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第二天,军中诸将的面前,纷纷摆了一首完整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江山永固兮乐尧汤!”
周勃、夏侯婴、灌婴等人都目瞪口呆,“这,这是谁做的?”
就在这时候,曹参和王陵从外面进来,他们急忙拉过来两个人。
“你们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俩人看了又看,前面三句都没有问题,是陛下所作,而且已经流传出来。可第四句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江山永固兮乐尧汤!”
曹参猛地看向王陵,“这,这一句倒也接得上!”
王陵啧啧两声,皱眉头道:“确实,只是差了点味道。”
他又看向在场众人,“这是从哪里来的?是陛下做的,还是你们谁做的?”
几个人纷纷摇头,“我们哪知道,来的时候,就摆在了这里。”
众人不解,正在这时候,张良和陈平一前一后,从外面进来。
曹参立刻道:“子房先生,你过来看看。”
张良看了一眼,也是不明所以。
“有人把陛下的诗给续上了?”
陈平脸上微微一笑,“或许这才是原来的诗作。”
“啊!”
众人一声低呼,再看了看,纷纷做恍然大悟状!
“原来这才是太子所写的原作?”
陈平微微点头。
王陵摇头道:“不对啊,那为什么陛下之拿了三句,还有,第四句差了不少,又是怎么回事?”
陈平一笑,“这还不是显而易见的,太子做了四句,但是对第四句不满,未曾公布,陛下见到之后,夺了前三句,据为己有。还不许太子说出来。”
众人互相看了看,好像有道理啊!
“那,那是谁把这第四句找出来的?”
大家伙面面相觑,最后都看向了陈平。
而陈平竟然闭口不言,只是眉头低垂而已。
过了片刻,樊哙突然怪叫了一声,“不管是谁找出来的,当务之急,是去找陛下,给太子讨个公道,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啊!”
夏侯婴点头,“没错,太子贤德孝顺,我们这些臣子,不能坐视不理,现在就去找陛下!”
“没错,同去!”
众人义愤填膺,就连张良都被裹挟着,涌向了刘邦的行宫。
离着老远,就听有人在唱,还不是一个人,声音嘹亮,传出来好远。
唱得正是刘邦的得意之作。
“大风起兮……云飞扬!”
众人听到这里,丝毫没有五体投地的钦佩之意,反而怒气冲冲。
偷了人家的东西,还如此明目张胆,大肆炫耀。
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今日,为了道义,也少不得冒犯天子,犯颜直谏了!”
樊哙挽起了袖子,其余众人也都是如此,竟然直接冲到了门口,高声道:“陛下,臣等有要事求见!”
刘邦正在里面,他越想越气,明明是自己写的,那帮人怎么就不信呢!
非要说是那个竖子写的,简直岂有此理!
正在这时候,群臣嚷嚷着求见,刘邦让他们进来。
樊哙一步进来,就大声道:“陛下,臣等替太子鸣不平来了,您不能再抢太子的东西了!臣等都看不下去了!”
第九十六章 陛下,你就从了吧
“看不下去什么?”
刘邦豁然站立,怒视樊哙,厉声呵斥,“你说寡人抢了什么?”
“抢了太子的诗!”
刘邦正为这事闹心,樊哙又来戳他的肺管子,刘邦岂能不怒!伸手胡乱抓起东西,就要往樊哙身上砸过去。
幸好这次来的人多,王陵、曹参急忙拦住他,灌婴和夏侯婴又给樊哙使眼色,这种时候要讲技巧,不能蛮干。
费了好大劲儿,才让刘邦坐下。
“陛下,臣等过来,是想问一件事。”曹参看了看刘邦的脸色,才躬身道:“您可听过江山永固兮乐尧汤这一句?”
“没有!”刘邦哼道:“这是谁写的,狗屁不通!”
群臣互相看了看,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你抢也好,偷也好,好歹偷全了啊!
还差一句算什么事!
这不是坐实了此诗是太子所写吗!
樊哙等人就要直接质问,曹参却是摆了摆手,让他们稍安勿躁。
然后他才说道:“陛下,臣虽然在赵地,却也听说,太子的陈情信写得极好,连项羽都不得不放了皇后。还有,太子会做诗歌,才华盖世。真不愧是陛下之子,就是与众不同啊!”
刘邦哼了一声,“曹参,你别没事总夸那个竖子!他是有点本事,可乃公也不差!不对,是更厉害!你说说,那个大风起兮云飞扬,差在哪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