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哗啦啦。
河水被那跳进水中的人两手不断的划开。
等那人到了位置,便是深吸一口气冲着水下扎了一个猛子。
旋即,水面上安静了下来。
郭玉闯手中的鱼竿也松了下来,周围几人则是纷纷伸头看过去。
“是那兴县来的人?”
周云坤看向手中还握着钓竿的郭玉闯。
太原知府宋生贵回头看了一眼,然后点点头道:“是那人,倒是想不到这人竟然如此果断啊。”
长孙贡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倒是个敢拼的。”
郭玉闯脸上露着笑容,照旧是风轻云淡的模样。
“该不会是溺了吧。”
李文相望着平静的水面,在一旁打趣着。
这时候,只见水面忽的炸开一团水花,那身穿锦缎的兴县商贾,已经是双手紧紧的扣着一尾小臂长的大鱼,满脸喜悦的钻出水面。
李文相不由惊叹了一声:“竟然叫他给抓住了!”
而那人也已经是一口扣进鱼鳃,一手划着水游到了栈桥下。
岸边这时候也已经有人赶了过来,伸手将其从水中拉了上面,眼中带着浓浓的佩服。
这人却是不敢停歇,双手捧着鱼就跪在了郭玉闯身后。
“参政,鱼钓上来了。”
郭玉闯转头脑袋看向左右众人,随后低头看向跪在自己面前,双手高高捧起那尾大鱼的兴县商贾。
兴县商贾低着头,胸口下的心脏却是剧烈的跳动着。自家儿子的前途,家族的前途,现在都被自己举在这双手上,是成是败皆看今日了。
郭玉闯望着眼前的商贾,目光平静。
似这等求取荣华富贵的人,他看的太多太多了。
这些人想要什么,他也一清二楚。
“开春之后,玉林卫的粮草就让你去筹措运送了。”
他淡淡的一句话,却是叫这兴县商贾满脸欣喜,双手小心翼翼的将鱼放下,叩拜在栈桥上。
“小人多谢参政。”
郭玉闯挥挥手:“这鱼太大,你带回去吃吧。”
“小人定是连鱼骨也炸酥了一并吃进肚子里。”
郭玉闯点点头,再看左右众人。
长孙贡率先起身,卷了卷衣袖便迈出脚步往岸上走去。
余下几人亦是纷纷起身,跟随上去。
等到栈桥上空无一人,那跪在地上的兴县商贾,这才敢缓缓抬起头。
见不到栈桥上再有人,兴县商贾便小心翼翼的转过头。
此时,岸上同样是看不见一个人。
只余下他一个人,和面前躺在栈桥上,时不时用鱼尾无力拍打着栈桥的大鱼。
……
第五百四十六章 孤来了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逝着。
太原城外,已经日头高照。
汇聚在南城外官道上的人也愈发的多了起来。
好事的百姓离着远远的,等着看清官府今日到底是要做什么。
阳曲县县令岳兴会已经瞪的两眼发直。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些年太原城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作为参与者之一的岳兴会一清二楚。
皇太孙又是怎样一个人?
那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啊。
且不提当初浙江道,半座官场在皇太孙手上被清理干净。
就说今年河南道发生的事情,整个河南道上上下下来了一次大换血,三司衙门尽数被查处问罪。
前些日子,皇太孙在河南府查出河道事故的真相,就地处斩了数百名安乐村村民。
那可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呀!
听闻,当时洛阳城西的血腥味,整整五日不曾散去。
盘旋在天上的秃鹫,更是日日不走。
洛阳城围观百姓,夜夜噩梦难眠。
一想到那些人竟然要将皇太孙给请进太原城,岳兴会心中就是一阵的突突。
这是自己能参与的事情?
