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1 / 1)

('

现在知道他既然拿到了绿卡,那么安全上来说应该是没问题了,再说以他现在的风头来说,对岸的人应该不敢冲他下手才对,只是要防着那边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个事儿,因为那会让国内某些人脸上无光。”

“绿卡也只是永久居留权,又不是更换国籍,虽然这样说他又向更换国籍近了一步——”

徐秘拿着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戳了两下,郑建国不知道的是就在过去的这半个多月里面,他的名头已经因为提前毕业,而达到了名满天下的程度,全球各国的主流媒体都拿出了头版头条的待遇,对他提前两年半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并且还拿到了物理学博士进行了报道。

而为了避免有人拿郑建国当目标,崔秘都被人安排了评价他人身安全的活儿,所以这才有了和他接触过的徐秘和赵亮亮被集合到办公室的场面,却没想到他会这个点打电话过来,这才有了此番谈话。

“直白点来说,郑建国这会儿现在是要钱有钱要名声有名声,现在连带着家人进出随意的绿卡都有了,那么我是想象不出来他加入美利坚是为了什么。”

眼瞅着徐秘和赵亮亮还在绕圈子,崔秘倒是毫不客气的说出了这件事上最坏的结果,他和郑建国接触的不多,多数的消息都是凭借从报纸电视上看到,少数则是从面前这两位,特别是后者口中得知的:“当然,考虑到他和咱们接触到的所有这个年龄的年轻人都不同,他这么做是不是在表达什么不满?毕竟O-1签证足以让他继续留在美利坚学习,而咱们和美利坚又不可能在他父母过来这件事上刁难他——”

“要说有的话,也只可能是孔教授和农少山的事儿了。”

赵亮亮眉头皱了皱,他先前听到郑建国的解释时还真的有些相信了,然而随着崔秘的分析脑海中浮现出郑建国没搬家前谈起这两位来,他到现在还记得这货当时的笑:“那次到他在哈佛大学的宿舍里时,郑建国便笑着说起国内的孔教授还在上蹿下跳扯他生活上的事儿,农少山不敢到美利坚这边来起诉他造谣诽谤——”

“嗯,这个事儿我记得,当时我还和上面反应了下,不过到现在还没动静传来——”

徐秘手中的笔一停,看了眼旁边还在转动着的录音机,便感觉几人这样猜测下来,倒是很符合郑建国当时的选择了:“时间线上来看,他和咱们提起孔教授和农少山也是种目的在里面,想让咱们去帮他和国内反应这块情况?”

“那郑建国拿到绿卡的事儿就别让这俩货知道了,不过咱们也控制不了,现在听赵秘重复的话显然是在表达不满,目前分析的情况也就只能到这里了。”

崔秘点了点头算是对这次郑建国拿到绿卡给出个定性,徐秘转头看了看赵亮亮,接着开口道:“除了这两人之外,郑建国在国内的投资和计划都在稳步落地中,也没什么能促使他有移民想法的因素在里面。”

第262章 路上注意安全

“那农少山的身份是美籍华人,凭借着被人揭露了学术造假后还在国内折腾,我感觉只有这点才能和郑建国的绿卡联系起来,而这货还是那边国立研究院的院士——”

赵亮亮是当时郑建国冲农少山放对时的亲身见证者,他是直到现在想起两人当时的剑拔弩张,都能感受到郑建国对于对方打心底的那种厌恶感。

当然,这种感觉也不是凭空而出,后来赵亮亮才知道这些根子都在那位国内的孔教授身上:“先前崔秘还说没什么原因能让郑建国有了移民的心思,现在咱们看看这位农少山在国内的待遇,再去换个位置到郑建国的角度去看待下,那么就能得出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条件和钱——”

“厚此薄彼吗?”

