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大明话事人 > 第639章 别人的三把火

第639章 别人的三把火(1 / 1)

('

第639章 别人的三把火

从武昌府离开后,林泰来顺江而下,体验这条东西水上大动脉。

数日后,本来可以一口气抵达金陵,但林泰来一定要在太平府当涂县暂停了一天。

而且林泰来还要求当地府县衙门,在江边找个酒楼宴请自己,如果没有合适江边酒楼就在临江的城门楼。

全然不顾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在城门楼上吹着寒风宴饮是什麽滋味。

门客顾秉谦照着林泰来的意思,写完给府县传话的帖子后,心里感觉实在奇怪。

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如果领会不到领导的意图,那真是比什麽都难受。

于是在半夜,顾秉谦又去找了左护法张文询问。

张文耐心解释说:「顾先生才追随坐馆两年,对坐馆的一些习惯可能有所不知。

这次我估计坐馆心里已经有了不错的诗词,但需要一个合适的场景发表,所以才对府县有此要求。」

同为文人的顾秉谦略感疑惑,作诗不应该是先有场景和情绪,哪怕是先有主题,然后才有感而发,或者假装即兴而作麽?

难道东主是先有作品,然后找场景?没有场景也要制造场景?

回想往昔峥嵘岁月,张文唏嘘不已,「近二年来,坐馆发表诗词的数量已经少多了,而且顾先生你往年又不在苏州城住,所以不了解也不奇怪。

但我们老兄弟都知道,当年坐馆为了发表和传播作品,那可是打遍苏州城内外。

有的时候,为了一首诗能更加应景,还要仔细研究好几种打人方案。」

顾秉谦:「.」

原来东主嘴里的打拼文坛丶打熬文学是这麽个意思。

最后张文嘱咐说:「坐馆自从身居庙堂以来,终日忧心国事,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兴致了,以后这样的兴致只怕也会越来越少。

顾先生这次务必要安排妥当了,不要让坐馆因为不够应景而遗憾。」

抵达太平府当涂县后,文坛第一副盟主林泰来下船登陆,亲自到谢公山李白墓地祭奠了一番。

没错,李白就是在这里去世并埋葬,林大官人作为文坛领袖,代表文坛祭祀一下李白也非常合理。

恰好本地江边石矶上,确实有一座楼。

在本地府县的款待下,喝到半醉的林大官人忽然起身,凭栏远眺江景以及对岸,口中高声道: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

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抔土。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

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同席的王知府对沈知县说:「九元君这首醉中太白歌,真乃沉郁奇矫之大作!

既承接李太白那些长歌的放纵舒卷,又充斥着淡淡的古今愁思啊。」

沈知县不禁奇道:「真不知这样青春年少就功名圆满的人物,人生正志得意满,何来沉郁愁思?」

王知府抚须说:「听说九元君在武昌登黄鹤楼作词,风格也是极为慷慨悲歌,只因自恨不如崔颢。

而今日这首长歌里的沉郁愁思,八成也是因为自恨无法超越李白了。

你看『姓名未死重山丘』这句,不就充斥着一种不服气但又无可奈何的心境麽?」

沈知县无话可说,到了黄鹤楼就想着超越崔颢,到了李白墓就想着超越李白,这是何等狂妄?

但是再反过来一想,如果当代连林九元都不行,那就真没人能超越了。

这大概就是站在当代文坛之巅人物,才能具有的心态吧?

席间只有林家门客顾秉谦恍然大悟,原来这首诗真的是只能在当涂县江边发表,还必须要在楼上,其他任何地点都不适用。

总而言之,林泰来这风格大变的江边一诗二词,以及背后的解读,给平静许久的文坛增加了不少话题。

三篇作品传到京师后,文坛盟主王天官给出了最权威的解读:

「表面上这一诗二词风格凌厉,其实内里通篇都是寂寞,盖因林九元在当代已经没有对手和知音,只能以古人为对手了。」

已经离开太平府的林泰来,路过南京城也没有逗留太多时间。

他只是去南京都察院拜访了一下仍然风烛残年的海瑞海青天,并且给海瑞讲了一个降妖少年终成妖怪的故事。

海瑞撑着病体听完,问道:「你想说谁是降妖少年?」

林泰来答道:「那些以你为偶像,高喊着道德口号,但实际行为却一直在党同伐异的人。」

海瑞又问道:「那你又在做什麽?

