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2 / 2)

大臣们不怕皇帝没主意,就怕皇帝乱出主意。任性的皇帝,远比无能的皇帝对大臣们的杀伤力强大得多。

哪怕小太子提出改变早朝这事,其实对几位都五六十岁的内阁大佬有好处,可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不妙的征兆。

皇帝依循祖制,表示他会在规矩范围内行事,让大臣们可以用规则来约束皇帝的行为,不至于太出格。

可这规矩一旦打破,只要有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这是暴君的苗头,危险的征兆,一定得掐死在萌芽期。

所以就算有利于他们,阁老们也不敢接受,开这个先例。

弘治帝听他们一个个慷慨陈词,说得有理有据,小太子不过是提议早朝推迟两个时辰,却像是捅了个马蜂窝。

他有些疲惫地揉揉额角,叹道:朕今日身体不适,就先散了吧。

几位阁老正准备力劝皇帝,不可纵容小太子,没想到皇帝突然告病要休息,他们也不敢说不,只得先劝皇帝保重身体,方才忧心忡忡地离开文华殿。

从小太子旁听早朝,到皇帝告病,让他们隐隐感觉到有件大事正在皇帝父子间酝酿,关系到整个大明王朝的未来,让他们不得不提起心来,苦苦思索对策。

果然,文华殿议事提前结束,当日的午朝也临时取消,甚至连下午的经筵侍讲也暂时不开,众臣只听说太医去侍奉皇帝,至于皇帝的身体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

一向勤政的弘治帝突然请假,让群臣震惊之余,终于开始正视小太子提出的问题。

早朝,真的有必要那么早吗?

祖制,真的就一点儿不能变吗?

前朝成化帝怠于朝政,别说开午朝,连早朝都经常不开,以至于朝政被万贵妃和宦官把持,结党营私,险些让成化帝绝后。

他们是没改祖制,就是不遵守,大臣们又能如何?

弘治帝这些年宽厚待人,对大臣相当仁慈,除了纵容张氏兄弟之外,真是没多少污点。如此也养大了臣子们的心,犯言直谏还能得到皇帝嘉许,青史留名,对于将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的清流而言,当真是刷声望的好时代。

可现在弘治帝因为小太子,罢朝了。

就连朱厚照自己,一个回笼觉睡醒,都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居然会是这样的走向。

他那个素来温和仁厚的父皇,突然支棱起来了。

一听到高兴旺和魏发达绘声绘色地讲述文华殿议事后阁老们的表现,朱厚照对这两个家伙的八卦能力先是表示了认可,然后就让人给自己更衣,立刻去乾清宫探望父皇。

--

最新小说: 缘可长青否 一离成名 穿书后,小娇包被偏执暴君宠野了 皇上在线被罚抄 三国之归藏 国舅的悍妻她紫气东来 病恹格格遇宠夫 侧福晋被一路带飞 女配也要爱情 我全家都穿到饥荒年代种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