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一来,竟然方方面面,都有好处。
韩信再三思忖,也是一举多得。
当然了,军中作坊办得好,也有人会眼红。
朝廷把老卒安排妥当,那些将领也会不痛快。
但是相比起这条策略带来的好处,那就不值一提了。
韩信欣然笑道:“太子之策甚妙,我这就安排,先从我的麾下选出三百老弱,让他们榨油做豆腐,试试这个策略如何!要是能成,那可是大功一件!”
韩信笑容满脸,他本来都对很多事没什么兴趣了。
毕竟已经站在了荣耀的顶点,再去干什么,也显得无聊。
可刘盈的提议,属实让人怦然心动。
弄好了,都能写进兵书,传流后世。
韩信满怀热情去忙了。
而已韩信的本事,做起这事来,自然不用刘盈操心。
刘盈又回到了先前,每天照看弟弟,去太上皇那边说笑,再去吕后那里坐一会儿,单调乏味且枯燥。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偶尔会想想刘邦。
没错,刘邦带兵平叛去了。
上一次是陈公利己,还不需要刘邦亲自出手,而这一次却是燕王臧荼。
根据密报,这位异姓王正在囤积兵马,暗中勾结匈奴。
打算引三十万匈奴南下,一举夺取燕赵之地。
刘邦已经率军北上,走了差不多十天。
“阿母,我去也行,不一定非要阿父,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刘盈低声道:“其实我也能驾驭三军,臧荼的本事未必有多强!”
吕后道:“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一位异姓王……你身为储君,打赢了未必如何,打输了就威望尽失。国家大事,不能儿戏!”
刘盈一皱眉,刚想要反驳。
吕后又抬起头,直视刘盈道:“这是你阿父说的!”
刘盈心头一暖,又赶忙告诉自己,千万别忘了夺豆腐的大仇啊!
第一百七十八章 尚书
吕雉看了看刘盈,轻声叹道:“盈,你阿父征讨臧荼,一是平定内乱,一是宣扬天威。论兵法韬略,你远不及你阿父,论起身份地位,他又是大汉天子,这是他分内之事,义不容辞。除非……”
吕雉顿了顿,才说道:“现在还轮不到你替他操劳。”
刘盈点了点头,“我知道,只是不知怎么回事,心里就空落落的。阿父走了,身边没有人嚷嚷着打我,反而不舒服了。”
吕后嗔道:“孩子气!如何担当大任!”
刘盈咧嘴笑笑,“阿母,我没事的,朝政的事,您多操心,没有阿父也是一样的。”
吕雉板起面孔,沉声道:“你是储君,当初你也坐镇关中,如今陛下出征,国中之事,理当由你处置。”
刘盈忙道:“阿母,您就别为难我了,阿父让您处置朝政,就是看出了我还不够老练,孩儿还是多学学,不光要学阿父,也要学阿母。在我心中,阿母治国的本事,丝毫不比阿父差,您才是女中丈夫,巾帼不让须眉。”
这几句马屁,竟然把吕后哄笑了。
“你这个竖子,说来说去,还是怕辛苦啊!”
吕雉嘴上埋怨,但还是牢牢握着玉玺,并没有交给刘盈的意思。
在吕雉看来,她是大汉的皇后,皇帝不在,她就该发号施令,肩负起管家的职责。
不光是吕后这么想,就连朝臣也都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依旧每天去未央宫,只是做主的人,从刘邦变成了吕雉。
至于长乐宫,却还是一副老样子。
栾布、郅都和张不疑,他们每天都会过来,和刘盈讨论一些事情。
今天的栾布很兴奋,“太子,盖公从齐地来了,他可是曹相费了好大力气请来的贤才,他还带了不少弟子……据说他要和叔孙通论理,还要跟商山四皓讨教学问。”
郅都一怔,下意识道:“莫非盖公要在京城开宗立派,和那几位较量一番?”
这位主张清静无为的盖公,是曹参多次提起过的,非常推崇他的学问,也算是黄老学说主要倡导者。
叔孙通不用说,他已经是当下儒家的领头羊,朝廷礼法,皆出自他手。
这俩人绝对代表当下学术的巅峰,一旦辩论,必定会影响接下来的治国思路。
栾布道:“我看盖公有这个意思,是黄老,还是儒家?其实要是法家的人也在就好了,来一个三家争锋,肯定热闹。”
栾布看了看郅都,笑道:“对了,你不就是法家的吗?要去辩论一番吗?”
郅都苦笑摇头,“秦因严刑峻法二世而亡,现在谁还敢说法家的好?与其被人骂下来,自取其辱,还不如不去的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