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定陶和沛县并不算远,有急事,也可以快马加鞭,前来通报。
刘盈点头,“成,孩儿就陪着阿父衣锦回乡。”
刘邦越发欣喜,爷俩只带了一千甲士,登上马车,直奔沛县而来。
老流氓心情大好,一路上跟刘盈说个不停。
刘盈倒也不是诚心跟老流氓作对,他要是用心夸奖一个人,能把人夸上天,只是看他愿不愿意而已。
因此这爷俩的关系迅速升温,还没到沛县,老流氓就跟刘盈勾肩搭背,引吭高歌。喝酒的时候,都给刘盈倒一碗,就差直接拜把子,约为兄弟了。
考虑到老流氓上一个兄弟的下场,不拜也罢!
他们离着沛县越来越近,刘邦迫不及待掀起车帘,探头往外面看去。
目之所及,田连阡陌,不时有人往来其间,和当初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突然,刘邦看到了前面有一群小孩子,正在疯跑着玩耍。
看到了大队的甲士,他们停住,还在犹豫要不要逃跑……天子护卫就要冲上去,驱赶他们。
刘邦不由得呵斥道:“一群孩子,还能怎么样!更何况这都是沛县乡亲,没准和朕还沾亲带故,你们惹得起吗?”
一句话,吓住了侍卫,他们还真惹不起。
但也不能让陛下遇险,因此只能纷纷下马,绕到远处,小心看着,一旦出了差错,立刻过来。
刘邦也没有过多难为侍卫,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来,下来!”
刘邦招呼刘盈,从马车跳下来。
父子俩快步走了一会儿,竟然真的追上了这群孩子。其中一个小崽子胆子比较大,他额头上有一块疤儿,鼻子里两筒鼻涕,说话的时候,用力一抽。
“你谁啊?”
刘邦没急着回答,而是仔细端详,尤其是那个疤痕,让他想到了什么,突然道:“你阿父是沛县狱卒李钟吧?”
小崽子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你是谁?”
“我是你仲父!”刘邦哼道:“你小时候还在我胳膊上撒尿呢!”
小崽子眼珠转了转,似乎想起什么,又往旁边看了看,瞧见了刘盈。他和刘盈年岁差不多大,似乎有些印象,但是刘盈穿戴和当初全然不同,气度也不一样,他竟然不敢相认。
“这位是大汉天子,昔日沛县的泗水亭长,快去告诉你阿父他们,过来迎接。”刘盈说了一遍。
小崽子直瞪瞪看着,突然,一掉头,撅着屁股撒欢跑,把草鞋都给跑丢了。
刘邦看在眼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盈啊,你要不是成为阿父的儿子,只怕也和此子一样吧?”
刘盈淡淡一笑,“阿父,你要不是娶了阿母,只怕衣锦还乡的就是那位狱卒了!”
第九十四章 大风起兮
刘邦恶狠狠瞪了刘盈一眼,你小子说得还真有道理,下次别说了。
要不是看在沛县的父老乡亲面前,乃公一定打烂你的屁股!
刘盈早就不怕老流氓的威胁了,他翘着脚,向远处望去。
黑压压的一大片,沛县的百姓,扶老携幼,朝着这边赶来。
在距离一两百步的时候,他们纷纷停住,再也不敢向前,只是呆呆看着,也没有人跪倒磕头,还没人高呼万岁。
刘邦看在眼里,竟然主动迈步迎了上去,挥动双手,冲着沛县父老高声喊道:“我是刘季,刘家老三,泗水的亭长!我回乡来看大家伙了!”
他快步向前,沛县的父老看到了这一幕,终于打破沉寂,有几个和刘邦关系很好的,纷纷跑过来。
侍卫想要上前保护,却被刘邦怒目呵斥,“都是父老乡亲,谁会害我?”
侍卫只能讪讪后退。
和家乡父老在一起的刘邦,格外放松。
他也不在乎这些人的衣着穿戴,没有多大一会儿,就互相勾肩搭背,聊到了一起。
问问家里的牛下崽没,房子还漏雨不,儿子娶到媳妇了吗……
乡亲们一一作答,竟有人也问刘邦。
“你离家这么多年,在外面怎么样了?”
刘邦哈哈大笑,“还成,没给咱们沛县父老丢人!也就是打了几年仗,先灭了秦朝,又灭了西楚霸王项羽。现在朕是大汉皇帝……对了,朕不叫刘季,改名刘邦了。”
“刘邦?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这个国家都是朕的!”
“都是你的?不是吹牛吧?”
刘邦笑道:“你们瞧瞧,这都是朕的侍卫,保护着朕过来的……对了,你们瞧,这是盈!”
刘邦总算想起了刘盈,把他拉过来,到了诸位父老乡亲的面前。
“盈啊,你给大家伙说说,阿父是不是大汉天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