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为文人,陈平学的却是黄老之学,和随何等人迥然不同,加上他这家伙心思深沉,工于谋略,讲起课来,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刘盈很喜欢陈平的风格,每天向他请教,常常废寝忘食。
只是这一天,刘邦突然派人,把刘盈叫了过去。
刘邦沉着一张脸,问道:“竖子,你可曾用心读书?”
又叫我竖子!
刘盈心中不悦,只能点头道:“很是用心。”
“胡说!”刘邦怒道:“你同陈平读书,此人居家时盗其嫂;事魏王不容,亡而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如此反复无常,朝三暮四,可为良师?既无良师,又何谈学业?”
刘盈微微诧异,这话自己并不陌生,正是那些嫉妒陈平之人,四处散播的,没想到连刘邦都知道了。
想到这里,刘盈呵呵一笑,“阿父此言差矣,您以为自己比之天下诸侯,有什么长处?”
“长处?”刘邦怔了下,哈哈笑道:“这就太多了,乃翁宽宏大度,仁爱敦厚,英明睿智,雄才伟略……长处说都说不完。”
好家伙,这位又吹了起来。
刘盈当真是佩服,你丫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脸皮够厚!
“阿父轻慢儒者,却还有许多儒士愿意为阿父所用,您可知为什么?”
刘邦眉头一动,这是个好问题,他却不是很清楚,因此沉声道:“你说吧。”
刘盈道:“儒士们说汉王虽然无礼,却善于用人。遇事能委以重任,事成不吝赏赐,言而有信,赏罚分明。”
刘邦咧嘴一笑,“你这话乃翁爱听……要说乃翁最得意的本事,那就是用人!一人之力有限,必得天下英杰之力,才能成就大业!”
说起用人,刘邦眉飞色舞……萧何、韩信、张良,这些人杰全都为他所用,反观项羽,也就是一个范增罢了。
刘盈颔首道:“既然阿父以善于用人自诩,就该清楚,陈平就是陈平,他在魏王那里,不受重用,到了项羽帐下,又遭猜忌……这是他们的错,并非陈平的错。如果阿父能用好此人,才能说明阿父远胜项羽啊!”
刘邦眼前一亮,他太想胜过项羽了,哪怕只是用人一项也行,因此眉开眼笑道:“盈啊,你这话有理!可陈平大肆敛财,收人厚礼,你又怎么说?”
刘盈笑道:“阿父,陈平孤身投靠,总要吃吃喝喝,更何况……”
顿了一下,刘盈压低声音道:“陈平要给大王出谋划策,必要洞察先机,知己知彼。”
刘邦眉头紧皱,“你的意思,莫非……陈平用这些钱财,收买人员,探查消息去了?”
刘盈道:“阿父,他在魏王和项王手下做过事,颇为了解内情。”
刘邦听到这里,猛然大惊,自己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连忙道:“快,快去把陈平请过来。”
第九章 四万金
陈平迈步昂然而入,他这人身形高大,容貌俊美,属于标准的大帅哥。见到了刘邦,躬身施礼。
“臣拜见大王。”
刘邦叉着两腿,随意坐着,呵呵道:“你不止向寡人称臣吧?”
这话可不客气,刘盈大惊,却见陈平从容不迫,答道:“天下豪杰并起,贤士择圣君,也是理所当然。”
不得不说,马屁是缓解尴尬的最好药剂。
刘邦脸上带笑,却还是责问道:“寡人有心做圣君,只恐汝非贤臣!”
陈平眉头微皱,并未反驳。
刘盈争辩道:“阿父,先生才学过人,如何不是贤臣?”
刘邦冷笑道:“他大肆收取重礼,这是贤士所为吗?”
这事不是和你说了吗?刘盈急了,要替陈平辩解,陈平却是摆手,拦住了他,而后对刘邦道:“大王,臣只身投奔大王,身无长物,想要置办家业,安顿下来,一心为大王效力。若是大王不用臣,臣自会归还礼物,请大王恩准返回家乡,老死林泉,从此不问世事。”
刘邦眉头一皱,“陈平,你是反复之臣,当真甘心回乡?”
陈平顿了顿,仰天叹息,“如若汉王也不肯用我,天下之大,谁又能用我?平不得其时,也是天意!”
刘盈在旁边听着,这简直堪比最真诚的告白,我的眼里只有你!
除了你,我谁也不认!
人家都这么有诚意了,你怎么还不点头啊?
刘盈拼命看向刘邦,此刻刘邦眉头微皱,忽然起身,大笑着拉住陈平,让他坐下,“是寡人听了鲰生言语,几乎错失大才。从今往后,你就是亚将,随在寡人身边,出谋划策。”
刘盈还闹不清楚当下的官制,亚将是个什么玩意,他也不知道。不过瞧陈平双肩微颤,神情激动,就看得出来,这个官小不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