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何点头,“按照秦律,确实如此。”
刘盈问道:“那应该吗?携带收藏几本书,就该连累全族之人,合适吗?”
萧何摇头,“属实过了。”
“那为何没有立刻废除?”
“因为无人上书,是臣等疏忽。”萧何躬身道。
刘盈点了点头,又看了看牢房,叹口气道:“此番是遇到了我,若是遇到个寻常的黎民百姓,只怕就要被关在大牢之中,会不会连累全族,也不好说。朝廷订立法度,百官执行。一念之间,就可以让人家破人亡。你们手中的笔,是何等沉重啊!”
刘盈叹道:“我在夜里,听了很多商君的治国之术,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但我很不喜欢。我以为,国家是黎民百姓的家,天子、朝臣、小吏,每个人都该心怀百姓,以富国裕民为念!以造福苍生为念!万不可以残民弱民,害民辱民!民心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天子朝臣,皆在舟上。务必心怀百姓,才不会舟毁人亡!”
刘盈说完,又笑道:“这是我在大牢之中,胡思乱想的,还望丞相,诸位仲父,朝堂诸公,批评指正。盈恭听教诲!”
萧何怔了怔,不由得惊叹道:“太子这一番高论,当真是说尽了治国的精要,臣五体投地!”
第一百三十三章 悟道使我强大
“师父,您在沛县做过小吏,自然清楚,不论是德治,还是法治……归根到底,要人来执行。既然是人来做,就不免会有偏颇之处。您身为百官之首,务必要小心谨慎才是。”
萧何用力点头,“太子教诲,臣记下了。”
刘盈又走到一众武将的近前,他抬起头,仰望樊哙。
“姨夫,小民艰难,您应该最有体会,才几年光景,还望姨夫能不忘初心,切莫因为身居高位,就纵容手下,肆意欺凌百姓。”
樊哙连忙点头,“臣,知道了。”
刘盈又扭头看了看牢房,笑道:“这里真是个好地方,竟然让我想通了这么多事……郅都把我抓进来,他也算是一个功臣。阿父,我想让他到东宫担当舍人。”
刘邦笑着点头,“你也需要一个人管着,他敢抓你,最合适不过!”
郅都怔了下,却摇头道:“陛下,有一事尚未解决,臣不好去东宫。”
刘邦道:“是挟书律的事情?”
郅都点头。
“废除了!”刘邦哼道:“此等恶法,理当早早废除。结果却拖延了这么久,这是朝廷官吏的失职!朕和太子在大牢之中,住了一晚,算是向天下无辜受害之人赔罪。如果下次再有恶法害民的事情,需要进大牢的,可就不是朕和太子了!”
这话听的人脊背发凉,不寒而栗。
陛下和太子是替他们赎罪,这种事情,只有一次,谁敢奢望下一次?
真的再有,那就等着掉脑袋吧!
刘邦伸了伸懒腰,打着哈欠,“都散了吧,朕也要回宫休息了。”
天子登上车驾,吕雉也上了车驾,刘盈想找自己的车驾,吕后却沉着脸道:“这边来。”
刘盈不敢怠慢,急忙跑过来,上了母后的马车。
“盈,大牢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你阿父年纪也不小了,不能陪你胡闹。再有这种事情,阿母不会客气的。”
刘盈连忙答应,“孩儿知道了,不会有下一次了……孩儿真的想通了。”
吕后哼道:“你又想明白了什么?一夜光景,你还想得真多!”
刘盈哈哈一笑,“母后,阿父治国以威,孩儿并非开国之君,又没有多年的积累,因此看到阿父怒骂朝臣,心中凛然,充满敬畏。可是在牢中一夜,畅聊秦法之后,孩儿想明白了,我固然比不上阿父,但如果以道理治国,以百姓之心为心。站在百姓这一边,站在道理的这一边。我就无所畏惧,所向披靡!”
吕后眉头挑动,这话的意思,她自然听得懂,只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吾儿有什么打算?”
刘盈微微一笑,“母后等着看吧!”
刘盈没有多说,吕后只是哼了一声,也不多问,就看你这个竖子,能玩出什么花样?
刘盈返回了东宫,正好撞见张不疑和郅都,正在大眼瞪小眼。
“太子,他是小人!”
张不疑断然一指郅都,毫不客气道:“他故意冒犯太子,就是为了引起太子注意,从而平步青云,太子重用此人,让他担任东宫舍人,唯恐日后奸佞之徒,幸进之辈,会层出穷啊!”
刘盈眨了眨眼睛,“然后呢?”
张不疑当即道:“太子,你该尽快驱逐了这个小人啊!”
刘盈又是不置可否,转身从里面翻出几件旧衣,扔给了张不疑和郅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