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顽帝 > 大明顽帝辛宸(30)

大明顽帝辛宸(30)(2 / 2)

弘治帝漫不经心地看着他打开画轴,以为他要献上什么绝世美人图,唐寅擅长画美人图之事,他亦有耳闻,还曾经动过心思让唐寅来给皇后和小公主作画,只是先前听人说过唐寅的风流浪荡目中无人之举,颇为失望,又觉得他有带坏自己儿子的趋向,更是印象一路下滑,彻底打消了原本的念头。

父皇一看便知。朱厚照笑道:唐寅的确擅画美人,可在他的眼中,美人一说,并非专指。但凡美丽的事物,能入丹青者,都是他心目中的美人。

这幅便是他眼中的京城。

画卷徐徐展开,上面画着北京城从内到外的景致,从巍峨皇城禁宫,到外城繁华街市,北有万岁山,太液池,南有玉带河,山水风物,楼台亭阁,无一不精细入微,其间的行人、马匹、花鸟、走兽,俱栩栩如生,单从这一张图,便可尽览京城景物,人世繁华。

这弘治帝也为之震惊,忽地问道:宋时有人画《清明上河图》,他这是《京城元宵图》吗?

朱厚照大力鼓掌,佩服地说道:这幅画原本还没起名字,多谢父皇赐名!这的确是唐寅在京城候考时,与有人同游元宵灯会,后来会试结束,他便画下了他眼中的京城。

不仅如此,依儿臣之见,此人有过目不忘之才,尤其善于对人对景,若是能派人护送他尽览塞外风格,各州府山水矿产,岂不是可以为父皇绘制一幅大明江山图?

这时候的地图,远不如后世,不光是因为负责勘察地形的人少有画中高手,而且因为就算有擅长作画的,也未必能懂得各种地图所需要素。

更何况,绘制地图,往往和斥候密谍有关,需要懂得各种乔装打扮、探查机密的技术,一般文人根本无法达到这个要求。

朱厚照也是在唐寅替元宝作画后,派人去调查了他当初乡试前后的情况,了解一些内情之后,才发现,这个看似风流的浪荡才子,原来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原本在应天府乡试之前,他那次被提学御史抓住宿娼之事,褫夺乡试名额,若不是友人求情,知府保举,他当时就被按死在了应天。

后来他一举夺得乡试解元,又故作张狂之举,甚至翻脸和友人断交,孤身北上赴考,又结识徐经,在京城大张旗鼓的刷声望,最后落入朱厚照手中,便立刻改头换面,主动投效,谁要说他是个只懂诗文作画的风流才子,那才真是个傻子。

画中江山在,璇玑藏胸中,这样的人才,用得好了,可当百万兵。

作者有话说:

注1:出自何乔新《椒邱文集》卷二四《恩荣宴又次学士李公韵》:

注2:万历《明会典》卷七《科举殿试》

第四十章

是的,小太子确定唐寅是那个对的人,就是因为他送上的那副《元宵夜游京都图》。

朱厚照看到那副图时,第一眼看着是眼熟, 第二眼看过去还是眼熟,先开始以为是因为跟宋代那副《清明上河图》有类似的布局和意境在其中,但仔细一想不对,他本就不是个风雅的文艺青年,对这种画风画派压根没印象,就算到后世看到一些曾经被他弃之高阁的画作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时,感慨的也不是那绝世的艺术价值,而是那些擦肩而过的银子。

嗯,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俗人,喜欢未来世界的各种游戏,喜欢狗血电视剧,喜欢肥宅快乐水,喜欢做个摊平的咸鱼在太平盛世中摆烂。

可他现在回到了过去,这个老爹还在,小妹还在,却又危机重重,满目疮痍的大明时代。

没有太平盛世可以让他躺平了享受,就只能打起精神来,自己打造一个太平盛世。

真是太辛苦自己这个七岁的宝宝了。

抱住肩膀心疼一下自己先。

然后再看看正专心给元宝作画的唐寅,朱厚照就在心底叹了口气。

原来,在后世看到那些人骂他毁了唐伯虎的前途,他还觉得冤枉,明明唐寅科举出事的时候,他才七岁,压根不关他的事。

可现在他才知道,唐寅真正彻底崩溃的时间点,不是这一次失败,而是在后来,他被逼进入宁王府,好不容易拿到宁王谋反的证据,藏在画中,历经千辛万苦送到他手中时,却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害得他不得不装疯卖傻才逃出宁王府,甚至被逼吃了许多乱七八糟的药物治病,以至于后来潦倒落魄,黯然离世。

