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咬牙切齿,但法不责众,如果把这十几个人都砍了,大汉的江山都到不了明天,今天晚上就要完蛋了。
但是这事太气人了。
明明是朕写的,成了别人的不说,还落下了抢夺小儿辈诗作的罪名……小儿辈!
对!
那个竖子!
一定是那个竖子!
“去!把太子叫来!朕立刻要见他!”
过了一会儿,刘盈终于战战兢兢,挪了进来。
他抬头看去,就看到刘邦吃人的目光,吓得刘盈打了个激灵,这是进了龙潭虎穴啊!
“逆子,你给朕过来!”
刘盈无奈,只能凑了过来。
刘邦深吸口气,指了指桌上的纸,“那一句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写的?”
刘盈只扫了一眼,也就明白了,“阿父,这是我写的不假,但只是我随口说的。”
刘邦眉毛立起,愤怒道:“你随便一说,他们都认准是寡人偷了你的诗作!逆子啊,你害苦了乃公!今天不好好痛打你一顿,乃公这一肚子的气,没地方撒!”
刘盈顿感不妙,转身要跑,结果却发现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关上了。
刘邦嘿嘿冷笑,“竖子,这一顿好打,你跑不了了!”
说着,他抄起了一根鹅卵粗细的棍子。
刘盈眼前一黑,这玩意可比七匹狼厉害多了。
落在身上,半条命就没了。
刘盈眼珠乱转,无论如何,也不能挨这顿打。
跑是跑不掉了,只能想个办法。
当刘邦将棍子举起来的时候,刘盈大呼道:“阿父停停!”
刘邦气得胡子乱颤,“逆子,你放心,乃公有分寸,不会打死你的,最多让你躺半个月!”
说着,刘邦就要动手。
刘盈连忙道:“阿父,你上当了!”
刘邦不解,手上一顿。
刘盈见有机会,就立刻道:“阿父,你还没看明白,这事分明是群臣的借口,他们只是要逼着您低头罢了。孩儿是被他们利用了。”
刘邦一怔,手不由得松了,“竖子,你的意思?”
刘盈慌忙道:“阿父请坐,咱们慢慢说!”
第九十七章 剑履上殿
安抚刘邦坐下的同时,刘盈顺手将木棍扔到了一边,有这玩意在,会制约他的发挥。
刘邦满不在乎,只是瞥了一眼,就冷冷道:“竖子,你最好说出一番道理,不然今天这顿打,你是逃不掉的,这话朕说的!”
老流氓面目狰狞,压迫感十足。
刘盈咽了口唾沫,努力平复心绪,这才道:“阿父,你现在当了皇帝,和当初的汉王比起来,有什么差别吗?”
刘邦眉头一皱,还真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把朕难住了,有什么区别?称呼变了?好像也就仅此而已了。”
刘盈道:“阿父圣明,您看看,眼下政务还在丞相那边,统领兵马,还要诸将。遇到了政务,还是要把大家伙聚集在一起商议,他们的劝谏您也要听。如果大家伙都是一个意思,您就拗不过他们!”
最后一句话,算是打中了刘邦的痛处。
刚刚发生的事情不就是这样!
明明是他写的诗,结果大家伙一口咬定,就是刘盈写的,结果刘邦就真的要低头。
这还是皇帝占着理呢,如果皇帝不占理,或者五五开的时候,简直不敢想……
刘邦眉头紧皱,渐渐陷入沉思。
大风歌的事情,他已经抛到了一边,当务之急,是天子权柄,这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
刘邦思忖良久,才缓缓道:“竖子,你说说,为什么汉王和汉天子,没有区别?”
刘盈顿了顿,道:“阿父,我能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不?”
“你说!”
“您以前叫刘季,登基之后,改名刘邦……您觉得光是改个名字,有什么区别吗?”
刘邦微微点头,“是啊!一个名字,不管怎么改,也就是那么回事。”
“所以您需要围绕皇位,设立百官,划分职责,各司其职,让他们互相监督制约。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阿父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不然你就算称昊天大帝,东皇太一,也没什么用啊!”
刘邦又是一阵思索,用力颔首,简直不能更同意了。
他的嘴角露出了笑容,“盈啊,你说这一次的事情,该怎么看?”
刘盈道:“阿父,诗歌的事情,不管是您写的,还是我写的,父子之间,没什么大不了的。朝臣兴师动众,说是替我鸣不平,其实是想借机干涉皇家事务,说白了,就是想要约束阿父,他们包藏祸心,阿父不可不防!”
为了躲过刘邦的棍子,刘盈是毫不犹豫把一堆仲父出卖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