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其根源,都是因为朱厚照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没有留下后继之人,加上朱厚熜和杨廷和他们始终争执的,也是那一个孝字。
其实作为穿越了那么多无限流小世界的朱厚照来说,对皇位和继承人并没有那么大的执念,当年对他来说,该打的仗打了,该平的乱平了,文治武功,能玩得都玩遍了,唯独放不小的就是小豹子元宝。
那是他一手养大,从眼都没睁开的小奶豹一直养成站起身就有半人高,一巴掌能拍翻奔马的猛兽,就算不会说人话,也是对他最忠心贴心毫无所求全心依赖的一个。
所以当那个天外飞仙般的系统告诉他,只要去无限流做任务,就能让寿命已终的元宝续命,甚至在修仙世界可以让它开智修炼成人,朱厚照就毫不犹豫地带着元宝跳湖离开。
别人以为他是去水中捞月,谁知道他却由此走向星辰大海,看遍万千世界。
后悔说不上,歉疚却是难免。
对父皇,对母后,对自己娶回来却一直没好好对待过的皇后,还有那些曾经对他寄予厚望的大臣们
所以后世就算被黑出翔说他是暴君,他气归气,也没想过拿那些黑子开刀,倒是贴上了自己的积分回来,就是想洗白
好吧,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弥补一些过失,就
从小羊同学开始吧!
什么?太子要大郎进宫伴读?
杨廷和这几日都在准备顺天乡试之事,自从被点了乡试主考官之后,他就闭门谢客,却没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宫中来。
作为东宫侍读,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小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天资聪颖,这是没得说,学什么都快,可就是不专心。
三心二意不说,好奇心还特别强。无论学什么,能保持一炷香的注意力就算不错了,一听就会转头就想玩别的,不愿意专心练字读书,一有作业就逃课,交上来的作业十之八九都是身边内侍们代写的。
从他三岁开蒙后,他身边的太监们都跟着读书写字,学识见长,连那原本四十出头的老太监刘瑾,都跟着开始读书认字,靠着模仿太子笔迹最相似的特长,混成了太子身边的红人。
作为小太子的老师,他能看不出来?
可那又能怎样?
他委婉地向弘治帝进谏,可弘治帝却感慨地说,他幼年时被困于冷宫之中,提心吊胆,从未有一日快活,而如今两个儿子又有一个夭折,仅剩下太子一根独苗,自是想他能快活成长,何况太子年纪尚幼,贪玩一点,也不算什么大错。
好吧,皇帝不急,他这个当老师的,急也没用。
唯一希望的,是能在太子感兴趣的时候,多讲一点为君之道。作为一国之君,不必精通四书五经,但至少要会用人容人,如弘治帝般宽厚仁慈,对天下百姓心怀悲悯,才是他们做臣子之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大明内阁体制完善,阁臣靠谱的时候,皇帝当个橡皮图章不捣乱,反而是件好事。
就怕那种明明不懂,还专权独断,宠幸佞臣,忠言逆耳的皇帝做上司,再能干的大臣也无法施展抱负。
可他没想到,太子居然会亲自请陛下传旨,召他的长子杨慎入宫伴读。
他家大儿自幼聪颖过人,好学不倦,有京城第一神童之称。他当时怕儿子年少轻狂,被赞誉捧杀,沦为仲永之流,便让他在家中读书,少与外界往来。尤其是从太子开蒙之后,弘治帝选伴读之际,他就以自己是东宫侍读的理由避嫌,未让儿子进宫。
可没想到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太子不知为何,突然就对杨慎感兴趣,这封诏令对其他勋贵人家或许是天大的荣耀,可对他和儿子来说,简直就是祸从天降。
杨慎不解地问道:既是陛下有旨,孩儿去便是了,父亲为何如此忧虑?
杨廷和叹道:你是不了解太子他虽然是个孩子,但身为一国太子,就是君,所谓伴君如伴虎,太子的性情又格外活泼,为父如何能不替你担忧?
杨慎身为长子,在兄弟间威严甚重,加上从小得到的赞誉加身,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格外严格,听到老爹对太子的委婉评价,微微皱了下眉。
比恒弟还活泼?
他本想说皮的,可父亲都说太子是活泼,自家那个皮猴一般的三弟,也只能说是活泼了。
杨廷和苦笑一声,三郎与之相比,小巫见大巫耳。
当时杨慎还不知道,与自家那个已经皮得成精的三弟相比,能称为大巫的太子殿下,到底有多活泼。
等他跟着内监进宫,刚刚步入东宫大门时,就听到里面一片乱糟糟的脚步声和呼喊声,其中最响亮的是个孩童清脆的声音。
咩咩站住!不许跑!
然后便见几只白如云堆雪砌而成,肉乎乎圆嘟嘟的古怪动物,撒开四蹄满院子乱跑,其中一只正朝着门口的他冲来。
这是
就见一团红如火的身影从后面飞扑过来,在那只雪白怪兽撞到他之前将它压倒在地上,两只小手在怪兽头顶狠狠地揉搓了一把,然后看着那怪兽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哈哈大笑起来。
我就说你跑不出我的手心吧!咦
他抬头望向穿着天青色圆领长衫,只绾了个小小发髻的杨慎,一脸欢喜之色。
你是小杨吧?我孤终于等到你了!来,这只羊咩咩就归你了!
孤杨慎看着伸到自己面前的肉乎乎脏兮兮小爪子,怀疑自己现在的表情,也跟地上这只奇形怪状的羊咩咩一样。
这样的太子给他做伴读真的吗?
作者有话说:
二羊相见,重阳。
还好不是在现在的北京,这羊了就得拉去隔离啊!
第七章
杨慎其实是见过羊这种动物的。
他并非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从小杨廷和就带他和弟弟们在春耕夏收休沐之日,到杨家的农庄去,既是让他们领略一下田园风光,也让他们见识一下民生稼穑,不至于长成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可小太子这里的羊,跟他以前见过的都不一样。
杨家原籍四川,现居京城,田庄中猪牛羊都养了不少,牛能耕田,猪能积肥,只有羊四季食草,吃得多出肉少,还需要大片草地放养,各家养的都不多,品种也以山羊为主,一个个都精瘦,头角峥嵘,哪里像眼前这些棉花云朵一般的大肉团子,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
朱厚照看出杨慎眼中的疑惑和好奇,干脆地一把拉住他的手,狠狠地在那只羊咩咩头顶上揉了一把。
不用怕,软的,不咬人!
杨慎有些哭笑不得,我知道,我家农庄里有羊,只不过跟这不大一样。
朱厚照哦了一声,从羊背上跳下来,有些遗憾地说道:这是北边进贡来的绵羊,大夏天的我看它毛太厚,正准备让人剪掉一些。杨大郎你来得正好,我送你一对,你也可以带回家去养着。
谢太子殿下。杨慎看着内监和侍卫们都在满东宫抓羊,不禁有些好奇,太子为何想在东宫养羊?
羊肉好吃啊!朱厚照理直气壮地说道:炒着涮着烤着都好吃,羊毛还可以保暖,羊奶冲的奶茶也很好喝,你喝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