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大明1805 > 第824页

第824页(1 / 1)

('

这其实也是大明不跟露西亚、德意志、意大利三国谈判的原因。

只要跟他们谈判,多少都要给一些最基本的条件。

就算是提出要求对方无条件投降,但“投降”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条件。

大明不想给他们任何承诺和条件。

常规征服者跟原有统治者谈判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原有统治者的人脉和属下,进口接收和获得当地的资源。

代价是让被征服者统治阶层的很多人能够继续当统治阶层。

大明也不需要这么干,也不想要留下他们。

所以不会跟他们谈判了。

大明不准备尽快以英国为基地发起对泰西大陆的登陆战。

是要给大陆上的部队充分的时间,逐步完成对地方统治阶层的彻底清理。

这些阶层的人必然会疯狂反抗,在战争期间可以快速镇压。

不需要什么太过复杂的理由和手续。

杨遇春按照朱靖垣的意志,在战略规划上不追求速战速决,而是追求永绝后患。

只有让泰西大陆的战争持续的时间足够长,罗马三国才能在大陆上继续压榨出更多的有生力量。

这些都可能是反对和敌视大明的力量。

罗马三国将这些反抗力量集中起来,更加方便大明陆军彻底全面的消灭掉。

后续政治层面的基层改革遇到的阻力也会相应的降低。

后续的社会改造也能更加的彻底。

至于大明要在英国设立的“都指挥使司”,是五军都督府下属的地方机构,曾经的三司之一。

也是现在大明地方省份上的军事机构,主管大明在对应省区的驻军。

建立不列颠都指挥使司就是要在英国驻军。

大西洋舰队会直接入住朴茨茅斯,这个英国本土最优良的大型军港,现在是大明大西洋舰队的临时驻地。

至于以后这个舰队会不会改名,会不会换个地方驻防,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种事情已经无所谓了。

这场大战之后,整个泰西大陆都会落入大明的掌控,大明想要在哪儿驻军都没有人能够拒绝。

然后就是要求英国按照大明的规矩来改革。

在政治上,“官商勾结”对应的是有资产限制的选举权。

欺瞒君王对应的是各种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压榨百姓就是倾向于资产阶级的各种法案。

按照大明的制度改革,英国历史上历次革命的结果,英国历代王室承诺的各种让步,以后都要彻底的废除了。

大明的皇子当英国的国王,不可能再受当地资产阶级的种种限制。

这种全面的改革或者说是夺权,英国的资产阶级如果有的选择的话,当然是不会同意的。

所以大明不列颠都指挥使司将会站在这里,让他们不得不同意。

这种事情对于英国王室而言绝对是好事。

所以夏洛特非常高兴的表示了赞赏,表示自己一定帮助自己儿子整顿惩奸除恶,教化百姓。

教化百姓这四个字里面,就包含了文化层面的改革。

这理所当然的也要学习大明的,夏洛特心中肯定是明白具体要怎么做的。

所以朱昭烣根本没有说相关的详细内容。

第561章 局部战斗

乌拉尔战场方面,在禁军的核打击成功的同时,陆军和空军的作战仍然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吴雄鹰所在的战斗机作战队伍,在己方非军事区民用机场转化来的军用机场修整补给之后,很快就再次出发前往露西亚境内搜寻敌机了。

这些年轻的飞行员们,以及他们的上司军官们,都非常迫切的想要争取到更多的战功。

他们不知道高层的作战策略,其实稍微有点担心敌人太快投降。

他们也确实还有一些继续战斗的机会的。

罗马三国在伏尔加-乌拉尔地区派驻的部队总数超过两百万。

核心的三个基地被直接核爆摧毁之后,周边和偏远地区的小型基地的驻军,总数仍然有四十到五十万人。

作战刚开始的时候,消息相对混乱的时候,比较偏远的驻军。

他们没有直接观察到三大核心基地的核爆,并不知道核心主力军团发生了什么。

他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展开布防的过程中,遇到大明军队的进攻的时候,也就理所当然的反击了。

此时他们还带着连续三年的持续胜利,重建覆盖整个欧罗巴大陆的新罗马的骄傲,战斗意志还是非常充分的。

所以在开战之后的第二天,整个战线上陆续的爆发了一些局部战斗。

但是他们的战斗意志很快就开始消退了。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大明部队在军事装备上的全面领先,让他们在局部的战斗上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绝大部分的战斗的过程,都是战斗才刚刚开始,他们的空军就已经被大明空军迅速消灭了。

然后他们的地面部队就暴露了,开始被大明空军的攻击机和轰炸机持续轰炸。

绝大部分情况下,当大明的地面部队进入战场的时候,他们的主力可能已经被消灭了。

整场战斗可能已经进入清理战场阶段了。

就算是很多地方的守军,在常规炸弹的轰炸下,仍然保存了相当大比例的士兵和战车。

但是战斗意志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消磨的差不多了。

等到大明的战车在战场上出现,这些幸运的剩余的军官可能以为终于有机会相对公平的对战了。

结果却却发现他们再次踢到了铁板。

罗马三国的战车部队的作战距离,通常都在五百米到八百米之间。

他们的主力战车,只能在这个距离上,才能保持足够的破坏力,否则根本打不穿主力战车的装甲。

但是大明的装甲战车,在双方距离还有一千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连不断地射击了。

罗马三国装甲部队的军官下意识的以为大明的少爷兵这在“烂射”。

结果己方的战车却被这种烂射直接打烂了。

哪怕是最新式的重型战车,只要被大明战车在这种距离上命中,都会被直接打穿装甲进而摧毁。

距离拉近了以后,装甲比较薄的较轻型的战车,甚至可能会被对手打个对穿。

这让罗马三国的基层军官和士兵彻底的扛不住。

没有士兵能够承受单方面挨打不还手的压力,或者说是只能等死的压力。

这个时代的士兵可没有特殊的精神支柱,战斗意志没有办法在绝对的劣势下长时间保持。

罗马三国的战车被命中之后,极少数非常幸运的士兵没有当场死亡。

他们其中有的人看到了落在地上的大明战车的炮弹。

那东西好像一根手臂大小的“钢钉”。

这些具有炮兵知识的士兵感觉自己认知的常识遭到了颠覆。

他们无法理解,这个钢钉炮弹的长度和直径的比例,为什么可以超过了理论上的极限值。

穿甲弹的长度和直径的比例,通常可以被称为“长径比”,长径比越大的穿甲弹,穿甲能力也就越强。

因为因为圆柱体越高,底面积越小,对地面的压强就越大。

但是火炮的炮弹,要在弹道飞行中保持正确的姿态,要求常规炮弹的长径比不能无限的增加。

常规炮弹长径比超过四以后,炮弹就可能无法在飞行中保持尖端向前的姿态了。

而大明的战车打出来的这种炮弹的长径比可能已经超过十了——

这些士兵当然不理解,如果是德意志的军事工匠,能够看到这种炮弹的话,应该是能够受到启发的。

这种炮弹是现代坦克上用的“次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炮弹飞行时保持稳定的条件,不再依赖于炮弹本身的自旋和气动外形。

而是类似飞机和导弹的尾翼。

这让炮弹的长径比可以超过传统炮弹的极限,达到三十比一的级别。

为了配合这种新式炮弹,大明的主力战车也换装了滑膛炮。

应用了电渣重熔钢、单肉液压自紧工艺、内膛镀铬工艺制作的新式一百二十毫米火炮。

按照朱靖垣前世的标准,大明现在的战车已经达到了T55这种二战后服役的现代坦克的标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