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顽帝 > 大明顽帝辛宸(21)

大明顽帝辛宸(21)(2 / 2)

这届的会试考生,可以说是自有科举考试以来,最幸福也最痛苦的一届。

幸福的是,新改建的贡院,温暖舒适无异味,一日三餐有供应,不用忍受被扒衣搜身的屈辱,有统一的崭新考生套装发放,考完甚至可以带回家留作纪念,更不用说考试时明亮不伤眼的气死风灯,统一调制不浓不淡的御制墨汁,就连原本一直被众人视为考场最恶之地的茅厕,也干净无尘,随时冲洗,甚至还有熏香除臭,导致考试结束之后,不少考生满城都在求购贡院同款熏香。

据说,那种熏香的味道,初闻如檀香静心,而后又似柑橘提神,最后还带着淡淡的茉莉茶香,让人心神舒畅,感觉上一趟茅厕回来,不但不用被戳屎号拙落,还能提神醒脑,下笔如神,和以前考试完全不同的感受啊!

更不用说,这次的考生用餐,都由考场统一供应,一日三餐,有汤有水,甚至中午和晚上还有荤菜,起初还有考生以为是要收费的没敢点,后来得到巡场考官公告,说这是太子殿下命人特制的考生免费餐,每顿饭一荤一素一碗汤,主食有馒头有米饭任吃,考生们这才敢放开了吃。

结果以前考一次试下来都得瘦几斤的考生们,这次不但没瘦,甚至还有人长了好几斤。

因为,太子定制的考生套餐真是太好吃了!别说那些穷苦的寒门学子,就是普通的中等人家,也没有天天顿顿有肉吃的。

哪怕只是简单的菘菜炖肉,萝卜烧肉,热乎乎香浓软烂,都吃得他们停不下来口,这不长肉才怪了。

全国各地的考生都在羡慕京城的考生,恨不生为京都人,只有京城的考生自己知道,他们这也是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以前哪有啊!

三场考试,从二月初九考到了二月十六,考生们在享受了超高的考场待遇之后,也享受了一回超难的考题打击。

相比第一场的四书五经文,第二场的论、诏、告、表、判公文考试,第三场的策问题,简直难出天际。

以往历年第三场的策问题,都是先给一段古文材料,然后提问让考生回答。虽然只有一道题,却是从阅读理解到时政要闻到策论答辩都包涵其中,不但考考生的答题水平,同样也考考官的出题水平。

因为前两场的考试,是择优,大家只要达到进士水平,基本上都能答的差不多,而这最后一道题,相当于附加题,一场三天,前两场体量大的考生都得点灯夜战才能做完,可这第三场,会的人能答满三张答卷,不会的人或许只能一纸白卷。

这才是最后拔尖的一关,能不能进三甲之内,就看这一场了。

在原本的历史线上,这一场考试选择了程敏政出的考题,他本就博学广记,出题时,竟然选择了元朝大儒刘因的《退斋记》中典故,让考生据此而论观平日之所当究心者(注1)。

他少年始研究程朱理学,却并不属于顽固守旧派,而是认为天理在心,直求本心,既要关注现实民生,也要养心正本,方能做一个道德君子。

所以在他看来,以《退斋记》中旷世而见的四位豪杰之士为例,观其行而研究其心理的论文,除了选材出处偏僻一些,并无问题。

可就这道题,全场三千余名考生,能完全答对合他心意的,只有唐伯虎的徐经。当他看了一堆完全文不对题的答卷后,忽然看到这两份合心合意的卷子,就忍不住高声赞誉,却没想到给自己和唐寅招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这是原本的历史线上发生的惨案,而如今,程敏政成了考前辅导员,帮助大家考前突击复习,没进考场,自然也就轮不到他出题。

而取代他临时受命成为副主考的,是户部尚书周经。

作为一个常年熟练掌握拆了东墙补西墙的铁算盘,今年是头一回见到国库有余钱不说,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小太子的赚钱本事。

人人都以为,小太子为这届考生付出的太多了,从改造考场到提供衣食住行一条龙配套服务,粗粗一算,每个考生身上的花销,都至少得二十两银子往上,足以顶一个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

今科三千五百名考生,这就是至少七八万两银子啊!

