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雉怔了下,这才放下手里的刺绣,淡淡道:“我听说前几天陛下和萧丞相讨论政务,萧丞相说的是国家初定,民力凋敝,当以黄老之术,与民休息。在朝廷上,天子垂拱,诸臣守职,如此而已!”
刘邦没有吱声,显然,吕雉说对了。
圣天子垂拱而治,诸臣尽职尽责,则天下大治!
“你莫要误会了萧何,他说的没错,朕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刘邦抬起眼皮,气哼哼看了刘盈一眼。
“你个竖子,为什么要设立三馆?你知道阿父看着,有多眼馋吗?”
刘盈无奈道:“阿父,要不你试一试?”
刘邦摇头,“试不得,试不得啊!”
刘盈好奇,“是时机还不成熟吗?”
刘邦深吸口气,“盈啊,你说过,要以天下人来治天下,这话很有道理。阿父坐在龙椅上面,朝政交给丞相公卿。唯有如此,天下贤士才会云集京城,为国效力。他们也有希望成为丞相,一展抱负。”
“眼下诸侯尚存,国家稍安,急于分割相权,让朝臣互相牵制……唯恐天下有识之士,不愿为刘家效力啊!”
刘邦感叹道:“此事与萧何无关,只是国家如此,没有办法。”
说到这里,吕后突然说道:“必要除掉诸侯王,天下归一,方能恩出自上,皇帝一言而决!”
刘邦点了点头,默然无言。
吕雉又道:“既然如此说,盈没做错,只是早了一些时候?”
刘邦又点了点头。
吕雉笑道:“既然这样,陛下又何必发火呢!”
刘邦眉头一皱,“你,你还是替这个竖子说话?”
吕雉笑道:“我是为了刘氏的天下说话!”吕雉沉吟道:“陛下,父子一体,你让盈执掌东宫,三馆贤士,自然为陛下所有,这有什么不好?”
吕雉若有所思道:“除非陛下觉得我们母子碍眼,不如陛下的意了!”
一句话,刘邦顿时脸色大变,“没有,绝对没有!”
这话简直吓得刘邦冒出了一身冷汗,有些玩笑可是开不得的。
他镇定了一下,又仔细想想。
突然脸上露出笑容,“盈,你母后说得对!咱们父子一体,你每天把东宫三馆讨论的事情,如实上报给阿父,你看可好?”
刘盈翻了翻眼皮,“这事妥当吗?”
“妥当,妥当!很是妥当!”刘邦急忙道。
刘盈笑嘻嘻道:“阿父,我看这样吧,还是我把事情递给阿母。阿母呢,看心情,愿意给你就给你,不愿意给,我也管不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刘邦的妙策
刘邦的脸很黑,按照刘盈的说法,他这个皇帝彻头彻尾成了可怜虫,能看到什么,还要看皇后的心情,简直岂有此理!
吕后却是淡淡一笑,“陛下,盈不过是把话说明白了,那些朝臣欺瞒陛下,又岂会告知?”
刘邦再度语塞。
他这个皇帝,还真是够可怜的。
外面那些诸侯,只是把他视作盟主而已。
天下一大半的郡县都在诸侯王手里,等于一块大饼,人家先分走了大部分。
剩下的这点,功臣集团全都眼巴巴盯着。
要封侯,要给食邑,要尊重相权,要垂拱而治!
手里的这部分,大臣们又分去一大块。
再然后还有皇家,别人不说了,逆子鼓捣出了东宫三馆,皇后还要插上一手。
哪怕是皇家,也要让出大部分的权柄。
刘邦仰天长叹,好想大哭一场。
他这个皇帝,能做主的事情,到底有多少啊?
“盈,阿父答应你了。”刘邦叹道:“不过你可要听好了,务必给阿父一些富国裕民的良策,要让大汉快速强盛起来。现在阿父什么都做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在是太难熬了。”
刘盈没吱声,而是看向吕后,我听您的。
吕后一笑,“陛下心怀天下,臣妾也不是糊涂人,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臣妾一定鼎力支持。”
刘邦点了点头,看了看吕后,又看了看刘盈。
“皇后,说来说去,这天下还是咱们刘家的,能说了算的就是咱们三人,只要我们同心同德,这天下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
刘邦用情说道。
刘盈恍惚记得,上次老流氓这么懂事,还是彭城之战以后。
果然,只有走投无路,刘邦的情商才会在线。
他这个人啊,能不讲理就不讲理,即便偶尔讲理,也是被逼无奈。
不过既然老流氓都服软了,刘盈当然要给他一点甜头儿。
“阿父,其实这些日子,也有不少好建议,回头我就让昭文馆整理一下,然后递上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