他活着时没人了解他,死后也无人知道他做过什么,原本一个有着大好前途的才子,就这样毁在了他们父子两代人的手中。

朱厚照依稀记得,那幅画,叫《宁王贺寿图》。

等他发现那副图里另有玄机时,觉察到宁王谋反背后还有人,可还没来得及去揪出幕后黑手,大臣们就激情抗议他将战事视为儿戏,不等他说清楚,宁王就死的不明不白然后他也跟着元宝捞月,暴毙豹房中,穿越去了无限流世界。

说起来,他和唐寅还真是一样,前世都背着一口大黑锅,最后还死的不明不白,好歹唐寅有诗画传世,他直接青史留骂名成了一代荒淫暴君。

真是可惜了唐寅这个大宝贝!

能进得了青楼,上得去王府,哄得美人,骗得王爷,一手书画举世无双,简直就是大明时代的詹姆士邦德!

朱厚照前世曾以锦堂老人之名,主持过一个情报机构,当时主要针对的是塞外,他坐镇大同也是为了防御外敌,一天的奏折也没耽误批阅,可就算这样,打了胜仗都被说谎报军情抢军功,要不是他,鞑靼小王子能死?大明能有接下来那十几二十年的安稳日子让朱厚熜胡闹?

咦?想起这个堂弟,朱厚照摸摸自己还嫩嫩的没有半根毛的下巴,眯起眼来。

在弘治帝和他在位期间,也不是没有宗室起事谋反,兴王并不在其中,这也是朱厚熜能被选为他继任的原因之一。

可按道理说,就算他膝下无子未留遗诏,过继也该过继个儿子继位,可聪明一世如杨廷和,却扶了个白眼狼上位,刚即位就给众臣一顿杀威棍,打死的打死,流放的流放,扶他上位的众臣居然全无反抗之力?

这就很奇怪。

就连当初汉昭帝驾崩时无子继位,霍光都能废立刘贺,再立汉宣帝。要说掌控朝政之力,当时的杨廷和和张太后,并不亚于才初到京城,孤身一人的十四岁少年朱厚熜,怎么就不能将他再废了重立新君?

事有反常必有妖。

反正现在小堂弟朱厚熜还得三年才出生,只要父皇活得好好的,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看谁还有心思去跟着那些人谋反作乱,自寻死路。

弘治帝虽然不知他心里这些弯弯绕绕百转千回的念头,但见他如此喜欢唐寅,又让何鼎去观察了一番,确定这人是个画痴和毛绒控,的确跟儿子所言差不多,且眼神清明,形貌端正,并不似传闻那般风流浪荡,也就由着儿子去了。

反正,现年七岁的小儿,有这么多人盯着,也不怕一个唐寅就能带坏了他。

只不过,太子贪钱的名声,不知怎地就传了出去。有人说太子为科举士子们免费提供服饰食物,改造考场环境,实乃造福考生。

也有人说考生们是没花钱,场外同款卖出了天价。那钱还不都是太子赚了去?

更不用说还有人将查抄寿宁侯府,收回原本属于内府和皇室的田产店铺之举,也都算在太子头上,对太子小小年纪钻进钱眼之举,大举抗议,一个个说得义愤填膺,生怕太子随着年岁渐长,不光与民争利,还会盘剥百姓,成为真正的暴君。

有人骂,也有人夸,自然就有人认为发现了华点,能找到上位者所好,投其所好,必有所报,对于那些削尖了脑袋往上钻营之人来说,简直就是绝佳的利好机会。

于是小太子就收到了无数神奇的礼物。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板桥战神 爱丽丝之梦(兄妹骨) 为夫治阳痿 快穿:病态偏执狂为我哭红了眼眶 倦爷,你家夫人是大佬 全员娇宠:首富千金她只想报效祖国 我真的是龙 虐文女主她拒绝变美[快穿] 满级大佬穿书后爆红全网 反派女配但求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