', ' ')('

林泰来毫不犹豫的说:「以毒攻毒!」

海青天:「.」

到了南京,距离苏州也就不远了,林泰来没有心思再继续晃荡。

继续前行,到达大江和运河交汇处的镇江府京口时,却发现老夥计高长江正在这里等候。

林泰来很诧异的问道:「老高怎麽跑到这里来迎接了?没听说横跨两个府来迎接的。」

高长江忧心忡忡的说:「苏州那边情况不对劲,我就在这里等候,今早报与你知晓。」

林泰来淡定的说:「怎麽不对劲?」

高长江说:「自从王府尊丁忧丶周巡抚迁为大理寺卿后,巡抚和知府双双换了人,似乎都不是自己人吧?」

林泰来点头道:「我没有干涉人选。」

于是高长江不说话了,仿佛等着林泰来一个解释。

林泰来又语重心长的教导说:「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持续安逸的环境会消磨人的意志,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我们的人已经安逸的太久了。

所以有必要通过一些办法,让我们的人得以保持警醒和斗志。

而两个不是自己人的巡抚和知府,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高长江:「.」

坐馆你这不是吃饱撑着没事干麽?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

还有些话林泰来没有细说,也不好对高长江讲明,这里面牵扯到巨大的政治博弈。

当初王家老夫人去世丶王司徒被迫丁忧后,首辅又是狂暴的更年期状态,他林泰来陷入了巨大被动。

那时候为了大局,就故意「示弱」,又加上手里筹码不多,必须要用在关键时候。

所以他林泰来也就没有干涉应天巡抚和苏州府知府人选,任由别人发挥了。

还有个原因是,在那样的敏感时期,要依赖皇帝好感度翻盘的时候,要杜绝一切可能导致皇帝猜疑的行为。

如果为了争夺应天巡抚和苏州知府,与清流势力打得沸沸扬扬,败了皇帝眼缘,从而失去操纵各部尚书人选的机会,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用应天巡抚加苏州知府,换取一个兵部尚书,并阻绝清流势力占据工部丶户部,非常值得。

没提上面这些内幕,林泰来只问道:「你还是先说说,怎麽不对劲?他们上任也没多久吧?」

高长江连忙说:「新巡抚赵参鲁上个月才到任,这新官上任三把火,每把火都是冲着我们来的!

第一,规定今年钱粮催征九成;第二,重新平均徭役,听说拟定要一户百亩以下者不用徭役;第三,准备重新厘定各河道关税和机税。」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三条如果真的实行后,最大的受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苏州林氏集团。

因为包揽苏州钱粮丶工程徭役丶河道关税,还有苏州最大的工场主,全都是林氏集团。

比如说第一把火钱粮,前文介绍过,苏州钱粮根本无法足额徵收,规则是七成合格,八成优秀,九成卓异。

但是官府一般不要想收到九成,如果你官府拿走九成,那包揽钱粮的大户和社团还能有什麽利润?

巡抚说要收到九成,那林氏集团的社团业务今年就要白干了。如果为了安抚基层,说不定还要倒贴一部分。

如果这巡抚是当年赵老头那样的自己人,那麽为了给自己人刷政绩,白干也可以接受,但现在明显不是这情况。

至于说第二把火徭役政策,苏州官府工程的最大承包方就是林氏集团。

既然是官府工程,就可以低价低成本的使用徭役。

如果徭役来源减少了,那林氏集团工程的成本肯定要大幅度上涨。

像城墙丶疏浚丶修堤这种没有明确盈利模式的工程,承包工程的林氏集团失去徭役低成本就等于赔钱。

第三把火更不用说了,说是河道关税和丝织机的机税,其实针对的是交通和工业。

这都是林泰来亲自谋划的核心利益,地位远在工程丶钱粮等业务之上,绝不容被染指。

听到高长江的禀报后,林泰来稍微愣了愣后,依然很淡定,「那你怎麽看?」

高长江杀气腾腾的说:「我怎麽看?我看巡抚他想死!」

林泰来:「.」

这还是那个动辄怂逼的说书人老高麽?在你嘴里,对巡抚都要喊打喊杀了?

回过神来后,林泰来提醒说:「我好奇的是,他应该明知道这样是作死,而且也有前车之鉴,但他为什麽还要作死?」

(本章完)

', ' ')

最新小说: [综英美] 镜像理论 欲尽天明 我妈妈是后妈文炮灰[七零] 卖盒饭开始解冻地球 末世小饭店 盗墓组合 明日沙盒 本店今日不营业 欲尽天明/坠落擒网 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