周经当时听到小太子的计划时,心疼的差点抠掉自己的指甲盖。这笔钱,如果用来修渠筑堤,能做多少?如果用开垦荒或者给边军更换军械

然而小太子压根没理他,专款专用四个字,镇得六部那些蠢蠢欲动想伸手的人都收回了爪子。

毕竟,这位可没有弘治帝那么好的脾气,听他们诉苦哀求一下,就能心软地把自个儿的内库地掏空了补贴出来。

别看小太子能花钱,可他花的是自己赚来的银子,不用从国库里掏钱,也不用额外加税,只需要派他那些平时在宫里陪他过家家的宫女太监们出去走一圈,钱就自己争先恐后地送上门了。

御史们原本还盯着那些太监,生怕再闹出太监们打着皇帝太子的名义,肆意设立关卡,收取各种苛捐杂税,逼得百姓苦不堪言。

在他们看来,这些太监除了贪财之外,就压根没别的本事。

小太子放出太监们,简直就等于是竖起了靶子,给他们提供了最佳弹劾目标,只要抓住这些人的把柄,他们就可以义正言辞地上书弹劾,以弹劾太子这等不畏权贵的行动来表现自己的铮铮铁骨,博得一世清名。

朱厚照当年可没少见识这种操作,尤其是在弘治帝在位期间,毕竟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是牟斌,心不够黑手不够辣,进了诏狱的,忠诚之士还会享受特别照顾,就像当初连续上书弹劾张氏兄弟的李梦阳,连张鹤龄拿着皇后的手书去找牟斌,都没能把他弄死在诏狱里,最后反倒成了太子的人,彻底掀翻了张氏兄弟。

李梦阳一战成名,如今已成为科道御史的模范,不光赢得名声,还连升了三级,可谓名利双收,怎能不让人羡慕眼红,想要仿而效之?

就连李梦阳自己,在劝谏小太子莫要与民争利未果之后,也在盯着他派出的人。在他看来,若是那些人真有问题,被他抓住,总好过被其他人逮到。

可谁能想到,在东宫模拟集市里经过秘密培训生意经的小太监小宫女们,放出宫之后,真是去做生意,而不是收助考金。

朱厚照跟他们特地解释过,做生意这种事,只有双赢才是赢。单只一方赚钱,另一方赔得掉底,那叫骗钱不叫做生意。有来有往,有钱一起赚,才能长期合作下去,而不是杀鸡取卵,看似赚了,实际上亏大了。

你想,本来鸡生蛋,蛋生鸡,只要养上一年半载的,一只鸡就能变成一窝鸡,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利,被你一刀杀了,逞一时之快,而无长远之计。

所以,跟商户们做生意时,不能说是因为从东宫来的,就让人低价贱卖,甚至赔本赠送。而是要告诉他们,你们是去帮他们赚钱,赚大钱的。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七岁小儿的童言稚语,发梦说大话。

能在京城立足的大商户,哪个不是人精子钱串子,会听你几句话,就把钱财物拱手送上?肯定是那些人狐假虎威狗仗人势,打着东宫的旗号招摇撞骗!御史们恨不得能长出千里眼顺风耳,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

别的御史还得想办法找人或亲自前去调查,李梦阳还没想要怎么做,高发达就来找他了。

高发达:殿下说了,反正少不了要被御史盯着,与其被别人盯着断章取义的胡说八道,不如带你一起去,让你亲眼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生意的。

好!李梦阳当然义不容辞:但你可别想着收买我,只要你们敢欺瞒商家收取贿赂,我定然会禀报太子,弹劾你等!

高发达嗤笑一声,那你就好好瞪大眼睛看着呗,跟殿下做事,还用坑蒙拐骗吗?正经做生意赚的钱都花不完,还用去收那些脏钱?

见他说得如此得意,李梦阳依然半信半疑,那我就跟你去看看,看你们如何能让商家心甘情愿地掏钱跟你们双赢。

那就走呗!高发达斗志满满地带着李梦阳,第一家去的,就是京城最出名的四宝斋,可以说是高端文房四宝专卖店,基本上垄断了京城国子监的所有用纸,以往每科会试,都是他们供应的试卷用纸,单是这一项,就足够他们领先全城文具业。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板桥战神 爱丽丝之梦(兄妹骨) 为夫治阳痿 快穿:病态偏执狂为我哭红了眼眶 倦爷,你家夫人是大佬 全员娇宠:首富千金她只想报效祖国 我真的是龙 虐文女主她拒绝变美[快穿] 满级大佬穿书后爆红全网 反派女配但求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