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页(1 / 1)

('

郑冬花说起房子上的事儿,倒是很有些自己的想法在里面,当然郑建国不会说你不懂就不要装懂:“来到这边后,我在这里看到好多上百年的房子,就想着京城作为咱们共和国的首都,总不能没有点自己的东西,你想站在大广场前眺望安天门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港岛那样的高楼大厦吗?”

“算了,反正是花你的钱——”

郑冬花愣愣的想了会,便感觉真要是在挑梁飞檐间放几座大厦,那也是违和的狠,郑建国飞快接上道:“记得先别给咱爹咱娘说,让寇阳接电话吧。”

“嗯,寇阳,建国找你——”

闷声应下话筒里传来了咔咔声,寇阳的声音响起:“郑建国——”

“寇阳,这次出去看过了,感觉怎么样?”

仿佛是在担忧什么,郑建国没有让寇阳继续说下去的开了口,后者的声音沉默了会,接着开口道:“那边太乱了——”

“乱哪里都有,你之所以感觉港岛乱,那是因为港岛的媒体众多导致资讯发达,在国内的电视上你找不到近三天的消息,所以你会感觉到乱的事儿那么多。

国内的情况也在变化,回城的知青们和应届往届的毕业生们,有勤劳认干的会舍下脸面做点小生意,也算的上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更多的是一门心思想进单位里的。

只是这两部分还是好点的,剩下的便是好吃懒做的那群,这些人走过南闯过北,抓过敌特捕过野兽,等到回家的新鲜劲过去,那就得钻窟窿打洞要搞钱。

当然这么做的人只会是少部分,能干的比不上港岛更比不上美利坚,这边的治安情况恶劣太多,每天都能在报道上看见枪击事件,时时刻刻都有人丧命在枪口下,从这点方面来说,你们到港岛求学比到美利坚好点。”

郑建国念念叨叨说了不少,其中赵亮亮还专门找出杯子给他接了杯水放在面前,好在他知道对面不止有郑冬花,还有瑟琳娜在,说的东西便集中在说服对方去港岛学习,只是当他拐弯抹角的说过后,寇阳声音传来:“谢谢你,郑建国,我相信你,你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

郑建国瞬间懵圈,这会儿对面的电话肯定没开外放,再说国内的电话这会儿也没这个功能,那么当这位小姐姐说出这么番话,旁边瑟琳娜的柠檬味肯定可以熏蚊子了,只是就在他无语的时候,话筒中的寇阳又开口道:“嗯,祝你平安夜快乐,天冷了,照顾好自己。”

“???”

听到话筒里传来的挂断声,郑建国瞅着话筒便感觉事情有些大条了,然而让他更呆滞的是旁边赵亮亮满是好奇:“建国,你对国内的知青回城还有点自己的看法?”

“还打吗?”

赵亮亮的声音落下,接待员小姐姐便开口说过,郑建国瞅了瞅手腕上的表,这个时候对面已经快晚上十点了,不用说找郑富贵和杜小妹是都不用想的事儿,这个时候两位老人应该已经休息了,想打的话得等到过了平安夜,这边夜里十点那边早上十点:“谢谢,不打了。”

“来,哥哥带你去你休息的地儿。”

赵亮亮在旁边拿起他先前抿了口的茶杯拧好,塞进了他口袋里后当先向着电梯走去,直到上了三楼老地方打开门,按开灯后站在了门口道:“你也感觉那些人回城,是个大麻烦?”

“大部分不是,少部分才是。”

即便不说还不知道回没回善县的知青郝运同志,郑建国原本在三里堡就接触过不少以王国怀为代表的知青群体,历时十几年几千万知青上山下乡,到最后只剩几百万没有回城,难道说其他的几千几百万知青都扎根在田间地头了?

亦或者说是这绝大部分的几千几百万都是通过关系回城了?

就只留下了那零头似的几百万?

