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夕问道:“还可以是什么意思?”
施成想了想说道:“用床弩是可以杀死鲸鱼的。只是床弩在海上的威力,与他在陆上的威力是有区别的。我疑心这床弩在海上不好用。会受潮,只是而今还不好验证。要等一段时间才知道。”
何夕皱眉,叹息一声,说道:“我会想办法的。”
弩箭局限性太大了。
用床弩发射长枪,长枪后面带着绳索,或者封闭的木桶。当刚刚发行鲸鱼的时候,将长枪连带木桶钉在鲸鱼身上,因为木桶之中有空气,鲸鱼下沉就会变得很困难。
当然了,如果鲸鱼太大,一两个木桶是不行的。
就要多上。
一旦鲸鱼不能下潜,捕鲸船就一直跟着鲸鱼。这个过程,就好像钓鱼溜鱼一样,不过这鲸鱼太大了。
鲸鱼不住挣扎,等他流血过多,精疲力尽,或者死了,就会浮在海面之上,这个时候再发射带着长索的长枪,将绳子钉在鲸鱼身上,将鲸鱼拉过来,固定在船只一侧。过这拖回港口。
这就是捕鲸整个过程,两种弩箭在使用的时候,也有可能一起用。总之,床弩在捕鲸过程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可以说床弩的威力,对于捕鲸这个活动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
但是弩箭,不管什么样的弩箭,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开始就讲过。那就是不能适应潮湿的气候。不管弩箭的威力多大。哪怕是床弩,他们用的也是牛筋牛皮。
一旦受潮,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何夕细细回想,他记得西方人捕鲸,好像用一种炮,打在鲸鱼身上,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但是这个炮是怎么设计的。何夕一时间想不明白。不过,他而今也不为这一件事情烦恼了。
毕竟他已经脱离一线科研很久了。
他手下已经有葛天工为首,大概几百的人科研团队。这样科研团队的能力,在后世看来,很好笑。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豪华天团了。何夕决定,将这个课题下放给他们。
看看效果。
除却这两个问题之外。
捕鲸上的问题,就解决的差不多了。如何寻找鲸鱼,如何捕捉,等等,已经形成一套可行办法。虽然不敢保证今后,每一出航,都能满载而归,但是已经算是进入正规了。
何夕也就不用太操心了。
一番慰问之后,何夕离开了这里。朱雄英忍不住问了一个,他想了很久的问题。说道:“大人。自古以来都说,鲸乃代表着人中贵人。杀鲸鱼这一件事情,如此传到京师之中,你不担心吗?”
何夕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有想过。
朱雄英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来由的。最著名的事情,就是秦始皇了,秦始皇射杀大鱼,这大鱼就很可能是鲸鱼。但是秦始皇的下场如何?也就不用多说了。
甚至朱雄英说的已经够含蓄了。
什么人中贵人,分明是指王侯。
何夕这边大规模杀鲸鱼,一旦某一个贵人出事了。岂不是坐实了何夕罪过。会带来意料之外的反对声的。
何夕说到:“子不语,怪力乱神。”随即何夕一笑,说道:“再者,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这一点陛下是知道。你觉得陛下知道了。会怎么想?”
朱雄英在南京的时候,与朱元璋接触不少,还跟着朱元璋种过地,对自己皇爷爷是什么样的人,也是有自己的判断的。也觉得,谁要是因为这种神神怪怪的事情,来妨碍百姓吃肉。
估计天下人就要看他剥皮充草了。
何夕下船的时候,几条鲸鱼已经被很多人解刨得差不多了。大块的肉开始腌制,各种做法都有,多余的分给百姓,作为百姓的报酬。还有很多其他的产品,比如鲸鱼皮,鲸鱼油,还有鲸鱼的骨骼等等。都是有用处的。
真是一鲸落,万物生,喂饱了很多百姓。
虽然说,捕鲸这一件事情在后世是罪恶的。那是因为后世的鲸鱼杀得太多了。而这个时代鲸鱼数量众多。何夕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任何环保理念都要以人的生存为第一位的。
而不是相反。
只是何夕看着血淋淋的场景。总是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
忽然一阵恶臭传来。却是一些白色的物体。何夕远远看见,下意思问道:“这是什么?”
朱雄英捂着鼻子说道:“能是什么?应该是鲸鱼的肠中之物。”
到底是读过书的,将屎说的如此文雅。
何夕心中一动,暗道:“我想到了。”
何夕想到的不是别的。而是龙涎香。这是香中极品。味道好不说,有一个不好明说的功能,就是助兴男女之事。这种功能何夕原来是不知道。因为后世的何夕,对于龙涎香,从来是听过,见过图片,没有接触过实物,更不要说用过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