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顽帝 > 大明顽帝辛宸(15)

大明顽帝辛宸(15)(2 / 2)

包括本该在上月就夭折了的小妹三公主,包括刚刚拿到应天府解元的唐伯虎

啊啊嚏!

正在应天府秦淮河上的花船中,刚刚饮下怀中歌姬送上的一杯酒,就一个喷嚏打得全无形象的唐寅,眼神忽然变了。

是谁在说我?

作者有话说:

穿越者,重生者带来的影响,远比亚马逊丛林的蝴蝶扇动翅膀大的多。对周围的人来说,或许会更好,或许会更坏,正如我在写的小说,或许有人喜欢,或许犹如厌恶,因为每个人的世界中心,都是自己。

我选择我喜欢的故事,也谢谢大家的支持,明天正式入V,有万字章节掉落,V后四日内的评论都有小红包相赠,聊表谢意!

也感谢大家给我带来的灵感,我的作者专栏中,预收的《不肖帝》、《丑女为后》、《金榜题名》、《高危生物记事簿》等,味道各有不同,大家喜欢的可用选择预收,我会努力写完这本后继续我的创作,也谢谢各位能收藏我的作者专栏,拜谢!

《不肖帝(快穿)》

子曰: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既然都穿越当皇帝了,干嘛还要委屈自己?

彪悍的人生,从做一个不肖帝开始:

继位就改革,富国强兵基建发展是硬道理

没儿子还有女儿,立个女皇不香吗?

【宋孝宗】你做你的完颜构,我做我的赵不肖,首先,从给岳飞平反,发兵北伐开始。

【明孝宗】你爱你的万贵妃,我守我的张皇后,首先,从一夫一妻开始。

【汉孝惠帝】你做你的大流氓,我做我的小文青,首先,从哄好母后保住弟弟们开始。

【魏孝文帝】你修你的万佛宗,我改我的汉家裳,首先,从迁都开始。

【赵孝成王】你送你的和氏璧,我收我的十七城,首先,从教会赵括剪纸成兵开始。

其他待开

第三十二章

弘治十二年初,小太子朱厚照多了两个新老师。

因为刚过年关,杨廷和就因亲祖母过世报了丁忧,卸职离任,匆匆带着杨慎回川守孝,让原本想要拦住他丁忧的小太子连面都没见到,人就跑了。

如今的东宫,太子太傅刘健,太子少保李东阳,少詹事谢迁,这三位都是内阁重臣,平日公务繁忙,主要负责授课讲学的还是杨廷和和傅瀚,如今杨廷和一走,弘治帝就给朱厚照又加了两位老师。

还一个个都是令他印象深刻的名人。

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华,也是去年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他在后世被人最为称道的身份,却都跟自己的官职无关,而是因为他有个被称为一代圣人的儿子,后世记载朱厚照抢功放宁王时,都必然绕不过的心学大家王守仁。

另一位则是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粘事府左春坊左谕德,成化二年榜眼,程敏政。

两人同为皇太子讲读,恰巧又是同岁,少年时都曾以神童之名,被推荐入学,只不过程敏政十五岁中举,十九岁高中榜眼,而王华则在十六中秀才后屡试不第,直到三十五岁才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都是自幼聪慧过人的神童,弘治帝选人的时候也是煞费苦心,想让这两位左右谕德能以自身经历为镜,教导朱厚照免得他仗着天资聪颖,任性大胆,反倒浪费了自己的天分才华。

当年的朱厚照贪玩调皮,逃学翘课的时候都有刘瑾和八虎帮着遮掩,加上弘治帝政务繁忙,也没有时间精力过问他的学业,加上这些老师大多是兼职,各自都有本职工作要忙,太子不愿学,他们也不可能按头强逼,索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爱学不学。

可如今的小太子则完全不同了。不光是杨廷和在丁忧前特地拜访了两位谕德,将小太子的学业进度一一说明,还有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阁老轮流来东宫讲读,都让新上任的东宫讲读大为意外,工作时也格外用心。