眼下大明才立国不到三十年,他们竟然就要做出那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岳兴会望着前方空荡荡的官道,又望向汾水方向,心思一阵的忐忑不安。
“布政使他们来了。”
先前去安排事情的阳曲县丞,闪身弯腰进了凉棚里,凑到县尊岳兴会的面前低声禀报。
随着时间的临近,岳兴会心脏突突的跳着,突然听到县丞来报,立马是站起身,瞪大了双眼看到对方。
“不该来的人没来吧。”
岳兴会压低了声音,眼睛死死的盯着县丞。
阳曲县丞摇头道:“只有咱们官府的人,李府那位和上官家的都在人群里,凑不过来。”
岳兴会目光凝重,想了想,最后也只能是挥了挥衣袖:“随我去迎布政使他们!”
丢下话,岳兴会便挥袍出了凉棚,阳曲县丞等人立马跟了上来。
当众人随着岳兴会走出凉棚,却见这位县尊老爷竟然又在外面停下了脚步。
只见岳兴会转过身,看着官道旁已经搭起来的台子,正在等着一旦太孙到来便敲锣打鼓的两班太原锣鼓。
阳曲县丞轻步上前,小声道:“县尊是要现在就敲打起来?”
岳兴会没有任何的动作,只是看了县丞一眼,便重新转身,往正在过来的三司衙门上官那边过去。
阳曲县丞心领神会,知晓这是县尊为了讨好三司的人。
他赶忙回头看向县衙的人:“让那边都动起来吧,都卖点力,动静弄得大一点!”
县衙的人立马点头领命,转身跑向台子处。
阳曲县丞等人这才继续追赶已经走出好一截的县尊岳兴会。
不多时,阳曲县的人还没有迎到山西道三司的人,台上两班太原锣鼓已经是敲打了起来。
一时间,官道上好不热闹,锣鼓喧天,一派祥和。
赶在前头的岳兴会已经是远远的就看到了走过来的山西道三司主官。
岳兴会的脸上立马堆满殷勤的笑容,再次加快脚步赶上前去:“下官阳曲县县令岳兴会,参见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参政、府尊,见过李先生。”
大明堂堂的一县正印县令岳兴会,此刻姿态格外的低,连带着那副腰身也好似是快要弯到了地上。
上午结束了垂钓之后的山西道布政使长孙贡,此刻的心情显得很是不好。
毕竟,李府养的那些小马儿,确实能让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欢喜起来。
长孙贡望着远处已经动起来的两班太原锣鼓,眼中带着赏识满意的神色看着岳兴会:“岳县令果然是公忠体国,听闻今日早早的便亲自赶来此处,操办迎驾的事情。”
作为阳曲县的顶头上司。
太原府知府宋生贵在一旁笑着道:“阳曲县这两年做的很不错,全赖岳县令主政一方才能有此成果。”
岳兴会颔首,脸上带着惶恐,赶忙推辞道:“下官不过是做些分内之事,阳曲县如何,太原府能有今日盛况,皆是因三司衙门和府衙的上官们,下官不过是遵令行事罢了。”
“咦!可不能这般自谦。”山西道按察使周云坤摇头摆手道:“上头说的再多,那也得下面人用心仔细办事才成。若是你阳曲县阳奉阴违,又何来这太原城今日。”
被山西道最大的官如此夸赞,岳兴会早已经是心神恍惚了起来。
周云坤却是转头看向长孙贡:“今年朝廷在弄京察,是秦王爷操办的。依我看,等明年开春,朝廷解印,布政使司衙门倒是可以依照情况梳理出来一份奏疏,为像岳县令这般做实事的人请功。”
长孙贡眼神不明,只是在周云坤和岳兴会两人身上扫了一眼。
这位阳曲县县令是周云坤的人,长孙贡心知肚明。
哪怕是在山西道,衙门里也是有着区别的。
长孙贡笑了笑,随口道:“等过来年关再说此事,眼下先接驾。”
说着话,长孙贡已经提步走向前头。
没几步后,长孙贡又开口道:“让锣鼓班都停了吧,这是为接驾太孙准备的,现在敲敲打打的像个什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