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页(1 / 1)

('

“那阳阳也不能说?”

范萍的声音很快传来时,寇清凯便想也没想,开口道:“当然,我寇清凯绝对不会同意这货和阳阳在一起,郑建国太不要脸了,阳阳那边你说了,她会对郑建国更好奇,就像你不好奇他还知道些什么吗?”

“这,这都是咱们的猜测啊——”

范萍有些无助的声音让寇清凯瞬间沉默下来,良久才对话筒道:“即便事后证明咱们是胡乱猜错,可也不妨碍咱们对他的重视,然而如果咱们真的猜中了,你这话要是传出去,就会给他带来大危险,没有谁会允许有人知道自己的结局!范萍,你要记住了!”

听到这里,范萍才颇为不情愿的应道:“那好吧,这是咱们的猜测,可要是真的——”

“以后电话里也别说了,我现在就安排人买票,今天凌晨就回首都,先挂了。”

寇清凯打断了范萍的话,便没等她开口将电话放下,起身到了门口找到旁边的秘书:“你去买最快回首都的车票,有机票就买机票,尽快。”

“是,主任。”

才洗了个热水澡的秘书飞快领命去了,寇清凯则回到自己房间里站定,他虽然说胡乱猜错,实际在内心里却早已认可了这个猜测,先前之所以对范萍那么说,便是想宽她的心,避免说漏嘴好补救。

寇清凯突然改变行程计划要提前走,这在善城市自然不是小动静,刚到家的叶建义是才进洗手间洗漱过,便接到了善城饭店的电话,于是想也没想的再穿上衣服,叫上值班的小车一溜烟又回了饭店,找到他:“寇大哥,最快的飞机是明天早上运大棚蔬菜的C130运输机,要去给首都送批蔬菜,你要是急着走的话,可以——”

叶建义原本想用蹭飞机这个词,只是想起寇清凯的为人做派,他真要这么说了,少说也得落个公私不分的评价,极大可能还会被批评两句,便在后面改了口:“给个正常的机票钱。”

“好家伙,我记得这飞机载重几十吨吧?”

由于才参与过成立港岛航空的原因,寇清凯对于齐省航空的机型有着大致的了解,不过相对于家有飞行员的叶建义而言,这就是问对人了:“起飞重量70吨,空重35吨,载重20吨,15吨燃油能飞1800公里,明早会有三架起飞去首都和魔都以及常春,将60吨新鲜蔬菜送到三地家庭的餐桌上——就是价格会高点。”

“大冬天有的吃就不错了,15吨燃油送20吨蔬菜,现在解决的是有的和没有的问题。”

寇清凯嘴上说着想起郑建国提出的京沪高速计划,如果这条高速路修建完毕,可以说是惠及了沿路周边十几个大中小城市几千万人,大棚菜到时就能通过更便宜的陆运,到达更多家庭的餐桌上面,便望着这个便宜小弟开口道:“建国曾经说过,要致富先修路,道路畅通了,就会加快商品和劳动力的流动,从而带动起经济的流转,等到齐善高速修通,你正好也算过了适应期,到时可以关注下沿路城镇的经济环境改善。”

叶建义眉头微挑面现思索,接着便醒悟到什么的面现懊悔道:“唉,原本我还打算过了年,就把余泉地区的路修修,这样也方便群众们的出行——”

知道这是在解释,寇清凯却没往心里去,叶建义的能力只算是中上,属于紧跟上面步伐的随大流,当时能够到余泉来,郑建国的因素占了大半,不论是从自己这边的举荐,还是时任领导看着齐善高速的资金落地。

想到资金,寇清凯陡然想起了那笔国债贷款来,缓缓开口道:“那笔国债贷款你没挪用吧?”