这自然是扯淡中的扯淡,大家平时谈起对这部分人是同情比较多,毕竟是城里的馒头娃娃陡然间成了葫芦娃,而有功夫发表下意见参与的大多都是些不愁温饱的人士。

再加上这群人中绝大多数都是文化知识分子,秀才造反是没有那个本事,可引导个舆论什么的却不要太简单,更何况现在国家还巴不得他们多发发牢骚。

当然,这和郑建国的关系就不大了,他在今年之前还是红的不能再红的贫下中农的下农一员,在三里堡大队是仅次于贫农的身份,所以面对赵亮亮时谈起这群人,他是有些想法的:“下去的几千万中现在没回来的,是除了那一小撮和一门心思扎根在田间大荒的,就没有别的可能性了,这群人即便是回到城市,那也是大大的不安定因素,当然现在不让他们回来也不行,去年闹了那么大的事儿,我还有个同学去世了——”

“嗯——”

下意识的想开口说我知道,赵亮亮好悬是没把舌头根给扭了的才改过口:“我先前听你那话里的意思,是很认可现在上面谈论的个体经济?”

“要不然就全部国家负责,要不然就要让他们自谋生路,这中间没有其他的办法。”

郑建国倒是看的很透彻,老人家差不多去年才环游世界进行了考察,如果再发现不了开和放才是改革的重心,那也是小瞧了三上三下的经历:“这和我做实验是差不多的,要么是错的,一点反应和结果都没有,你知道我做实验最怕的就是这种,因为它代表着你从想法到设计的时候就错了,也就是从一开始,那么得不到实验结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差点脱口说出自己不应该知道的赵楠,赵亮亮的警惕性这会儿已经提到了最高,自打这货的原子级石墨层论文发表到了这会儿,凭借着两人间良好的私人关系,他已经知道了有关部门已经对这位查了个底儿掉。

只不过这个调查是在赵楠病逝后才开始的,而去调查的人员又不能露出在查他的迹象,所以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便发现从1977年年初时分,他的性格从不善言辞的木讷内向变的成熟稳重,对于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主见:“你认为这少部分人是麻烦?”

第187章 刚接到消息

木讷内向的性格是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也就不要说是去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所以拥有这种性格的人,绝大多数给人的印象都是沉默寡言不善于交流。

放在郑建国身上来说,他在1977年之前的身份只是个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才上了高中的高中生,而在这之前不论是在三里堡大队还是高中学校里面,都是那种给旁人近乎于无印象的普通学生。

学习一般,表现一般,长相一般,性格内向,这种人在社员和学生们的眼里便是平庸,而这种人便是人们身边中的普通人,甚至是在毕业多少年后的路上擦肩而过良久,才会浮现出那好像是谁谁谁的想法。

自打重生后,郑建国主动做的事情并不多,说服郑富贵放弃把他送进卫校和找自学丛书再就是去考研究生,至于打消老爹想法更属于隐秘中的隐秘。

毕竟是父子俩在私下里沟通过才告诉家人的,外边人唯一知道这个事儿的也就是经办人徐平友,于是乎传的最多的,还是他打着考工的名头找来的自学丛书以及考研究生。

乍一看,郑建国是为了考工才想到找自学丛书的,然而能够分析出学校教的东西在考工时用不上,这本来就是个比较让人惊讶的着眼点,再加上用了一年时间啃完后遇上了恢复高考。

到了这时,绝大多数人都只会认为郑建国运气比较好,看看这娃想考工来着,没想到国家就恢复了废除多年的高考,还一家伙成为了齐省的状元郎。

当然,这只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并不代表没有人不会留在心上,特别是当这两年的风起云涌过后,顺着大潮站在浪尖上的郑建国名震天下时,再去看他这两年的选择和布局,怕是没人会再说他的运气太好了。 ', ' ')

最新小说: 我的世界多了一个你 谁是凶手[快穿] 手背 团宠:我有四个哥哥七个弟弟 家有炮灰[快穿] 和隐形眼镜恋爱了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原配 我在异世养丧尸皇 薄荷瘾 在偏执云爷怀里撒个娇