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皇帝一统天下,也不过十几年而已,他驾崩之后,立刻分崩离析,烽烟四起。
如今又到了汉帝身上。
虽说刘邦不同于秦始皇,刘盈也不是胡亥……但是不管怎么说,天下一统才几年啊!谁也没有什么经验,到底要如何稳固天下,延续国祚?
哪怕以张良的智慧,也是一头雾水。
皇子、宗室、诸侯王、功臣宿将、外戚势力……甚至还有六国遗民,草原匈奴!
一旦刘邦驾崩,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没法预料。
就像丞相李斯,他那么大的威望,那么高的权柄,结果却被赵高挟持,更是轻易被杀……权柄交替,风云变化,哪怕是个小人物,也会扭转乾坤。
“阿父,你在想什么?”张不疑试探着问道。
张良摇了摇头,“没什么。”
他嘴上这么说,但还是摆手,让张不疑退出去……张良思忖再三,提起笔,给萧何写了一封信。
别看萧何辞相,但他的影响力依旧恐怖。
天下官吏,尤其是地方官,还多是出自萧何门下。
吏治如何,是否安稳,这个问题只有萧何能回答。
偏巧他又回了沛县,还要去封地瞧瞧。
这一来一回,萧何定能洞穿一切。
有了萧何的判断,才好做下一步的布置。
除此之外,张良思量再三,决定还是点了点韩信。
这一点张良是非常犹豫的……韩信本人军略超群,但是其他方面太差,尤其是在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韩信很容易把事情搞砸。
而且刘邦和吕后也都忌惮他,原本看来,他是没法利用的,只能放在那里,震慑朝臣。
但是皇孙出生,韩信又是皇孙的外大父,有了这层身份,忌惮可以减轻许多。
或许也该让韩信动一动。
别看禁军不归韩信直辖,但是禁军诸将,哪怕是曹参,都要尊着韩信三分。
再有,韩信巡边,封地又在河套,还打过匈奴……边军那边,无不敬畏韩信,哪怕彭越也只会乖乖听话。
算来算去,就还剩下一个英布了!
这头猛兽还没有驯服!
“真是操不完的心!”
张良暗自惆怅叹息,他是最不希望出乱子的,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张良就打算将一切消弭于无形。
而此刻的刘邦,还沉浸在喜得乖孙的快活之中,不能自拔。
他每天都会过来瞧瞧,一把年纪,盯着小孩子,时不时发笑,简直跟个傻子没什么区别。
“盈,你快瞧,他冲我笑,笑了!”
刘盈翻了翻白眼,“还没睡醒,笑什么?”
“没睡醒就不能笑?没准是在梦里想到他有这么好的大父疼他,情不自禁了呗!”
刘盈哼了一声,“我说阿父,当初我小时候,您老人家这样过吗?”
“不一样,不一样的……你哪有朕的孙儿好啊!”刘邦抬起头,轻声道:“我准备啊,下旨各地的诸侯王,立刻进京贺喜。”
“贺喜?”
“对,道贺朕喜诞皇孙,顺便朕还要和他们交代一些事情。”说到这里的时候,刘邦神色凝重起来。
此刻才让人意识到,他不只是个喜得乖孙的花甲老人,更是这个大汉朝的开国皇帝,九五至尊。
“盈,有些事情,也该布置了。”刘邦轻拍了刘盈的肩头。
第二百五十八章 如阿父樊哙故事
刘邦下旨让诸侯王进京贺喜……遍观天下,真正的难题也就是淮南王英布,他能不能听令进京,关系最大。
“阿父,你说英布一定进京,有什么把握吗?”窦贞随手下了一子。
韩信对着棋盘,眉头紧皱,怔了半晌,突然道:“你把这步棋退回去。”
窦贞答应,要缓一步,刘盈却是看不过去,“师父,落子不悔,你怎么连这点规矩都不讲?”
韩信歪头,白了他一眼,“你有本事下场,我跟你下。”
刘盈无奈道:“我下场就好比进了国史馆。”
窦贞好奇道:“怎么讲?”
“除了书,还是书呗!”
韩信道:“原来你也知道这滋味!”
刘盈没好气道:“我早就知道,所以我不下棋,师父又何必自取其辱?”
韩信摇头,“我总要试一试吧!你没看到,我这些日子进步很快吗?”
“是啊,问题是你现在输得越来越快了。”
“那是……太子妃进步更快!”韩信哼道:“论起棋力,我已经能胜过留侯了。”
窦贞笑道:“阿父,您真的不用在乎的,我就是下棋厉害,别的不懂的。”
韩信怔了怔,无奈道:“光是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