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又没外人,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快来,别耽误时间。”
于久明神情轻松语气和善的招呼过,转眼看了下车队的杜强也没再推辞,不过他也没有跟着于久明坐到后面去,而是等于久明上了车后关上门,自己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开口道:“麻烦张秘开下双闪,我看后面还有车没发动。”
“哦,杜局长,这有什么说法吗?”
驾驶位上的张河面带好奇时,杜强却当即开口道:“张秘,你这可是称呼错了,我只是副局长,开双闪是因为城外就没路灯了,如果有车子落后太多,容易跟丢车队——”
“噢噢,是我没注意,那咱们得跟上。”
张河语气热切的说着熟练打火发动车子,旁边的杜强已经不知这话怎么接了,他本身并不擅长人际交往,否则也不会从复员到现在连电话都没给郑建国打,去年在当上副局长时也没找现管汇报下工作,更是直到这会儿坐上了于久明的车,才醒悟到爷爷准备去首都做检查这个事儿,对于领导们也有什么道道在里面,否则于久明也不会借故跟着去。
杜强并不傻,他只是不想去搞这些蝇营狗苟,不论是在部队和地方上,秉持的理念就是打铁还得自身硬,努力搞好自己的业务能力才是第一要务。
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再会钻营也是无根浮萍。
不过,这在于久明的眼里就有点端着架子,杜强之所以能在复员两年后从科员蹦到了副科,就在于他来之前被人叮嘱过,知道别看善城才是县级市,其经济和环境都不是地级市能比,单单一个国际机场和物流中心就比省会城市还要发达。
表面上去看,善城市想要取代余泉市成为地区中心,缺的是人口。
可于久明却知道,善城市缺的是郑建国的支持——
当然,这个事儿是急不来的,于久明想的是再在善城待一年,因为他来这么长时间了,还没见到过郑建国,最近的一次机会是郑建国连机场大门都没出,直接又登上飞机走了。
于是,于久明便把这个事儿放到了心上,只以为郑富贵在,郑建国总是要回来的,不成人家想才提拔了两年,便连升三级去了余泉市。
结果眼看煮熟的鸭子被人端走了,于久明便盯上了复员回来的杜强,这才有了杜强的连升三级,从科员成了干部。
按理说,杜强应该向他汇报下工作,不说以表忠心,普通的人际关系也行啊?
然后直到这会儿,于久明从他和秘书的对话中听出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合着你还不知道怎么升的官?
还是说你知道了,却没把我这个现管放在眼里,只以为有着郑建国这个靠山就成了?
很快,于久明便将这个想法抛开,他来善城市前接到的第一个警告,便是不要招惹郑家和杜家。
没来时,于久明还想着为什么,直到来了后让秘书在城里转悠了圈,才知道善城市纳税排名前十的单位,全部都和郑家与杜家有关。
再到后来,于久明知道了由善城往返于大城市的私人车队就有两千多辆,其中驾驶员还都是各大城市附近的运输连担任,当即便打消了插手的想法。
两千多辆十吨卡车,每天收走的蔬菜瓜果便达到了4000万斤,一斤别说是两三块了,1块钱1斤也达到了恐怖的4000万,整个余泉地区才385万!平均一人一天就是10块的收入,而实际蔬菜瓜果鲜有低于1块5的时候。
而这还只是表面上的,暗中还有每天能调拨如此多现金的能力,于久明虽然不是会计出身,却只是简单的换算下资金流动量就能明白,其现金收益的零头都比善城地区全年财政收入,还不算车队从外地拉回来销售的数据。
所以,即便是杜强真的仗着郑建国的关系,于久明能做的也只有当做眉眼抛给了瞎子看,不想随着他和秘书的对话,才知道这货竟然是真的不懂,也就开口直接点名了,笑眯眯道:“小杜,你的业务能力我是看在眼里的,从部队到地方都能算的上优良,咱们善城六十多万能安居乐业,建国院士虽然当居首功,你的功劳也不小——”
“唉,书记,您太夸奖了——”
杜强面现诧异之色,前文说过他并不是傻,于久明这话差不多就是在肯定秘书张河的那个“局长”称呼,而后面提起的郑建国也能明白这是想见,当即语速急切:“这要是让我爷爷听到,必定得被训几句,建国——院士——”
“唉,杜局,你和建国院士还这么见外?”
小心开车的张河面现好奇时,杜强也没再纠结对方的称呼,而是看了眼身后的于久明,方脸上便露出了苦笑,开口道:“书记,也不瞒您,我几个堂兄弟之所以没怎么联系建国,是因为不好意思去找他,您也知道我们杜家搞蔬菜运输赚了不少钱——”
于久明也没见外的点了点头,善城市第一大富翁自然是郑建国莫属,他在内参上看到过关于其世界首富的报道,好在他自从到了善城市就对其赚钱速度听到耳朵都麻木了。
至于杜家发财,在于久明看来也是不出预料,老郑家寒门独户没什么亲戚,杜家却是老大一家子人,原本以为杜家发财也是理所当然,毕竟老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手指头盖上的漏点都能让其富到流油才对。
不想现在听到杜强这个说法,于久明才知道这里面竟然还有不可外露的家丑,只是他的位置和性格都决定了不能做那开口打听的八卦心思,好在杜强没怎么卖关子,径直说了下去:“我们家赚的钱,其实都是建国的,从建设温室大棚的钱,到买车的钱,再到运输去首都卖的钱,你说我们几个怎么再见他?”
“这是走到亲戚家里吃着喝着住着临走还要拿着——”
于久明瞬间就懂了,郑建国钱是多不假,都多到富可敌国了,可没谁会嫌弃钱多的,不过这个念头也只在脑海中转悠过却未说出,而是开口道:“那正好我还没拜访过建国院士,这次去首都是除了拜访之外,还想请他帮下咱们市里的忙,看看能不能不让余泉代管了,直接省管。”
第1233章 已经在谈了
县级市也叫省辖市,在法律上由省和自治区以及自治州直辖,然而落实到具体地方上,多由地级市代管,善城市虽然顶着个小特区的名头,实际还属于余泉市代管,凭空多了一级。
而就是这凭空多出的一级,就给善城市和余泉市的统属关系出了不少矛盾,在理论上余泉市还统属着善城市,特别是善城市的经济环境大幅度改善之后,这点便愈发的凸显。
杜强虽然不知道自家老大的遭遇,他却是亲身体会过这种矛盾,便开口道:“我支持您的想法,去年年底到余泉市做总结开完会,发的参会纪念品竟然不够分的,人家还嫌弃咱们去的人多,也不看咱们的人口就占去了地区一多半,经济更是占了九成九,后面就干脆都没要——”
嘴上说着支持的话,杜强的眼神却闪烁起来,看到这里的于久明心中又骂了这货几句,脸上的笑容却愈发随和的点了点头:“你继续说。”
杜强开口道:“我小姑父。”
“嗯——”
面上的笑容瞬间敛去大半,于久明才想起郑富贵现在可是负责余泉的计生工作,不过也没多想的开口道:“张河,咱们到了机场后你给齐省驻京办打个电话,后面再跟上来。”
“好的,领导。”
张河飞快开口应下时,杜强也就明白这是想通知省里关系,先前之所以没打这个电话,可能是无法确定能不能随行,只以为此事到此为止,后座上的于久明继续开口道:“小杜,我是这么想的,不管省直辖的事儿能不能成,咱们这么大的经济盘子在,怎么也应该在首都设个驻京办,你感觉怎么样?”
“我感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