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大明国师 > 第924页

第924页(1 / 1)

('

宫娥一愣,连忙劝阻道:“小祖宗啊!您可千万别乱闯啊!”

这后宫哪里是能随意乱跑的地方,听说待会儿皇帝还要来,万一冲撞了皇帝,那罪责更是担当不起啊!

“姑姑,你快点呀,你就帮我去请嘛”

宫娥为难道:“可是皇后还在休憩。”

“姑姑你先去,只道是我央你的,皇奶奶不会生气。”朱瞻基坚持道。

宫娥只得去通禀,谁都知道朱瞻基这大孙子是徐皇后的心头肉,任是责罚谁也不会责罚朱瞻基的。

待宫娥进去的时候,方才发现徐皇后竟是已经起来了。

听了宫娥的转述,徐皇后的脸却有些阴沉沉的,没个高兴模样,也不晓得是病得还是其他原因。

“让他和他娘进来。”

朱瞻基闻讯,兴奋得蹦蹦跳跳,跑得飞快,眨眼就进了内殿,见徐皇后坐在妆台前,身旁宫女正在仔细地化妆,他欢喜地跑过去,扑进徐皇后怀中。

“奶奶!”

徐皇后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只道:“你今天怎么入宫了?”

朱瞻基抬起头来,笑嘻嘻道:“因为孙儿听说奶奶病了,特意昨晚就熬了汤给奶奶喝,奶奶喝了汤病就会好了哦!”

身后的儿媳妇张氏从放下的食盒中端出汤递到面前,殷切地看着徐皇后。

徐皇后看着面前那碗热气腾腾的汤,感觉一颗心暖洋洋的。

她接过来,轻轻吹了吹,然后抿了一口。

汤是甜的,味道清新甘冽,很适合她现在的身体。

徐皇后微笑道:“汤不错。”

朱瞻基松了一口气,笑容灿烂道:“那奶奶就多喝点,早点好起来哟!”

徐皇后看着孙子天真无邪的模样,心底涌上一丝难过。

她未尝不晓得张氏带着孙子打亲情牌是什么意思,可眼下是是非非混乱不堪,她又能做什么呢?就连娘家都不见得能保的平安,凡事也只能尽力而为吧。

可徐皇后终究是心软了,瞥了一眼张氏,对贴身宫女只道:“去跟陛下说,瞻基来了。”

“都坐吧,待会儿陛下兴许还来呢。”

她今天带朱瞻基入宫的目的就是如此,一声没吭的张氏这下子顿时放下心来,连忙陪着笑坐在了边上。

然而张氏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便马上接到了令她仿佛五雷轰顶一般的消息。

朱棣命皇长孙朱瞻基移居宫中,由徐皇后亲自照顾,而令大皇子妃张氏回府,好生闭门思过。

第508章 验收

京察的大棒最终在两天后落到了京官们的脑壳上,罢黜、贬谪、勒令致仕共四十八人的结果,直接把所有沉睡的心灵都敲醒了。

而随后发生的不同寻常的事情,以及《明报》上耐人寻味的风向,更是让人意识到,随着经济改革的初见成效,变法在政治上的深入,也愈发不可阻挡了。

洗涤旧尘,万物革新。

“新年新气象,总该梳洗一番,不该是尘满面、鬓如霜嘛!”

看着衙门里来回搬家具、运文件的杂吏差役们,姜星火一边自己擦拭着桌子,一边也是难得调笑道。

为了跟各部作区分,总裁变法事务衙门里的内设部门的长官,用的依旧是带有临时差遣性质的“提举”前缀,而这种东西,属于比较含糊的概念,既可以让你长长久久地待下去,到了后来甚至就演变成了常规官职,比如明代的总兵、巡抚、总督也可以就是个临时差遣,权力虽然很大,但哪天撤了也就撤了,官面上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但不管如何,事情还是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总裁变法事务衙门的两个副总裁官,定国公徐景昌、荣国公姚广孝,分别提举工业司和商业司,而市舶司则是原来的浙江参政赵羾转任,银行司便是大明银行的朱恒负责提举。

