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盈欣然答应,韩信的第一条,就是请刘邦人命张耳为赵王,统御赵代之地。
“师父,这是您打下来的,却要拱手让给他人!”
韩信笑道:“太子,你不愿意?”
刘盈无奈,“我当然愿意,只是要让师父委屈了。”
韩信一笑,“谈不上……我的第二条建议,就是派遣使者,招降燕地。”
刘盈立刻点头,燕地是个很神奇的地方,虽说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却鲜有高光时刻,除了乐毅这么一个能人,就剩下刺客荆轲了。
重新复立的燕国,情况也差不多,以汉军之威,足以兵不血刃,拿下燕国。
“就按照师父的意思。”
“这第三条,让曹参担任赵相,我要随太子去面见大王。”
“什么?”刘盈颇为惊诧,“师父,你要把兵权交出去?”
韩信一笑,“未必是交出去,如果太子愿意,可以保举我为太尉,只是唯恐大王不愿意。”
“他不愿意也不行!”
刘盈斩钉截铁,丝毫不含糊。
开什么玩笑,韩信愿意让出兵权,除了龙椅不能给之外,就没有什么不行的!
“师父,你这是赏给弟子面子啊!”
韩信坦然笑道:“日后太子可要帮助为师,投桃报李才是。”
刘盈用力颔首,不数日,韩信就完成了交割,以张耳、曹参、灌婴等人,镇守赵代之地。
他则是随着刘盈,渡过黄河,直奔成皋而来。
“你说什么?太子和大将军一起回来了?”
刘邦已经问了三遍,陈平也回答了三遍,他的震惊丝毫不比刘邦小。
这事就离谱儿!
韩信立了大功,论功行赏,理所当然,给他个王,都情理之中。
这位不光不要封赏,还主动放弃兵权,简直匪夷所思。
“大王,以臣之见,此事只能说明太子手段高明,御下有术啊!”
刘邦翻了翻眼皮,“不管多高,那竖子也是寡人的儿子!”
刘邦站起身,搓了搓手道:“传我的命令,出城三十里,迎接大将军凯旋!”
当刘盈和韩信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刘邦直接催动战马,越过刘盈,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一把拉住了后面的韩信,用力摇晃,激动异常。
“大将军,打得好,打得太好了!”刘邦感叹道:“项羽匹夫一直小觑汉军,如今终于出了能和项羽一争高低之人。从今往后,汉营兵权,就是你的。务必要替孤灭掉楚国。”
韩信神色从容,笑道:“大王厚爱,放眼天下,能和项羽争锋之人,唯有大王一人。”
“寡人?哈哈哈!”刘邦欣然一笑,“大将军,你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韩信道:“如今平了赵代,燕国不日必定归降……天下大局已定,只剩下一个齐国尚在左摇右摆。如果大王愿意给田家一条活路,可以派遣一名使者,前往劝说,臣有七成把握,齐国会归降大王。只是日后不免反复,还望大王思之。”
刘邦稍微一愣,刘盈就说道:“阿父,不要迟疑了,赶快把齐国拉过来,然后就可以威逼项羽,让他放了阿母!”
刘邦猛吸口气,立即道:“郦生,这事交给你了!”
郦食其连忙答应,“臣这就动身!”
有这位出马,那是十拿九稳。
刘邦拉着韩信的手,一起到了成皋,酒宴已经备下,汉营诸将,自樊哙、周勃以下,无不战战兢兢,连抬头直视的胆气都没有。
韩信北伐,先灭了魏国,又灭赵国,代国,如果再算上燕国,凭着一己之力,扫荡了半个天下。
拿什么功劳和人家比啊?
刘盈笑得很开心,“阿父,以师父的功劳,只有太尉才配得上他,你赶快下旨吧!”
刘邦哼了一声,“阿父可不像你这么抠门!除了太尉之外,还要加太子太保,让大将军好好教导你。”
刘盈欣然答应,“好啊好啊!不光是我,那些文武子弟,也都交给师父把!让他好好教导,争取早日成才。”
刘邦看了一眼韩信,从统御千军万马的大将,到孩子头,这位能受得了吗?
出乎预料,韩信竟然甘之如饴,甚至还有那么点欢欣鼓舞。
“多谢大王、太子赏识,臣一定尽力而为,把他们教成将帅之才,有朝一日,横行大漠,扬我天威!”
刘盈却是听懂了韩信的意思,他已经把目光锁定在了冒顿单于身上。
由于匈奴战法和中原迥异,眼前这帮将领,未必能够胜任。
因此韩信打算从小培养,打造出一支能够和冒顿争锋的铁骑出来。
确实,相比起掌握兵权这类俗事,射落草原天骄,无疑更有吸引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