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就是上访的问题。
地方上官员没处理好的案子,或者是一些受了冤屈的百姓,在陛下巡查到达之后,都有权力直接告御状。
真有那贪赃枉法的地方官员,自然就会被直接给处置了。
谁还不想出去玩啊。
仅仅是定下的第三天,朱元璋就从床上起来了,气色一下子就变好了,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旅游嘛,谁都喜欢。
尤其是皇帝。
这次的路线是从南京出发,然后通过合肥,湖北,江西,湖南,广州,广西。
再从琼州坐船到安南。
最后一站则是占城。
朱元璋也想去看看孙子。
朱允炆在占城已经去了不短的时间,虽说大孙才是最重视的,可这不代表朱元璋对于朱允炆就没有感情。
从时间上说,朱允炆其实是一直陪伴在朱元璋身边的。
自小也在宫里头长大。
现在就藩去了占城,其实朱元璋口头上没说什么,心里头还是有几分想念。
趁着南巡,刚好也能去看看。
并且这次去占城,对于大明的扩张也有很好影响。
作为大明皇帝,太孙。
完全能够以保障安危的名义,取代占城的关防。
总不能说大皇帝来了,还让占城的军队去驻守吧,当然得全部是大明军队才是。
这一点上,由不得占王不答应。
到时候至少是二十万以上的军队入驻占城。
说起来,最开心的自然是要属陈慕月跟阿娜妮亚了。
阿娜妮亚这还是来了大明后,第一次回到占城去。
陈慕月则是第二次回安南了。
前有远洋舰队,这次又是陛下南巡。
很多聪明的大臣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很少说皇帝巡查会有跑到本国疆域之外的,但这次陛下的目的地定在了安南,占城。
从政治上来说,这对于大明百姓迁徙是很好的导向。
朝廷本就不断的鼓励大明百姓前往南洋定居。
甚至于朝廷这边都已经在计划,安排出一部分国库钱款,作为迁徙的固定支出。
也就是说给愿意迁徙的百姓包路费。
其中自然是以水运为主,陆地的话花费就比较大了。
从长江流域出发,然后经由海航迁徙到安南,占城。
其中包括琼州也算。
最近的东番,已经是派发了十万贯宝钞的赏金,只要能够找出去往东番安全航道的,就能得到这十万贯宝钞。
别看大明朝廷这里动辄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上亿贯宝钞。
实际上十万贯宝钞对于这些跑海上的商人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可以预见,在朱元璋朱英等人南巡过后,必然会引发大量的迁徙热潮。
这也是朱英一直想要的结果。
如果没有大量的汉人并入,大明怎么可能得到南洋。
只要南洋的汉人数目足够多,那么把整个南洋纳入到大明的统治中来,就变成非常简单的事情了。
有了南洋,大明就有了破开三百年国祚的保障。
即便有所损害,但安然的渡过小冰河时期,打破历史往来朝代因气候而更替的魔咒,便再也不是妄想。
开发南洋,很显然要成为大明国策。
这次的南巡是第一次,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
几万人对于大明来说,集结起来是非常轻松的。
目前南巡开始的时间,主要是看朱元璋的身体状况。
“这都已经过了七天了,咱的身体早就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朱元璋无奈的看着太医把脉,而后对着大孙说道。
为了老爷子的身体着想,即便是病好了,朱英也让太医先观察三天,确定没问题才肯定开启南巡。
这让心里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朱元璋很是有些按耐不住。
直到太医回复,确定陛下身体完全恢复,朱英这才同意南巡开启。
第661章 :四大藩王的私兵
南巡的启动,在朱元璋等人看来,不过是一次游山玩水。
可实际上,对于整个亚欧大陆的局势,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邸报上的消息很快就开始扩散,起了心思最多的,当然就是各地商人,或者说海商。
这是朝廷释放了很明显的讯号,那就是对南洋的重视。
此时,南京城内,在朱元璋等人刚离开不久,数个家族的人便就聚集在了一起。
三进的大院子,在京师里这样的院子已经成了天价,起步都是数十万贯宝钞。
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即便是朱英也没有办法来进行限制。
院子里有不少的仆从,比起房价,仆从微薄的工钱不值一提。
屋子里,三大家族的负责人会面。
“我果然没有猜错,朝廷的意思,是要对整个南洋的吞并,把南洋变成大明后花园。”
“这样的想法,只会是太孙殿下才有,这对于我们未来的产业,有着不可估量的收益。”
方营开口说道。
将近四十岁的他有着一双锐利的眸子,只是皮肤有些黝黑,这是曾经长期在海上所造成的。
方家本是个小家族,或许连家族都称不上,但方营很有眼光,这几年凭借对朝廷政策的分析,成功获取了不少的财富,算是真正白手起家的典范。
“方老板的目光,一直是这么的独特,只是上次太孙限制土地的贩卖,让方老板损失了不少吧。”
“这次若下这么大血本去捣鼓南洋的田产,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又成上回这样。”
袁庆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这也不能怪他,他上次被方营说服,投资了大量钱财到田产上,结果现在亏得一塌糊涂。
现在方营又鼓动大家一起去捣鼓南洋的田产,这让他有些没什么兴趣。
方营看向袁庆,并没有恼怒的意思,只是说道:“是亏了不少,我亏得更多。”
“但这几年来,袁先生跟着我一起,可没少赚,比起亏损的这些,不过是十之一二罢了,若是袁先生不想跟着一起做,尽管出去便是,那边就是大门,难不成我还要拦着袁先生离开?”
袁庆听着这话,脸上闪过几分恼羞成怒的味道,但最终还是一言不发。
就如方营所说,这几年跟着一起真的是赚了非常多的钱财,家族的资产都翻了好几番,说离开,那是肯定不行的。
但还是嘀咕了一句:“当初你没钱的时候,可是我们袁陈两家给你投资,才让你有了本钱,否则你哪里能够赚这么多。”
方营听到这话,冷哼一声,明显情绪出现了波动:“不过是十几万贯宝钞,恩情我一直都记在心里,所以每次有赚钱的机会,都拉上你们两家一起,现在你跟我说这些,是想要把这点恩情都磨光吗。”
方营这次是真的生气了,他给袁陈两家的回报已经是够多的了,包括是现在。
如果还不知足,那他就直接单干算了。
虽然这样的风险,会变得很大。
“不必如此,不过是一些小钱罢了,不值得让我们三家的关系出现破裂。”
“袁生,往后这样的话,可不许再提了,否则你会知道有怎样的后果。”
陈木站出来调停说道,他年纪最大,已经有五十多岁,自然在三家中威望最高。
“是我方才失态的,听陈老的。”袁庆马上开口说道。
三家之中,陈家是沿海的家族,很多关于海上买卖的事情,都是靠着陈家来进行的。
如果三家关系破裂,那么海上的买卖对于方、袁两家来说,可谓是寸步难行。
方营听到这话,也选择将刚才的事情揭过。
“方生,你继续说说你的想法,我是一直支持你的,做买卖哪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出现些许亏损,实属是正常的现象,再者这事情也不能全部怪你,谁知道朝廷整治的力度会如此之大。”
“波及之下,方生的反应已经是很快了,也挽回了不少损失,这就已经足够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