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考点,郑建国也就直接回了家,如果这次考试通过,那么下面他将会拿到张轮岗通知单,也就是第三学年的安排,里面的内容他也早从杨娜那听说过,总共分为外科和内科以及妇产科、儿科外加最后自主选择加深的科室四个阶段,唯一的好处是如果最后这个阶段不选择去哪个科室的话,是可以把这段时间用来给自己放上整个月的长假,当然很少人会这么做罢了。
毕竟大家都是来学习的。
郑建国这会儿还没拿到通知单,心中却是早已想好最后阶段的去处,他上辈子本来就是急诊科的主任,虽说是这个世界上小到不能再小的医院。
可就熟不就生的道理没谁不懂,更何况按照杨娜说的轮岗阶段只是阶段不同而不是内容不同,那么在所有科室都轮岗过后能去的地方,也就是急诊室了——
距离才被美利坚医学会正式承认的时间还不到半年,急诊医学方面的国家层面培训机构还没出现,郑建国不知道的是他瞄准的急诊住院医师评审委员会要到两年后的1982年才会成立。
当然,这并不是说之前就没有医院自己推出的培训项目,最早的急诊住院医师培训历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这个培训项目是由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进行的,一个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Bruce Janiak成为首个经过急诊住院医培训的急诊医生。
这会儿的急诊医生执照,就是郑建国到了齐省医学院后对研究生报考的定位,对于他来说正是可以超车的弯道,未来急诊科会发展成什么样,怕是没人再比他更有数了。
然而,当郑建国把他的这个想法给远在法兰西的杨娜说过后,却被话筒中传来的声音给震住了:“谁给你说的Step 2通过后是第三学年的临床轮转?”
“医学院教务长贝琳达——”
郑建国眉头微皱便有了股不好的感觉,果然杨娜的声音飞快传来:“Step 1结束后就可以参加第三学年的科室轮转了,也有可能是你的特招身份有异于常规学生的学习流程,Step 2考试你知道为什么定在3月份吗?”
“这个,还有什么说法?”
郑建国原本是想说上面怎么定的那就怎么考是了,然而杨娜却在话筒里开口道:“你还记得我去年毕业吗?”
“你毕业——”
脑海中闪过去年瑟琳娜毕业时的情景,只是他那会的注意力不是放在白银合约上就是放在环境适应性学习上面,只是就在他脑海中没有找出相关记忆的时候,话筒里的杨娜已经开口道:“Step 2阶段的考试并不是学院自己组织的普通测试,而是和Step 1一样由ACGME,也就是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组织对医学生知识技能进行的资格认证考试,如果你通过了这个考试,就从哈佛医学院毕业了。”
“通过这个就代表毕业了?”
郑建国先是有些蒙接着又有些狂喜的呆了呆,杨娜已经在话筒中开口道:“对,按照正常流程,医学生要等到第二学年结束前才准备参加Step 1的考试,通过后便会像你说的这样,准备进入第三学年的科室轮岗。
然后两年临床实习后参加Step 2考试,通过后也就代表着毕业,这时就要准备住院医的申请了——我是因为不用申请才没去做那些事儿,按照你之前的想法,现在应该是申请住院医了,也许可能教务长贝琳达有别的安排。”
“别的安排吗?这个住院医怎么申请的?”
郑建国想了想自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毕业了,心中也是有点小激动的飘飘然,语气上也就有些随意的问过,只是话筒中的杨娜便泼了盆凉水过来:“住院医的申请都是在上年度的秋天,次年的3月份给答复,对应的是5月份毕业离校的医学生们,但是你和普通学生不同,那些医院怕是要主动邀请你——”
“咚咚——”
杨娜的话音未落,郑建国的宿舍门便被人敲响,他也只得开口道:“我这边有人来了,过会再给你打过去。”
郑建国挂上电话的功夫,紧闭的门外隐约传来了个熟悉的声音:“嗨,郑,我是贝琳达,你在家吗?”
“贝琳达女士,科密特先生——”
从猫眼里确认了来人的身份,郑建国拉开门后便看到了校部秘书科密特和医学院教务长贝琳达,只是让他好奇的还有旁边的两人,发现他打量过去后,门口的科密特已经面带微笑的开了口道:“郑,这位是麻省总医院院长瓦尔·费尔班克斯和消化中心主任艾米·阿什比,我们是来祝贺你通过了Step 2考试,理论上来说你现在可以毕业了——”
第213章 欢迎光临
饶是郑建国先前已经从杨娜口中知道了真相,可这会儿当他从科密特的口中确认了这个事实后,整个人也是不由自主的愣在了门口,瞪着校部秘书就开了口:“这就毕业了——”
“是的,郑,Step 2考试通过,就算是通过了教育委员会的考核,当然这是由于你个人拥有极好的基础才会发生的事情,而其他医学生想要参加USMLE就需要修够学分,到现在还没有人在未修够学分的情况下通过Step 2考试的。”
目光扫过郑建国愕然的瓜子脸,艾米·阿什比操着她略带低沉的烟嗓说过,前者瞅着她略微发黑的皮肤也就回过神来,当即堆起笑脸让开了门口:“抱歉,我太意外了,这对我来说是个惊喜,请进,科密特先生,贝琳达女士,瓦尔先生,艾米女士,欢迎光临——只是我今天才考完试。”
“我们已经向考试中心确认过了,郑,你的成绩是A,比你高的只有5个人。”
贝琳达瞅着郑建国到了咖啡机旁给拿起一次性杯子给几人接了咖啡时说过,科密特不禁转头看了她一眼,接着笑道:“郑,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是和其他医学生那样申请住院医继续深造,还是打算享受下人生?”
“那样你之前的研究就白费了,郑,我也是肠胃病学会的理事,只是咱们之前没有见过面,嗯,医院里面实在是太忙了,我想邀请你加入麻省总医院消化中心,当然是从住院医开始做起,你需要经过五年的最短培训——”
艾米抢在郑建国开口之前说过,她作为哈佛医学院下属最大的麻省总医院消化中心的主任,可以说对这位久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少年学霸关注已久。
而卡芙兰执行理事之所以将郑建国吸纳为特别理事,也是因为她大力推荐的原因,只是这些并不为外人知道,然而她却对医院这种开后门的行为大为不满:“这是ACGME规定的最低年限,如果之后你想继续通过专科医生培训,只需要再付出两年时间就可以了——”
“7年时间,到时我才25岁。”
郑建国将咖啡放在几人面前说过,转头看向了旁边西装革履比科密特还像精英人士的瓦尔·费尔班克斯开口道:“瓦尔先生,如果我想申请麻省总医院急诊科的住院医,不知能不能申请的到?”
“这个,郑,你打算放弃消化方面的研究了?”
手中端着的塑料杯差点捏烂,科密特连忙放回了桌子上满脸震撼,下意识的看了眼艾米道:“这个,郑,你之前的研究可是被很多人看好的——”
“这个并不是说我要放弃螺杆菌方面的研究,只是以现在美利坚的医疗制度来说,我这个住院医在进了医院后肯定是以学习为目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甚至是即便到了消化中心,我自己的空闲时间也不会太多,更不会接触到可以挂着我名字的患者。”
小心的将组织过的语言说出,郑建国是有些不爽这位艾米高傲的态度,他不知道这位是故意还是本性如此,好在他之前就做出了决定不会到偏内科的消化科室去:“下步我的研究会集中在幽门螺杆菌的分子学特征,它的致病机制,它的DNA,这些和患者关系不大的方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