动用火炮,直接碾压过去,就将他们的小船船直接撞翻。

末了人家还来一句,真不好意思,看到未打旗语靠近的不明商船,他们一时紧张,手滑打错方向,撞翻了你家船,可救援可赔偿,不过价钱得我们说了算。

这还是客气的,不客气的,直接就当海盗剿灭了,一个不留,顶多留面海盗的标志旗递交当地国家,还能从人那领到剿灭海盗的赏金。

如此几个来回打下来,原本占据了欧亚海峡的几个舰队,都灰溜溜地回到自己国家,老老实实地经营商队,再不提什么租借港口晾晒货物的话。

大明的远洋舰队打出了声威,也带着国书远赴各国通商,以精致的大明商品换回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香料种子,在回国之后,再次引起了轰动。

那些一直担心正德帝耗费如此巨资打造宝船远洋,最后也会如永乐帝一般掏空国库的官员们,震惊地发现,国库的银子不但没有少,反而变多了。

就更不用说皇帝的私库了。

当初正是因为他们全力反对,正德帝才只动用私库建造宝船,谁也没想到他这些年靠着那些退役女官和匠户们搞出来的那些工厂竟然那么赚钱,能够撑得起这么多宝船的开支。

等舰队回航后开始分成算账的时候,大臣们才知道,原来朱厚照不仅仅动用了私库的钱,还通过皇家钱庄发行了远洋舰队的债券,准许商人们以银钱或商品抵扣来购买债券,作为对远洋舰队的投资,等商队回来之后,计算收益进行分成。

这些年下来已经身价百倍的唐寅和王守仁伦文叙等人,几乎都把自己的全副身家都投进去买了债券,当时还有人劝阻他们。

他们只是淡淡一笑,钱财与我身外物,千金散去还复来。若无陛下当初的知遇之恩,何来今日之我?

不仅是那些曾经被朱厚照一手提拔上来的寒门子弟,还有谢尚宫和万娘子这些已经退休了的女官,甚至连远在苗寨的揽月和米鲁,都把自己手头的钱投了进去。

她们深信,当初改变了她们命运的人,无论遇到再大的风浪,也一样可以战胜。

结果就是他们得到了几乎十倍以上的回报,成了第一批吃到红利的人,可谓一夜暴富。

此后的二十年间,大明的舰队纵横海上,无人敢掠其缨。

朱厚照并没有封锁宝船的建造技术,而是开办了船舶学院,不光培养造船的工匠,还培养水手和船长。

那些有钱的商户,也可以自己建造或者是搭乘大明舰队的船只出海,远洋贸易成为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职业,也让沿海的港口城市跟着发展起来,从起初的天津、泉州、广州三个港口,二十年后发展到十几个港口,到处一派繁华景象,谁也无法想象,只不过十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个荒芜的海滩或渔村,现在竟已成为商贸重镇。

而一直号称要学父皇将一夫一妻进行到底的朱厚照,也终于在自己二十八岁高龄的时候,娶到了自己的皇后。

无他,只因为他的皇后,比他小了整整十岁,因为他当初定下的男二十女十八方能嫁娶的规定,哪怕他们初识时她已经过了十五岁及笄之龄,他还是苦苦等到了她满是十八岁之后才正式举行了大婚之礼。

太上皇还笑他,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溺宠 穿成八零极品假千金 被飞升之人暗恋后 爱意无处安放 被道侣捅死后我带着天雷回来了 八零裸婚日常 爱只青梅(女穿男) 清泓 主播又在崩剧情「快穿」 重生后带着嫁妆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