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普鲁士现在比历史上的二战前的魏玛德国要好很多。现在的普鲁士,有一个完全统一的中央朝廷,同时没有巨额的外债和赔款,还开发了墨洲的油田和铁矿。有自己的基本完善的工业体系。而且,普鲁士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天然的危机感比较强,大部分没有英国人那么浪。现在的大部分普鲁士人都还能坚持。但是也必须想办法摆脱这种局面,否则普鲁士的发展也就陷入停滞了。普鲁士或者说德意志的学者们就是在忧虑这个问题。威廉三世对这一切都有还算清醒的认知。在威廉三世看来,歌德的回答是把“德意志的未来”这个大锅甩了回来。这也确实是自己应该考虑的问题。甚至于,威廉三世心中其实有答案,最起码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具有可行性的答案。但就是因为具有可行性,现在才不能公开的去说。自己这艘船上的人,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德意志人,甚至于基本都是“普鲁士王国”的人。但是他们却未必真的全部都支持自己的“普鲁士王国”。有些人就是认为奥地利王室才是德意志正统,毕竟对方是曾经长期霸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正统的“德意志国王”,就是是选帝侯们选出来的,就是神罗的皇帝。霍亨索伦王室的普鲁士王国属于外来者。有些极端的德意志的学者和民族主义者,非常介意普鲁士王国的名字和来源。在他们看来,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室统一了德意志,最终的国家名字很可能继续叫普鲁士王国。这相当于英国的汉诺威王室统一了德意志,但是最终的国家名字叫英格兰!更进一步的夸张化的比喻,是汉诺威人加冕成了天竺皇帝,然后把英国称为天竺帝国,而不是大英帝国一样。霍亨索伦有两个身份,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勃兰登堡选帝侯,以及神罗之外的“普鲁士‘内’的国王”。勃兰登堡相当于汉诺威,是神罗选帝侯。普鲁士国王和英国国王,都是神罗和德意志体系之外的国王,都不是德意志体系内部的国王。甚至于,汉诺威的英国国王头衔,都比普鲁士的国王头衔还要“正常”。普鲁士国王比较奇葩,是仅限于普鲁士境内的国王。一般的泰西国王的正式称呼,是“来自某地的国王”,普鲁士国王则是“位于普鲁士内的国王”。在德语里面用的是in,不是常见的von(冯),也就是英语里面的in和of的区别。德国贵族都“姓冯”,国王竟然不“姓冯”!这哪能行啊!在中世纪,一般的泰西国王,在任何地方都会被称为国王陛下。法国国王到了英国,也会得到国王级别的尊重,最起码礼仪层面不会有公然的降低。坐的椅子和英国国王一样,都得是有扶手的才行。但是普鲁士这个国王,严格意义上讲,要在普鲁士境内,才能得到国王的礼遇。在神罗范围内的时候,只能使用勃兰登堡选帝侯的爵位,别的神罗君主也可以称他为侯爵阁下,而不是国王陛下。真的严格较真的话,他见英国国王的时候,英国人可以只给他侯爵的礼遇,坐的椅子也比国王低一级。英国的汉诺威正好跟霍亨索伦算是有仇的,这种安排乔治四世说不定真的能干得出来。因为按照神圣罗马帝国的传统,神罗境内只能有一个波西米亚国王。霍亨索伦家族是选帝侯,还想要拿国王的头衔来给自己提高身份,那只能到神罗外面去找了。霍亨索伦家族在神罗之外的领地就是普鲁士。如果普鲁士本来就是王国,直接用“来自普鲁士的国王”也就罢了。关键是,“普鲁士公国”在当时还是波兰国王的封臣,波兰国王又是神罗的萨克森选帝侯。萨克森的波兰国王,汉诺威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国王,这两个同为选帝侯的家伙,竟然都有了正儿八经的国王头衔。应该也是霍亨索伦想要整个国王头衔的重要原因。在这个乱套的关系网中,霍亨索伦跟神罗皇帝商量了一下,整了个“普鲁士‘内’的国王”称号出来。关起门来当国王,不跟波兰的国王冲突,也不跟德意志的国王冲突。虽然现在波兰国王没了,萨克森选帝侯也没了,汉诺威的德意志领地也被普鲁士打掉了。但是按照神州那边的说法,普鲁士王国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哪怕是叫勃兰登堡王国都比普鲁士王国好听。至于德意志王国,暂时还是不能用的。普鲁士还没有统一全部德意志,关键是还没有消灭奥地利。长期霸占德意志国王和神罗皇帝头衔的哈布斯堡家族,至今还在实际的统治一部分德意志土地和人民。其实朱靖垣根本不清楚这些乱套的关系,所以才会以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继续叫普鲁士王国也会很正常。实际上,在当下的实际现实中,也确实很正常。威廉三世自己也非常清楚,只要普鲁士武力统一了德意志,也就没有人能够质疑普鲁士的国号了。这是神州来的经验。就算是现在,在实际上的国际外交上,自己这个普鲁士国王也就是正常国王。因为大明是认可的。现在的世界规则,就是大明制定的。按照神州历史上的传统,汉王当了皇帝,国家就叫汉,唐公当了皇帝,国家就叫唐。欧罗巴中世纪的那一套早就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是就是有些老学究和极端分子,就是觉得普鲁士国王不好听,要换成德意志国王才行。但是在没有真正打败奥地利,吞并奥地利的德意志地区之前,直接改名叫德意志国王,更加的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这些人的实际目的,是要自己尽快去干奥地利。哪怕是给出明确的时间也行!威廉三世当然想要干奥地利,甚至于都已经制定了大量的非常详尽的作战方案。其中有的甚至已经具有了很高的可行性。但正是因为确实有准备,现在才不能对这帮学者们公开讲,不能公开透漏实际的规划细节。否则让敌人有了准备就可能会前功尽弃。威廉三世稍微迟疑了一会儿,然后就给出了一个非常空泛,但是同样非常正确的回答:“普鲁士的目的,始终是要统一全部德意志地区。“在这之后,我们才可以去考虑,如何恢复神圣罗马帝国的荣光,乃至重新建立罗马的问题。“现阶段讨论太过久远的未来的定义没有实际意义。”普鲁士不担心跟奥地利空泛的敌对,也不担心奥地利会因为自己的发言而愤怒。如果说在传统王朝时代,双方还有调和的可能性。但是在当今的这个时代,双方的关系本来就是近似于宿敌的状态。所以威廉三世可以公开的说要摧毁奥地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甚至于,威廉三世故意经常说这件事情,但是就是不给任何具体规划,也不去做实际的行动。久而久之,就跟什么都没说一样了。甚至于,还能降低奥地利的警惕性,把威廉三世的言论,当成了纯粹的嘴炮。但是,与此同时,普鲁士境内的民族主义者们也有同样的感受。特别是有些愤青倾向的年轻人们。他们现在听到威廉三世的话,就觉得这个国王又是瞎吹大气。马上很多人就想要反问,想要质疑,想要求国王给出准备的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去干奥地利。但是威廉三世显然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说完了那段话,看着有些群情激奋的倾向的学者们,直接主动大声重复了一遍:“现阶段普鲁士的目的就是统一德意志,其他的问题现在讨论没有任何意义!”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把重点放在了统一德意志以后得事情上,放在了神圣罗马帝国乃至罗马的问题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