第1034章 以便展开工作

“当然没有,全都留着买后面的国债了。”

叶建义眉头挑起,只以为是怀疑自己的做人底线,飞快说起了数据:“82年和83年以及84年又陆续派了1500万的任务,要是没当时贷款的法子,现在就得让各单位自己处理了。”

寇清凯面现缓和的点点头,1981年国债发行了40亿,其中有20亿是要求集体和国营单位购买,按说这点钱对于国企而言,压根算不上什么负担,毕竟都是国企。

但是,这个配额却没有按照产业比例区分,而按照每个省进行分派,结果就是农业为主的可北省,分的和重工业为主的东三省差不多。

如果只是一年有,这点钱也不会成为太大负担,可随后的三年里,国家又下发了30亿国债任务,不少地方上就撑不住了。

而这,还只是企业的部分,同时相对应的便是面向普通人的50亿,到了这会儿已经成了不少地方头疼的任务。

除了余泉地区。

寇清凯还没走那会儿,郑建国就给他出了点子拿国债去银行抵押贷款,国家只要求了禁止自由买卖,禁止当做货币流通,却没禁止拿去抵押借钱,算是钻了个空子。

不过,寇清凯之所以这么问,还是因为他让人拿国债去抵押时,并未按照郑建国说的折算比例去抵押,而是直接全比例抵押借贷,毕竟国债可没有贬值和下跌之说。

同时,由于当时国家层面银根没有紧缩,银行方面还有放贷任务在身,没费什么劲儿就把钱贷了出来。

寇清凯不放心叶建义把这钱挪用了,不说到时接任的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现在眼看着到了1985年,距离1981年期偿付的就还差1年时间,这么大笔钱可不好凑,别到时候闹开了牵扯到他。

当然,这不是说余泉地区财政结余就这么点,去年全地区财政收入2.17亿,财政支出1.1亿,另外支付给机场配套的水电气暖,以及由余泉和善城通往机场的道路尾款3000多万,账上还剩近7000多万的结余。

这是叶建义先前说想修路的底气,也是他没去打国债贷款主意的原因,因为实在是没那个必要:“这几年余泉财政收入,比你那时候宽松多了。”

“嗯,能看的出来,你这搬个家都花了几百万——”

寇清凯不轻不重的敲打了下,叶建义这次从余泉换到了善城市,花了大概五百万,早知这样他就把机场放在善城旁边了,而不是介于两地中间的位置。

好在,寇清凯的事儿足够多,随着叶建义提起余泉财政,他便想到了目前极度缺钱的国家财政,现在的财政包干制度下,地方上的钱是眼看着越来越多,而国家财政却要揭不开锅了。

这么想着,寇清凯又想到了三峡工程,如果郑建国的这笔投资落地,少说也能缓解好几年的财政压力,更别说还有差不多一半规模的京沪高速计划,等到这两笔投资真的落地,未来五年的压力就会轻多了。

不过,这两件事儿的涉及面太大,前者单是设想就出现八十多年,后者又牵扯到了四省的协调工作,明年的预算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了,不知道后年行不行?

不管后年行不行,明年是铁定指望不上的,看样子还是得靠发国债来解决问题。

想到这里,望着神情不变的叶建义,寇清凯缓缓开口道:“既然你都要走了,就把国债的事儿拨乱反正吧,余泉地区的经济情况还是很不错的。”

拨乱反正吗?

叶建义脸上的微笑有些僵硬,他原本打算到了省里后,就照搬在余泉的这个操作来打开局面,毕竟国债销售工作也是经济重心,特别是今年的销售已经有了消极迹象,明年的销售只会更加麻烦才对。

而如果自己能在履新后将这个问题解决,不说给领导们的印象好坏,这有助于他团结身边同事,以便顺利展开工作。

现在你要我放弃这个计划了啊?

想到这里,叶建义便开口道:“我还准备到了省里,用这个当做切入点,以便展开工作。”

“噢,这也行。”

寇清凯神情不变的点点头,他虽然从余泉地区一步到了计委里,可级别却和叶建义的去处没什么区别,之前没考虑到他履新后的事儿,现在听人家提出来,便改口道:“齐省的经济情况在全国能排进前五,而且要资源有资源,要农业有农业,要电厂有电厂,现在上面说是加快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实际还是为了引进外资——” ', ' ')

最新小说: 谁是凶手[快穿] 手背 团宠:我有四个哥哥七个弟弟 家有炮灰[快穿] 和隐形眼镜恋爱了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原配 我在异世养丧尸皇 薄荷瘾 在偏执云爷怀里撒个娇 新婚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