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而把主意打到了掠夺兄弟族群的头上。“罪大恶极,人神共愤。“关键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大明的调解,始终无视大明的警告和提醒。“可见其都是不知礼法,不通人性的野兽。“必须严格约束和管教。“要求露西亚、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立刻停止一切作战行动,无条件投降并接受大明的彻底改造。“如果他们对此仍然不服从,不配合大明的要求,没有悔过的意思。“那大明就不得不出手吊民伐罪,荡涤乾坤了。”沈复和鸿胪寺卿立刻站起来躬身答应着:“臣遵旨。”朱靖垣转向武官们继续吩咐说:“成立泰西作战指挥部,执行泰西作战计划。“中军都督府大都督杨遇春担任总指挥,全面负责后续泰西地区作战行动的指挥任务。“中军、右军、后军、前军都督府立刻进入战斗状态。“其他都督府及皇庄部队全体,海、陆、空、禁四军进入最高级别的实战警备状态。“等候朕的最后命令,随时进入战斗状态。”所有武将和参谋们全都站起来,听着朱靖垣说完之后行礼的同时大声答应着:“臣遵旨。”朱靖垣轻轻颔首回礼,然后非常认真的继续吩咐和要求:“此次行动,不求速战速决。“但求除恶务尽,以永绝后患为最高目的。“对于抵抗最为剧烈的地方,为我大明子孙千秋万代计,可援世祖光武皇帝陛下于日本成例。“焚书、拆庙、平坟——“事后论功行赏,最高可在泰西分藩就国,传承五代。”朱靖垣说到“日本成例”的时候,好几个将领都下意识的吞了吞口水。说出那三个词的时候,包括这次行动的总指挥杨遇春在内,甚至差点开口打断朱靖垣的话。只是朱靖垣说的太快,杨遇春反应过来之后,朱靖垣就已经说出来了。这两句话说出来之后,后面再打断就已经没有意义了。大明皇帝在说话的时候,特别是吩咐下面人做事的时候,有臣子出声打断的事情可是很少会出现的。对普通人而言,打断对方的正常表达,都可以算是不礼貌的事情,更何况是面对皇帝。以往根本没有人敢于这么做,也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大明皇帝不是完全不听臣子的劝说,只要等皇帝说完了想法之后再劝就行了。杨遇春也不是傻子或者小年轻,现在本来已经要退休的年龄了,就等着这次大战之后功成名就的荣退呢。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打断朱靖垣的话,就是不想让朱靖垣把后面几个字说出来。大明的世祖皇帝在日本事务定下了什么成例?焚书、拆庙、平坟——抹去了日本本土留下的一切文化记忆。目前获得的结果是非常显著的,日本人已经事实上消失了。但是,在杨遇春以及其他的大明臣子眼里,这种事情显然都是属于绝对的脏活。作为皇帝是不应该说出来的,甚至是不应该“知道”的。正常情况下皇帝也不会说出来。皇帝只要单独召见负责的将领,言语之中稍微给点暗示,将领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可是朱靖垣这个“仿世祖陛下于日本成例”都已经是明示了。后面更是把目标直接说了出来。皇帝愿意担负这种责任,而不是交给臣子去自行理解,当然是对臣子的照顾。但杨遇春这种老臣,也同时觉得让皇帝直接说出这种命令来的话,就属于自己的失职了。后面自己能够去做的,只能是把皇帝的命令执行的尽可能彻底了。更何况,皇帝后面还给了承诺。干好了可以直接裂土分封,在泰西大陆上得到一块土地,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君主。虽然只能传承五代,但这份奖赏仍然令人无法不动心。杨遇春为首的将领们,全都绷紧了身体,用力的捶胸行礼,同时大声喊话:“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朱靖垣也握拳回礼,然后让他们都坐下,继续讨论未来的作战规划。参与泰西战争,是大明军方早就确定的事情,作战方案当然也都已经做好了好几套。现在就是最终敲定一些细节层面的选择和安排。第二天上午,英国外交部门收到了大明鸿胪寺的回应,内容是对于朱靖垣的意思的完善和整理。英国首相詹金逊看了之后,马上通知了韦尔斯利和纳尔逊,一起去宫里拜见国王和王储。詹金逊将报告递给国王乔治四世,同时口头大致说明了情况。乔治四世看完也听完之后有些疑惑的追问:“大明似乎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回应?“大明只是说,不允许再次出现反明同盟,否则他们会直接宣战。“但是,如果我们不跟德意志和露西亚议和,反明同盟也就不会出现啊?“那大明也就不会参与我们与德意志和露西亚人的战争吗?“说是不会让英国灭亡,但是甚至没有提到出兵保护的条件……”乔治四世说完这些,下意识的看向了女儿,又想起了女儿跟自己说过的话。夏洛特也稍微有点无奈的苦笑着说:“父王您应该能够理解,大明就算是表达了肯定会出手的意思,但仍然会在最符合大明利益的节点出手。“除非……英国已经实际上成了大明的一部分,英国的战争事实上成为了大明的战争。”乔治四世轻轻叹了口气:“我明白了……”乔治四世和很多传统君主一样,事情还没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然不想从一个国家的至尊之位上退下来。所以对于夏洛特的提醒,乔治四世最终还是没有直接回答。本能的选择了拖延,能拖一天是一天。不过对于德意志、露西亚、意大利三国的邀请,却是没办法无限期拖延的。他们三国同样给了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英国不给出回应,并事实上开始和谈,重新组建反明同盟。那他们将在一个月后对英国本土发动进攻。乔治四世已经知道了大明的态度,那就不可能接受德意志人的提议了。所以这一个月也就是纯粹的拖延了。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曾经的法国本土的核心,巴黎城外的凡尔赛宫。这座法国太上王的宫殿,现在已经成了德意志、露西亚、意大利三国君主的行宫,以及对英作战的指挥中心。大明大公四年新年,也是大明公历二零四四年新年。又一个大明新年到来的时候,三国的君主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庆祝过去三年来取得的重大战果。开场的宴饮之后,三个国家的君主,也再次找机会聚在了一起,讨论年后的局势和问题。意大利国王首先有些按捺不住的说:“英国人始终没有回应,看样子是不想回复我们了,我们就这么干巴巴的等待一个月吗?”露西亚皇帝板着脸说:“我们这样遵守承诺,不只是白白多给了英国人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我们自己也需要时间准备。”德意志国王干笑着说:“是的,英国人已经准备了三年,也不在乎多这一个月,反而是我们需要时间。”意大利国王有些担忧的说:“那大明呢?这样也是给大明更多的时间吧?“我听说,大明一直在做大规模的战争动员,很可能要把常备军加到两千万。“欧罗巴周围的大明舰队的数量,相比以前也增加了至少一半了。”德意志国王有些无奈的摇头:“大明不也已经准备了三年了吗?多这一个月也是无所谓的。“反正大明这些年也没有实际参与战争,而我们三国则是已经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三年。“大明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对于我们而言也已经没有秘密了。“对于这些新一代的武器装备和战术的应用的经验,和平了十几年的大明反而是不如我们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