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噢,那我这个数量,也是14个随员?”
郑建国问着拿了旁边的便签本到面前,电话里的皮特·埃里克松不禁莞尔笑了笑:“当然,郑建国先生,规定是每位获奖者都可以携带14名随员到场观礼,这是我们基金会的规定。”
“那好,这条我已经记下了,咱们可以进行下一条了。”
随着先前的打岔时间收拾过心情,郑建国这会儿的激动已经平复不少,也知道诺奖是个非常严肃的事情,便在接下来时间里没再打断对方的话,把注意事项一条一条的记录下来,末了就听皮特·埃里克松确认的声音:“如果您都记录完整了,那么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达一声祝贺,祝贺您,郑建国先生。”
“噢,谢谢,皮特·埃里克松先生,非常荣幸能够接到您的电话,再见。”
飞快的说完道别过,郑建国听到对面电话没了动静,才缓缓的将话筒放到了电话上面,不想等他转过身才和拉斯顿吧唧在一块时,放下的电话再次跳起:“叮铃铃——”
拉斯顿轻轻的拉开了点距离,面红耳赤的呼吸急促:“接电话——”
“不。”
郑建国再次吧唧住,拉斯顿便没再躲闪,吧唧着抱住郑建国的脖颈,双腿一张像是八爪鱼般缠住了他,腻声道:“去卧室——”
“不行。”
听到这里的郑建国瞬间清醒,将身上的拉斯顿缓缓抱着放下,头却抵着没有分开,声音呢喃道:“我该接电话了。”
“我想到了个办法。”
拉斯顿跟着呢喃说过,拉开距离后面现妩媚的进了侧门消失,留下郑建国顶着戈登和布兰琪的注视,转身摸起了电话,就听安德鲁·赫胥黎的声音传来:“郑,祝贺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呵呵——”
面露个傻笑的笑过后,郑建国还没开口就听电话里的安德鲁道:“怎么,是不是惊喜到失去了语言能力?好了,知道你那边电话会很忙,再见。”
“嗯?”
随着安德鲁的电话声消失,郑建国有些蒙了,他这只顾着傻笑还没说句话来着,于是放下电话找出这位不列颠皇家学会会长的电话,不想随着郑建国拎起电话,还没拨号就听里面传来了费舍尔教授的声音:“嗨,郑,咱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知道吗?!”
第854章 我的这些成绩
你那边应该是凌晨呢吧?
脑海中闪过这么个念头,郑建国当即开口打趣起来:“委员会他们也太不体贴了,凌晨三点多把你吵醒,那多扰人清梦,而且还怎么让你接着休息?!”
电话里的费舍尔显然没想到郑建国会这么说,当即中气十足的开口喊了起来:“啊,我不休息都没事儿,你知道还有托马斯吗?咱们三个因为发现石墨烯和整数效应以及分数效应,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个我知道了啊——”
感受着这个老搭档发自内心的由衷喜悦,郑建国也知道面对旁人他可以选择保密,可对于这些同为诺奖得主而言,他留着消息不说的话到时候怕是会得罪人:“费舍尔教授,我还获得了医学奖和化学奖。”
“什么?!”
电话里的费舍尔教授瞬间发出了声惊叫,接着更大的声音传来:“郑,祝贺你,你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巨擘,我非常荣幸能够和你成为搭档,真的,郑,噢,这真是个太惊人的消息了,我现在要打电话告诉托马斯。”
“嘟——”
看着手中的电话没了动静,郑建国轻轻放下了电话,旁边的戈登看到这里,面现关切神情激动道:“先生,您获得了三个诺贝尔奖?”
“是的,戈登。”
郑建国面带微笑的说了时,戈登当即昂首挺胸的立正后面现郑重,沉声道:“非常荣幸能够为您服务,先生。”
“嗯,我的这些成绩,都离不开你们的付出,戈登。”
知道这个时候是灌鸡汤机会,郑建国转头看向了他和旁边的布兰琪,继续开口道:“是你们的辛苦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才能让我把精力全部放到事业上来,谢谢你们。”
“这是我们的荣幸,先生!”
戈登眼睛微红的再次立正垂头致意,这时旁边的电话再次跳起,郑建国便将整个电话拿了,带着线的到了旁边太师椅上坐下放了电话,才拎起话筒道:“你好,我是郑建国!”
“建国!咱们获得诺奖了!”
随着陶野压抑的哭声传来,郑建国便面带微笑的开口道:“这是好事啊,你怎么还哭起来了?”
“人家激动嘛——”
陶野有些腻人的声音脱口而出,郑建国却被这个腻声给震的心头微颤,飞快开口道:“嗯,那你知道我获了几个奖?”
“什么?!你还获得了其他奖?”
陶野的失声抬高了十几个分贝时,郑建国便听那边的背景音里传来了叶敏德的嘀咕声,接着就听老人声音变的清晰:“建国,幽门螺旋杆菌拿到医学奖了?”
“还有石墨烯的物理学奖。”
郑建国毫不迟疑的说了,叶敏德的声音突然沉了下去:“好啊,建国,你这,可是,为咱们,争光了,光耀万丈!”
“呵呵,这都是您的教导有方,老师。”
郑建国也知道老人可能激动坏了,于是说完后便解释起了对于获奖的想法:“先前我也想了,这些奖项里除了医学奖,其他两个奖都有政治含义——”
“是,PCR的钱韵嘉是宝岛人,石墨烯里的那两个教授是哈佛和麻省理工的。”
叶敏德瞬间想起PCR和石墨烯的其他得奖人身份,郑建国只听他语气便知道计策成功,医学奖是他原本就惦记的目标。
这会儿看来如果当初把老人的名字加上,那么现在得奖的就会是师徒俩,可一旦那样的话,后面孔教授没了,搞不好会出个胡教授王教授的。
而至于石墨烯能够得奖,还是超出了郑建国的预计,他虽然知道这是个诺奖成果,可记忆里是要到新世纪里面去了。
由于先入为主的认为石墨烯的继续研究意义不大,郑建国在发现后的这两年里,就差不多做到了放手,甚至连国内相关研究的建议都没提。
只是在事实上,郑建国整出的石墨烯这个材料,共计涉及到了3块诺奖成果:量子霍尔整数效应,量子霍尔分数效应,再加上石墨烯本身的量子霍尔整分数效应。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中,量子霍尔整数效应将会在3年后获得诺奖,而分数效应则是到16年后获得诺奖,至于石墨烯更是要到22年后,最终在常温中观察到分数效应获得诺奖。
也就是说,原本共有三次诺奖的机会,都在这一次给到郑建国和费舍尔以及托马斯,其三人的研究成果的重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至于,原本应该今年获得诺奖的《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更是无法和三人的研究一较高下。
只有这会儿才显现出价值的PCR,才因着合作者的身份,也就是大陆和宝岛学者在美利坚合作研发,才提前那么多年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当然,这并不是说PCR的发现,不如原本应该获奖的《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而是采用了PCR技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才算开上了快车道,其科学价值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而诺奖评委会里就没有外人,这个时候虽然夹杂了些政治因素,可对于PCR技术的革命性意义给与了毫无保留的评价。
不过按照诺奖的规章制度,这些涉及到评审的意见,要保留到50年后才会解密,而实际上不用50年,即便在原来历史中的20年后,这项技术的价值就会彻底显现。
倒是幽门螺旋杆菌,郑建国算是硬插队到1982年的名单里面,和《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元素》的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平分了这年的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