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在是因为官府给出的工钱平均比民间的工坊高出一成之外,而且还管一日三餐!
工坊在官府的内卷之下,也只能保证一顿中饭而已。
而应天府的一日三餐,就可以为被雇佣的百姓们家中节省下来一大笔支出。
只是官府需要的人力终究是少的,更多的百姓还是进到了民间工坊里。
只是不论赚多赚少,现如今大家伙总是能多几条路子赚钱养家。
这是另一个样貌的热闹。
在几名被雇佣在龙湾码头打扫的百姓注视下,张辉领着几名锦衣卫官兵,从江船上下来,踏足这座已经彻底成为官用的龙湾码头,骑上码头上随时背着的马匹。
贴着应天城的城墙,一路向东,自皇城北边的太平门入了应天城。
邹学玉终究是在他离任应天知府,上任直隶总督大臣之前,将朝廷军马信差入京禀奏的路线,从应天城里给弄到了城北的城墙根底下。
为此,应天城周边的百姓力夫们,家中又多了一笔进项。
张辉一路进了皇城,直入皇宫大内。
文华殿。
张辉没有见到皇帝陛下,而是在宫中亲军的提醒下,到了文华殿见到了太子殿下。
他已经到这里许久了,并将西南的事情原委详细说明。
朱标几乎没怎么说话,只是时不时针对几个要点询问了一下。而在得到张辉的进一步解释之后,便继续让对方说下去。
“所以,这件事情就是这样的,还请殿下明晓。”
终于,张辉结束了所有的禀报。
这时候他才有机会,悄悄的打量了一下周围。
大概是因为文华殿离着东宫和内阁最近,加之过往的用途,这里就渐渐成了太子处理国事的地方。
几名在内阁当差的朝中官员,这时候正在周围忙碌着整理成堆的奏章案牍。
朱标盘坐在案几前,他的面前是无数的案牍堆积成山。
西南的事情已经被张辉带回来了。
真相是那么的简单,却又那么的充满戏剧性,这是让朱标没有想到的。
他轻轻的转动着拇指上的扳指,目光微微下沉,眼睑眯起,似是在思考着对西南土司境内动乱的最终裁决该当如何。
半响之后,就在张辉已经有些疲倦困意的时候。
朱标终于是缓缓开口:“西南土司之乱,孤未曾想过竟是这般。但既然如今已是民心所向,朝廷便不能不管不顾,当以天下百姓为重,不论中原百姓还是土司百姓,都是我大明子民啊。”
张辉眨眨眼,抓住了太子爷这段话的重点。
民心所向。
只不过他是锦衣卫,是皇室的爪牙,只能有执行权,而没有建议权。
太子爷不问只说,又没让自己退下,那自己就当什么都没有听到。
张辉如此想着。
朱标却是抬起头:“你觉得如果这个时候对西南土司开战,朝廷派遣大军清剿西南土司,彻底改土归流,顺应民心,战局当如何进行?”
太子爷这是在问自己?
张辉有些茫然的抬起头,眨了眨眼。
朱标像是想到了什么,挑动眉头。
“倒是孤问错了人,你哪知道如何统兵决策数道土司之事。该是让你好生待在锦衣卫,多为太医院那边弄些好东西出来才是。”
张辉愣了愣。
太子爷这话太让人有些琢磨不透了。
不过这时候朱标却是面带笑容,轻声道:“去,叫了太孙过来,孤要与他说些事。”
……
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家三口,各怀心思
张辉领命,后退着出了文华殿。
但他并没有走多远,就找到了正在东宫门前的朱允熥。
此时的朱允熥正带着自己的傻儿子好闺女。
内廷嬷嬷、宫娥、太监们林林总总一大帮,都离着远远的,不敢打扰了天家亲情。
个头已经窜高许多的二十三皇子朱桱,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宽阔的广场上撒开腿的到处乱窜。
朱允熥正在满脸担忧的盯着自己的傻儿子。
女儿朱茯苓将玩具放在一旁,看着越来越‘老成’的哥哥,不明白为什么哥哥不喜欢玩这些玩具。
朱茯苓伸出肉嘟嘟的手指,指着自己的哥哥:“笨!笨笨!”