徐秘下意识的开口说过,接着又飞快摇了摇头笑道:“以建国在世界上的名声来说,那可不是农少山能仰望的,不过咱们的任务又不是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把各自的意见拿出来,让上面的领导们去决定吧。”

徐秘话音未落,崔秘却是露出了苦笑:“就是因为他的名声太大,这才让咱们头疼——”

崔秘直嚷嚷着头疼的时候,放下了电话的郑建国也是想了好长时间的这个问题,好在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绿卡本就是个意外,他没想多久也就回到了应答机旁,瞅了眼已经差不多凉了的米饭想想,还是把应答机抱到了沙发旁的桌子上,按了下一条留言端起米饭吃了起来。

信号衰减的声音一出,好久没有听到过的蔡正元操着大嗓门便传了出来:“建国啊,你这个电话可真是又贵又难打,没打通竟然都要花钱,枉费我还想着你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客气,还和你的录音当真的聊了两句,没想到是录音留言啊!这真是让我吃惊于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万恶程度,也就怪不得老叶对于花花世界是那么的怀念。

好吧,打这一次电话要花不少钱,我就长话短说了,你在美利坚癌症医学会议上的发言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重视,我说的这个学界不是医学领域,而是叶敏德教授的专业微生物方向,科学部的吉委员今天打电话到学院来,把你的联系方式给要走了——”

“吉委员?吉施履吗?”

脑海中飞快闪过个名字,郑建国之所以知道这个名字,还是在国内出来之前看到的,后来在面对农少山时,还用了他的研究结论进行佐证过。

现在想来自己当时却真是年轻的可以,在没有做过吉施履研究的重复试验时,就敢拿着人家的研究结果当证据,却不想如果这个结果是假的,那么自己到时怕是也会被其他研究学者打上不严谨的标签。

虽然,郑建国知道在本质上,农少山的研究和牛顿去研究炼金没啥区别,然而考虑到两人的学术道德水准去综合评价——却是天壤之别。

郑建国当初的发言实际上是在倡议人体基因组计划,这个计划背后的含义就不用去说了,只要是对于生物分子学有着最起码了解的人,都能知道这是一项堪称举世瞩目的庞大计划。

只是当引起学部委员注意的说法传来,郑建国脑海中闪过的却是不好的念头:“不说国内的环境了,单是资金上都是个大问题,这会儿国内的外汇储备,可是少的有些可怜,而人体基因组计划需要的资金量,却是以亿美元为单位——”

郑建国有些想当然的忽视掉这个消息,然而没想到随着他按了下一条留言,操着口有些生硬普通话的低沉声音传来:“郑建国,你好,我是吉施履,这个电话说起来倒是有些冒昧,不过在今天生物研究所的成立仪式,与核糖核酸在发育和生殖中的第二次国际会议上,我从布兰科先生那里,得知了你的近况和你对生物研究所的支持。

曾几何时,我曾幻想着能够凭借99%的汗水和那1%天赋,挤进由那些高贵的学术贵族们牢牢把持着的学术世界里的金字塔尖,然而直到我完成了学业开始了助教生活,却发现距离我所奢求的已是越来越远。

学生时的成绩需要老师们的认可,研究员的发现也是离不开负责人的支持,我想说这些在学术范畴中看不到的压榨,并不是咱们国内所独有的,只是有些人做的过分与否而以,想必你已经有了些许的体会。

从报道和传言中了解的你,是个和聪明不沾边,却善于观察和知道去计划的人,这点和我想象中的天才有些不同,牛顿在入学前像个坏学生,因为他有着坏学生所有的一切条件,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跟随文盲祖父母长大。

然而他在进入学校便展现了学习上的天赋,而你是直到高中毕业回到家里,都是那种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的学生模样,就好像你知道你的短处和长处,并且在每日社员的生活之余,还不忘学习那样。

这是一种精神,处在黑暗当中依旧向往光明的精神,我想正是这种精神让你做好了抓住机会的准备,传言中说你原本为了考工而在学习,却遇到了国家恢复高考。 ', ' ')

最新小说: 我的世界多了一个你 谁是凶手[快穿] 手背 团宠:我有四个哥哥七个弟弟 家有炮灰[快穿] 和隐形眼镜恋爱了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原配 我在异世养丧尸皇 薄荷瘾 在偏执云爷怀里撒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