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雉笑道:“你阿父最欣赏你惩办赤松子。”
刘盈眉头紧皱,“事关皇权,马虎不得。”
吕雉摇头,“你阿父跟我说,他最怕你受制于人……这天下虽大,皇帝能说了算的事情,却是少之又少。你知道你阿父为什么一定要亲自统军出征吗?”
刘盈稍微思索就说道:“兵权至关重要,兵归将有,一个人在军中威信不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十几万人出动,阿父不亲自统军,就要托付他人。不管托付给谁,都会出现问题。就算托付之人忠心耿耿,下面的人也会生出异样的心思,到时候天子之位,就是兵强马壮者为之。”
吕后点头,“你说的没错,项羽就是先杀宋义,又杀了怀王,自己坐上西楚霸王宝座的。所以自此之后,每逢大举用兵,都是你阿父自己为之。唯一的例外就是太尉,所幸你这个竖子及时收回了兵权,不然太尉的下场不会好的。”
刘盈颔首。
吕后又道:“天子除了会被武将挟持,侵夺权柄,也会被文臣侵夺权力。比如丞相!”
吕后感叹道:“如今朝中政务,悉数决于相府,天子统而不治,虽然你阿父信任萧何,萧丞相也是忠心耿耿之人,奈何心中就是有一根刺儿。所以让陈平为副相,牵制萧相,你又收回了相府私下招募的门客……这都是你阿父喜欢看到的,也是阿母喜欢看到的。”
“留侯出身尊贵,智谋无双,又深通进退之道。便是你阿父,也只能尊着他,不敢给他实际权柄。唯恐他执掌大权,天子也奈何不得。你这个竖子,偏偏处置了赤松子,让你阿父看清楚了,你不会被张良等人挟持,这很好。对你,对留侯都好!”
说到了这里,吕后重重叹息,“按照我原本的想法,我是要帮你挑选一个太子妃,最好选择吕氏女,她会听我的,你娶了她,也要听着阿母的。”
刘盈眉头一皱。
吕后大笑,“就知道你这个竖子不会愿意的……盈,除了文武之外,外戚也会侵夺天子权柄,你知道吗?”
刘盈点头,“我明白,如果妻子家中势大,固然可以成为助力,但他们一旦做大,也会作威作福……其实不只是外戚,就连宦官也会!”
“宦官?”吕后倒是没想到,笑道:“一群奴仆,有什么了不起的!”
刘盈正色道:“阿母不能等闲视之,且不说赵高这种,哪怕大汉也有。前些时候,阿父身边的籍孺就以天子鹰犬自居,想要冲我吠叫,已经被处置了。”
吕后眉头一皱,“这么说倒也有理,籍孺狗胆包天,当真该死!”
刘盈道:“阿母,其实天子很孤单的……阿父提兵起义,打下来的江山,自不必说。我也算是跟着走南闯北,麾下有些可用之人。若是长在深宫,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没有什么心腹。能用的人,无非是外戚宦官而已。到时候乱我汉家者,必是这些人。”
吕后神色渐渐凝重起来,其实相比起刘盈,她在权力上的直觉,更胜一筹,甚至某种程度上,比刘邦还要敏锐。
平心而论,吕后想要对朝廷施加影响力。
能用的人很有限,无非就是两位兄长,还有审食其这种绝对心腹。
说白了,就是外戚专权。
而长在深宫的皇帝,身边没有别的人,就只剩下照顾他起居的宦官……一旦皇帝感觉到权柄被后党外戚侵夺,就只能重用宦官,除掉外戚。
刘盈上辈子的历史不算好,但是有关三国的讨论还是看了不少……汉家四百年,外戚宦官,交替掌权。
严格说起来,两汉都是倒霉在了外戚手里。
吕后颔首,“吾儿看得很长远,这么说起来,给你挑个什么样的太子妃,事关重大,马虎不得。一个疏忽,就要遗祸后世了。”
刘盈如释重负,“多谢阿母体谅,孩儿感激不尽。”
吕后哼道:“别光顾着说好听的,我可以不管你找谁,但你最好尽快让我抱上孙子。”
刘盈苦笑道:“用得着这么着急吗?”
吕后摇头,“不是我着急,是你阿父!”
“阿父?”
吕后点头,“他快花甲之年了,却要时刻出征在外,饱受风霜。别看平时你们父子吵吵闹闹的,可我知道,他最在乎的就是你。看你娶妻生子,给他添个孙子,他也就安心了。”
吕后叹息道:“盈,你能等得起,你阿父等不起啊!”
刘盈浑身一震,终于点了点头。
“阿母,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刘盈沉吟道:“那您看,这事情该怎么办?”
吕后笑了,“你要找个学习成绩好的,那也行。我准备近期再安排一次女学的考试,你呢,抽空去瞧瞧,一来见见人,看看你喜欢不?二来也试试她们的本事,能不能胜任太子妃。你看怎么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