朱文圣屁股坐在地上,两腿岔开,双手搭在腿上,脸色有些凝重,皱着眉,望着自己的傻妹妹在那不停的叫唤着,只觉得嘈杂无比。
“阿巴阿巴!”
朱文圣屁股用力,身子向上挺了一下,冲着朱茯苓喊了一声,示意妹妹不要再这么呱噪了。
女孩子就该文静贤淑的才是。
朱茯苓撅了噘嘴,觉得自己的哥哥真的没救了。
哼!
小丫头嘟囔了一声,转过身自己玩着面前的布娃娃。
闺女是正常的。
可儿子却让人觉得像是个傻子。
朱允熥不免有些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傻了。
“阿巴阿巴!”
“阿巴!”
正当朱允熥忧愁着儿子是不是傻了的时候,朱文圣已经是转过脸抬起头,冲着坏父亲喊了两嗓子。
朱允熥低下头,冲着儿子眨了眨眼。
朱文圣手指抬向坏父亲,又转向面前的妹妹:“阿巴阿巴(你快管管妹妹)!”
大概是不曾注意,一道晶莹剔透的口水,已经是从朱文圣的嘴角滑了出来。
朱允熥轻叹一声:“真是个傻儿子啊。”
朱文圣眉毛皱的更紧了一些。
这个坏父亲好像很蠢的样子,竟然不知道去管一管妹妹。
朱文圣低下头,小小的脸上满是愁容,不禁低声叹息着。
这个家问题太大了,可自己还没长大到能当家做主的时候啊。
一家三口,各有各的烦恼。
可是落在旁人眼里,这画面却是十分温馨。
张辉走过来的时候,唯恐打搅了这份温馨,压着脚步到了朱允熥的身后,躬身低头小声道:“殿下,太子叫您过去文华殿,商议西南诸土司一事。”
朱允熥转过身,看向不过半月就回京的张辉,脸上露出好奇:“西南的事情都查清楚了?”
“回殿下,查清楚了。”
朱允熥回过头,冲着远处的几位教养嬷嬷招了招手,指指地上的两个屁孩子,便转过身往文华殿方向走过去。
他很快就将最近的事情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而后轻声问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张辉如实说道:“原因就是土人们希望能和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样,接受朝廷的新政。而后在西南部分军中将领的授意下,土人们便觉得土司官员们想要继续压榨他们,所以才不愿接受朝廷的新政。”
他这话刚刚在文华殿的时候,就已经和太子爷说过一遍。
张辉没有选择替陈军他们那些西南的将领们隐瞒真相,就算他现在不说,这件事情到最后,朝廷还是会知道真正原因的。
倒不如现在由他直接说出来,还能为陈军他们挣个一心为国的憨直。
朱允熥笑了笑。
这样的结果,确实出乎自己的意料。
“这是都有上进的心思,孤也不好阻拦了他们的上进心不是?”
朱允熥默默的说了一句,眼神却是闪过一道流光。
张辉沉吟了片刻,觉得太孙这话,大概是已经在心里将陈军他们的先斩后奏,在背后推动西南土人和土司官员发生冲突的事情,给揭过去了。
想到陈军营中那些军户孤儿,在对方的照料下,都长得很好,张辉这时候心中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然而朱允熥却是很快又说了一句:“不过也算是他们没将这上进心用错了地方。”
说完之后,朱允熥便不再多言,径直往文华殿而去。
落在后面的张辉却是心中一紧。
太孙这话却是有几分警告的意味了。
要是陈军他们为了上进,而将这份推动西南土司生乱的心思,用在了国中别处,恐怕就不是一个上进心的问题了,而该是是否有谋逆之心的考量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