这一用心,就发觉小太子虽然年纪小,脑子却格外好使,几乎能过目不忘不说,还经常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连几位阁老有时候都得来跟他聊聊国事。

王华和程敏政这才知道,去年年底那场从推迟早朝开始到调整了整个朝廷六部百司工作流程的变革,就是从小太子这里发起的。

为这事刘健和李东阳还被监生江瑢上书弹劾,说他们堵塞言路,嫉贤妒能,请求皇帝将他们罢官。弘治帝大怒,将江瑢下狱,本要革除他的功名永不录用,还是刘健和李东阳上书求情,才放他出狱。

现在看来,弘治帝生气的,不光是替两位阁老叫屈,更多的恐怕是因为护犊子,容不得别人诋毁小太子一分一毫吧。

只是如今太子年幼,方才由李东阳等人护着,免得引来百官弹劾。而他们身为东宫讲读,现在算是太子身边最亲近的人,瞒不过也不用瞒着他们,方才让他们知道小太子的真正本事。

原来,去年边关大捷时用来侦查敌情的千里镜,就是小太子无意中发现,让将作坊研制而成的。

原来,拆穿寿宁侯兄弟和原司礼监大太监李广勾结阴谋,为京城除二害的也是小太子。

原来,改革六部职司还画了那个工作流程图的,不是总裁编撰《大明会典》的李东阳等人,而是小太子

这些消息一个比一个离谱,一个比一个震撼,让两位新任讲读老师对小太子的认知彻底刷新,开始拼命地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灌输给小太子,简直是你追我赶掏出老本给小太子上课,压根没半点藏私自珍的想法,甚至还想着能不能从小太子这里再多挖出点新思路,也不枉他们在东宫为师一回。

教学相长,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王华这么想着,回到家时,看着自家没事格竹子的儿子就有些感慨起来。

若不是你今科要下场会试,真想带你去见见太子殿下。

王守仁上一科会试落榜时,李东阳就曾让他做状元赋,认为他只是一时不合意,文章的火候水平,其实已经达到状元之才。

当时有嫉妒他的认为名不符实,是王家父子借着李东阳抬名声,也有人替他可惜,反倒是他自己该干嘛干嘛,没事还练箭习武,研究军事边防,被人认为是还好他没中状元,这般年轻就如此傲气,真是目中无人。

王华自己就是大器晚成,落第几次后才一举夺魁,平日也经常劝儿子放宽心,唯独这次从东宫出来,竟然对个七岁小儿赞不绝口,倒让王守仁颇为意外了。

父亲昔日不是说,太子殿下心情顽劣,皇上太过纵容,宠溺过度吗?为何今日如此夸赞太子?莫非小太子已能作诗填词?

王华摇摇头,颇有几分神秘地指指他的书房,你还记得,前几日你重金买回来,又被你拆了的千里镜吗?

王守仁点点头,他还为这个差点挨打,如何记不得,记得,若是给我工具和材料,我也能做出来。此物在行军打仗中极为有用,便是寻常观星,也胜过单凭双目。

王华笑眯眯地说道:那你可知,第一个知道用这水晶片能放大望远的,是谁么?

不是将作坊的工匠吗?

王守仁一怔,大明自开国以来,户籍划分十分严格,匠户世代做工,所做皆归工坊。寻常人家,是万不敢轻易与匠户联姻,就怕子孙后代也称为匠户,难以脱籍。如此一来,能工巧匠固然都出于匠户之中,可工艺日渐平庸,倒不如大宋时期的奇技淫巧层出不穷。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板桥战神 爱丽丝之梦(兄妹骨) 为夫治阳痿 快穿:病态偏执狂为我哭红了眼眶 倦爷,你家夫人是大佬 全员娇宠:首富千金她只想报效祖国 我真的是龙 虐文女主她拒绝变美[快穿] 满级大佬穿书后爆红全网 反派女配但求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