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美利坚北部地区继续保留在美利坚内部,同时削弱美利坚南部的力量。让南方无法完全压制北方,但是实力仍然比北方更强。让北方不需要借助加拿大的力量,就能继续跟南方对抗,但是却又无法战胜南方。同时从法属加拿大北部切割,索要威斯康星、密歇根地区。把让加拿大变得更加的狭长,跟美利坚贴合的更加紧密,但是却又容易被直接打穿。如果是为了殷洲的长治久安,那就应该主导双方的领土交换。将美利坚北部地区划给加拿大,然后从加拿大西部切走更多领土。让本来与加拿大利益趋同的美利坚的工业区并入加拿大。同时让加拿大领土整体向东部集中,而不是现在这种伸长的脖子的鸡的形状。让美利坚只剩下种植园为主的南方地区,消除内部的矛盾和争执。第232章 要俩港口吧前线军情紧急,所有后方的讨论和妥协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快。英国人和法国人很快就拿到了朱靖垣开出来的条件。如果大明只是帮忙稳住战线,保住当前剩余的土地和港口,等待英法联军抵达自己平叛。那么大明要得到密歇根湖最南端与莫比尔港连线以西,以及密歇根最南端与伊利湖最西端联系以北的土地。差不多是后世美国的威斯康星、伊利诺伊、密歇根、密西西比四个州,以及肯塔基和田纳西两个州西部的部分土地。与此同时,英国将弗吉尼亚以北的州,以及西弗吉尼亚地区交给法国。三方交换领土之后,相当于英法两国各给大明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差不多是各自殷洲殖民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如果需要大明全程作为主力平叛,那就把整个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都给大明,英法两国就剩下历史上美利坚的开国十三州的地盘了。同时仍然按照同样的方案交换土地,将弗吉尼亚以北划给法属加拿大。朱靖垣最终还是选择了折中方案,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从英法两国殖民地西部吃地。将英法两国的殖民者从西向东驱赶。同时调解英法两国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展示大明的诚意。塔列朗看完电报内容后递给黎塞留公爵,表情非常复杂的说:“大明还是有那么一丝良知的,支持我们和英国人交换领土,消除英属美利坚的内部问题。“但是胃口同样很大,密歇根胡以西交给大明,那加大那地区就没有自己的铁矿了。“与此同时,弗吉尼亚以北给我们,英属美利坚就基本没有工业能力了。”黎塞留公爵心情复杂的看完电报之后说:“这么拆分,对于加拿大和美利坚两个国家而言当然不是好事。“但是对于我们法国和对岸的英国人而言,却未必不是好事。“这样拆分之后,他们对宗主国彻底失去威胁了。”塔列朗当然也明白,但是有句话不想说。对宗主国英法没有了威胁,对大明也同样没有威胁了。黎塞留公爵继续看着电报内容,反复看了三遍了,仔细考虑了许久之后说:“对于我们法国而言,客观上最佳的选择,似乎是让大明帮助我们全力剿匪。“但是我们不能选择这种方案,国王陛下和贵族以及大臣们都不会接受的。“所以我们只能选第一种方案,英国人应该也是一样的情况。”塔列朗沉默着点了点头。黎塞留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有些不死心的问:“我们具体要交出的土地,还有商量的余地吗?”塔列朗表情怪异的看了黎塞留公爵一眼:“这电报是从大食国发来的,殷洲的局势可拖不得。”塔列朗的意思很明显,这上面的条件是朱靖垣开出来的。而要跟朱靖垣讨价还价,就得准备好直接谈崩,然后从头再来的准备。那样的话时间就没数了,说不定谈判结束了,殷洲也不用打了。黎塞留再次无奈的叹息:“那不谈土地,谈人口,大明不能再马上驱赶人口了,加拿大局势崩盘,被大明从北部赶过去的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的到来,直接导致了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崩溃,以及更加恐怖的通货膨胀,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再出现了。“不论大明把那些人口怎么样,都不能再驱赶了……”人口是财富,但是有时候也是毒药,如果控制不住还不如没有。塔列朗欲言又止,最终轻轻点了点头。首先去跟英国人沟通了一下,英国人也有类似的想法。于是双方再次共同给朱靖垣发了消息。朱靖垣看到牛鉴送来的消息,明显有些惊愕:“不要人口?要求我们不能驱赶当地人?“我从西部吃地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赶人吗?“不让我赶人,我还从西部吃地干什么?”朱靖垣的思维和办事逻辑,其实就是争夺生存空间。一块土地上,生活的是大明的百姓,这块地才是大明人的生存空间。如果土地虽然属于大明,但是上面生活的人却是泰西人,那不还是泰西人的生存空间?如果以后这个世界的社会文化发展逻辑,以后会逐步与上辈子逐步趋同的话,那这帮西夷以后会不会闹独立?然后再给自己搞出来个白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在朱靖垣看来,消失的泰西人才是好泰西人,所以朱靖垣一直习惯于要地不要人。再问两国要一块土地,作为这些泰西人的保留地?在两国的殖民地中间的俄亥俄河两岸划个方块出来?与其这么要,不如在海岸上要个岛屿了,学学英国人的操作。朱靖垣考虑了一会儿,吩咐牛鉴写电报回复英法:“如果英法要把当地人留给大明,那就得额外给两块土地安置这些人口。“我要纽约对面的长岛和附属小岛,再加上诺福克对面的切萨皮克半岛。“由于这些土地本来都是要给法国的,所以英国在肯塔基北部划块地补偿法国。“警告他们,不要在跟我讨价还价了,要么就接受之前的条件,要么接受这个条件。“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了,我们不应该在这种地方浪费时间了。”朱靖垣本来提的条件,只是本能的带着类似露西亚的大陆国家视为,直接向英法索要内陆的大块土地。而英法这么讨价还价,让朱靖垣又想起了类似英国人的海洋国家的操作方案。在大陆旁边,在关键地区,索要环境优异的优良的岛屿和半岛,作为控制和干涉对面的大陆国家的桥头堡。这其实就是英国人索要舟山群岛和香江地区的玩法。切萨皮克半岛和两边的切萨皮克海湾、特拉华海湾,以及长岛旁边对面的纽约,是北殷洲东部仅有的几个港口条件天生比较好的地方。别看北殷洲东海岸、南海岸的海岸线很长,但是这里却极度缺乏天然良港。只有东北部的纽约到马里兰地区,这块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脚下的海岸上,有几个勉强还算不错的港口,天然航道入口勉强逼近了十米。弗吉尼亚以南,一直到佛罗里达,甚至包括墨西哥湾北部,直到德克萨斯,这片区域的沿海地区的地形都是冲击平原。冲击平原海岸线多滩涂和淤泥。就像江苏虽然是沿海地区,但是却没有出名的港口城市。因为淤泥海滩并不适合建设港口。美国东南海岸线,绝大部分地区与江苏类似,但是情况又更加的恶劣。它的海岸线大部分都是“潟湖”海岸。河流从陆地上冲刷下来的泥沙,在相对适中的潮汐力度的作用下,在海岸线外部堆积,形成一道天然的“沙坝”。沙坝不断扩大增厚,最终将内部的水域与大洋隔开,形成了位于海陆之间的潟湖。潟湖在地形上属于湖泊或者沼泽,在大比例尺的地图上会被视为陆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