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大明嫡子 > 第641页

第641页(1 / 1)

('

吉野寺麻彻底的心灰意冷。

他熟悉这些明人,知道他们的说话方式。

李景隆的意思,绝不是没了倭国,那些倭人便不能称之为倭人了,也就没了倭人。

而是那些倭人,真的会伴随着倭国一起消亡。

“令。”

站起身的李景隆,立于废墟之上,望向城外早已开始重新集结起来的大军。

一声令下,传令声层层下达,最后变成了一股洪流声。

铁铉止住了军中司马和书吏们上前,起身走到了李景隆的身边。

李景隆望向城外的大军,沉声道:“今日,大明灭一国,尔等皆为灭国之功臣!”

“大明威武!”

大军山呼,回应着大将军嘴里的灭国之功。

李景隆锋芒显露:“今日,大明除倭国之名!通令东征大军上下,凿界碑,书大明瀛洲道,立于四方,扬我大明威,诉我大军赫赫战功!”

“大明威武!”

李景隆最后道:“传令三军,本公暂代朝廷赐酒赏肉三军,中军亲卫营今夜戍守。”

酒肉似乎远比其他的一切,在这个时候更能鼓舞士气军心。

整个战场上,山呼声彻底的躁动了起来。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远在东海之外的小小瀛洲。

再大的战场,再多的流血,也到不了海对岸的大明,更进不了日益繁华的应天城里。

龙湾码头上,每一日都是船帆挂满,栈桥拥挤。

码头两侧的空地接连不断的被开辟成为停货地,却总是装不下那海量的货物。

红头发、白头发、金头发的商贾越来越多。

甚至于,外金川门后,开始出现了以外商为主的居住区。

今天没有在上元门外挖沟的应天知府邹学玉,带着府衙官员出现在了外金川门外的龙湾码头上。

望着人头攒动,货物堆积成山的码头。

邹学玉眉头微微皱紧,望着杂乱无章的龙湾码头:“这里需要整改,要大改。官商民皆混在一起,更有军马往来,如此混杂,岂不是要误了朝廷的大事?”

“让让!”

“都让让!”

“紧急军报!”

“都让让!”

远处,码头栈桥旁刚刚停下的一艘战船上,冲下来数名官兵,在拥挤的码头上不断的高声呐喊着。

邹学玉眉头皱的更紧:“你们都看看,这样是不成的!”

忽的,邹学玉张开了嘴,望着那些在人群中穿梭的官兵。

“这是哪里来的军报?”

邹学玉转头看向府衙随行的官员。

一人垫脚仔细的瞧了瞧那停靠的战船,疑惑道:“回知府,想来……应该是东征大军那一路的军报吧……”

邹学玉手一颤,也没有要继续视察龙湾码头的心思,当即转身:“走!回城!叫了一府两县的人全都到衙门,今天应天城怕是要闹腾的紧!”

……

第四百五十章 前所未有的大明

从东海之外乘船而归的报捷官兵们,脚下不停,手持军令一路畅通无阻直入应天城。

外金川门大街、金川门外大街、金川门内大街、鼓楼外大街、黄泥岗、鱼市街、三眼井、莲花桥、洪武街、珍珠桥、西十八卫、西皇城根北街。

东征大军的官兵们,一路到了西华门外。

“东征大军捷报!”

领头的官兵张着已经干燥发热的嘴,冲着城门下的禁军喊了一声。

戍守城门的禁军们心中一跳,连忙搬开阻拦,开启城门。

朝廷各方大军的军报,历来都是畅通无阻的,更何况是这样的捷报,没人敢阻拦下来。

……

啪嗒啪嗒啪嗒……

文渊阁里,脚步声频频。

四位内阁大臣尽数在场,吏部尚书翟善、户部尚书郁新、兵部尚书茹瑺、工部尚书王儁、刑部尚书祁著、左都御史蒋毅、通政使来征一一被叫入内阁。

另有上林苑监正袁素泰、五寺卿悉数到场。

而除了文官之外,大都督府下的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以及在京功勋,亦是尽数到场。

“东征大军创灭国之功?”

