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要干的事情可以干,但是必须按照我们当初定下的规矩来。最起码不能突然袭击,必须正式给出宣战通知。威廉三世完全没想到,朱靖垣会这么爽快的直接答应下了。一时间竟然有些愣神。原本准备了很多理由和掩饰的话,准备用来说服和劝导朱靖垣。结果现在根本都没用上。这位大明皇帝只是提醒了几个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威廉三世就开始本能的猜测和怀疑,大明皇帝的想法和心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就是民间报纸上的分析,本人不喜欢也不想要参与战争?甚至是讨厌或者厌恶乃至惧怕战争。所以现在才不会去干涉泰西各国之间的战争?无论大明皇帝是怎么想的,自己的目的都已经直接实现了。自己得到了大明的许可,可以对其他的国家正常宣战了。威廉三世的心情也不受控制的激动了起来。不过现在当着大明皇帝的面,不敢直接的表现出来,只能继续保持这沉稳的状态,小心和冷静的陪朱靖垣说话。不过最重要的事情确定了,剩下的就是闲聊了,影响也就不大了……第52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朱靖垣惧怕战争吗?如果抛开一切外在条件,单纯的说对战争本身的态度的话,那朱靖垣确实是惧怕的。大规模的战争如果失控,那结果和危害也就无法预料了。朱靖垣刚刚恢复记忆的时候,按照前世的经验分析当时大明的战争局势,是真的非常害怕的。如果大明当时继续强撑,真的有一定概率会崩掉的。但是,朱靖垣并不会逃避战争。如果有机会的话,也会合理的去利用战争的。朱靖垣和自己的父亲,实际上都有想要统一天下的想法。现在这个天下指的是全世界。在本身拥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应该没有人能够拒绝这个想法。所以这甚至也是大明现在的民意所向。这种民意所向,还不是以往的古代说的“大势所趋”,是真的广泛存在于民间的诉求。因为大明彻底统一天下,对大明的百姓而言确实有好处。但是,按照朱靖垣当初与泰西诸国签订的停战协议,大明不会在泰西大陆寻求领土扩张。大明当然可以撕毁协议,直接动武。但是那样不但要担上骂名,更重要的是直接发动战争并不划算。甚至于不符合朱靖垣的真实目标。朱靖垣想要统一世界,将泰西大陆也纳入大明的领土。但是并不想全盘接受泰西人。就算是不得不接受,也是数量越少越好。特别是青壮年男性数量越少越好。在这种情况下,最为理想的情况,就是泰西大陆内部,首先自行爆发大规模战争。最好是旷日持久,把泰西大陆打成一片废墟,再次打掉泰西诸国的新一代年轻人。当战争进行到后期的时候,大明再根据实际情况,应英法等国“邀请”参战。或者直接打着拯救泰西百姓的旗号下场。吊民伐罪。除非泰西主导战争的国家,在战争期间研发出原子能武器,否则大明很难失败。哪怕聚变武器研发失败,已经量产且具有很高实战价值的裂变武器,也已经能直接改变战争的局势了。结束战争之后,再以原泰西诸国朝廷不能保持社会稳定,不能保护本国百姓的生命安全为由。将泰西诸国变成大明的藩属国,事实上的统一天下。所以朱靖垣虽然不会明说出来,但实际上是支持普鲁士或者类似国家发动战争的。朱靖垣前世的历史上,德国和日本前期的发展和疯狂,在某种程度上有美国和英国的纵容在内。现在的这个世界上,朱靖垣也会纵容可能会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除非是露西亚直接对大明宣战,否则朱靖垣甚至会期待他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战果。欲令其亡,必令其狂。不过,在朱靖垣看来,除非露西亚人脑抽了,否则不可能首先对大明宣战。除非是他们已经统一了泰西大陆,真正建立了新的罗马帝国。等到了那个时候,战争实际上就不可避免了。那就是文明和族群之战了。朱靖垣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回应露西亚人关于伏尔加-乌拉尔油田的收益分配调整问题。伏尔加-乌拉尔油田,是位于露西亚和大明所属鲜卑公国和哈萨克公国边境上的油田。朱靖垣提前知道油田的大致分布,知道产油区基本都在现在的露西亚境内。所以在安康九年的时候,朱靖垣根据当时的局势,促成了大明与露西亚在油田开发上的合作,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大明提供部分投资和相关的技术转让。在油田开发的前十年,大明获得油田利润的七成,第十年到第二十年大明分到油田利润的六成。从第二十年到第四十年双方五五分成,四十年后按照双方境内实际产出分配。这份合作协议当然是对大明有利的。石油产出基本都在露西亚境内,未来二十年内收益都是大明占大头,四十年内大明基本白拿一半收益。但是在不知情的露西亚人看来,这个合作协议还算是公平。现在五年过去了,油田的建设和开发,以及持续的周边勘探,也已经进行了五年。露西亚人已经基本确定,油田范围内的大明土地上没有大规模油田。除非把油田规模扩大到里海沿岸,而那是不可能的。知道吃了大亏的露西亚人显然受不了,理所当然的希望修改合作协议了。其实在露西亚皇帝来大明之前,露西亚方面就已经向大明法国相关事务的说明。当然是比较客气和官方的,希望能够与大明重新协商合作方式。大明当然不接这个茬,只是按照当初的合作协议回复:按照合约的附加条款,合同每十年修订一次,现在还不到修订时间。现在露西亚皇帝来了大明,非常可能会主动谈谈这件事情。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与朱靖垣的闲聊没有持续太久,威廉三世知道自己不能占用朱靖垣太多时间。其他人多半还等着谈自己的事情呢,他们甚至可能已经申请并排起了队了。于是感觉态度已经做到了,就非常主动的告辞离开了。威廉三世出门之后,首先去见了露西亚皇帝尼古拉,非常乐观的说明了朱靖垣的态度。尼古拉听了威廉三世的介绍,一脸的难以置信:“大明皇帝他真的是这么说的?”威廉三世微笑着点头确认:“就是这么说的,否则我现在也不会这么的轻松。”尼古拉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忍不住与威廉三世探讨朱靖垣的心态:“所以说,大明皇帝为什么就这么简单的许可了这种事情?“这可是意味着战争啊!“大明完全不在乎联盟内部的国家之间爆发战争吗?”威廉三世看了看周围,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有可能是确实不在乎。“皇帝自己主持制定的国际联盟相关协议,就没有禁止内部战争的规定。“与此同时,签署海军条约的时候,大明也再次表露了态度。“大明不是欧罗巴诸国的宗主国,没有义务也不会去帮助欧罗巴诸国建立规则。“皇帝也了解我们各国的情况。“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打一场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更何况,欧罗巴诸国之间的战争,对大明而言也是相对有利的事情。“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皇帝本人不希望大明参与战争,这是从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的时候就展现出来的态度……”威廉三世的话没有全部说出来。但是尼古拉听到这里,也迅速理解了对方暗示的意思:“如果大明要制止其他国家的战争,很可能他们自己也要直接参与战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