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平能说什么,同为朝廷重臣,这待遇是天差地远,比人和狗都巨大。
韩信不但拿到了王爵,还有御赐金钺斧,简直就是二皇帝……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的功劳摆在那里,也没人能说什么……陈平急匆匆带着二百护卫,就取道去见韩信。
而与此同时,各路汉军,大刀阔斧,疯狂追击。
刘濞冲在最前面,周勃竟然也不甘心落后,以太尉之尊,指挥三万汉军,分头追击……准确点说,不是追击,而是接收。
伴随着单于主力被击败,整个漠南就再也没有匈奴主力了。
这并不意味着草原就空了……恰恰相反,茫茫草原之上,还有许许多多部落,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不止。
原来冒顿所谓的统一草原,也不过是诸部共主罢了。
大家伙都尊着你这位单于,听从你的号令,进贡牛羊,青壮勇士跟着你打仗……也都顶着匈奴单于的旗号。
但是当单于败退之后,这些人又恢复了先前的状态。
散布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
如果不管他们,再过些时候,匈奴单于重新回来,竖起大旗,又会聚集起十几万兵马……这就是草原的常态。
历史上汉朝和匈奴斗了上百年,就是这个道理。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而这些散乱的小部族,星罗棋布,遍地都是,就是草根!
刘盈这家伙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他这人也就这点先见之明了。
在多年前,他就有收服羌人的经验。
这些年汉军也俘虏了许多匈奴,刘长那家伙还和不少匈奴人交朋友。
刘盈这个皇帝,岂能无所作为。
他干了几件事情,在匈奴当中,挑选年纪小,性格机敏的年轻人……不需要在乎出身,只要伶俐聪慧就行。
然后送入学堂,先学习汉字汉话,汉家风俗……然后再分别送入各地学堂,因材施教,让他们和其他学子一起读书考试,提升本事。
对于表现优秀的匈奴学子,大力提拔。
这是一切的第一步,一定要培养一批能听从指挥的管理层。
周勃指挥汉军,所到之处,这些年轻人就前往各处,收拢散落的部族,告诉他们,汉军来了,你们不要慌张,只要不反抗汉军,就不用害怕。
除了安抚人心,最关键的还是要给出活路。
畜牧产出不多,又面临着白灾,一场大雪之后,几十万头牲畜暴毙……就算是单纯为了活着,也要纵马抢劫。
这倒不是替他们洗白,只是客观如此。
因此收服匈奴最关键的一步,不是击败冒顿,而是如何从根本上断绝第二个冒顿卷土重来的可能。
草原上没有别的东西,牛羊马匹还是足够的。
但是光有还不行,必须变成钱财,换来需要的货物。
所以伴随着汉军到来,迅速出现了一大批市场……在这些市场上,有收购土产的商人,也有购买牛羊的贩子,还有大批的食盐!
没错,这就是刘盈收服草原的开始。
毛纺织那个还需要探索……但是腌咸肉却是眼前的。
刘盈御批一大批食盐,从河东的盐池送去草原。
牛羊就地屠宰,皮毛汉军收购,肉腌制之后,运送汉地……免除赋税……
所有牧民,都可以用自家牛羊来换取粮食布匹,就连茶叶和瓷器也有。
这些繁杂的政务,全都交给了丞相夏侯婴负责。
身为一国宰相,料理这点小事,还是很容易的。
夏侯婴也看得很明白,归结起来,就要互通有无,两头获利……
匈奴这边要活着,过去他们没办法,只能靠着冒顿,跟随着他,四处劫掠,满足生存所需。
现在汉军告诉他们,不用抢,你们的牛羊土产也能换到足够的生存物资。
过去养太多牛羊,容易遇到灾害,还会有人来抢掠。
因此大家伙只能逐水草迁徙。
现在汉军来了,单于被打跑了,暂时没有了兵戈威胁。
你们可以放心大胆养殖牲畜,也不用怕数量太多,大汉这边会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
“仲父……你看,有把握让草原诸部不再迁徙吗?”刘盈很认真问道。
夏侯婴微微沉吟,游牧部落可怕就可怕在他们不断迁徙,飘忽不定,几乎人人都是骑士,个个会射箭。
一旦凑齐十几万控弦之士,就是心腹大患。
“陛下,臣近日思来,他们必须迁徙,一是追逐水草,一是草原上抢掠不断,杀戮不停。他们不敢驻留在一处太长时间,也不能积存太多牧草……不然其他部族过来,就给抢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