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原本历史上的那些战列舰舰炮,直到淘汰都没机会用上电渣重熔技术。早期的验证性的电渣重熔炉,能够铸造的钢锭规模都很小,基本都只有几百公斤到几吨。四百毫米以上的舰炮炮管,重量是一百吨起步的。看似不可能将电渣重熔技术用在大口径舰炮上。但是朱靖垣同时也记得,电渣重融工艺本身难度似乎不高,重点是技术经验的累积。电渣重熔技术在五十年代末铺开后,只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到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单炉铸锭规模就迅速提升到了百吨级。到了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内就搞出了两百吨级的电渣重熔炉,这已经足够用来制造五百毫米以上口径的超级巨炮了。也就是说,六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就能制造四百毫米口径的电渣重熔舰炮了。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战列舰和大口径巨炮早就淘汰了。不过,在当前这个世界,大明如果从现在开始搞电渣重熔技术,直接开始工业化生产尝试,积累生产经验的话,应该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就能让大口径舰炮用上电渣重熔钢了。就算大口径舰炮早晚都要淘汰,坦克和陆军的火炮也是长期的需求。同时电渣重熔钢材可不只是能用于火炮,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范围同样广阔。电渣重熔技术只要能够搞出来,就是对大明工业水平的巨大提升。所以这项技术是毫无疑问要重点攻关的。然后是身管自紧技术。身管自紧技术,属于身管身管紧固技术的一种方案。身管紧固的历史非常久远,古典时代的青铜火炮外面圆箍,都能算是广义上的身管紧固技术的应用。到了无畏舰时代,舰炮的身管紧固方案,主要有“缠丝”和“层成”两种。缠丝,顾名思义,就是制作方形截面的钢丝,在炮管外面细密的缠几层来增加强度。层成,就是把炮管做成多层的,层层嵌套起来,增加炮管强度。整个无畏舰时代的大口径舰舰炮,基本都是用的这两种工艺来实现身管紧固强化的。现代火炮的身管自紧,实际上是“单管壁肉自紧”。炮管不再是复杂的多层嵌套,也不用小心仔细的缠钢丝了。直接利用液压设备,从炮管内部向外加压,让炮管内层更加致密,形成类似多层炮管嵌套的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的简单粗暴。相比复杂的传统的生产工艺,单肉自紧方式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炮管重量,同时增加炮管的牢固度和耐用性。不过,就算是朱靖垣对冶金技术的认识,仅限于作为军迷对相关技术的极端浅显了解,也能想象得的到,液压身管自紧技术,对密封和加压设备的要求,肯定会非常高。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所谓的简单粗暴方案,通常都是对高超的基础能力的低端奢侈应用。就如航空领域的力大砖飞一样……所以朱靖垣虽然把电渣重熔和液压身管自紧工艺的设想,自己对两种工艺的了解,都尽可能详细的写了出来,但是也对两者做了明显的重要程度区分。要求工部和皇家财团优先研发电渣重熔技术。至于身管紧固方案,如果液压自紧短期内难以实现的话,就继续优化现有的自紧技术。根据自己上辈子的经验,这里明显还是有潜力可以挖的。美国人的十六英寸(406毫米)舰炮,把炮弹加到了1227公斤的级别。大明设计的420毫米的舰炮,炮弹也等比放大的话,应该得加到1360公斤才行。第286章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朱靖垣写完自己“想法”之后,首先就给守在外面的朱仲梁看了。朱仲梁直接坐在朱靖垣对面,非常仔细的读完了所有的文字,然后抬头就问:“电炉?未来工业炼钢的方向是电炉吗?”朱靖垣听着这个疑问,心中再次大致确定,世祖皇帝朱慈烺对工业系统不是很熟悉。他很可能连电炉炼钢这种级别的方向信息都没留下。所以大明皇帝也就没有专门去支持电炉炼钢,目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发展。所以大明目前电炉炼钢的发展状态,也与历史上的原有发展轨迹高度趋同。大明已经有了电炉炼钢技术,包括常规的电阻炉、感应炉、电弧炉等。但是皇帝没有专门支持,大明的发电量总体也比较有限,还没有用大规模用电炼钢。自己要求的电渣重熔目前还没出现。自己给了足够的提示之后,可能也需要摸索和优化好几年,才能用来生产大口径舰炮。真正成熟的时候,战列舰可能都要淘汰了。不过现在已经有了电弧炉技术的话,可以建议工部和皇家财团在电弧炉上努力。已经有现成的小规模炉子,在这个基础上设计更大规模的炉子,肯定比从无到有简单。电弧炉在二战后也有发展,出现了真空电弧炉,也是高级钢材的生产技术。现在提前开始升级推广也不是白折腾。同时,就算是现在的普通电弧炉,直接生产出来的钢材,质量也比传统平炉更好。二战后期的陆军火炮就开始使用电弧钢了。用电弧炉炼钢制造的大口径舰炮,性能肯定可以达到乃至超过历史上的大口径舰炮。至于自己要求的舰炮设计指标,也肯定是能够满足的。于是朱靖垣回答朱仲梁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建议:“电炉炼钢……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电炉的生产原理决定了,它能够冶炼出更高质量的钢材。“但是这种生产模式同样决定了,它的成本相对较高,冶炼速度也相对较慢。“所以适合生产高标准的特种设备,比如火炮炮管、枪管、轴承、大型转子等等。“不过电炉也有很多种,我设想的电渣重熔炉,可以作为面向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现有电弧炉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放大规模,尝试用来生产舰炮炮管。”朱仲梁听着就把朱靖垣写的文件递了回去:“既然如此,那你就把这些建议也写上,提醒他们重点研究这两种电炉。“还有,既然电炉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那用电需求也会迅速的上升。“新天府那边没有煤矿,要大规模的供电,就只能多建水电站了吧……”朱靖垣接过本子继续写:“当然可以多建水电站,水电站还是比较好用的,但也不可能只用水电的。“煤炭肯定是需要的,炼铁也是需要焦炭的。“可以从北殷洲运输煤炭,把北殷洲的煤炭产区,划出一部分给皇庄管理。“尝试开发殷洲油田,同时用石油气、天然气、多余油料发电。“未来还要发展原子能发电……”朱仲梁听着点头:“等你去了新天府,把这些事情都安排上,在新天府也建设钢铁厂。“至于北殷洲的煤炭,那就把蜜河以东,五大湖以南,都划成皇庄,并入新天府。“北殷洲一直在打仗,这些地区接受之后到现在,都还是军管状态。“关键这些地都是你谈下来的,你用你自己的名义跟你爹提建议,他应该不会反对的。“朝廷上的官员就算有意见,用你的功劳也能压的下去。”朱靖垣写完了自己的工业发展建议,马上换一份纸继续写自己的“建议”。朱靖垣写完之后,再次递给朱仲梁先看。朱仲梁看完之后颇为满意的点头,然后又想到了另外的问题:“你之前说,电炉适合生产高标准钢材,那普通钢材就继续用平炉吗?”朱靖垣直接说:“平炉也不是普通钢材啊,现在的舰炮都是平炉钢造的,普通钢材得用转炉。”朱仲梁听了下意识的说:“转炉……转炉的速度的确是快,但是质量真的不行啊。”转炉炼钢不需要能源。转炉本身可以看作是个“杯子”,炼钢过程可以看作是一次“冲泡饮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