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仲梁毫不迟疑的说:“能带的都带走,特别是你那几个什么实验室,反正你退休之前回不来了。”朱靖垣本来准备跟爷爷探讨一下,让他给点详细的建议,帮助自己决定怎么选择取舍。结果这老爷子倒好,这想法真的太简单粗暴了。这次离开大食国之后,自己退休之前可能都回不来了。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您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朱仲梁已经压好了一个弹匣的子弹,马上把它装到旁边的突击步枪上:“在新天府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当然也得包括你搞出来的这些新产业。“倒不如说,重点就是你的这些新产业。“比如石油化工产业,南殷洲不是也有石油吗?“关键是那边石油产地周围的环境,比你现在的大食国的海湾里面好多了。“那边的石化基地,石化产品纺织基地,可以直接挨着油田建设,可以全都放一起。“你的几个实验室,可以整体搬到新天府,环境比流沙城好多了。“搞研究的大工匠们,得有个舒适的环境,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啊。“放在流沙城,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对抗恶劣环境了。“围绕这几个实验室,在新天府建设航空和汽车工业产业链。“还有大规模的造船业,再加上原子能产业。“这些产业加起来,就能完成最终的,最强大的航母建设啊。”朱靖垣听着有些错愕的说:“您这是惦记着核动力航母啊,方向的确可以是这个方向。“不过这个大型军舰的造船厂,怕是不能放在新天府城。“几千吨的船还行,几万吨估计就不行了。”朱靖垣这句话说出来,朱仲梁也稍微有些遗憾的点头:“新天府城周围什么都好,就是没有什么天然良港。“新天府城虽然算是沿海城市,但是周围海湾水都比较浅。“距离十米水深的海域,至少有两百公里,距离二十米深的海域,快有三百公里了。“三庆城略微好一点,距离十米海域二十多公里,距离二十米水深七十多公里。“现在新天府的海军基地就在三庆城,后续大型造船厂也只能放在三庆城。“疏浚出一条十五米深的航道出来……”“新天府”这三个字,在世界大战之前,泛指大明在南殷洲的所有皇庄。世界大战之后,目前泛指整个南殷洲,有时候会带上中殷洲群岛。新天府城,则是历史上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三庆城,则是乌拉圭首都蒙德维的亚。三庆城原本准备定名为新重庆,但是有人意识到“重庆”就是再庆、二庆的意思。于是新重庆就变成了“三庆”。新天府城和三庆城是新天府最大的两个城市。分别位于银河河口海湾的南北两侧。银河就是拉普拉塔河,“拉普拉塔河”的本意就是“白银之河”。天府有银河,画风完全符合。银河河口非常宽阔,流量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刚果河、长江。单纯算土地和气候,这个河口周围的平原地区,基本上是整个南殷洲最好的地方。特别是对农业民族大明人而言,那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就像是把江南变成了平原。但是冲击平原的缺点也同时出现了,这里的海岸和北殷洲东南部类似,缺少天然良港。白银河河口内部大部分地区水深只有五米深左右。经过持续的疏浚治理,现在已经有了一条八米深的航道。但是后续要走四万吨乃至八万吨的船仍然是完全不够。想要找天然良港,只能顺着海岸往北,在巴西高原的下面,高原与大西洋之间,才有环境比较好的港口,例如里约热内卢。但是南殷洲的地形是周围高中间低,巴西高原上的河流大部分是从外往内流淌。巴西高原和大西洋之间的狭窄沿海平原上很少有大型河流。里约热内卢这种港口近似于完全没有腹地。关键是,这些地方长期被葡萄牙移民占据,目前泰西移民还没有完全清空。当地殷人被葡萄牙人洗脑了两百年,想要再洗成大明文化还需要很多年。这些地方对于大明而言仍然不算是熟地,不可能直接把关键产业规划在这种地方。顺着海岸线继续北上,过了亚江(亚马逊河)之后,南殷洲北部的加勒比海周围,也有一些条件比较不错的天然良港。但那边情况也跟里约热内卢类似,原本都是属于西班牙人的地盘。泰西移民同样没有完全清空,大量的殷人和混血殷人都是天主教徒。这些地盘对大明而言同样不能算熟地。至于南殷洲西海岸,大明洋东东部沿岸地区,被安第斯山脉隔出来的狭窄地带,同样算是没有任何腹地的地方。所以综合评估起来,最适合建造大型造船厂和军港的地方,还是三庆城附近。第305章 搬迁和采购朱靖垣陪着爷爷打了会儿枪,又自己跑步锻炼了一会儿。完成了基本训练之后,去洗了澡回来,跟爷爷一起看殷洲的地图。祖孙两个在地图上比比划划,讨论未来的发展规划,思考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麻烦。吃过午饭之后,朱靖垣回到自己办公室,向各个部分下达各种各样的命令。提前向皇家客轮公司订客船和货船,要求安康元年一月底之前抵达。通知大食王都的三个实验室准备搬迁,过完年后就整体迁到新天府去。绝大部分大明人都知道新天府是好地方,工匠们对于搬迁到新天府基本都没有意见。在大食国流沙城的这两年,工匠们也是真的领教了沙漠的严酷。冬天还好,比本土暖和的多,但是夏天那真的好像烤箱一样。能搬迁到新天府那简直就是解脱了。郑复光接到了单独的新任务——带队去南殷洲钻井找石油。郑复光有点心虚,同时也有些期待。郑复光心虚是因为自己现在名大于实。自己在石油行业内知名度现在高的比较离谱。因为自己名义上开发了流沙城和巴库这两个新的巨型油田。这俩油田的产量现在还在持续不断的上涨,很可能已经超过全世界石油产能的一半。大食国油田能够满足整个大明的需求,巴库油田能满足大半个泰西的需求。但是外人不了解内情,郑复光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自己原本是搞机械的,根本就不是专业的石油勘探人员。大食王最初根本就没有聘请石油勘探人员。现在这个世界上原本也没有真正专业的勘探人员和成型的技术。大食国油田的开发之前就没有做勘探。大食王直接给了几个位置,就让郑复光带着工人去钻井,然后就直接出油了。第一批在大食国挖石油的工匠,基本都是钻井和机械方面的。只有几个老石油工人是真的干过石油相关工作。巴库油田的情况更特殊,很多人都知道巴库地区有石油。因为地面上的火焰山太明显了,当地人很早就在那儿挖坑取地下渗油用。但是因为当地长期处于战争前沿地区,一直没有企业过去钻探和开发。大食王因为身份特殊,直接拿到了当地的土地所有权。再加上世界战争已经结束了,正好可以派人过去开发这个油田了。到了地方直接钻井,然后也直接出油了,仍然没有前期勘探过程。在郑复光看来,自己能找到大油田,关键是自己家老板大食亲王殿下的指示。殿下让咱去哪儿打井,哪儿就真的就出油了。换个人来主持钻井工作,那肯定也能够大获成功的。所以自己现在可以算是名不符实的状态。郑复光期待去新天府勘探石油,因为自己有想法想换个新地方验证。郑复光为首的工匠,都是接受了现代模式的基础教育的,都已经有了基本的科学思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