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丹娜语气平淡的说道,在这平淡的语气背后,是无与伦比的强大自信。
有句话她并没有说,即便是生不出男孩又能怎样,如果只有女孩,那她就是高棉的女王。
到了这个份上,阿莫纳已经没有其他的话能说了。
他按照参拜真腊王的礼节参拜苏丹娜,口中说道:“我愿意臣服于您,未来高棉王的母亲,请让卑微的我,一直服侍高棉王长大,直到他成年,继承整个高棉。”
阿莫纳现在非常的激动。
因为按照苏丹娜的意思,只要生出来的男孩没有夭折,那么大明就会派出大量的军队去征服真腊。
而在此前,整个真腊的事务将会全部交给他来管辖,他将会掌控整个真腊的实权。
没有人可以阻挡这样的诱惑。
在苏丹娜的孩子长大成年之后,他阿莫纳也已经快要老死了,这辈子都是值得的。
至于大明有没有可能征服真腊,这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想不到任何真腊能够抵挡大明的可能。
“很好,我相信在阿莫纳叔叔的帮助下,我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掌控好整个高棉,延续吴哥王朝的存在。”
“大明是吴哥王朝最为坚强的后盾,曾经失去的领土,都将会归回,真腊帝国将会再次回到曾经最为强盛的时期。”
苏丹娜开心的说道。
曾经这些事情跟她没有半点关系,但是现在就不同了。
怀孕后,自从朱英跟她说过让两人的孩子成为继承高棉,苏丹娜的心思就一直放在了这个上面。
原本对于政治不感兴趣的苏丹娜,也开始很是上心起来。
每当想到肚子里的孩子会成为高棉王,苏丹娜的心情就非常高兴。
“公主殿下,大王子那边要怎么安排。”阿莫纳短暂的激动过后,恭敬的问道。
苏丹娜想了想,说道;“关于这件事,我会去问问太孙。”
让阿莫纳辅佐自己儿子的事情,她这是临时有的想法,还没有跟朱英去说,现在需要取得朱英的同意。
阿莫纳恭敬的回道:“臣等待公主殿下的好消息。”
这边结束之后,苏丹娜回到坤宁宫,便跟朱英讲述了自己的想法。
朱英听完后笑着说道:“既然你觉得阿莫纳此人可用,那便就用他吧,现在倒也算是个机会。”
“这样,我给阿莫纳安排进入下西洋舰队的机会,并让其带上一些礼品送到真腊去,算是让他去到真腊给咱们的孩子打头阵。”
“这件事我会交代曹国公帮忙辅助,如果此人可以成事的话,在大明舰队的影响下,自然能够在真腊取得不小的话语权。”
“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也辅佐不了咱们的孩子。”
苏丹娜依偎在朱英的怀中:“都听你的。”
随后试探着问道:“可是如果我生不出男孩该怎么办。”
朱英霸气道:“那又如何,说明未来的高棉,将要迎来一位女王的统治。”
工业的基础,限制了一个帝国所能直接统治的疆域。
在经过深思之后,朱英发现唯有分封制才能扩大大明,或者说扩大大明的疆域。
人口也是很大的前提影响。
别说是六千万,哪怕是两三亿的人口,也不足以让大明直接的统治世界。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最主要的是,朱英并不觉得在自己死后,后世子嗣们还能延续自己不断扩充的想法,能够保留住他的疆土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这天下,从未有过永恒不变的王朝。
效仿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大量的海外藩国,这才是符合如今大明的利益。
至于数百年之后,朱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便是在这个时间点上。
赵香熙,陈慕月,包括是倭国的香子公主,纷纷是到了临产的时候。
