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大明1805 > 第913页

第913页(1 / 1)

('

而且管理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朱迪镧感觉迷惑。

官厂会集中建设房屋,早期似乎是集体宿舍,但是很快就变成了独立公寓。

再后来就变成了常规楼房,现在已经变成了独立院落。

官厂在郊区有大片的员工住宅区。

员工入职就可以申请租住,一整个院子的月租金只有五银钞,能住一大家子人。

关键是,在工厂工作满十年之后,就可以不用再付租金了。

工作满二十年之后,院子的产权会直接转交给个人。

也就是说,一旦进入官厂,也就不用考虑自己准备房子的问题了。

住宅区集中,所以有统一的班车接送。

住宅区还有工厂办的学校,小学和中学在工厂范围内就有。

在一个府或者几个府的范围内,还会有一艘工厂办的大学,或者是与工厂合作的大学。

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到这些学校上学会有额外补贴。

就算是拿不到大学的奖学金,工厂提供的补贴也能把学费降到五十银钞以内。

而工厂的普通产线工人,试用期内旧有三十到四十银钞的工钱,转正后之后直接提到五十银钞。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工钱就能支付一个孩子全年的学费。

新手工人拿到的五十银钞的工钱就不算低,关键是他们没有特别大的硬性开销。

最多就是买辆汽车了。

想要买个普通的要半年工钱,买个好点的要攒一年的工钱。

与此同时,工厂和住宅区内,还有“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共享货车”。

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凭工卡借用。

工厂内和住宅区还有自己的医院,医药费用还很低。

工厂和住宅区内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包括计算机厅和电影院等等。

工厂还有后勤部,负责工厂和员工住房的维修和养护,还会给员工介绍对象,给员工的孩子牵线搭桥。

工厂高有自己的婚庆队伍,有自己的餐饮队伍,有自己的生活物资供应链。

大量的生活基础花销可以用工厂提供的服务。

不是工人完全不花钱,而是可以在工厂现有的设施和服务基础上提供。

走财团内部的流通渠道供应,还是集中采购和供应的性质。

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低价采购,减少了不必要的民间交易环节,工人们最终的生活成本降低了。

按照朱迪镧的了解,一个工人拿出一半的工钱,就能够应付他们一个家庭的衣食开销了。

年长一代的工人,还想着把另一半工钱存起来,但是年轻一代的工人很多就想着吃喝玩乐了。

关键是,普通人生活的基础物资,最常见的社会生活和娱乐活动,工厂和住宅区里面都能够提供。

普通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各种事情,被集团一手包办了大部分。

普通工人已经不需要专门费心去考虑怎么应付。

朱迪镧对于这个状态有些迷惑。

所以带着这些迷惑,又去参观了民间的汽车厂,以及民间的汽车配件厂。

然后朱迪镧就体验到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民间工厂的东家绝大部分都是单纯的发钱,工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都与他们完全无关。

工人要自己拿着房票,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买房子,或者自己买地皮建房子。

工人要自己给孩子找学校,自己支付所有的学费。

工人要自己准备上下班的车辆。

朱迪镧问了几个东家后,得知曾经有民间的东家们尝试模仿官厂,为工人提供各种生活层面的服务。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由于体量上的巨大差异,他们提供相关服务的成本极高。

官厂工人众多,数以千万甚至亿计。

官方可以自己投钱建庄园、开餐饮公司、婚庆公司,自己建设学校和医院。

成本摊薄下来之后其实很便宜。

民间厂商只有一地一厂,提供相关服务都要与相关行业打交道,购买他们的服务。

总的使用成本远高于官厂的投入。

再加上民间工厂的工人不稳定,很多人都想着积累经验跳槽去官厂。

也很难为工人提供可以转移归属的住房。

最终民间厂商都默认只给工钱,其他一概不管的经营策略。

反而是这样让他们降低了经营成本。

有些民间工厂,如果经营的产品有竞争力,最终底层工人的工钱可能比官厂还高。

但即便如此,民间工厂上工人,大部分还是想跳槽。

朱迪镧问了很多工人,还问了一些民间厂商的基层管理人员。

很多工人可能说不清楚,但是管理人员通常是能说会道的。

朱迪镧通过与他们交流理解了他们的心态。

“民厂是工作,官厂是生活。”

在民厂干活,唯一目的就是赚钱,然后区建设自己的家,自己和后代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至于官厂,官厂本身就是家了,只要进了官厂并稳住,自己这辈子甚至后代的事情都不需要操心了。

但是民间厂商的东家们又是怎么想的?

第607章 官厂子弟与民间东家

“殿下您是不知道,我们民间经营是真的是很艰难……”

林海东,一个小有规模的民间座椅工厂的东家,在自己的会客室里面跟朱迪镧唠嗑吐苦水。

朱迪镧是皇子还是本地基层官员,本地再大牌的人都不能不见。

虽然不至于和古典时代那样供起来,但是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至少也得是客客气气的。

哪怕朱迪镧只是个未满十五周岁的孩子,也要认真对待。

甚至于,正是因为朱迪镧未满十五周岁,就已经出来实训了,更让相关人员更加重视。

大部分人都知道皇子的教育模式,每个人都有专门的老师,学的速度快慢完全看个人的天赋。

十五岁不到就毕业了,这放在古代怕不是个神童,还是受了完整教育那种。

而不是单纯凭借天赋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类型。

朱迪镧非常好奇的追问:

“具体难在什么地方?你给我讲清楚,我给父皇的报告里面写出来,也许能够有机会改善。”

林海东严肃的表情没有任何缓和:

“最重要的是经营范围上的限制。

“咱们的民间厂商的管理制度上,第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双有限’。

“第一个有限,是指东家对自己持股的厂商的债务负有限责任。

“以自己的承诺同时也必须投入厂商账户上的股本为限。

“如果公司注册股本一万银钞,那公司倒闭的时候,也最多赔光这一万银钞就行了。

“不需要拿其他的家产去堵窟窿。

“但是与此同时,还有第二个有限,也就是有限经营规模。

“应收账款上限、应付账款上限,都不得超过注册资金,公司资产规模不得低于注册资金。

“合同金额也直接限制在应收和应付之内了。

“注册股本只有一万银钞,那就不能去做一万一千银钞的生意。

“已经签了八千银钞的合同,最多就只能再签两千银钞了。

“想要扩大经营规模,那就必须先认缴更多资金,提升注册资金之后才能参与。

“而且,贷款和借款也被限制在了这个范围之内。

“第一个有限,确实保障了东家们的安全,不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了。

“但是第二个有限,就严格限制了公司规模。

“必须真的拥有相对应的股本,才能去经营对应规模的产业。

“这卡死了民间厂商的规模增长速度……”

朱迪镧听完之后觉得不对劲:

“不限制有限经营规模的话,只有一万银钞股本的商行,经营了两万银钞的业务,最终亏得血本无归的时候,也最多只需要赔偿一万银钞。

“但是,被这个一万银钞的商行欠了两万银钞的人怎么办?他们明明总计损失了两万银钞,最终却只能拿回来一万银钞的赔偿,不是亏大了吗?”

林海东叹息着说:

“经商肯定有亏有赚啊,两个公司的一份合同亏了两万银钞,双方各承担一半不是正好均摊了吗?”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