从未如此人满为患的内阁之中,身着显赫大红袍的袁素泰,脸上带着喜色,轻口询问了一句。

东征大军回京报捷的官兵就单膝跪在屋内,感受着周围一众大佬所带来的压力,只觉得比深陷最险恶的战阵还要有压力。

解缙望了望密密匝匝的人群后面,那里是内阁门外空荡荡的庭院。

任亨泰望着满屋子的人,笑着脸看向袁素泰:“少师请坐吧,上林苑那般多的事情还要少师每日操心,实在辛劳。”

满屋子尽是朝廷的部堂大员,正印堂官。

但任亨泰偏偏只叫袁素泰坐,可在场众人却没有一个人有意见。

袁素泰凭着拉高粮食产粮的功劳,就足够死后配享太庙了,和这样的人物争比,那完全是属于傻子。

借调在文渊阁当差的翰林们,亲自搬来了凳子,放在袁素泰的身后。

袁素泰心知推脱不掉,便只好拱拱手坐下。

这时候,解缙方才开口:“诸位也都坐吧。想来殿下也快要过来了,诸位稍安勿躁。”

有了次辅的一句话,众人这才面露笑容,一一寻了位子坐下。

吏部尚书翟善有些羡艳于四位任亨泰四人,自己分明是国朝的天官,品级上更不曾低矮,但如今新政当下,内阁新立。

朝廷里便是从未曾明旨过内阁的规格,但规矩却已经悄然的立了起来。

天官又如何,在内阁也要有了等着人家搬凳子。

内阁四人中代表大都督府的徐允恭,左右看看今日里人满为患的内阁,虽然他已经极力的克制着心中的喜悦,但红润发光的脸颊,无不在诉说着他内心深处的欢喜。

今天是属于大明朝武人们的高光时刻。

灭国之功,是大明的将士们送回来,献给君王的。

徐允恭压制不住的,目光一次次的看向坐在一起的朝堂勋贵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蹬蹬蹬。

内阁外,终于是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群的人从外面赶了过来。

朱允熥身上还带着奶香味,胸口上还湿了一大块,不曾来得及更换衣裳,就急匆匆的自乾清宫那边赶了过来。

在他身后,是朱高炽一个人。

随行的护卫们,则是停在了门外。

朱允熥走进屋内,也不等在场文武开口,便当下压压手说道:“都坐着吧。陛下让孤转告,陛下他本该是亲听这捷报的,只是乾清宫那边有事缠身,便让孤先过来听一听具体,也与诸位定下瀛洲道的后事。”

虽然皇太孙让大伙不必起身,但在场众人,包括任亨泰四位内阁成员,却是纷纷拱手起身。

任亨泰作为现如今大明朝堂的领班大臣,躬身上前,满脸悦色:“东征大军创立灭国之功,乾坤而定瀛洲道,臣为大明贺,为陛下贺,为殿下贺。”

朱允熥摆摆手,见着在场众人一个个站着不动,也只能是寻了主位坐下。

任亨泰这才轻咳一声,看向那回京的东征大军官兵:“你且再与殿下说清了瀛洲道那边的详细。”

说完之后,任亨泰自己才落了座。

等到他坐下,在场的其他文武便一一坐定。

朱允熥和颜悦色,看向脸上挂着紧张的报捷官兵,轻声道:“说吧,早点说完了,宫里头才好赐下赏赐,你们也好自去吃喝。”

那官兵是第一次见到这般多的朝堂大员在身边,也是第一次见到皇太孙殿下。

不过,皇太孙殿下却没有戏文里的那等森严威武,倒是显得很是和善。

官兵深吸了一口气,便将瀛洲道带回的消息重新梳理了一遍,在这文渊阁里一一道来。

“回殿下,月前东征大军乘水师战船抵达瀛洲道外海,接大将军令,水师分兵三处,筹备一举鼎定瀛洲道局势。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