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草原上,已然有太多的百姓,因为禁运的条例而导致吃不上饭,昂贵的茶叶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购买得起,他们此刻正在饱受病症痛苦的折磨。”
“即便是北元和大明之间有所冲突和矛盾,可那些孩子,女人,老人,是无辜的。”
仇文程悲天悯人的说道。
不过很显然,大明这边多数是不屑一顾。
李元林更是直接道:“不要拿这些话来当个幌子,草原的百姓是百姓,难道我大明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吗。”
“每年夏秋之际,多少蒙古人越过长城,来到我大明肆意掠夺,这些苦难,难道我们就应该是去忘却吗。”
“多数简直是连人都算不上的畜生,便是那般大的小孩,都不会放过,更别提老人和女人了。”
“这是要让我们,来供养如此之多的畜生折磨自己吗。”
民族的仇恨由来已久,在边关之际,大部分的汉人对于游牧民族都是咬牙切齿之痛,大部分的宗族,都有被侵略过的历史。
真要这般两边撕扯起来,更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其实齐泰也知道,在来的路上,已然是得到了太孙殿下的召见,说出了关于此番谈判的底线。
禁运是肯定要解除的,但不能如此的简单。
越是简单的事情,别人就越会觉得不珍惜,而后在下一步进行狮子大开口。
只有设置出重重的困难,才能更好压低北元预期的结果。
简单的拉扯,转眼就是两天的时间。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关于禁运的话题,双方一直在不断的争执。
别说是北元这边了,便就是大明这边,也快是要被搞得精疲力尽。
但是齐泰不开口,其他的臣子哪怕是硬着头皮胡编乱造,也得是强行的顶上去。
北元自然不用说,好不容易抓到燕王朱棣,禁运是必须要解除的,否则往后的北元,几乎没有了半点发展的方向。
从这块可以看到,如果草原不跟中原地区形成贸易往来的话,现在的草原都已经是很难说负担起这么多的人口了。
从古至今,也只有现在的大明,真正的对草原实施过贸易制裁。
效果必然是相当的显著。
就这半年的时间里,是真正的让草原这边感受到了危险。
然而就是在第三天的时候,便是北元觉得大明都应该答应的时候。
一个神秘人物的出现,让事情变得极为严峻起来。
那是一位少年,身上穿着朱红色的长袍。
剑眉星目,气宇轩昂,腰间悬挂着长剑。
齐泰仿若是并没有惊讶。
当少年出现的那一刻,立即是跪倒在地:“拜见太孙殿下!”
于此同时,所有的大明臣子尽皆跪倒在地:“拜见太孙殿下!”
这个时候,北元那边的臣子们,包括是哈尔台吉,全部都给整懵逼了。
……
九日前。
乾清宫内。
“爷爷,关于这次跟蒙古北元的谈判,孙儿想要过去一趟。”
朱英平静的说道。
朱元璋倒有没有几分意外,这里头的关键,在于一份情报传来的消息。
大明屯兵边关,打造草原军事基地,吸纳边关周边人口。
除了有打击北元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辽东地区黑土地的保护。
便就是在草原军事基地建立的时候,大明这边已然是秘密的建立了一块黑土地进行种植。
而近日里,关于黑土地种植的情况,已然是出现了成果。
大约是三十亩地的种植。
分别是小麦,红薯,马铃薯。
其中小麦亩产约在均八百斤。
而红薯和马铃薯的平均产量,每亩已经是超过了千斤。
朱英前世其实对于这黑土地的了解并不算很多,毕竟那个时候黑土地已经被列为保护地区,不是说谁都可以过去的。
对于农业这块,朱英也不是什么专业的人才。
只是知晓黑土地极为珍贵,全世界也就只有三块地方,土壤的肥力超乎想象。
就现在看来,确实是超乎想象了。
当这个情报出现在朱元璋的案台上时,那么事情的性质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这意味着如果对辽东黑土地进行一个全面的开发话,那么就目前来说,极有可能养活整个大明六千余万的人口。
这将会成为整个大明的粮仓所在。
如果有吃不完的粮食,那么大明将会达到何等富裕的地步?
简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事情。
这里头主要涉及的一个方面,就是对黑土地的保护了。
因为是贴近草原,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关外了,那么和北元这边的关系,就显得很是重要。
想要直接歼灭北元,是一个很不现实的事情,至少短期内十数年,可能都没有办法去完成。
再说草原,也不单单只有北元这块,后面的瓦剌,吉利吉思,东察合台汗国,包括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部族,这些都是很大的麻烦。
如果北元处于覆灭的阶段,其他的势力不仅会想要来分一杯羹,更会拖扯大明进入战争的漩涡。
一旦出现不利的局面,黑土地的种植就很难得到保护。
一次的毁灭,可能就是半年甚至一年的心血。
这天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此时正是和北元谈判之际,那么如果能够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的合作,那么开发黑土地,就可以更快的提上日程。
所以朱英想要亲自去一趟。
朱元璋很清楚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不过对于大孙的关心,是朱元璋心中一直以来的心结。
自是作为未来的大明皇帝,自然也不可能说一直限制在京师里面。
当下说道:“你是这大明往后的天,黑土地的事情,确实很关键,但却不及大孙之万一。”
“别的咱不担心,若是那北元不知好歹,大不了就先放放,后面总是有机会的。”
“总而言之,大孙的安全,是要放在第一位,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一点大孙需要铭记。”
朱英点头道;“爷爷放心,孙儿晓得。”
便就是于此,朱英带着三千玄甲卫骑兵,走最新修建好的南北水泥大道,一路奔驰,于八日后,抵达大明北元谈判之地。
“这里还挺宽敞的。”
朱英笑着走了进来,抬抬手示意臣子们起身,顺便打量了这个大帐。
蒙古大帐以哈难的多少区分大小,分别有四个,六个,八个,十二个哈那。
这里作为谈判点,自然是最大的十二个哈那。
因此空间显得很是宽敞。
容纳数十人都不会显得拥挤。
为了排场,地面还有厚厚的毛毯铺设在草地上,看上去极为奢华。
周边多是装饰着一些大纛,也就是旗帜。
朱英向着汉人这边的主位走去。
北元的大臣们,自然也是纷纷深躬作揖,表达自己对大明太孙的尊敬。
便是哈尔台吉,在大明太孙的面前,也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
当朱英坐好之后,帐内才算是平息下来。
“北元亲王哈尔古楚克都古楞特穆尔鸿台吉,见过尊贵的大明太孙殿下。”
报出自己的全名,这是蒙古贵族表达出尊敬。
而很长的全名,也同样预示着身份地位显赫。
朱英听着这一长串的名字,都感觉有些无语了,不过还是客气的回道:“哈尔亲王,很高兴见到你。”
随后看了看现场的情况,继续道;“看来关于本宫四叔的事情,应该是谈的差不多了吧。”
齐泰闻言,有些尴尬的解释道:“启禀殿下,北元这边一直抓着禁运的条令不放,必须要解除对北元的禁运,才答应释放燕王。”
“关于这件事,一直都是处于谈判之中,目前还没有出什么结果。”
朱英闻言微微点头,道:“四叔是我大明之藩王,曾为我大明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更是我的亲四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