占城公主阿娜妮亚也只有两个月就到了预产期了。
陈慕月生了个女儿,赵香熙生了个男孩。
倭国的香子公主也生了个男孩。
按照朱元璋立下的字辈排行,朱英给赵香熙生的儿子叫朱文高。
倭国香子公主这边的儿子则叫朱文日。
陈慕月的是女孩,便就不需要按照字辈排行了,便叫朱星雪。
这个时候,香子跟赵香熙的心思,顿时就萌动了起来。
关于苏丹娜的事情,在坤宁后院可不算什么秘密。
显然倭国的香子公主和高丽的赵香熙所生之子,都有同样的机会。
第637章 :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舆论权
“看来,大孙是想要把咱的这些曾孙们,全部都放到海外去啊。”
自从朱英的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出生后,朱元璋几乎就是每天都在坤宁宫里了。
抱完这个曾孙,然后就抱这个曾孙。
在听到两个曾孙,朱文高和朱文日的名字后,加上朱文高的生母赵香熙是高丽公主,朱文日的生母是倭国公主,这其中寓意,已然是昭然若揭。
“高丽那边倒是还行,倭国已有你四个叔叔在了,这放过去能行吗?”朱元璋接着问道。
不管怎么说,朱文高和朱文日都隶属于太子一系,那么藩地自然要有牌面。
按照目前定下的规矩,朱文高和朱文日都是有资格掌控真正一国。
倭国现在已经有四个藩王了,再把朱文日册封过去,往后这倭国内的纷争可就很是麻烦了。
“看到时候的情况吧,其实我并不觉得他们往后真的有能力可以掌控一国。”
“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即便是强行推上去也没有意义,若是有这天赋,那么自然就能拿到更多的地盘。”
“区区一个倭国,我觉得并非是需要几位叔叔分封而治,这太浪费几位叔叔的能力了。”
“现在咱们大明重在开发整个南洋,直到西洋地区,等倭国那边稳定之后,孙儿就想调两位叔叔回来,再行征伐南洋之事。”
皇宫后院里,宁妃和叶月清,还有已经四岁的小玉婷,一岁的小文承,其他几个抱在手里的娃娃共同游玩。
朱英则跟老爷子在花园里散着步,聊着现如今大明的安排。
朱元璋听完后,笑着说道:“咱就知道你这家伙鬼点子多,根本就没想着要让老二他们永镇倭国,原来主意是打在这里。”
“你这要让老二他们来给你打江山啊。”
朱元璋完全没有想到,大孙的脑回路会如此的清奇,直接就是要让自己的叔叔们去开疆扩土。
从军事能力上来说,朱元璋的这几个儿子,个个都是非常能打的。
虽说在性格上是残暴了一点。
但老话说得好,慈不掌兵,纵观历史上,多数的将军没几个性格不残暴的,反倒是这样的性格,更容易让自己麾下的士兵变得更加具有战斗力。
冷兵器时代,战场拼杀凭借的就是那一股子杀伐之气。
长期沉浸在这种战争之中,能有几个脾气好的,历史上都只有凤毛麟角,甚至很多都是战胜后被美化。
战争啊,本就是不择手段的事情。
“孙儿自知在带兵这方面,比之几位叔叔相差很大,唯一能做的方面,就是搞一下后勤,练兵,赚钱。”
“便就是政务上,也是很多不足之处,这当然也只能是依赖于朝臣们来解决了。”
“叔叔们有这般能力,当然是要人尽其用,孙儿心里想着,几个叔叔都是闲不住的主,与其纵情享乐,不若是为我大明建立不世功勋。”
朱英可没有瞒着老爷子的意思,直接挑明说道。
朱元璋微微颔首:“大孙你这话倒真是没错,这几个逆子,也就平日里在咱的眼皮子底下还算老实,只要是出了这南京城,就没一个听话的,个个都给咱闯了不少祸事。”
“但是在带兵打仗这方面,个个都是随咱,真就有几把刷子。”
说到这里,朱元璋微微有些感叹:“当年跟咱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兄弟们,如今一个个都是去了,就是咱最后的兄弟汤和,也是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