除此以外,明报所的大使(正八品)由郭琎升任,负责《明报》相关事宜,柴车则继续留在姜星火身边负责文书机密。

四个司里,除了银行司整体规模比较小、业务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其他的司规模就相对较大了。

例如工业司,下面就合并了原属于工部的兵器局和铸炮所(下辖冶铁场),以及内廷的兵仗局,除此以外还有一众矿山、工坊、制造所等。

市舶司就不用说了,重启的广州“怀远市舶司”,泉州“来远市舶司”,宁波“安远市舶司”都直接归属到了这里,赵羾对海贸颇有心得,用起来倒也得心应手,除此以外,便是远洋商品保险、期货等业务监管,也在市舶司的职责下面。

至于赵羾本人的提拔,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自己给皇帝一个被人攻击的借口也好,干脆挑明了主政时用人不疑的态度也罢,总之,人是用了,而且姜星火主政的这段时间,还要接着用不少人。

商业司规模大,但相对其他衙门的其他机构而言,可谓是百废待兴洪武朝就是严重的“重农抑商”,而如今随着210万两赌约的完成,风口开始悄然转向“四民皆本”和“开海裕国”,可国内的商业由于基础本来就差,再加上靖难四年对国内经济的破坏,基本就是接近零起步了,对姚广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嗯,不过往好了说,这叫“有足够的上升空间”。

“三件事。”

老和尚看着擦桌子的姜星火,慢吞吞地说道。

“说呗。”

姜星火擦得愈发勤快了,恨不得把这破桌子擦得锃亮。

“今年军费支出很大,修北京城、削藩、北征蒙古,这些都是大头,所以国内的商贸,尤其是南直隶核心区域的商贸,必须要搞活起来,不然光靠海洋贸易肯定不够,盐税那也得接着动。”

“我晓得,先铺路嘛,工坊传来消息了,水泥路大约也就是这两天,弄好了开春趁着雪化了、天气转暖,就赶紧开始铺。”

一般来说,水泥路通常是夏季开始铺的,有的选肯定不会选择春季,因为开春的时候地面还是会受到低温的影响,继而产生皲裂、起砂等情况,而且水泥地面在受冻以后,也影响使用寿命,夏季则没有这么问题。

但考虑到江南夏季的梅雨期是没法铺路的,而铺路又是个大工程,所以肯定要在开春之后到梅雨来临之前,把这件事办好。

要想富先修路,想让国内的商贸往来流传顺畅,那么在最繁华富庶的江南,是一定要构建起点对点商道网络的,大路在主要府县之间贯通,如此商业才能重新恢复。

“这么规划如何?”

姚广孝把一张堪舆图递给了姜星火,上面用炭笔勾勒着一条线。

南京-龙潭-丹徒(镇江府城)-丹阳-武进(常州府城)-无锡-望亭-浒墅关-长洲(苏州府城)-昆山-嘉定-上海-华亭(松江府城)

后面的虚线则画着嘉兴、湖州、钱塘、绍兴、宁波等地。

“今年半年肯定铺不完。”

姜星火只看了一眼,就很笃定地说道。

原因无他,这条路他自己用腿脚丈量过,地图上看着是平原没错,但里面有不少丘陵湖泽,虽然是大明的南方核心经济区域的最优商道线路,但想要上半年铺出来这么长的路,那是不可能的。

“没指望今年一口气干完,规划一年半干完就不错了,分段铺,今年先把南京-龙潭-丹徒(镇江府城)-丹阳-武进(常州府城)这一段铺好,武进是大运河南北交点,这样就相当于把南京和南京以西的商贸,都汇入到京杭大运河这个‘大动脉’里了。”

“其实我觉得”

姜星火终于放下抹布,仔细端详了一下地图,沉吟半晌方才说道:“光是从经济交流的角度,西段的意义不大。”

“原因也简单,西段从南京到丹徒这段,其实有长江水道作为航线,虽然从南京开始铺路汇入京杭大运河的运输网,政绩看起来好看,可实际上细细深究,真不如从东段开始铺,甚至从浙江的宁波、绍兴、钱塘、嘉兴、湖州,一直铺到松江府的华亭、上海,这样带来的经济意义都比铺西段要大得多。”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